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肾髓系统”的临床应用*

2017-04-04赵宗江黄雅薇张新雪张紫嫣田晨王拥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7年5期
关键词:肾性肾精贫血

赵宗江,黄雅薇,张新雪,张紫嫣,田晨,王拥军

“肾髓系统”的临床应用*

赵宗江1**,黄雅薇1,张新雪1,张紫嫣1,田晨1,王拥军2

(1.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北京100029;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200032)

本文通过查阅总结中医古典医籍及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提出并初步阐释中医“肾髓系统”,认为“肾髓系统”在结构上密不可分,在功能上相互为用,在病理上相互影响;“肾髓系统”可指导治疗诸多重大中医临床疾病,包括骨代谢疾病、脑神经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且临床疗效显著。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医“肾髓系统”有助于提高重大中医临床疾病的临床疗效,实现传统医学的精准化治疗,发挥中医中药整体治疗的独特优势,在重大中医临床疾病上有所突破。

“肾髓系统”临床应用骨代谢疾病脑神经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

1 “肾髓系统”的概述

通过查阅总结中医古典医籍及现代医学相关研究结果,我们认为“肾髓系统”主要包括肾、精、髓、骨、脑、血六部分。中医古籍中虽然没有明确定义“肾髓系统”,但其内涵阐释较为丰富、研究意义显著。自先秦至汉时期对“肾、精、髓、脑、骨、血”的相关内容就有了初步认识并且论述详细,形成了理论的初步构架,此后诸多医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完善,“肾髓系统”相关理论日趋成熟。

在结构上,肾-精-髓-骨-脑-血关系密切,肾具有封藏之性,肾精藏于肾中,肾精是髓化生的重要物质基础;髓分为脑髓、骨髓、脊髓,充养骨骼与脑脊;精、髓可促进骨骼坚固、调节精神意志及促进血液的化生。故肾、精、髓、骨、脑、血密不可分,六者缺一不可,共同组成“肾髓系统”的结构。并以肾为结构之本源,精髓为重要的物质基础和调节中枢,骨、脑、血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共同发挥作用。

在功能上相互为用。其一、肾主骨生髓功能,如《素问·六节藏象论》:“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可知骨髓可由肾精所化,肾精充足,则骨髓化生有源,髓与骨相互滋养。肾主五脏之精,为生命之根,骨为藏髓之器,受髓之充,血之养,骨骼的坚固有力同样可以促进骨髓的化生。其二、肾主脑髓功能:肾是生髓之官,脑为髓之海,精为脑髓提供营养,肾精充盈则脑髓充,肾精亏虚则脑髓空。人的精神、意识、思维以及五官九窍等生命活动如常均有赖于“肾主脑髓”功能的正常发挥。其三、肾主精髓化血功能,即肾精可化生血液。肾主藏精,生血之源,精能化血,血气之成,始于肾精,精髓是化生血液的重要物质基础,历代医家益髓多重滋补肾精使血液生化有源,肾精充盛,骨髓充盈直接影响着头发的荣枯,发为血之余,即从侧面说明骨髓可化生血液。综上,“肾髓系统”中以肾精为根本,当肾气充足可促使肾精旺盛,维持肾之阴阳平衡,精髓充盛,致骨骼坚固、神明安守、血液生化有源。

在病理上相互影响。若肾精亏虚,骨髓化源不足,骨骼得不到髓之充养,就会发生骨折、骨质疏松等各种病理变化。脑为髓之海,肾精充足则脑髓盈满,肾气不充,肾精不足,则会出现记忆力、智力低下的情况,而老年人精虚髓亏,甚至出现痴呆。肾主精髓化血功能异常,可出现目眩、发落、面色薄、脉芤等“亡血”证候,若精亏损及肝血,会出现头晕、两目干涩、胁肋隐痛、肢体麻木、失眠多梦等血虚之象。

2 “肾髓系统”的临床应用

通过对“肾髓系统”相关理论的系统研究与阐释,不难发现,目前,临床上诸如骨代谢相关疾病、脑神经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疾病的治疗,临床诊治方法较为多样,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其不约而同应用着“肾髓系统”的理论内容,且临床疗效显著,故有必要继续挖掘“肾髓系统”丰富的内涵,发挥其在多种重大中医临床疾病治疗中的指导意义。

