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高专体育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教育分析

2017-04-02汪华锋

时代农机 2017年11期
关键词:大专体育能力

汪华锋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马鞍山 243041)

随着教学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普及程度在近些年快速提升,国家可用的战略性人才增多,成为了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强有力的接班人。大专院校对于学生的培养,主要是为国家提供专业的技术人才,有很强的动手以及操作能力。所以说,对大专学生能力的塑造受到了国家以及社会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很好地调动自身学习的乐趣,挖掘自身的特长,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1 大专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过于机械化。在对现阶段的大专体育教学进行分析之后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注意力都放在对体育课的专业学习上,却把教学的最终目的以及实施教学的实际意义丢在了一边。在体育课程中,相应的课程安排以及进度表都会做好规划,但是却没有新意只是一味地走流程。学习在学习中也感受不到乐趣,只要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就行了。对于真正意义上的体育教学来说,需要根据学生的喜好以及学生的身体素质对课程内容进行设计,因地制宜的选择器材,给予学生充足的选择空间,学生的角色能够从被动状态转化为主动就说明课程的设置成功了。机械化的教学模式只会慢慢磨灭学生的兴趣,体育教学最终要达到的效果根本就无从谈起。

(2)注重形式忽视内涵。和我国传统式的教学模式一样,老师充当整个课程的引导与传播者,学生的角色就是被动接受,没有有效的进行互动,学生对知识的兴趣以及接受的程度就会大打折扣。在具体的测验过程中,达标测试以及技能考核采取的评定标准相对单一,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自身的素质特点,对学生其他方面的特长也不多做平衡。最后只是划出一条标准,达到了体育测试的成绩就良好,达不到就不及格。由此可以了解到老师在教学中对学生没有针对性地进行施教与测评,忽略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也停留在以体育成绩来判别学生体育知识掌握情况的阶段,这种外在的形式对体育质量的提升起不到本质的作用,只会影响体育教学的进一步深化。

(3)教学质量差。大专院校的体育工作者对体育教学的重视还没有达到该有的程度,就很难对体育教学的改革提出相应的建议。还有一个在广大的大专院校内存在的问题就是一味的照搬其他高等学府设定的体育达标线,没有对自己学院内的学生进行综合评定,学生的个性被埋没,考核的意义失去了最本质的内涵。教学内容和初高中时期接触到的没有太大的区别,受到场地器材的限制,很多教学课程无法得到施展,只能停留在理论阶段。学生掌握的体育知识就会大大缩减,理论与实践之间缺乏应有的互动,教学的目的很难达到。

(4)教学设置和教学场地数量较少。体育教学与其他课程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对于空间以及器材的利用需求量要高出很多。但是不难看到很好大专院校在基础设施方面还不是很到位,有些器材不是缺乏就是太过老旧,场地也无法满足班级教学的开展,教学质量的提升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学生无法得到有效的锻炼,体育教学的魅力所在以及潜在的价值就被慢慢的淹没。

2 大专体育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大专的体育教学首先要建立在对体育基础知识的掌握之上,逐步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这其中就包含了竞争意识、动手操作能力以及组织能力等。具体可以分为以下5个部分进行讲解。

(1)对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在社会逐步发展与加速前进的过程中来说,日后的社会环境会更加趋向于对知识性以及竞争性的重视。大专学生对于竞争意识的培养是融入社会生活当中的前提条件,能够让他们很快适应周围环境的改变。在体育课程制定以及实施的过程中,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能够达到很好的引导,精神上也会变得更加的愉悦。所以说,体育教学在另一个方面也能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在真正步入到社会这个大熔炉后,在具备竞争意识的同时还能拥有专业的知识作为辅助,就能使自己的价值得到凸显,还能进一步激发学生进步以及敢于敢闯的性格,逐步在社会中站稳脚跟。

(2)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大专的主要体育教学内容的设置方面可以发现,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占了主要的方面,在具体的实施时,课程需要根据每个学生能力的不同以及认知的差异来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选取最重要的就是要有针对性,知识的传授不能太过局限,要培养学生发展的目光,积极探索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方式。另外对于教学模式雷同的现象,大专体育教学可以适当地进行改变,加强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学生实践能力形成之后,对于其他课程的学习也非常有帮助,能够有效解决存在的实际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最为重要的一环。

(3)对学生组织能力的培养。学生组织能力的养成不管是在学生时代还是在走入到社会之后,都会有巨大的优势,这种能力能够使自己在面对竞争时可以轻松的应对。而这样能力的培养不是短时间就能形成的,需要自己积极参加体育活动,进行比赛,在这些过程中积累自己对组织能力培养的认识。组织能力的形成对于学生在社会中生存有着很大的好处,既能明白公司运作的整个流程,也能有条理地完成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工作也就不会觉得很有压力。所以老师应该在课程设置中添加一些游戏类的活动,并能够通过竞赛的方式加以体现,在团队合作的基础之上加强对组织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完善自身的各方面的素质。

