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强农村经营性主体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

2017-04-03桃江县农机局高葵花谢武彭怀宇

时代农机 2017年7期
关键词:桃江县农机化机械化

■ 桃江县农机局 高葵花 谢武 彭怀宇

增强农村经营性主体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

■ 桃江县农机局 高葵花 谢武 彭怀宇

1 桃江县农机化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近年来,桃江县高度重视农机化专业合作社等经营性主体培育,大力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生产效益整体提高,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据统计,至2016年,全县农机总动力达83.99万kW,水稻油菜生产耕作、播种、收获、植保、运输、烘干等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1%,农机化生产由中级水平向高级水平推进。一是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实施实现历史性突破。“十二五”期间,全县累计发放农机购置补贴资金9902万元。仅2016年,发放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006.6万元,为2004年的50倍。二是农机化专业合作社主力军作用日益凸显。至2016年,全县在市监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机化专业合作社达89家,其中省级现代农机化专业合作社28家(国家级示范社1家,省级示范社2家)。2017年,准备申报省级现代化农机专业合作社22家。全县农机化专业合作社成员达2285户,从业人员700多人,注册资金9000多万元,合作社拥有大中型农业机械1027台,配套机具2255台,合作社资产总计达到1.24亿元,机械化作业面积达20余万亩(1亩=667m2,下同),作业服务收入达4500多万元。三是新技术新机具得到广泛推广,农业生产效益明显提高。“十二五”期间,全县推广各类新机具69354台,其中高速插秧机362台、联合收割机1282台、履带式拖拉机784台、粮食烘干机50台、无人植保机14台,农机服务增加值达到1250万元,农机服务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达到12.5%。四是安全生产隐患逐步减少,安全生产持续平稳。农业机械由分散走向集中,管理得到加强,使用寿命逐渐延长,折旧率降低,安全隐患逐步减少,生产形势向好。发展互保会员3914人,发展会员人数和互保会费总额均列益阳市前列。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业本来就是抗风险能力低、产业结构难调、比较效益差的产业,农机化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性主体的介入与成长,虽然有所改善,但仍存在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发展不平衡。全县省级农机专业合作社主要分布在桃花江、灰山港、牛田、石牛江等乡镇,还有3个省级合作社空白乡镇,其主要原因是:一是领导重视不够。二是政策支持没到位。一方面,没有出台相应的发展规划;另一方面,没有强有力的帮扶措施,全靠中央、省的一些政策扶持,市、县级配套资金也难以到位。三是企业融资困难。桃江县农业生产自有发展资金不足,基本没有外来资金介入,各级项目扶持也仅有省政府的“百千万”工程专项帮扶资金,农民生产融资十分困难且渠道单一。目前桃江县许多种粮大户及农机专业合作社贷款的主要来源在农商银行,由于不能利用农机具和库房等进行抵押,不能从其他金融部门获得抵押贷款。另外,合作社在农商银行贷款,按农业贷款执行1.05分的利率,而电子行业为9厘、米厂为7厘,贷款利率偏高,融资压力大。

(2)设施不配套。一是几乎没有配套设施。桃江县稻田间的机耕道,基本上是上世纪60年代大兴农田基本建设时的产物。近年农业综合开发和国土整理项目,仅建有少量机耕道,且建设标准不高,坡道边安全系数小,机械通行能力差,增加机械油耗和机械故障,增加了机械田间运行成本,严重影响了农机安全通行和高效作业。机耕道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和建设标准,且无人管理,农业机械的效率和优势不能充分发挥。二是没有土地利用规划与统筹。目前,桃江县无论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还是城乡规划均没有对农用设施地进行统筹。随着桃江县农机化专业合作社逐渐走向规模化,新建农业配套设施将越来越多,农业设施用地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以农机化专业合作社机库棚建设为例,按省政府“千社”工程的培建要求计算,每个现代农机合作社要求有不少于800m2的机具停放场地,桃江县今年提出申报的合作社就有36家,按每家800m2计算,至少需要设施用地43亩以上,而未来桃江的农机化专业合作社至少达到100家,则至少需要设施用地200亩以上,还不包括其他如烘干机房和粮食仓库的建设用地。而现在桃江县大部分合作社的设施用地基本是靠租借以前的废旧学校或村部,使用年限和使用范围十分有限。

