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NKΙ的民族认同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2017-04-04伍定国龙锦春植凤英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聚类期刊文献

伍定国 龙锦春 植凤英

(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贵阳550025)

民族认同对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且正处于社会转型关键期,民族矛盾时有产生,民族认同的问题不断凸显。因此,民族认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个体视角看,民族认同与个体在异文化背景中的文化适应、人际关系有密切的联系,也与个体的心理健康有重要的相关(李忠,2008)。从群体视角看,民族认同是衡量民族关系的一个指标,同时也是影响民族关系的重要因素,这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稳定与长远发展(贺金瑞,2008)。

本文在传统文献计量方法的基础上,以CNKΙ中收录的民族认同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对文献发表年代及数量分布进行可视化分析,最后分析当前少数民族认同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此做出展望,为后续民族认同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方法

(一)数据来源

选取CNKΙ为数据源,以高级检索为检索途径,以篇名为检索条件,输入“民族认同”作为检索词并控制其文献发表时间为2000年至2015年,检索结果显示,包含民族认同的文献共计713篇,剔除无作者及重复条目后余下704篇文献。

(二)分析工具

采用文献管理软件EndNote X7对导出的CNKΙ文献进行管理,剔除无效及重复条目,再利用软件具有的统计分析功能对文献发表年限、关键词、期刊、高产作者进行统计,将统计结果导入CiteSpace进行绘图及可视化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论文的年代及数量分布

对文献的年代及数量进行统计分析,可以比较直观地看出某一段时间内学者对该研究内容的关注程度。笔者采用EndNote X7对文献发表年限进行了统计,并将统计结果导入Excel中,绘制条形图,统计结果如图1。

图1 民族认同文献年代分布

从图1可以看出,民族认同的研究出现了三个转折点:2000至2003年,民族认同的研究总体上处于缓慢上升的趋势;从2003年到2004年终则出现了下降;2004年之后,民族认同研究快速增长,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

(二)关键词词频统计

利用EndNote X7的统计分析功能,对Key words(关键词)进行统计,得出关键词共3 064个,由于关键词较多,为了避免过于繁杂,现将频次排名前20的关键词频率及所占百分比统计成表1。

从表1可以发现,在所有的关键词中,前20个关键词的总频次为1 038次,占关键词总频次的33.9%。从关键词统计表中可以看出,民族认同出现的频次为554,国家认同次之,频次为134,其中包含着“中华民族”“少数民族”“大学生”和“青少年”四个对象词,说明在当前的民族认同研究中,研究大多集中在中华民族认同,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以及大学生、青少年的民族认同方面。其次,出现了与认同接近的国家认同、文化认同、族群认同、政治认同,这初步表明民族认同的研究还聚焦于民族认同与各种认同(包括国家认同,文化认同、族群认同、政治认同)的区别与关系。

(三)期刊分布

利用EndNote X7中的Secondary Title功能对对文献所属期刊进行统计,结果发现,704篇文献共发表在377种期刊上。由于文献数量较多,涉及的期刊亦较多,为了便于直观表达及阅读,笔者将列举前20种期刊并对其文献发表量进行统计,其统计结果如表2。

表2 民族认同研究文献期刊分布

文献的期刊分布可以让读者对文献所属领域及相关期刊一目了然,且可以说明该期刊在该领域的地位,为该领域文献搜索及整理提供参考。从表2可知,在前20种期刊中,共发表文献192篇,占所有期刊的27.27%。《贵州民族研究》《黑龙江民族丛刊》《民族论坛》《民族教育研究》《广西民族研究》《世界民族》及《青海民族研究》发文量均在10篇以上,表明这几种期刊在民族研究领域的重要地位。但由文献在以上期刊的分布统计中也可以看出,在目前的民族认同研究中,文献比较分散,尚未形成比较集中的民族认同研究群,相关文献的研究在各期刊发表量不平衡。

