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式教学在高职武术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2017-04-02

时代农机 2017年11期
关键词:拳法技击武术

尹 程

(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处,湖南 衡阳 421002)

在很多高职院校中,关于武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并不是很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武术课程的学习兴趣不够浓郁,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存在敷衍应付了事的问题,这也是文章研究的现实背景所在,希望通过探究式教学理论的应用,能够更好地改善高职武术课程的课程教学现状,完善课程评价教学体系。

1 探究式教学概念及应用价值

所谓探究式教学,指的就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在一旁进行协作指导的方式,让学生形成互动式的学习小组,在小组讨论和学习中完成交流和互助,针对教学知识点展开自主学习,主动去寻找学习材料,同小组成员一起想办法去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而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要求,完成对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高职院校中武术健身教学课程,主要向学生传授的是中华武术健身技术,通过让高职学生练习武术技击动作和健身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我防卫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强健身体,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通过在高职院校的武术健身课程教学中融入探究式教学理论,为了的是能够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可以在自我探究过程中,不断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找到武术学习的乐趣所在,化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动探究学习,更重要的是将探究式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融入到高职武术课堂教学中,还能够为学生创造出更为真实、形象、逼真的武术训练场景,给予学生对武术动作的学习思考,激发学生的武术学习灵感,从而更好地锻炼并培养高职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2 当前高职院校的武术教学现状

(1)理想和现实间有落差。从当前高职院校的武术教学现状来看,武术课程的教学理想和教学现实之间还有着很大差距,最开始学生热爱学习武术课程是被电视剧中的武侠片段所吸引的,正所谓“年少常怀英雄梦”,都希望自己通过学习武术课程,就能够变成“武侠世界”中的武林高手,可以保家卫国,路见不平伸出双手,但实际上却是“现实不许侠客行”,慢慢地学生发现高职院校中的武术课程学习并不能让自己变成武林高手,甚至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没有过多实质上的帮助,学生学习武术课程只是为了考试,为了获得学分而已,渐渐就会对武术课程的学习丧失兴趣。

(2)重套路轻技击。在高职武术课程的教学中,发现大部分的教学内容都是对武术套路的教学,对武术技击方面的课程教学比较少,武术教师们也没有让学生理解好武术技击动作的内涵和实际应用,这样学生只是对武术动作套路本身进行简单的模仿,缺乏技击实战教学,那么武术课程的攻防教学效果自然就会受到影响,学生并不能在现有的高职武术课堂上学习到中华武术精髓中技击内容,久而久之,就会让学生失去武术课程的学习兴趣,且不想浪费自己的时间来学习一些“花拳秀腿”。

(3)教学内容老旧。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中的武术课程教学内容,沿用的还是几十年前的武术教学套路内容,学生对太极拳的学习兴趣不是很高,还有20世纪80、90年代学校武术教学中长拳教学课程,这些武术拳法的趣味性不强,而且学习起来也比较晦涩复杂,学生对于拳法的理解比较困难,再加上拳法的套路太过于老旧,拳法的技击性不强,不能够被应用在技击防卫中,因此高职学生对当前武术课程教学内容的满意度非常低,觉得武术课程的学习十分枯燥、乏味。

(4)教学形式过于单一。很多高职院校中的武术课程教学,使用的都是常规式的体育教学方法,教师会在队伍前面表演一遍,学生根据教师的动作示范来模仿学习,本质上还是过去那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并没有给予学生探究学习的思考空间,武术课堂的教学气氛总是死气沉沉的,由于教学形式的老旧,对于很大一部分学生来说,有些武术动作根本完成不了,使高职武术的教学进度停滞不前,学生在武术课堂上学习不到任何有用的武术技击知识和技能。

