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型机电一体化技术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2017-04-02

时代农机 2017年11期
关键词:高技能工学创新型

孙 亮

(池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池州 247000)

当前,我国的工业经济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全国机电行业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对于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多。但是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才的技能水平不足,人才缺口比较大,对机电行业的长远快速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当前各大高校正在不断探索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国家和教育部门也出台了相关的方针意见,把工学结合作为当前创新型机电一体化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通过加强校企合作、采用工学交替以及顶岗实习的方式,逐渐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从而促进校企双方共赢互进。

1 当前高校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1)专业定位不够明确。由于我国各大高校在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定位目标为“培养出既懂机械,又懂电子的人才”。然而机械和电子专业学科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其中包含了许多学科理论以及技能知识,所以在高校教学工作中,短时间内无法让学生全面掌握机械和电子专业学科的知识,最终导致学生不仅不懂机械,也不懂电子,使机电一体化专业特色逐渐缺失,无法达到良好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在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上,必须明确主次之分,以机为主或者以电为主。当前许多机械类或者电子类学科没有体现出差异化,无法表现出自身特色,在专业定位上不够明确。

(2)没有形成和企业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机制。虽然我国政府和教育部门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方针,强烈要求校企双方合作办学,实现现代化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改革,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高校机电一体化技术高技能人才培养理念、方法和体系比较落后,没有和企业展开密切合作,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不够完善,最终导致学生和现实需求相脱节。

(3)教学设施配置和师资力量不足。目前,在各大高校的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没有配备完善的实训器材以及教学设备,无法满足校企合作办学需求,在校企双方合作进行人才培养活动时,缺少实训应用装置。同时,当前的人才培养体系中缺少“双师型”教师队伍,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无法满足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型发展需求。

2 创新型机电一体化技术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策略

(1)构建完善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构建创新型机电一体化技术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过程中,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必须加强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创新改革,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生活,而且要熟练掌握机电一体化专业技能,这样才能在毕业之后更好地走向岗位。因此,必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加强校企合作以及工学结合,使学校和企业双方展开密切合作,相互沟通和联系,才能使学生的专业技术与社会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中,能够使学与做真正合二为一,使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完善。

(2)加强打造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在机电一体化技术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中,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必不可少,不仅需要包含专业的教师人才,而且需要聘请知名企业技术人员和工作人员,以及校外的知名专家,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专业操作技术,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使学生能够适应岗位发展需求。针对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师需要定期进行培训,安排教师进入企业来进行实践锻炼,这样能够让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充分结合起来,使教师满足“双证书一体化”人才培养要求。此外,需要加强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在校内实训基地中引入专业技能扎实的教师人才,并且让教师进入企业开展顶岗实践工作,这样能够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在教学工作中更好地应用教学能力培养学生。

(3)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在创新型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至关重要。具体而言,首先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和探究,深入认识和理解问题,不断获得新知识,提高创新能力。同时,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时,需要在课程中设计综合性、实验性项目,让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实践操作,逐渐锻炼机电一体化技术操作能力。

3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的机电一体化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因此,必须加强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加强校企合作,开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水平、高技能人才,使机电专业人才满足岗位实践需求。

[1]陆大同,韦红美,卢翠珍.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探讨[J].广西教育,2015,(15):57-58.

猜你喜欢

高技能工学创新型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盐工学人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实施“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
盐工学人
——沈 妉
盐工学人
——李 琦
补齐高技能人才“短板”
现代学徒制培养焊接高技能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