(四)高产作者分析

作者发文量代表作者在该领域的学术能力,也表明了作者对该领域的贡献,通常用H指数来评估研究人员的科研产出数量和产出水平。笔者利用EndNote X7对文献的作者进行了统计,并根据作者发文量进行降序排列,选取前20名作者进行分析,其统计结果如表3:

表3 高产作者统计分析

从表3中可知,万明钢、高承海和陈茂荣三位作者的发文量分别为11、8和8篇。排在第一位的万明钢是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其研究方向为跨文化心理学,少数民族心理与教育跨文化心理学,少数民族心理与教育长期从事民族心理、民族教育和跨文化心理研究,在《心理学报》《教育研究》《民族研究》等权威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为心理学和民族学研究领域作了巨大贡献,H指数为30。2006年著的《多元文化视野价值观与民族认同研究》是当前研究西北民族地区民族认同问题的代表作,为民族认同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高承海,西北师范大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研究领域涉及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民族学,心理学,H指数为7,其发表的《多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文化适应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成了其最高被引的文章,表明在民族认同的实证研究中,民族认同与文化适应、心理健康的关系值得探讨。

(五)相关文献关键词可视化分析

采用美国德雷塞尔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终身教职),大连理工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陈超美开发的可视化软件CiteSpaceΙΙΙ对相关文献的主题词进行可视化分析。本软件由陈超美发布在其Cite-Space官网上(http://cluster.cis.drexel.edu/~cchen/citespace/)可以免费下载使用。图2是采用CiteSpace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的图谱。从关键词共现图谱中可以看出,图谱共包括221个节点和496条连线,S值等于0.553,满足李杰博士认为S应该达到的条件。Silhouette值是用来衡量网络同质性的指标,越接近1,反映网络的同质性越高,Silhouette为0.7时聚类结果是具有高信度的。在0.5以上,可以认为聚类结果是合理的(李杰和陈超美,2016)。因此,笔者认为该聚类是合理且具有信度的,可以对其进行分析。其中民族认同出现的频次最高,为740次,国家认同次之,频次为206次,且其外围是紫色圈,说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具有较高的中心度,即其在整个网络中极具重要性。

图2 相关文献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

聚类摘要表显示了聚类的详细信息,现将图谱中出现的8个聚类列举如下:

聚类#0的标签为叙事,S值等于0.988,主要包括“叙事”“话语”“希腊人”“回族”等关键词,主要涉及民族认同的对象研究,探讨了希腊人、回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及心理健康的关系(高承海等,2011)。

聚类#1的标签为社会认同,S值等于0.98,主要包括“社会认同”“抗日战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家认同”等关键词,从国家层面对民族认同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民族认同与社会认同、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

聚类#2的标签为多民族国家,S值等于0.858,主要包括“多民族国家”“族群认同”“族群”“民族认同性”等关键词,从族群角度对认同进行了新的研究。

聚类#3的标签为多元文化,S值等于0.982,主要包括“多元文化”“多元文化主义”“民族主义”“文化冲突论”等关键词,从多元文化的背景出发对民族认同进行研究,探讨了藏族青少年在文化多样性及差异性背景下的民族认同路径(罗平等,2011)。

聚类#4的标签为政治认同,S值等于0.962,主要包括“政治认同”“蒙古族”“宗教认同”“文化认同”等关键词,主要为宗教认同与政治认同、民族认同的关系探讨(吴建业,2012)。

聚类#5的标签为中华民族认同,S值等于0.911,主要包括“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民族”“共同认同心理”“青年学生”等关键词,主要内容涉及青少年中华民族认同意识(庞龙斌,2009),自身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关系探讨(秦向荣和佐斌,2007)。

聚类#6的标签为大学生,S值等于0.946,主要包括“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等关键词,主要内容涉及民族认同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李旭珊等,2014)及影响民族认同的因素探究(王亚鹏和万明钢,2003)。

