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联网时代下西安智慧城市建设对策研究

2017-04-02马军红苏培华

时代农机 2017年11期
关键词:西安市西安智慧

廖 娜,马军红,苏培华

(西安外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7)

西安是当代中国科研教育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在电子信息软硬件产品、通信网络、数据处理等物联网技术领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其科技实力相当雄厚。因此,2012年3月陕西省政府提出在西安试点智慧城市,既是为西部城市做好示范作用,也是拉近中西东部差距之举。西安市利用智慧技术,建设智慧城市,解决城市管理和服务过程中面临的各项难题,诸如城市交通拥堵、看病难、安全系数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1 智慧城市建设的必然要素

一种新兴事物的产生都是由需求驱动的,智慧城市的产生和发展的动力机制由主体需求驱动、信息驱动、技术驱动三个角度组成。

政府、企业和个人构成城市中的主要群体,他们在管理、经营和生活方面的高层次需求直接推动智慧应用领域的建设。政府的科学管理需求,企业的高效营运需求,个人的便利生活需求是应用领域建设的依据和动力。而智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城市信息化,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提高,需要建立数据库等基础设施和云计算等利用技术,如感知技术、云计算技术,GPS技术、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及移动通信技术的等,这些技术是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其直接作用于智慧城市建设的始终和建设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一旦技术产生缺陷或滞后现象,智慧城市建设的循环链条就此断裂,甚至影响整个城市的运转。因此,对于西安这样刚刚起步的智慧城市建设者,一方面可以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少量几个领域,促进智慧化发展,可以迅速产生有效的成果,如电子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医疗;另一方面,也可以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为将来建设其他领域积累经验,从而全面展开智慧城市建设。

2 西安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分析

参照建设智慧城市的必然要素,分别从人民、政府需求、基础设施、技术支持等方面分析西安建设智慧城市已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2.1 西安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取得的成就

(1)物联网产业基础相对夯实。据初步统计,西安地区目前有140多家正在从事物联网相关技术的企业,其中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就有近10家,在数据处理、通信网络、微电子技术、传感器等行业的科技研发方面存在着巨大潜力。在通信设备和网络运营领域,聚集了大唐电信、西电捷通、中兴、华为、中国移动等一大批优秀的知名企业。西安西谷微功率数据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内2.4G有源RFID国家标准及2.4G RTLS实时定位系统国家标准的起草单位。还有更多成熟技术已经应用到了交通、农业、煤矿和旅游等多个行业。西安国际港务区物联信息港把新兴技术和有效的服务解决方案应用到运输货物、产品追溯等环节,时时记录并监测到货物的运输情况、安全信息储存、产品包装、流通加工过程、人员状态并根据情况进行有效调度,从而使物流体做到效率高、成本低和安全系数高。

(2)电子政务平台广泛应用。西安市部分市级部门、经济开发区和区县相继创立了各自的门户网站,其中14个区县已完成由西安电信主推的具有智能分析、一键报警功能的平安天网工程的建设。西安市的警务平台已经连接了近200多个警务单位系统,这些警务系统内部和他们之间通过数据信息的互相交换、分享为城市治安提供了保证。目前,14个区县的电子政务整体组网项目和行政中心电子政务项目的建设已经投入使用工作,该电子政务的建设为企业的工商、税收和质量监管等基础信息提供了共享平台,且为建设智慧西安奠定了基础。

2.2 西安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信息孤岛现象严重。西安市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工作固然有了一定的成效,但各个部门在智慧西安的建设中建立了各自的信息平台,部门之间的信息系统都是独立的,信息不能共享,这就造成了部分系统的多次建设,资源没有有效的利用起来;比如:人们要办理一个业务,可是需要往返不同部门之间办理手续,给人们带来了不便,这种信息平台不能共享的现象给城市管理者也带来诸多不便,不利于西安智慧化建设。

(2)信息网络安全等问题未重视。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是智能化,信息安全保障问题则是城市化进程中一个永恒的话题。随着物联网、互联网、智能手机的产生,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信息数量越来越多、形态越来越复杂、速度越来越快、范围越来越广。目前西安市不少政府机关,企业单位还有大部分居民对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太少,对信息安全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没有防患于未然的危机意识,这些都严重阻碍了西安市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

(3)城市建设缺乏复合型人才。因为智慧西安建设时间较短,物联网等信息技术起步时间相对较晚,所以缺乏技术创新性人才,尤其是高级技术人才、管理人才、营销人才的严重短缺,使城市管理信息系统与当地政府的管理、经营难以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使信息化平台在运行过程中质量和效率相对较低,制约了智慧西安的建设和发展。

3 西安智慧城市建设的对策措施

(1)城市发展的合理规划。城市的发展首先要进行合理的规划,西安地理位置、教育、人文环境都不落后于全国其他城市,而西安市投资软环境问题近几年来极大制约了西安市经济的发展,所以规划的重点是要面向提升投资软环境,解决最亟待解决的城市问题,即交通问题、医疗问题、安全问题、环境问题等。西安市智慧城市建设的推动离不开高新技术企业的广泛参与。但是不能盲目规划,需要根据西安市建设发展的需要,根据各种项目的轻重缓解各高新技术协调发展。比如当前交通问题、环境问题、医疗是西安乃至国内外大多数城市面临的问题,所以大力发展智能交通、环保、智慧医疗产业能够顺应时代的要求,提高就业率,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城市运行效率。

(2)智慧城市建设应突出城市特色。智慧西安的建设结合自身特色、提升自身价值,体现自己的独特性。因此,智慧西安的规划首先要明确城市在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来了解自身的优劣势、未来发展中又存在哪些机会和威胁。西安这座古城不可能与沿海等大城市比经济,只能依赖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样的城市特色来竞争,城市的“智慧”才能体现。西安作为我国的六朝古都,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是新欧亚大陆桥一陇海兰新经济带上最大的中心城市,也是我国干线公路网中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结点,因此,依据西安的名胜古迹、重要的科技、教育基地这些特征,可以从旅游业、文化产业、教育业等这些特殊产业来建设智慧西安。

(3)动员社会广泛参与。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们可以更好的生活,因此,少不了公民的参与。据调查,西安市20%的市民了解智慧城市建设的内涵,60%左右的市民了解一点,剩下20%的市民对智慧城市的建设几乎不清楚。所以,通过大量宣传和知识讲座等让公众了解智慧城市的内涵积极参与到城市建设中来,让城市建设主体多元化,让大家集思广益为智慧城市建设增砖添瓦,营造一个各方主体全民参与的积极氛围。

[1]刘楠.信息化背景下智慧城市建设路径选择——以西安市为例[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6.

[2]中国电信智慧城市研究组.智慧城市之路:科学治理与城市个性[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3]徐啸峰,郁建生,林珂,等.智慧城市建设策略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8):239-240.

[4]唐小娟.西安智慧城市建设正式启动[J].通信信息报,2016,(1).

[5]贾敏.西安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与建议[J].城市旅游规划,2013,(6).

猜你喜欢

西安市西安智慧
西安2021
Oh 西安
亲子创意美工展
西安市第四医院
《西安人的歌》突如其来?
123的几种说法
追根溯源 回到西安
基于CA-Markov模型的西安市热环境模拟研究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