3 探究式教学在高职院校武术教学中的应用

(1)创建实战情境。首先探究式教学的应用,需要先为学生创建一种武术训练的实战教学场景,满足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动机和学习需求,比如说准备一些和中华武术有关的音乐,像是《沧海一声笑》、《中国功夫》等,先渲染一种武术学习气氛,通过武术音乐来激发学生参与武术教学活动的兴趣,听着这些让人感到振奋的歌曲,学生那种想要保家卫国的武术学习心愿又回来了,有了十分强烈的学习愿望,因此高职院校在武术课程教学时,最好是还能够准备一些与武术比赛视频,收集有关中华武术“王中王”争霸赛的视频,通过观看武术片段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武术实战参与热情。

(2)在实战中践行武德。在高职武术的实战技击课程教学时,既然要侧重于技击动作的训练,就要在武术套路训练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实战技击训练内容,教给学生更多关于中华武术中的武术道德、武术礼仪内容,在探究式的教学活动中,主要是需要考察学生的探究式学习过程,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意识,能够在武术技击课程学习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同时还要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在中华武术精神中,还讲求团体武术中成员间的配合,就像少林寺中少林拳的“罗汉十八手”,一套拳法下来需要每个人的配合,才能够发挥出少林拳的最大功力,所以在技击训练中,强调对技击武术动作的实战应用,在实战演练中,不断总结并思考自己的武术动作缺陷和不足,可以通过限制性实战的方式,同学之间互相检验武术动作的训练效果。

(3)提炼技击教学内容。在提炼并整合高职院校武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时,主要是要针对老旧的高职武术课程教材进行更新,创新设计出更多学生所感兴趣的高职武术课程。通过走访各大高职院校能够了解到,学生会对武术课程的学习充满兴趣,是被中华武术博大精深的艺术精髓所吸引,同时学生也希望能够通过武术学习的方式,强身健体,保护自己,所以高职学生最喜欢的武术训练内容要属攻防技术,因此在高职武术课程教学时,可以继续侧重对武术攻防技术展开讲解和示范练习。在提炼教学内容的同时,更加注重的是技巧的学习,所谓熟能生巧,在日常练习中,为了提高武术训练效果,要能够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通过同学互评和学生自评的方式,建立一种良性的循环反馈机制,让学生能够充分地意识到自己在武术技击内容掌握上和教师要求之间到底还存在哪些差距和不足。

(4)优化教学形式。在确定了武术技击课程内容以后,在探究式的高职武教学中,还需要优化并调整过教学形式,比如说在武术“冲拳格挡”教学中,先要有拳法教师进行专业的动作指导示范,一步一步让学生了解冲拳、格挡的技击要点,然后慢慢引导学生怎样才能够将冲拳格挡的效果发挥出来,学生在探究式的练习思考中,会逐渐意识到,如果想要让“拳”更好地冲出去,就要拥有更加强壮的手臂力量、腿部力量以及腰腹收缩力量,假如要让“拳法”打得更快、更准,就需要不断提高自身身体的柔韧性和四肢的协调性。

在实际的武术格挡探究式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身体素质和能力需求,制定出相应的武术拳法练习方案,像是每天做200个俯卧撑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锻炼自己的手臂力量,还可以通过每天进行蛙跳练习的方式,培养并锻炼自己的腿部肌肉力量和腰部肌肉力量,通过开展拉抻训练以及转腰训练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柔韧性和肢体协调性,先尝试着做一些准备性的力量训练,然后再开始进行格挡冲拳的武术训练,在探究式的训练过程中,可以根据训练结果的反馈作用,重新制定出下一步的武术教学方案,循序渐进地展开武术指导练习。

综上所述,既然已经意识到了探究式教学在高职武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那么在今后探究式的高职武术课程教学时,应当有意识地为学生创建实战练习情境,在实战中践行武德武行,整合并提炼武术技击教学内容,不断创新优化教学形式,提高探究式教学结果的反馈作用。

[1]武英满.关于北京非体育类高校武术课程现状及改革研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5,(3).

[2]徐振华.江苏省高校武术公体课教学现状及发展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3).

猜你喜欢

拳法技击武术
2016年昆仑决比赛拳法技术运用分析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人文视域下武术技击术规则的演变与发展
二十四式太极拳技击含义探析
狗拳非遗难寻传
猜拳
少林拳实战技击精粹(上)
南派洪家拳之技击基础
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