聚类#7的标签为立宪运动,S值等于0.964,主要包括“立宪运动”“民族共同体”“符号认同”等关键词。

聚类#8的标签为九二共识,S值等于0.96,主要包括“九二共识”“对台政策”“荣誉主席”等关键词,主要从两岸关系角度来探讨民族认同与民族利益(李鹏,2010)。

三、研究讨论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利用EndNote X7,Excel和CiteSpace软件对CNKΙ收录的2000年到2015年关于民族认同的704篇文献进行分析。从相关文献的发表年代来看,我国民族认同研究总体成快速增长趋势。我国正处于社会快速发展和转型的关键期,极其容易产生民族问题及矛盾,民族认同研究因此成为民族学、社会学、心理学研究的热门话题。

利用EndNote软件对文献关键词词频统计结果显示,排除民族认同后,其次出现频次最高的是国家认同,表明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具有紧密联系。有学者对此进行了探讨与分析,认为保证多民族国家认同的根本,是建立起基于公民权的认同形式,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坚持民族间的平等与团结,加强国家的主流价值观的教育,以加强少数民族对国家的向心力(王纪芒,2008)。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之间交流不断增加,导致公民国家意识减弱,加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研究可以增强公民责任感。关键词可视化分析图谱证实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的关系,表明国家认同研究成为当前认同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作者发文量传达了作者的学术水平及其对该研究领域的贡献。高产作者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民族认同研究中,西北师范大学万明钢教授以发文11篇占据第一位,高承海与陈茂荣以发文8篇排第二位,说明这三位学者是民族认同的主要研究者,对民族认同研究领域的贡献不容忽视。其发表的文章成为该领域的经典知识基础,是后续研究的理论基础。后续研究应该基于前人的理论,发现其研究的不足并对其进行修正,从而形成全面的、系统的理论体系。

四、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民族认同研究是民族学、社会学、心理学和人类学研究的重点内容。纵观以往学者对民族认同的研究,辅以近年来民族认同研究文献计量分析结果,可发现民族认同的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样本和方法单一。由于社会的发展,民族地区汉化情况越发严重,特别是对在校大学生更是如此。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在校大学生为被试,与采用田野研究的方法,深入民族地区搜集数据进行研究相比,前者缺乏实地考察,得出的结论缺乏普遍性,后者的研究结论将更为可靠。

2.没有比较性研究。众多研究就是针对单一的某一个民族,没有进行少数民族认同之间的比较,未来的研究应该加强民族间民族认同的比较研究。

3.缺乏跨文化的民族认同研究。在不同的背景下,研究的结果各不相同。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熏陶下,中国奉行“礼尚往来”的待人之道,因此民族认同的研究结果可能与奉行个人英雄主义的西方国家有所不同,这需要做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高承海,安洁,万明钢.2011.多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文化适应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当代教育与文化,(5):106-112.

贺金瑞,燕继荣.2008.论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35(3):5-12.

李杰,陈超美.2016.CiteSpace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李鹏.2010.民族认同、利益联结与两岸命运共同体的信任深化[J].台湾研究,(5):3-7.

李旭珊,王琦,卢富荣,等.2014.少数民族预科生的民族认同、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75-79.

李忠,石文典.2008.当代民族认同研究述评[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3):24-28.

罗平,张雁军,马海林.2011.多元文化视域下的藏族青少年民族认同[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3-18.

庞龙斌.2009.试论强化当代中国青年中华民族认同意识[J].新疆社科论坛,(6):91-93.

秦向荣,佐斌.2007.民族认同的心理学实证研究——11~20岁青少年民族认同的结构和状况[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37-41.

王纪芒.2008.中国朝鲜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以中国某边疆地区的朝鲜族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4):49-55.

王亚鹏,万明钢.2003.藏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4):65-70.

吴建业.2012.认同的逻辑:刍议政治认同与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宗教认同的关系[J].社科纵横,(5):119-120.

猜你喜欢

聚类期刊文献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期刊问答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基于K-means聚类的车-地无线通信场强研究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基于高斯混合聚类的阵列干涉SAR三维成像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基于Spark平台的K-means聚类算法改进及并行化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