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奶牛肢蹄病的防治

2017-04-04刘保国窦敏杰高国宏张瑞琴

兽医导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肢蹄病修蹄蹄病

刘保国 窦敏杰 高国宏 张瑞琴

(新疆兵团第八师一二一团动物卫生监督所,新疆石河子 832066)

奶牛肢蹄病的防治

刘保国 窦敏杰 高国宏 张瑞琴

(新疆兵团第八师一二一团动物卫生监督所,新疆石河子 832066)

笔者通过对新疆石河子地区规模化奶牛场的调查,奶牛肢蹄病发病高,预防和治疗不是很到位,造成奶牛生产性能降低而淘汰,实为可惜,文中表达了笔者的看法,以期与同仁交流共勉。

奶牛肢蹄病;蹄叶炎;蹄底溃疡;白线病的牛蹄腐烂;原因及防治

蹄是奶牛支撑驱体和运动器官,通过肢蹄行走可以发挥心脏供血功能和深化机能,促进血液循环和肠胃的运动。因此,蹄的健康关系到奶牛生产性能能否优良发挥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奶牛蹄部不健康,发生蹄部疾病包括蹄叶炎、蹄底溃疡、白线病的牛蹄腐烂的机率就会高,奶牛行走出现跛足现象。跛足是除了不育和乳房炎以处第三大淘汰奶牛的病因。

奶牛步态评分方法用于目测观察奶牛的行走。最典型的方法是5分制评分,1分表示正常奶牛,5分表示严重跛行的奶牛。

在新疆石河子地区100头以上规模化牛场有80个,其中1000头以上的牛场30个,每个牛场都有肢蹄病的发生,肢蹄病奶牛占健康牛37.55%。因肢蹄病面临淘汰的牛主要在3~7岁,3~4时最高,在石河子地区因肢蹄病淘汰的牛占其它原因淘汰牛的40 %(石河子121团的5个牛场,重视修牛蹄工作,发病率和淘汰率相对低,因肢蹄病淘汰的牛占其它原因淘汰的牛不超过5%),牛蹄病时常被忽视,当看到一头奶牛的牛蹄肿胀的很厉害,没法负重时,才意识到严重性,这头奶牛能治愈的机会已经非常低。生产性能下降,繁殖力受损、淘汰率上升,经济受损,这些都与蹄病相关。

一个合理的目标牛群中65%的奶牛的运动评分为“1”,5%的奶牛运动评分为“4”,其他奶牛的运动评分介于“1”和“4”之间。有评分为“5”的奶牛就应隔离治疗或扑杀。

1 奶牛肢蹄病因

(1)营养因素

①高碳水化合物。奶牛采食过多的碳水化合物,使瘤胃内环境异常,致乳酸菌数量增多,引起瘤胃酸中毒,由于pH值下降,使得革兰氏阴性菌大量死亡,并产生大量内毒素,引起真皮组织内毛细血管的扩张和收缩,引起蹄部进一步肿胀。

②矿物质。钙磷比例不当或不足,当机体钙磷比例下降时,奶牛为了维持泌乳和血液中钙磷正常含量需要,就会动用骨骼中储存的钙磷,导致奶牛骨质疏松、蹄角质疏松变形。日粮中缺乏铜,可能引起蹄裂、蹄底溃疡和蹄底脓肿。锌的正常含量可通过角蛋白的合成和成熟来加快伤足愈合和维持上皮形态以改善蹄的完整性,犊牛缺锌可表现为蹄肿、创伤愈合困难。碘缺乏可引起免疫抑制性疾病,添加有机碘可预防足底溃疡。缺乏锰将导致骨畸形,引起犊牛四肢变形,关节增大和发育不良。日粮中钼含量高影响铜的吸收,引起铜缺乏,而高产奶牛饲养不当,发生铜病后易继发蹄叶炎。高硒可致硒中毒-引起跛足、痛足、畸形,缺硒可致免疫系统抑制,可继发乳房炎、子宫感染和肢蹄疾病。

③维生素。A、D、E不足或不平衡,导致抵抗力下降、骨质疏松而诱肢蹄病。

④日粮中精料多而粗纤维不足。

(2)环境因素

环境差。粪、尿、融化雪水等致圈舍、运动场、过道泥泞,奶牛长时间站立在阴暗、潮湿环境中,使蹄部长期浸泡在污水中,蹄角质变软。或长时间站立粗糙不平的混凝土地面或被尖锐异物刺伤软组织发炎,引发蹄病。

