APP下载

仔猪副伤寒的诊疗

2017-04-04杨金生李琳刘云志官江吉林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院

兽医导刊 2017年13期
关键词:菌苗副伤寒病理变化

杨金生 李琳 刘云志 官江/吉林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院

仔猪副伤寒的诊疗

杨金生 李琳 刘云志 官江/吉林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院

仔猪副伤寒是由猪伤寒沙门氏杆菌和猪霍乱沙门氏杆菌引起仔猪的一种传染病。急性型为败血症,慢性型为坏死性肠炎,本病在阴雨潮湿、季节交替、寒冷的天气易发,带菌猪和患病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染,一旦感染此病,将会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甚至会导致死亡,是危害养猪业发展的重要传染病之一,给广大养殖户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现就一起病例的诊疗情况介绍如下:

(一)发病情况

2016年3月长春市一养猪户李某饲养的96头刚断奶的仔猪突然发病,至第三天开始有病猪死亡,共死亡8头,患病猪表现为气喘、腹泻、排水样粪便,经临床检查、病死猪剖检的病理变化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仔猪副伤寒。

(二)临床症状

患病猪精神萎靡不振、被毛粗乱、食欲减少或废绝,体温升高到40.5℃~41.5℃,皮肤苍白,眼有黏性或脓性分泌物,排水样淡黄色或淡绿色粪便,有恶臭味,并混带有脱落的粘膜和血液,伴有呼吸困难,四肢、颈、耳、腹下皮肤有紫红色斑点。

(三)病理变化

对病死猪进行剖检可以见到主要呈现败血症的病理变化。全身各浆膜、黏膜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斑点,在心外膜、肾皮质、胸膜、肺及肠胃黏膜均有出血点,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并有溃疡坏死,切面呈灰白色脑髓样变。结肠、盲肠肠壁增厚,失去弹性,表面有一层灰白色糠麸样纤维素性假膜。肺充血、出血并有水肿。肝脏肿大,有大小不等的灰白色或灰黄色的坏死灶。脾脏质地呈橡皮样,肿大呈蓝紫色。

(四)实验室检验

无菌采取病死猪的肠系膜淋巴结、肝脏、心血等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到两端钝圆的革兰氏阴性小杆菌。接种普通培养基上培养,可见长有圆形的、湿润的、边缘整齐的灰白色小菌落,挑取典型菌落进行涂片染色镜检,可见到无芽孢、无荚膜的、分布规则的、两端钝圆的革兰氏阴性小杆菌。

(五)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病理变化以及实验室检验结果,综合判定确诊为仔猪副伤寒。

(六)治疗

1.紧急治疗。恩诺沙星按0.2 ml/kg体重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 d。氟哌酸按50 mg/kg体重混饲,连用1周。

2.辅助性治疗。在饮水中添加电解质、VC、电解多维等,连用3~6 d,帮助仔猪恢复体能和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以控制继发感染。

3.其它措施。猪场一旦发生本病,应该立即隔离病猪进行紧急治疗,病死猪、粪便、垫料等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对圈舍、道路、用具、设备等进行清扫和严格彻底消毒,以防止疫情蔓延扩散。

采取以上综合性的防治措施后,第二天病猪症状就大大减轻,疫情很快得到了控制,5天后发病猪基本恢复健康。

(七)预防措施

1.预防接种。目前使用疫苗的主要有仔猪副伤寒弱毒冻干菌苗和多价副伤寒灭活菌苗,前者的免疫效果优于后者。对1月龄以上哺乳仔猪或断奶仔猪,用仔猪副伤寒冻干弱毒疫苗进行预防,按瓶签注明头份,用20%氢氧化铝生理盐水稀释,每头肌肉注射1 ml,也可以口服疫苗,喂苗时应空腹,菌苗的稀释和拌法要按瓶签说明操作,保证每头猪都能吃到足够的菌苗,以增强猪体免疫力。如果用本场猪群或当地分离到的菌株制做成的自家灭活菌苗,其免疫效果会更好。

2.加强饲养管理水平。初生仔猪早吃初乳,提早引料补料,给仔猪饲喂新鲜的优质全价饲料和清洁的饮水,添加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及电解质,满足营养需要,还应减少各种应激因素,提高仔猪的体质和抗病能力。保持猪舍适宜的温度、湿度;饲养密度大时,要合理分群;要保证猪舍干燥和通风良好,及时排出舍内污浊的有毒、有害气体;每天要清除粪便,及时更换垫料,防止垫料过度潮湿,保持猪舍的生活环境清洁干燥。

3.实行严格的消毒制度。保持圈舍清洁,圈舍内外都要仔细的清扫干净,搞好环境卫生工作,粪便可收集到固定地点堆放,进行生物热发酵。圈舍、道路、用具、水源、设备等要定期清洗、消毒,可以选用0.3%的过氧乙酸、3%~5%氢氧化钠溶液等消毒药品,1次/d,连用4 d,可起到很好的消毒效果。猪场要实行严格的、封闭式管理的规章制度,人员出入猪场要严格遵守消毒制度,没有消毒的人员或车辆禁止进入猪场,阻断疾病的传入。

4.坚持自繁自养的饲养原则。严禁从患病的疫场、疫区引进仔猪或种猪,如果确实需要引进时,应当了解该种猪场有无疫情、猪的健康状况、是否接种过疫苗等,并做好隔离检疫等相关工作,防止购入的仔猪或种猪引发疾病。

5.提倡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全进全出是指在一个猪场,采用同时进仔猪,同时饲养,同时出栏,不能大小猪混合饲养,猪出场后对猪舍、工具、墙壁、设备等进行彻底清洗、消毒,空置20d左右,再进行一次消毒后,才可以引进仔猪饲养。这样能够有效地切断循环感染的途径,有利于对疾病的控制,保证猪群的健康和安全生产,能够降低成本、提高仔猪成活率和养猪业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菌苗副伤寒病理变化
羊传染性脓疱病的病原、流行特点、病理变化及防治
仔猪副伤寒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诊断和防控措施
猪副伤寒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及防治措施
鸡副伤寒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和防控措施
猪副伤寒病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
《中药皮炎片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图版
布氏杆菌病的疫苗种类
仔猪白痢的临床表现及免疫方法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胃黏膜组织病理变化及CD45、CD72表达分析
母牛分枝杆菌菌苗辅助治疗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47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