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牦牛感染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2017-04-04祁之陶

山东畜牧兽医 2017年5期
关键词:气肿病畜出血点

祁之陶

(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石灰窑乡畜牧兽医站 810601)

疾病防治

牦牛感染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祁之陶

(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石灰窑乡畜牧兽医站 810601)

巴氏杆菌病又叫出血性败血症,简称出败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多种畜禽及野生动物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的总称。本病的特征是急性败血及组织和器官的出血性炎症。因畜禽种类的不同,常有不同的名称:牛称牛出血性败血症,简称牛出败,民间叫“嗓喉”,猪称猪肺疫,禽称禽霍乱。本病原在自然界普遍存在,同时也影响畜牧业的发展。本文主要针对平安地区脑山地带放牧的牦牛发生该病后进行准确诊断与积极防治,并进行探讨分析,提出相应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1 病原

(1)巴氏杆菌是一种细小的,两端钝圆的球状杆菌,不能运动,不能形成芽胞,在含有碳水化合物的肉汤内长期培养时,多形性较明显。新分离的菌株具有荚膜,经培养基培养后消失。革兰氏染色呈阴性,用碱性美蓝着染血片或组织涂片菌体呈明显两极着色性,这一特性具有诊断意义。(2)巴氏杆菌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猪、牛等健康动物的体内,尤其是呼吸道,常成为它们无毒或弱毒的寄居者。巴氏杆菌不产生外毒素,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低,在直射阳光和干燥情况下迅速死亡,在肉品种存活较长,但在腐败的尸体中,可生存1~6个月,加热60℃ 1min即被杀死,一般消毒药对本菌都有很强的效力,如5%生石灰水,1%漂白粉均能在1min内将其杀死。

2 流行病学

(1)病畜及耐过的病畜为其主要传染来源。外源传染是普通的感染方式,健康畜禽多通过被病畜的分泌物和排泄物所污染的饮水、饲料和器物的媒介经消化道感染。由呼吸道传入(飞沫传染)也有可能。(2)巴氏杆菌常在健康畜禽的呼吸道内呈无害寄生,但当动物机体受外界环境的变化受寒感冒,过度疲劳,长途运输或频繁迁徙等抵抗力降低或饲养环境卫生差时可使病原菌侵入体内,使机体发病。

3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3.1 发病情况 海东市平安区石灰窑乡地处沟岔浅山和脑山地带,全乡境内饲养牦牛数量达2000多头,全部饲养在海拔2800m以上,平均气温在-12.9~7.2℃之间的高山草甸草场上。牦牛巴氏杆菌病在该地区常年呈零星、散发的地方流行性发病。2014年4月至2016年9月间养殖户马某(回族)饲养的牦牛群中(存栏420多头)先后有6头牦牛发病(其中1头母畜、1头幼畜),放牧时发现牛群中有个别牛只精神沉郁,不愿采食 出现发病症状,经一般临床检查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被毛粗乱,呼吸、脉搏加快,食欲下降等症状。

3.2 临床症状 潜伏期2~5日,由于机体抵抗力及细菌致病力的差异,柑橘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败血型、水肿型和肺炎型。(1)急性败血型:突然发病,体温很快升高至40℃以上,呼吸困难,脉搏加快,食欲下降,反应迟钝,被毛粗乱,有时流鼻涕和眼泪,体表温度不均,鼻镜干燥,呼吸困难,反刍停止,病畜通常最初便秘,表现腹痛,后腹泻,粪便中有纤维蛋白和粘液,甚至带血,伴有恶臭。一般于12~24h内虚脱死亡。(2)水肿型:此型多发于牦牛。牦牛不论年龄大小均可感染。发病过程很急的病牛往往不能发现特殊病症,也来不及治疗。病程缓慢者,体瘟升高达41℃以上,行动呈摇摆状,肌肉颤动,皮温冷热不均,采食反刍停止,胃部臌胀。特征性表现为颈部颌下及咽喉部发生水肿,触摸坚硬发热,有疼痛感,后期变凉,疼痛减轻,指压有压痕。吞咽和呼吸困难,常伴有流涎,所以当地俗称“嗓喉病”。同时口腔黏膜红肿,干热,舌头肿大,吞咽和呼吸困难,最后由于窒息而死。所以当地俗称“嗓喉病”。(3)肺炎型:病畜初发症状为虚弱,羞明流泪,眼结膜瘀血,甚至出血。心跳加快,体温升高至40℃以上。此后呼吸困难逐渐加重,并逐步显示胸膜肺炎症状。病畜有干咳,鼻孔有粘液性无色或稍带红色的分泌物流出。胸部听诊呈支气管呼吸音,或有水泡性杂音,叩诊有疼痛感,由于呼吸困难,病畜头颈前伸,舌外吐。除上述症状外有的病畜出现肠炎症状,开始粪便呈乳粥状,后为液状,有恶臭,并混有血液。病程一般3~7d。