(4)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从当前社会来看,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之中谋得一席之地,并站稳脚跟,与自身兴趣所在离不开关系,有兴趣才会积极的去探索,才会在某一方面有突出的优势。而这种兴趣爱好的培养可以借助体育教学进行激发,对于经常参与体育活动以及竞赛的学生来说,那他的课外生活一定十分丰富,对体育也会慢慢地产生兴趣。当然这些兴趣爱好也可以扩散到其他领域上面去,都会对自己的成长很有帮助。对此体育老师的任务就十分重要,需要对体育教学进行良好的规划,每一个环节部分学生都可以参与进来,学生才能加深对体育锻炼的理解,形成饱满的激情。

(5)对学生反应能力的培养。大专学生毕业之后有很大一部分会选择直接就业,那么反应能力的强弱也就体现了出来,往往事业成功的学生反应能力较强,对于自己工作岗位的事情,处理得紧紧有条,对于紧急的事情反应速度也很快。大专体育教学能够对学生的反应能力加强锻炼,特别是在篮球教学的过程中,接传球就很锻炼一个人的反应能力,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应有的动作,太慢的话很容易被别人发现自己的意图,造成传球的失败。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来加强对反应能力的锻炼。

3 大专体育教学的建议与对策

(1)学习技术能力的训练。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要清楚认识到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能够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样学习的目的性以及可操作性才能大大提高,才能激发学生在体育课程中的兴奋度。教师应该充当的是一个引导以及激励者,把自己的教学观念有效地与实际的教学结合起来。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体育教学的始终,设定有挑战的情境,开放学生的思维。

(2)丰富拓展体育教学内容。学习目标的达到往往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所以在体育教学课程设计时,应尽量多的丰富教学的内容,而且教学的内容要有侧重点,并且将现代社会环境中流行的户外运动、越野活动、生存类游戏结合起来,既贴近现实又能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学生的兴趣也得到提升,体育事业的发展也有了推动的助力。

(3)增加体育教学的实效性。田径项目作为体育教学的一个大项,由于其实施的难度较小,对器材的要求较低,在体育教学中经常会把田径作为训练的科目,老师应提前告知在训练之前有哪些注意事项,基本的动作要领、基本的技能知识的传授等,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做好锻炼。

(4)加强体育学教学理论素养。体育是一个综合性质的学科,其中包括了心理学、体育学、教育学等。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就不能只有体育学,应该把心理学以及教育学都进行传授,因为把他们分开来之后体育也就失去了其最本质的特点,使学生能够更加了解体育的内涵。而且还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太生硬,教学技巧类的东西也要多运用,对技能掌握的学习理论也要重视起来,学生在从事体育教学的工作后,也就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把理论以及实践有效的结合起来,提高教学的效率,对于体育课程的反馈与评价要做好收集工作,以便日后做好改善的工作。新的教学方法的学习与运用需要老师时刻关注体育发展的前沿动态。

4 结语

通过上面对体育教学的讲解以及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作用,可以了解到大专的老师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综合素质以及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只是做表面上的形式,教学质量就得不到提升,学生的能力也得不到培养。教师应该在基础知识教学的前提下,把体育教学和当前的社会环境发展以及岗位的竞争意识紧密地结合起来,避免学生就业之后很难适应改变的社会环境的问题。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大专学生的培养是为国家挖掘一批有着专业知识的实用性人才,那么其实践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就应该成为教学的主要侧重点。文章从五个方面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分析,其中还有社交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也是体育教学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

[1]安儒亮.21世纪初体育高级专门人才需求趋势预测——兼析体育院校专业调整和重新布局的必要性[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9,(3).

[2]程云峰.体育院校体育教学中几个基本关系初探[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

[3]肖亚玲,田静.进一步深化我校航海体育教学改革[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

[4]许红峰,黄汉升,梅雪雄,等.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1999,(3).

[5]王保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渠道的探讨——以河南省2008届体育专业毕业生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0,(5).

[6]金季春,钟秉枢,王莉,左琼,程建平,许声宏;我国体育院校运动系人才培养的现状、问题与改革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2).

猜你喜欢

大专体育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人大专询民生事 审计问题改好没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2016体育年
Transwind Shipping Co.,Limited
Transwind Shipping Co.,Limited
我们的“体育梦”
大专护生自我效能感、就业取向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