2.1 骨代谢相关疾病

2.1.1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全身性骨代谢疾病。现阶段对骨质疏松症治疗的常用药物是钙剂、维生素D和骨吸收抑制药(包括雌激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双膦酸盐等)等三大类药。但是研究表明,长期使用激素替代疗法会增加患乳腺癌、冠心病等疾病的几率,而一些化学合成药物均存在一定的副作用[1]。因此,根据“肾精不足、髓亏骨枯”是骨质疏松症发生的主要病机,利用中医传统理论指导治疗骨质疏松症具有独特的优势。

临床上许多中药复方对骨质疏松的治疗具有长期而显著的疗效,比如抗骨质疏松的常用复方,如关于仙灵骨葆胶囊的研究发现,该复方能通过促进骨髓基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来阻止骨量下降,并能提高肠钙吸收,起到改善骨密度的作用[2]。仙灵骨葆胶囊主要由淫羊藿、续断、补骨脂等补肾药物组成,由熟地、山茱萸、牛膝等组成的左归丸同样可以治疗女性肾阴虚型骨质疏松症[3],以及由补骨脂、淫羊藿、肉苁蓉等组成的中药骨康能治疗肾阳虚型骨质疏松症[4],以补肾作用为主的中药复方,使肾气旺盛,肾精充足,肾阳温煦功能如常,则骨髓生化有源,骨骼得以滋养而强健有力。

以肾论治骨质疏松症取得显著效果的临床实例有很多,施杞教授等通过检测骨密度及中医辨证分析等方法收集肾精亏虚患者,给予补肾填精冲剂治疗骨质疏松症,研究结果发现肾虚症状、腰背疼痛均有所改善,骨含矿物量的测定已有明显提高[5]。孟照明等通过对比补肾活血方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试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患者亦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6]。李建鹏等采集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80例应用随机、双盲、安慰剂方法设采用补肾活血颗粒(淫羊藿、骨碎补、枸杞子、丹参)治疗6个月,治疗后补肾活血颗粒组的患者腰膝酸软、下肢无力、下肢抽筋等症状明显改善,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骨密度变化[7]。

2.1.2 肾性骨病

肾性骨病是指由慢性肾脏疾病及终末期肾脏病引起的体内矿物质和骨代谢系统紊乱,又称肾性骨营养不良,以骨痛、骨折、骨变形为其主要临床特征,中医学认为肾性骨病属“痹证”“痿证”“虚劳”等范畴[8]。临床常用补肾活血、益肾健脾,补肾壮骨法治疗肾性骨病,李良等观察分析补肾健骨汤对72例肾性骨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血肌酐、血尿素氮及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指标改善情况,发现补肾健骨汤在改善肾性骨病的临床症状及肾功能方面有较明显优势[9]。石玥通过对60例肾性骨病患者给予补肾活血法的治疗12周,发现补肾活血组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单纯治疗组,全段PTH、BAP均明显下降,补肾活血法结合西药治疗肾性骨病具有较好的疗效,有效改善骨代谢异常[10]。刘雅莉等给予肾性骨病患者活血补肾中药颗粒剂,对照组给予骨化三醇胶丸口服治疗10周,试验观察发现补肾中药颗粒剂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其治疗肾性骨病具有良好的疗效,有利于缓解患者骨代谢异常[11]。

以上临床实践论证了“肾髓系统”的相关理论,体现了肾-精-髓-骨的密切联系。中医传统理论认为肾主骨,肾精充沛,骨得所养,其生长发育和功能才能正常,故骨代谢性疾病以肾论治,临床疗效显著。

2.2 脑神经系统疾病

2.2.1 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进行性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在中医学中属于“痴呆”“呆证”“郁证”“善忘”等范畴,与肾中精气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肾藏精,主骨生髓可通脑,因此肾精足时,脑髓充足,耳聪目明;肾精亏虚时,则脑髓失养,筋脉失濡易导致善忘,日久则骨枯、髓减脑空,经脉阻滞不畅,气血不行,而成痴呆[12]。

诸多医家在临床诊治中依据本病的病因病机,不仅着眼于治疗本脏腑疾患,更关注本病源头“肾”,多应用补肾填精之法及补肾中药进行诊治。崔远武教授等将66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中医证候问卷调查结果证实本病临床症状产生、发展和转归与肾精密切相关,肾精虚衰是阿尔茨海默病的致病之本,肾精虚衰直接会影响髓海的充盈,髓海不充、神机失用,而发善忘痴呆[13]。傅凯丽等通过以益肾化浊治法组方治疗的中药复方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肾虚证,临床试验观察发现以益肾之法治疗本病临床疗效显著,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14]。吴之煌等随机选取6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治疗组30例给予补肾填髓汤,对照组以尼麦角林均治疗3个月,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73.33%,证实补肾填髓法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中医疗法[15]。

