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中医护理研究进展

2017-04-02黄钊云梁巧梅莫清梅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胃脘情志脾胃

黄钊云,梁巧梅,莫清梅

(广西梧州市中医医院,广西 梧州 543002)

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中医护理研究进展

黄钊云,梁巧梅,莫清梅

(广西梧州市中医医院,广西 梧州 543002)

中医注重标本兼治,通过辨证分型能够更加准确的达到治疗效果,同时联合中医护理技术,对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临床症状的改善较为显著,具有积极的临床研究价值。

胃脘痛;脾胃虚寒型;中医护理

胃脘痛是中医内科临床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中,脾胃虚寒型是胃脘痛的一种证型,其主症为胃脘隐痛,遇寒或饥时痛剧,得温熨或进食则缓,喜暖喜按等。现代医学中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功能性胃肠病均系胃院痛的范踌。目前西医治疗该病不良反应较多,远期疗效尚不理想,中医护理技术是我国传统医疗的精髓,通过联合中医治疗方案,效果显著[1]。现将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中医护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中医情志护理

早在《黄帝内经·素问》就提出“移情、疏导、暗示”,“审其忧苦,避其诱因,随其所喜,解其郁结,调悦情志”。胃脘痛病因主要是患者脾胃虚弱、中气不足及胃失温养,患者如果经常劳累、久病及肾阳不足等也会引发此病。情志因素主要是指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积极的心理暗示和精神状态能够促进病体的快速康复。胃脘痛病程较长,患者在发病期间往往遭受较多身体和心理上的折磨,容易出现焦虑、失落等不良情绪,加上胃脘痛的反复发作特点,更加降低了患者对临床治愈的自信心。因此,临床治疗中通过做好患者的心理建设,树立积极的乐观心态,能够促进其疾病的早期康复,同时有助于提高其临床治疗依从性[2]。贺倩倩[3]将胃脘痛患者86例按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2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44例在其基础上行中医护理干预,观察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遵医行为,结果表明给予中医情志护理对负性情绪与遵医行为影响效果显著。

2 中医养生护理

中医素有“三分治七分养”的传统思想。实施护理时要嘱患者注意保暖,避风寒,多加衣服,特别是夜间,不可让患者受寒,同时还要注意劳逸结合。中医汤剂注重驱寒温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自身免疫力,还可以使用针灸或中药热敷胃脘部。为了提高养生效果,应鼓励患者在日常饮食中注重温补健脾食物,避免过度劳累[4]。邓瑞珠等[5]对所选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采取中医特色护理,通过改善患者的生活作息习惯,加强中医养生护理,有效缩短患者病程,治愈率显著提高。

3 中医饮食护理

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其饮食结构及习惯也随之改变,有些人喜欢喝冷饮、吃冰冻食品等,这种饮食习惯非常容易使其出现脾胃虚寒。由于不同个体的身体体质存在一定差异,因此,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和体质状况合理选择饮食调理方案[6]。对于脾胃虚寒患者,在饮食过程中应注重温补,其中羊肉、红枣、葱姜等食物具有较为明显的调理效果。切忌生冷、油腻以及刺激性较强的食物。除了饮食过程中注重谷类熬粥养胃以外,在服用汤药的过程中,应注重热服,减少对脾胃的外界刺激性影响[7]。万小华[8]表示,针对于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根据中医不同症型,采用中医辨证饮食护理可以调肝和胃,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4 中医护理技术

对于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临床中医中药外治护理技术,作用主要是温中散寒、理气止痛[9]。商彩斌[10]根据患者痛疼的性质及伴随症状,辨证选方,将中药粉剂用姜汁和温水(姜汁:水=1:2)搅拌均匀,稠稀度适宜,将其均匀敷在神阙穴上,厚度约1 mm,用TDP灯照射30 min,TDP灯具有消炎止痛、活血化瘀、加强新陈代谢的作用,两者合用,充分发挥药物的作用,已达到缓解疼痛等不适症状。根据中医护理方案,实施辨证施护,取适量肉桂粉以蜂蜜调匀,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选择穴位贴敷的穴位。贴敷时间8 h,具有化淤止痛、疏肝理气、散寒止痛的作用,可以充分发挥中医治疗的远治作用[11]。盖海云等[12]采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隔姜灸给予护理干预,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5%,且临床症状改善较为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与史亚琼等[13]研究结果相符合。有研究显示[14],中药贴敷治疗能通过增加改善患者体内血液流动状态,有助于缓解疼痛症状。而中药贴敷、TDP灯照射[15]以及温胃散寒热奄包[16]联合护理,均能够起到良好的消炎止痛、活血化瘀功效,对改善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作用。

5 讨 论

中医护理属于辨证护理,能够根据胃脘痛患者的脾胃虚寒临床症状表现进行针对性的中医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但目前临床上对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中医护理研究较少,缺乏大样本及多中心的广泛深入研究,在临床疗效的评价方面存在一定的争议。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加强实验流程及计划的规范,提高临床实验研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并将中医护理技术与现代常规护理相结合,从患者生活质量和临床治疗方面评价临床研究的开展效果。

[1] 胡朝线,代苗苗,吕 勇,等.中医特色护理辅助治疗胃脘痛脾胃虚寒证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20(3):14-17.

[2] 潘春梅,苏秋菊.中医护理辅助治疗胃脘痛脾胃虚寒证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5,12(6):11-12.

[3] 贺倩倩.胃脘痛患者应用中医情志护理对负性情绪及遵医行为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4):256-257.

[4] 程小燕,郑 昕.慢性胃炎的中医护理及养生指导[J].时珍国医国药,2016,(12):2924-2925.

[5] 邓瑞珠,吴月琴.中医特色护理干预脾胃虚寒型胃脘痛[J].中医临床研究,2014,22(13):138-139.

[6] 王 红.中医护理方案在胃脘痛辨证施护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民间疗法,2014,22(8):89-90.

[7] 郭艳萍.对不同证型胃脘痛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护理的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4,(01):179-180.

[8] 万小华.胃脘痛饮食调护和情志护理[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4,28(8):170-171.

[9] 周 莹.穴位贴敷辅助治疗虚寒型胃脘痛相关症状的疗效及护理[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7(11):157.

[10] 商彩斌,李 芹,李金花,等.穴位贴敷配合TDP治疗胃脘痛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4,11(6):3728.

[11] 周卉婷.中药穴位贴敷配合艾炙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护理[J].医学信息,2015,28(46):172-173.

[12] 盖海云,陈 红,黎婉荣.中药穴位贴敷联合隔姜灸对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护理干预的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6,3(5):212-213.

[13] 史亚琼,金 瑜,周桂玲,等.中药穴位贴敷配合艾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护理体会[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4,35(8):85.

[14] 毛雪梅,罗 文,梁秀芳,等.穴位贴敷对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1,06(28):215-216.

[15] 汤万好,韦贞决,陈燕群.隔姜灸配合红外线照射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护理研究[J].全科护理,2014,4(27):2529-2530.

[16] 李 芹,段素社,王月桃,等.温胃散寒热奄包双透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护理[J].环球中医药,2015,6(S1):22-23.

本文编辑:吴宏艳

R248

A

ISSN.2096-2479.2017.11.193.02

猜你喜欢

胃脘情志脾胃
好脾胃 养出来
脾胃失调该如何调理
王生义治疗胃脘痛的临证经验
调畅情志 远离悲秋
脾胃升降平衡才健康
脾胃气滞多因肝胃不和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胃脘痛应该怎么贴敷?
傣医林艳芳老师临床诊治胃脘痛经验
移精变气法在情志病治疗中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