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主题工作室的商务日语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2017-04-02高雪洁

时代农机 2017年11期
关键词:日语校企实训

高雪洁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校企合作是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活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有效措施。近年来,全国各地高职院校不断进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试验与探索,职业教育逐步由学校本位向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转变,在校企合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由于教育资源相对缺乏及企业的认同度相对较低等问题,在校企合作的推进过程中,各地高职院校也面临各种困难。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体系的挑战,创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形式,探索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路径,已经成为一项紧迫而又重要的课题。

1 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政府的指导下,很多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学校通过专家咨询、技术转让、共同研究开发等多种形式,积极探索,创造了一些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方式,并取得了显著的效益。但从总体上看,合作水平较低,很多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还没有建立起适应创新型的深层次、全方位产学结合模式。以商务日语专业为例,该专业的产学结合教育还基本停留在较低层次。该专业为企业提供培训或简单的技术服务,企业仅为该专业学生提供实践场所。企业是技术的需求方,商务日语专业是供给方,两者之间只是进行简单的人力与技术的迁移,所以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很难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我国当前环境下,校企合作教育主要是以学校为主导,努力寻求企业的合作和政府指导。校企合作的各个环节缺乏系统性的政策法律保障,国家和地方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参与作用不明显,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不够顺畅。因此,有必要借鉴成功案例经验,促进校企合作的制度建设,创新合作模式,完善政策导向等途径努力解决当前的各种问题。解决校企合作教育过程中所遇到的诸多实际困难,仅靠学校或是企业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国家机关从全局出发,尽快制订相关政策法规,充分发挥宏观指导的作用。

2 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主题工作室

随着互联网技术与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专业都创办了校内工作室。通过校内工作室进行生产性实训可以充分利用企业和学校资源,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

(1)日语翻译工作室。随着中日贸易交流的不断发展,社会、企业对于日语翻译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创办校内日语翻译工作室,既可以为社会、企业需求提供服务,又可以满足专业学生的实训、实践期望。让学生们在步入社会前,提前在校内体验翻译岗位工作内容。日语翻译工作室是以翻译实践为主导的“工作室模式”的商业性的翻译公司。工作室由两名指导教师与多名学生组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担任翻译人员,在一起进行完成翻译任务。在翻译的过程中,翻译人员相互交流,遇到疑难问题与教师沟通,通过协作来解决翻译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翻译任务的来源是企业,教师联络企业,通过网络接收翻译任务,交给翻译工作室中的翻译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后,由指导教师进行核查,转交给企业。

日语翻译工作室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运用于实践教学活动中,可以让学生提前体验翻译工作室的运作流程。这是一种基于翻译实践活动的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解决企业需求,培养应用型日语笔译人才的校企合作模式,让学生真正做到将课堂学习成果运用到实践中,并在翻译实践中学习,更好地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强化了岗位体验,为达到更好的人才培养效果奠定了基础。

(2)对日跨境电商工作室。随着跨境电商行业的迅猛发展,商务日语专业结合行业与学校的实际,努力探索校内基于对日跨境电商工作室开展生产性实训的方式,不仅可以为合作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同时可以为学生提供专业对口的实训实习岗位。专业教师在联系厂家,到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协调,确定合作意向,引进外贸产品和电子平台、熟悉产品、并亲自实践。外贸工作室的成立首先对学生的专业特长进行初步评估,明确不同学生在交流、语言能力水平、电商平台操作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和劣势,然后,根据不同学生的优势和劣势,自由组合成立工作室。对日跨境电商工作室场地设在学校内,按照跨境电商公司标准工作环境进行布置,让学生能够体验职场的工作环境,初步实现职场角色认知。指导教师由专业教师和企业负责人担任,企业导师主要负责业务和产品知识指导,专业导师主要负责基础的日常指导、监督等工作。

3 需要注意的问题

(1)把握国际视角、创新观念与模式。我国的职业教育起步晚,缺少相应的法律法规的支持。商务日语专业在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上可以多参考发达国家产学研结合的教育实践经验。着眼于社会和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结合学校实际,创新完善主体工作室的运营模式。改变传统课程结构,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优化重组,改革落伍的教育观念、内容和方法,逐步建立适应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教育要求的教学体系,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观念、竞争力和应变能力。

(2)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商务日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复合型、应用性人才,应重点加强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培养,但实践教学一直是人才培养目标达成过程中的难点。传统的仿真模拟操作中,学生缺少风险意识和利益驱动,压力和动力不足,严重影响了学生实习效果。目前,校内生产性实训模式主要适用于理工科,商务、文科类专业很少涉及。基于主题工作室开展生产性实训的方式的展开,不仅可以满足企业需求,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专业对口的实训实习岗位。主题工作室运营过程中,专业教师与企业负责人全程指导,实现了“学中做,做中学”的目标。

(3)重视成效,科学评估。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世界经济、科技与教育一体化发展趋势明显,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教育之路,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校企合作合作的广度、深度将成为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校企合作模式、观念创新,衡量其是否达标的有效方法就是评估。目前对校企合作教育的实用性和有效评价,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研究和建立校企合作评估指标,有利于激励和推动校企合作的发展深化,防止校企合作出现形式化、表面化。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校企合作实践经验,根据商务日语专业的自身的特点和要求,探索合适的评估模式和方法,不能简单照搬成功经验的以往做法。因此,在学习和借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索符合专业特色、校情的评估标准非常迫切。

4 结语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原有传统的教学必然面临着改革。通过创新观念、合作模式,深化校企合作,相信商务日语专业最终可以做到真正的产教融合,尽快形成了符合自己实际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积极主动地吸引行业企业参与学校的主题工作室建设,推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最终形成专业依靠产业、行业依托院校、互惠共赢的校企合作发展新模式。不仅如此,还要不断提高校企合作模式的适应性与完整性,提升本专业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服务辐射能力。

[1]张君斐.以“外贸平台+工作室”为载体的国际贸易实践教学模式[J].教书育人,2014,(6).

[2]柴宝华.高职院校日语专业“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教学改革,2008,(20).

[3]宋平锋.浅谈翻译工作坊式翻译实践教学模式[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1,(1).

猜你喜欢

日语校企实训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