4 病理变化

因败血症而死亡的病畜,一般呈败血症变化,内脏器官充血,可见黏膜、浆膜及肺、舌、皮下组织都有出血点,淋巴结充血肿胀,脾脏无变化或有小出血点。(1)水肿型者,尸体稍有臌气,鼻孔流黄绿色液体,胸腹腔内有大量渗出液,大网膜出血。肝脏有大量出血点,胆囊不肿大。大小肠均出血,回盲瓣有充血及弥漫性出血。咽喉部水肿,气管黏膜出血。胸腔有红黄色液体,胸膜出血且粘连。肺水肿,小叶明显,有充血、出血和肝变区,肺膜增厚,心外膜有点状出血。全身各淋巴结均有出血现象。(2)肺炎型者,主要为纤维素性肺炎及胸膜炎,肺组织有部分纤维素性坏死或化脓。肺有肝变区,切面呈大理石样。喉有出血点和胶样水肿,有时蔓延至咽与舌。支气管淋巴结与纵隔淋巴结肿大,出血明显,脾脏不肿大。此外常见有纤维素性心包炎和胸膜炎。

5 诊断

根据本病的流行病学特点,结合临床突然发病和高热及败血症等症状,可作出初步诊断,为了进一步诊断,可取新鲜病料(心血、肝、脾、淋巴等),制作涂片镜检,经美兰染色,可发现两极着色的巴氏杆菌。

6 鉴别诊断

应注意与炭疽、气肿疽等病区别。(1)与炭疽的区别:本病的水肿和肠炎虽类似炭疽,但本病的水肿部位偏与喉部,且舌上无水泡和溃疡。尸僵完全,血液凝固,剖检脾脏无急性肿胀,炭疽沉淀反应为阴性。(2)与气肿疽的区别:气肿疽为气性肿胀,多出现在肌肉丰满的部位,触之有捻发音,患部肌肉黑红色,切面呈海绵状。细菌学检查气肿疽梭菌,易于区别。

7 防治措施

(1)预防本病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和卫生情况,增强机体抵抗力。长途运输时避免过于劳累,防止感冒。做好消毒及定期预防注射。用牛出败氢氧化铝福尔马林菌苗,体重100kg以下,皮下或肌肉注射4ml,100kg以上的牛注射6ml,免疫期可达9个月。(2)发现病牛和疑似病畜应立即隔离,进行治疗。厩舍、场地等用5%漂白粉溶液或10%生石灰水进行消毒。早期治疗用20%磺胺嘧啶钠100~150ml静脉注射(加入500ml糖盐水或生理盐水,如再加入40%乌洛托品40~80ml可提高疗效),也可用青霉素(200~300万IU)、链霉素(300~400万IU)与磺胺类药物合并应用,效果较好。

8 小结

本病可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诊断方法确诊为牛巴氏杆菌病。本省大部分地区均有发生,呈散发,尤其对牦牛养殖业危害较大。因此今后在饲养、育肥调运时要把好检疫、检验关,每年定期做好免疫接种工作,并做好消毒工作等措施,从源头上防止本病的发生和流行。

S858.23

B

1007-1733(2017)05-0018-02

2017–01–19)

猜你喜欢

气肿病畜出血点
羊气肿疽诊治分析
肉牛气肿疽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诊断标准及防治
羊气肿疽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
牛羊急性瘤胃臌气的治疗
家畜疾病可用蒸气疗法
反刍家畜瘤胃积食的中兽医诊治临床研究
Mutually Beneficial
腹腔镜治疗急性气肿性胆囊炎1例报告
牛“青草胀”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