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本压力成掣肘纺织业“变绿”步履维艰

2017-04-04

纺织检测与标准 2017年1期
关键词:纺织业纺织时尚

成本压力成掣肘纺织业“变绿”步履维艰

“目前,我国水环境存在的风险太高了!”近日,在湖北嘉鱼召开的2016年全国纺织行业生态明文与绿色发展工作会议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高勇发出了如上慨叹。多位纺织企业负责人和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纺织企业的环保升级势在必行,但成本是摆在众多纺企特别是中小企业面前的难题。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消费和出口国,纤维加工总量占世界的比重超过50%,纺织品服装出口所占份额达到37%,中国的纺织行业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与此同时,它也面临着高污染、高能耗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环境约束与资源依赖等多重发展难题。高勇援引2014年环境统计数据后指出,我国纺织行业用水总量为86.5亿t,占全国工业用水量的2.36%,排在第六位;新鲜水取水总量为31.4亿t,占全国工业取水量的8.10%,但是其废水总量及污染物排放量却在全国工业中排在第三位。除了碳排放高以外,纺织业其他污染同样十分巨大,如果行业继续这种无回收利用的状况,就将影响我国碳减排目标的实现,纺织废料的循环利用迫在眉睫。“近两年来,随着资源与环境压力的不断变大,纺织行业的节能减排被推到了一个新高度,无论是在国家层面、行业层面还是企业层面,都将节能减排作为一项‘硬任务’来抓,纺织行业的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工作也因此取得了较大成效。”北京现代产业规划研究院院长彭剑彪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不可否认的是,并非每一个企业都有意识或能力全心投入到节能减排工作中。”

成本压力成行业转型之困。据了解,新《环保法》、《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已经相继出台,纺织印染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也正在编制中,印染业的排放标准已经提高了一倍。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首席研究员梁晓晖看来,纺织服装行业90%以上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因此,资金和技术是制约这部分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最为关键的因素。由于成本较高,资金决定了企业是否有能力实施一些环保项目。对此,彭剑彪也持有相同观点,“节能减排就意味着要原料采购价提高、设备升级以及与此相配套的废水废气治理技术。但是动辄数千万元的环保设备,以及后续的运营与维护费用,让行业平均利润率不足5%的纺织企业望而却步。”

国务院之前发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在2016年底前取缔所有不合规的印染小企业,2017年底前实施印染行业低排水、染整工艺改造等清理计划。“面对越来越严苛的排放标准,以及顺应环保需求而日益上涨的染料成本,实力稍弱的企业只能艰难维持着生存,要想转型实在有心无力;如果扛不住环保的压力,企业只能关停。”绍兴一位从业近20年的印染老板无奈感慨道。对此,山东德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会江认为,在制定相关环保政策的同时,国家对行业内企业的扶持与引导也非常重要。“希望国家和政府能有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也期望更多更好的质优价廉的节能产品能够面世,避免出现节能不节钱的情况,防止因此更加加重企业的负担。”

环保投入虽“烧钱”但更赚钱。尽管增加投入不可避免,但是作为生产经营的主体,纺织企业开展生态文明创建,转型升级,全面推行绿色制造,是企业顺应时势、寻求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依托生产装备技术革命,发挥创新的乘数效应,成为纺织业减排突破口。万事利集团副总裁张祖琴介绍说,“我们新采用的数码印花技术一套装备价格要高达60万欧元,但是工作效率比以往提高了30倍以上。此外,与传统的染整方法相比,还可以节约用水30%,减少化学助剂用量10%,极大地降低了环保压力。”事实上,在纺织行业,像万事利这样注重生态环保的企业并不是个例。如上海嘉麟杰纺织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杨世滨介绍,公司从建厂开始就充分考虑了资源环境等因素进行绿色生

织行业需要协调产业与社会、产业与环境、产业与消费三个关系;经历传统产业向科技产业、时尚产业、绿色产业的三个转变;最终构筑制造产业板块、时尚产业板块、科技产业板块三个板块,这就是中国纺织工业的“新三板”产业架构。针对制造产业板块建设,纺织业需要以成本控制为先,质量提升为要。制造是纺织行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立业之本,是夯实支柱地位、促进社会和谐而必须经历的“体育”课。纺织行业需要提升质量,优化成本,完善产业链条和生产体系,提高产品质量保障能力和制造效率,逐步实现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同时还要加强产品形态、产品功能、生产流程及消费体验等各环节的创意设计,开发个性化产品,形成有效供给与消费升级的良性互动局面。针对时尚产业板块建设,需要提升文化自信,引领消费趋势。时尚是纺织行业未来发展的个性标注,是引领消费趋势、提升文化自信力而必须完成的“美育”课。行业要发挥文化创意、时尚要素的引领性作用,促进纺织业由单一制造型经济向制造型经济、服务型经济等多元共生形态转型;以服装、家纺等终端产品为重点,以“大师、大牌、大事”为抓手,融合传统文化和现代时尚,加快推进时尚经济建设。针对科技产业板块建设,需要提升创新能力,满足社会需求。科技是引领纺织行业未来发展的第一动力,是行业转型升级、打造战略制高点而必须经历的“智育”课。行业需把握全球科技发展趋势,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提升纺织科技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新优势;并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以高性能纤维、产业用纺织品、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为抓手,满足社会新需求。

猜你喜欢

纺织业纺织时尚
澳洋纺织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纺织业两人入围工程院院士增选第二轮
丹东纺织业新引擎
纺织业觅路
环保很时尚
美妆fun时尚盛典
时尚首次触电
科尔:“走出去”带动纺织业升级
只为写作的慢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