2.2.2 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和动作迟缓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其诱发的运动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中医学依据其震颤的表现,将其归属于“颤证”之中。人的精气与“肾”脏密切相关,肾气盛则精神健旺,筋骨坚韧强壮,可使动作敏捷,当肾虚不充养出现动作笨拙、迟缓;脑为周身连接之要领,可以使全身运动正常。脑髓充盈,身体轻劲有力;若髓海不足,元神失常,可见运动失调,或震颤或迟缓;肢体活动失于协调,思维意识失常,出现反应迟钝、记忆减弱、重则呆傻愚笨之症[16]。

目前,在临床诊治中诸多医家均使用补肾的方法诊治本病,且临床疗效显著。李敏等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方法将120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美多巴等西药的基础治疗同时给予补肾活血颗粒,结果表明加用补肾活血颗粒治疗不仅能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而且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7]。此外,杨明会等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帕金森病临研究结果证实补肾活血颗粒组治疗后不同时间UPDRSⅢ评分、10米折返运动试验中起立时间及静息状态肌张力检测指标与治疗前有明显改善,还可明显缩短患者起立时间及改善患者肌张力的疗效[18]。

阿尔茨海默病及帕金森病均是由肾精亏虚为主要病机的临床常见神经退行性疾病,现代医学治疗其较为棘手,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患者及家属因罹患本病对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及痛苦,也加重社会的医疗负担,因此探寻更为有效的诊治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中医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及帕金森病中,诸医家治疗本病不约而同应用补肾的方法,填补肾精以充养髓海,有助于恢复正常的思维意识,提高记忆力,改善运动失调、震颤及迟缓的症状,其本质上符合“肾髓系统”的理论内涵。前辈医家虽在临床诊治中多应用补肾之法及补肾中药进行治疗,但没有进行深入的理论梳理与总结,我们提出的“肾髓系统”的理论,是在集诸多医家前辈的丰富经验之上,进一步深入分析此类疾病的病因病机及主要诊治方法,提出从肾论治脑病,将中医独特的整体观念贯彻到疾病诊治中,不仅着眼于疾病的“本脏”如大脑及中枢神经系统,还依据中医藏象理论溯本求源,在临床中从“肾”论治,补肾填精益脑,兼顾气血阴阳等,以期通过更加精准、有效的理论体系指导此类疾病的临床治疗。

2.3 血液系统疾病

2.3.1 地中海贫血

β-地中海贫血(β-地贫)是一种以慢性溶血为特征的遗传性溶血性贫血,又称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它广泛分布于地中海沿岸及东南亚各国,我国南方各省发病率较高。β-地中海贫血患者在临床中多见肝肾阴虚、精血不足之证,故临床诊治中多从补肾入手,补肾填精以达生髓之用。吴志奎教授采用随机、单盲、安慰剂平行对照进临床试验,观察发现以补肾益髓生血法组方的益髓生血颗粒可提高本病患者各项血液学参数指标,缓解肝脾肿大、改善中医临床症状,其临床疗效显著[19];吴教授还进一步深入研究发现,益髓生血颗粒可调节功能基因表达,促进血红蛋白珠蛋mRNA表达和造血刺激因子GM-CSF mRNA表达,进一步诱导HbF合成增加;降低铁蛋白基因表达,减少体内铁的蓄积,促进造血功能的恢复。从以上研究结果中不难发现,在治疗本病时应用从肾论治的治法,不仅可以改善本病患者的诸多临床症状,还从内在机理上揭示了其作用机制,因此从肾论治本病在是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20]。

2.3.2 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以全血细胞减少和骨髓发育不全为特点的一种危及生命的骨髓衰竭性疾病,以贫血、出血、感染为主要表现,重则危及生命。中医学古籍中并无“再生障碍性贫血”这一病名,根据其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将其归属为中医“虚劳”“血虚”“血证”或“髓劳”等范畴。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先天禀赋不足,肾精不足,影响气血的化生;归根到底还是源于肾虚不能藏精,精不能生髓,髓不能化血而成本病。因此,现代诸多医家在诊治本病时均立足肾虚这点治疗本病,刘永华等通过给予患者司坦唑醇及“补肾活血”中药复方联合治疗,发现该法联合西药治疗可减少负性造血调控因子的表达、增强疗效[21]。徐瑞荣等采用补肾益髓中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90例,使用补肾益髓功效中药及雄性激素康力龙治疗,研究表明治疗总有效率达77.78%[22]。李柳等通过前瞻性纳入、系统随访总结麻柔教授诊治的60例再障患者的病情转归证实通过给予补肾中药(生熟地、山药、山萸肉、丹皮、菟丝子、制首乌等)对本病进行辨证论治,疗效更为显著[23]。