(3)护理不当

日常对牛蹄保洁、药浴护蹄和季节性修蹄不够,发生蹄病后治疗不及时、不彻底,修削蹄不当引起感染化脓。

(4)畜栏设计不当

饲槽过低引起母牛不适感,或卧栏设计没有考虑足够的奶牛前冲和头颈部上下甩动的空间,则会加重后肢的负担和压力。

(5)干奶期过于肥胖,饲养密度过大,运动场面积小奶牛运动不足,都是蹄病发生的诱因。

2 肢蹄病的症状

(1)奶牛站立不稳,肢势不正,跛行。

(2)由于跛行而淘汰的比例占淘汰奶牛的18%。

(3)沁乳量和乳脂率降低,低于3.0是亚临床型的瘤胃酸中毒的标识。(4)不愿意行走,采食量降低,消瘦。

(5)急性肢蹄病有红、肿、热、痛的炎症反应,飞节红肿,腿部有感染的伤,造成牛长时间躺卧在一个地点,不驱赶不起来采食、饮水。

3 防治

(1)修蹄:投资购买修蹄设备,将蹄病牛慢慢赶进蹄车内保定好,使用修蹄剪将过长的蹄尖分两步小心剪去(正常蹄不超过8cm),用修蹄刀将蹄弓拉出,检查蹄底角度是否平整且呈45°,不平整蹄底横平竖直慢慢修整,不可将蹄底修过薄,造成人为伤害蹄底。用打磨器将蹄底、蹄尖稍微打磨光滑平整。如果蹄底有病灶的牛,找出病灶,生理盐水、双氧水清洗,用碘酊消毒蹄刀,除去烂肉露出新鲜肉芽组织,再用生理盐水冲洗,整个过程要避免出血,如有出血先止血处理。用绷带做一个与创口大小相符的包片,涂上适量的松馏油,再撒上适量硫酸铜将其涂开,剪一块大小合适的脱脂棉垫在上面,用20%土霉素均匀涂抹在脱脂棉上,将做好的药片按压在创面上,用干净布片将其包扎好。2~3d换药一次,直到奶牛步态恢复正常。

(2)每年检查两次牛蹄,多数蹄病为趾间皮肤炎,蹄底太薄,蹄底溃疡及白线病,若有跛行,合理修蹄、保护蹄角质、促进蹄形和蹄机能恢复。

(3)蹄浴。10%的福尔马林3~5L加水至100L,温度150C,浴液温度降到15℃以下,就会失去作用。或4~6%硫酸铜溶液,硫酸铜一方面有杀菌作用,另一方面有硬化蹄角质作用。盛浴液容器宽约75cm,长3~5m,深约15cm,溶液深10cm,设在挤奶间入口处,挤奶后再停留0.5h,再赶牛出去,蹄浴连续2~3d。重症牛行动不便时可采用局部喷洒。

(4)保持运动场平整、干燥、清洁、舒适的站立地面。干净的细沙铺运动场及卧床。新疆少雨水,但春季雪融化后要及时排污水。

(5)饲槽和卧栏设计合理,不过于拥挤,特别是围产牛,在产前和产后三周不要长时间站立。避免奶牛长时间栓在料槽边。

(6)日粮合理,按需提供奶牛对能量和蛋白质的需要量。在干奶期减少或停喂精料,给予优质粗饲料。分娩后精料逐渐增加。给予搭配好、含有微量元素锌的无机盐混合料。

(7)选种优良。育种时注意选择肢蹄性状,这些性状又与肢蹄障碍有较高的遗传相关。对蹄的背部长度、斜长、蹄踵长及四肢位置同时进行选择,效果最佳。

4 结论

(1)奶牛养殖过程中,往往是发现奶牛蹄部问题或问题出现时,才意识到问题严重性,才采取行动。因此,要采取预防性综合防止措施,定期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2)培育优良品种,选择肢蹄健壮、蹄型合格的种公、母牛,做好修蹄护蹄、清洁卫生、消毒、牛床清洁干燥、运动场平整等基础工作,减少和缓解蹄变形,定时用修蹄机修蹄,每头成母牛每年应修蹄2次。

(3)加强对继发病的治疗,以减少继发性蹄叶炎、蹄底溃疡、白线病的牛蹄腐烂,用4~10%硫酸铜溶液、10%福尔马林溶液蹄浴。

(4)注意奶牛日粮的精、粗搭配及保证营养物质如碳水化合物、蛋白、矿物质、维生素的平衡。保证足够优质干草喂量。为防止瘤胃酸中毒,日粮中加入0.8%氧化镁或1.5%碳酸氢钠(按物质计)与饲料混合饲喂。预防蹄糜烂,硫酸锌预防量成母年每日2g锌,治疗量每日8g,加精料中混合饲喂。

综上所述,奶牛蹄病的发生是诸多因素引起的,在奶牛养殖过程中实行人性化管理,多种措施齐抓共管,这样才能减少和杜绝蹄病给养牛业带来的危害。

[1] 张晶,单安山.奶牛肢蹄病及其防治[J].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4,21(2):51-52.

[2] 严作廷,王东升,张世栋,等.奶牛肢蹄病综合防治技术[J].兽医导刊,2013,(1):35-37.

猜你喜欢

肢蹄病修蹄蹄病
江苏省某奶牛场肢蹄病发病规律及对日产奶量的影响
奶牛场蹄病的防治
奶牛场补饲生物素防控奶牛肢蹄病临床效果观察
奶牛场变形蹄及蹄病数据分析
蹄病专题
预防蹄病 减少养殖损失
引发奶牛肢蹄病的常见因素
济源市奶牛蹄病发生情况调查与分析
羊腐蹄病的治疗效果观察
如何修护种公牛蹄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