(3)效益不显著。种粮大户、农机化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与壮大,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帮助农民增加了收益,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就种粮大户、合作社本身而言,在其发展初期经营效益并不十分明显,主要原因是机具、设施前期投入多,回收周期长,投资回报率低。以高速插秧机为例,单台价格在12万~15万元,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插秧机每台补贴3万左右,加上县、乡两级财政累加补贴,也不过5万。插秧机一年工作时间在25天左右,使用寿命一般为3~4年,而收回投资需要4~5年。加之桃江丘陵地带,水田严重不规范,水稻机插近期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导致投资回收期相对延长。据初步统计,2016年,全县28家省级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盈利的仅6家,亏损的达8家,亏损面达29%。

(4)壮大多瓶颈。一是田块难连片。部分60~70岁的老一代农民,仍然紧紧守着那点分散的“吃饭谷田”不放手,怕“天色”有变。多数种田大户和农机化专业合作社反映,难以连片集中流转水田。所承包的水田当中,均多少存在“插花田”“钉子田”,不利于机械化全程连续流水作业。二是信任度不高。本世纪初的一些种田大户存留的数量不太多,且以吃租金差为主,多有“皮包公司”之嫌。加上承包主年纪偏大,租主对其信心不够。农机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大多在3年,5~10年的还较少,对投入信心有很大影响。三是自身造血功能不强。农业生产的组成人员主要是农民,文化水平、经营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有限,有的合作社管理人员特别是领办人管理能力较低,再加之,农业生产季节性很强,很少有人愿意从事农业机械的操作、维修,致使合作社机械操作人员、维修技术人员严重短缺,极大地制约着农机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致使自身造血功能不强,自主创新发展后劲不足。据统计,全县农机专业合作社的领办者大专以上学历的仅4人,大多是初、高中生,未正式受过专门的专业培训,直接影响他们品牌理念、管理水平、风险意识和生产效益。

3 对策与建议

为进一步培强培优农业新型经营性主体,促进农业结构性改革,建议在以下五个方面下功夫。

(1)加强组织领导。新型经营主体能否迅速壮大,关键在于构建培育新型主体的政策体系。一是建立以分管农业的政府领导为组长,财政、发改、农业、农机、畜牧、移民、国土、住建、水利、银信等部门为成员的高规格的领导机构,强化组织协调能力。二是制定规划与扶持政策。科学制定发展农业生产的相关扶持政策。如在设施农业用地、项目、资金、政府购买服务、组织指导、管理等方面。加强部门合作,整合资源。积极争取财政、发改、国土、农业、水利、移民等有关部门的支持,在农田改造时,统筹考虑建设好适用农业机械作业的标准化农田。打造统一的信息平台。加快建立农机作业服务、农机维修互联网信息平台,做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形成合力,增加经济效益,促推合作社更加健康有序发展。三是加强引导和扶持。加大对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全省加大现代农机合作社培建力度,省市县财政补助15万元,对合作社的健康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另全省进行评选示范社活动,反响非常好。市、县农机、财政也可推行市、县级示范社创建活动,每个奖励2万~5万元。四是加强督查考核。把新型经营性主体培建工作纳入经济建设考核体系,促进其健康发展。