2.3.3 肾性贫血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中肾功能受损、衰竭引起的常见并发症,是一种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中医学依据其临床表现与病因病机,将其归为“虚劳”“血劳”“血虚证”等范畴。故当慢性肾脏病日久导致肾失封藏及肾精亏乏,髓枯精亏,血无以生,则见血虚;肾阳衰惫或肾失封藏,肾精亏乏,则不能化生精血可致贫血发生。

在临床诊治中,诸多医家前辈纷纷着眼于肾可以藏精生髓化血的中医经典理论,选择本病之时,着重采用补肾填精生髓之法。叶传蕙教授认为本病为虚实错杂,本虚标实,以正虚为本,故在其诊治本病时多采用补肾健脾之法治疗,临床诊治中还发现其不仅有利于改善肾脏的微循环障碍,还可以增加肾血流促使肾小球的再生和修复,改善肾功能,恢复肾脏正常的气化及封藏功能[24]。叶任高教授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若肾精不足,则骨髓亏空,精髓不能化血;脾为后天之本,若脾虚胃败,失于健运,则气血生化无源。提出治疗肾性贫血,应重在补肾健脾益气,采用四君子汤合当归补血汤为基本方加减,临床疗效显著[25]。张凡珍等给予肾性贫血患者黑地黄丸治疗2月,观察发现其可以显著提高血红蛋白、红细胞,同时显著减少血肌酐、提高内生肌酐清除率等,在升高肾性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的同时发挥延缓慢性肾衰病程的进展[26]。此外,刘兴国给予肾性贫血患者益肾养血扶正膏的中药治疗,发现治疗血红蛋白、红细胞、血肌酐、尿素氮等实验室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其可显著改善肾性贫血的症状,并对损伤的肾组织发挥一定的保护作用[27]。我们在临床应用中发现,诸多医家均从补肾之法治疗本病,不仅可以改善本病的主要症状,还在起到促进肾脏功能恢复、减少相关并发症的重要作用。

目前,血液系统疾病已严重危害国民的健康,其难治性及病情缠绵不愈的特点尤为突出,现代医学中治疗方法较为单一,且存在诸多的副作用,因此探寻新的治疗方法势在必行。地中海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及肾性贫血均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目前现代医学对其治疗均缺少特效的治疗方法,其治疗价格昂贵、副作用较多,中医药治疗以上三种疾病具有较为显著临床疗效与优势,并在临床观察中可多见肾虚证的表现,故临床诊治中多不谋而合的使用补肾之法及补肾填精的中药治疗,此种治疗理念与我们提出“肾髓系统”理论具有异本同源之效。此外,不同的血液系统疾病还应结合其具体的病因病机,选择合适的补肾方法,如地中海贫血及再生障碍性贫血多出现肾阴虚的症状,应采用滋肾益髓生血之法诊治,肾性贫血多见肾阳亏虚,应注意温补肾阳以助血液化生。

3 小结

“肾髓系统”的提出是基于中医的传统理论,在总结前辈医家的诊治经验的基础上,将其个体化的诊治经验进行系统总结与理论构建,认为“肾髓系统”理论在骨代谢疾病、脑神经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可以为中医临床治疗许多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临床疾病提供新的诊治方法;建立及完善“肾髓系统”理论可以发挥传统中医理论系统性、整体性的优势,同时有利于开创中医药治疗相关疾病的医学网络体系;进一步深入研究其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可以提高重大临床疾病的临床疗效,进一步降低医疗和社会负担、遏制重大疾病发病率、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局面。以上对“肾髓系统”结构功能及临床应用做出初步阐释,希望能启发同道思考,为中医药治疗重大临床问题开拓新的思路及方法。

1Zhao X L,Feng Y X,Peng Y.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 with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Chin Herb Med,2012,4(4):265-270.

2邢磊,焦颖华,田发明.仙灵骨葆对骨质疏松大鼠骨量及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45):8486-8490.

3刘立萍,李然,任艳玲,等.左归丸通过p38MAPK信号通路刺激MC3T3细胞核结合因子表达.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5):1457-1461.

4郭帮富,罗江,邵敏,等.骨康对体外培养人成骨细胞OPG及RANKL基因表达的影响.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9(4):392-396.

5施杞,谢可永.补肾填精法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上海中医药杂志,1996(10):27-27.

6孟照明,李学朋,孟兆亮,等.补肾活血方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22-24.

7李建鹏.补肾活血颗粒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

8李慧,张传方.肾性骨病的中医药治疗.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1,14 (2):220-221.

9李良,刘南梅.补肾健骨汤治疗肾性骨病疗效观察.中国中医急症, 2008,17(8):1068-1069.

10石玥,张宁,刘世巍,等.补肾活血法治疗肾性骨病60例临床观察.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1):782-785.

11刘雅莉.肾性骨病患者的中医治疗研究.中国医药科学,2011,1(24): 94-95.

12黎巍威,王学美.中医从“肾”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的现代研究.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13):227-231.

13崔远武,张玉莲,李强,等.660例老年性痴呆患者中医症状整理与分析.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6):1356-1359.

14傅凯丽,林翠茹,张玉莲,等.“益肾化浊方”治疗轻度阿尔茨海默病15临床研究.江苏中医药,2012,44(8):28-29.

15吴之煌,张晓霞,寇焰.补肾填髓汤治疗老年性脑痴呆30例临床观察.北京中医药,2008,27(9):715-717.

16李军艳,杨明会,赵冠英.试论肾虚血瘀是帕金森病的基本病机.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9):768-771.

17李敏,杨明会,刘毅.补肾活血颗粒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的随机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中西医结合学报,2012,10(3):310-317.

18杨明会,李敏,窦永起,等.补肾活血颗粒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中西医结合学报, 2010,8(3):231-237.

19吴志奎,刘咏梅,张新华,等.补肾益髓法治疗β地中海贫血的平行对照临床研究.中西医结合学报,2007,5(2):137-140.

20吴志奎,张新华,柴立民,等.补肾益髓法治疗β-地中海贫血92例临床研究.中医杂志,2005,46(4):277-279.

21方炳木,刘永华,江锦红,等.益肾生血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40例.中国中医药科技,2013,20(5):548-549.

22徐瑞荣,张会平,刘宝山,等.补肾益髓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研究.天津中医药,2005,22(4):281-283.

23李柳.麻柔主任医师经验总结及中西医分型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研究.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2.

24杨彦,魏明刚,何玉华,等.叶传蕙教授治疗肾性贫血经验.四川中医,2001,19(4):1-2.

25黄光明,叶任高.中西医结合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研究.新中医, 1997,29(4):23-24.

26张凡珍,高伟,王芳,等.黑地黄丸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观察.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9,26(3):15-17.

27刘兴国,付明洁,曹繁华,等.益肾养血扶正膏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研究.陕西中医,2016,37(8):1025-1026.

ClinicalApplication of“Kidney-Marrow System”

Zhao Zongjiang1,Huang Yawei1,Zhang Xinxue1,Zhang Ziyan1,Tian Chen1,Wang Yongjun2
(1.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029,China; 2.Longhua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anghai 200032,China)

Through reviewing and summarizing classical literatur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and modern medical research results,TCM“kidney-marrow system”was presented and initially explained.The“kidney marrow system”is inseparable in structure,interdependent in physiology and mutually influential in pathology.The“kidneymarrow system”can be applied to the treatment of major diseases in TCM,which included metabolic bone diseases,brain and neurological disorders,haematological diseases and etc.,with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s.The in-depth study on TCM“kidney marrow system”will improv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major TCM clinical diseases and achieve the precision treatment in traditional medicine.It displays unique advantages of TCM holism concept and achieves new breakthrough in TCM clinical diseases.

“Kidney-marrow system”,clinical application,metabolic bone diseases,brain and neurological disorders,hae⁃matological diseases

10.11842/wst.2017.05.006

R223

A

(责任编辑:吴朦,责任译审:王晶)

2017-05-04

修回日期:2017-05-20

*科学技术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0CB530400):基于“肾藏精”的脏象理论基础研究,负责人:王拥军;科学技术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0CB530406):从障碍性贫血探讨“肾生髓”理论的研究,负责人:吴志奎。

**通讯作者:赵宗江,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慢性肾病与障碍性贫血机制的研究。

猜你喜欢

肾性肾精贫血
蹲久了站起来眼前发黑就是贫血?
刘光珍治疗肾性蛋白尿临床经验
付滨治疗肾性蛋白尿经验及验案举隅
中医怎么防治贫血
春困需防贫血因
穆志明:“产品+服务”提升生活品质
人不能“只靠吃米活着”——没有精神就是“贫血”
春天哪来这么多怪病?
五子衍宗丸改善肾精亏虚证大鼠精液质量及机制研究
特拉唑嗪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肾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