(2)推进规模经营。一是创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模式。新型适度规模经营主体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宜大则大,宜小则小,不能贪大求洋,要根据土地地力、耕作习惯,结合全域旅游,积极探索联种联耕、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经营模式。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实现集约化经营、科学化管理、标准化生产、机械化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一方面,积极探索“农机专业合作社+村”的发展模式,突破村组界限、丘块界限,推进田园规模化、投入集约化、服务社会化进程,助推专业合作社壮大与发展。另一方面,为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土地使用、库房建设等,安排用地指标,提供资金帮助,简化审批手续,从而为提高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二是提升经营品质。要积极探索“五统”(统一施肥用药、统一技术服务、统一管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营销模式,把培育适当规模经营主体和解决一家一户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结合起来,强化服务和利益联结,逐步将小农户的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促推农业生产结构性改革。积极探索“稻蛙”“稻鱼”“稻虾”“稻油游”“油(中)稻(再生)稻”等生产模式,全力突破单一的种植模式,加快三产融合步伐,延长产业链,促进效益的高效化。品牌是生产的生命线。提高经营者精品意识,在“减肥、减药、减污”上做文章,在“精”字上下功夫,把“品质好、价格高、受欢迎、效益好”当作目标,以提升产品的美誉度。三是调高薄弱环节机具补贴标准。高速插秧机可根据不同机型的市场价补贴额调整到50%左右;植保飞机尽快纳入国家购置补贴范围;烘干机可适当提高补贴标准,对烘干房设施可根据规模大小进行财政扶持。

(3)拓宽融资渠道。一是增加政策性投入。争取国家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资金,加快新型实用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以水稻全程机械化为重点,拓展农机应用新领域,推动经济作物、林果业、畜牧业、渔业的机械化。积极争取有关项目资金扶持。如农机合作社建设项目、全程机械化油菜生产项目、机插秧项目等,努力改善农机装备结构,提高机械化水平。二是搭建融资平台。加强同银信部门的联系,充分发挥好中介作用,促进种粮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与银信部门对接,增强银信部门对农机企业的投资信心,最大限度地争取银信部门的支持;三是县级财政设立种粮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贷款贴息项目,为他们提供限额贴息专项贷款;四是制定农机抵押贷款政策,形成多银行承办、多资产抵押的融资渠道。引导社会资本注入农机专业化产业。

(4)完善服务体系。一是积极鼓励、引导和支持农机合作社的发展,用足用好国家的扶持政策,每年完成省级下达合作社指标任务,建好1~2个省级示范社,以激发农民建社积极性,带领农民走农机合作经营之路。对其带头人、财会人员进行培训,为其健康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帮助合作社进行规范化建设,从做大规模、做强服务、规范运作、完善制度入手,促使其不断发展壮大。二是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好农机协会,通过完善服务机制,增强服务功能,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建立健全农机推广人员、农民农机合作社辅导员队伍体系,提高服务指导能力,为农民开展农机创业提供政策、技术和市场信息等指导服务。完善农机维修网点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促成优势服务产业的形成。建设农机补贴、培训、维修、服务、安全监理于一体的信息网络。三是依法加大对农业机械的安全监督管理力度,提高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的上户率和完好率。配合市监部门依法加强农机生产、销售、维修市场管理,打击假冒伪劣农机产品,净化农机市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开展好平安农机创建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各项措施,强化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兴机富民,保一方平安。

(5)加大培训力度。根据桃江县农业机械化发展需求,前瞻性地开展农民农机实用技术培训,造就一支年龄层次符合要求、专业结构合理的农机操作人员队伍,为农机事业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保障。各级政府要整合资源,充分利用阳光工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项目的实施,加大对合作社负责人、骨干人员、农机手的培训力度,定期举办农机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管理培训班,增加农机操作、维修和保养人员技术培训班,提高培训密度和力度,逐渐把他们从“自己做”转型为管理骨干,逐步培育成一支善经营、会管理、懂技术、有奉献精神的经营管理队伍,提升专业合作社的运行质量,促进产业转型上升,深化农业结构性改革的成果。

猜你喜欢

桃江县农机化机械化
巧解一道多项式最值问题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关于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走进桃江县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主推生猪健康养殖技术,力促养猪业转型发展——桃江县养猪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