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妇科盆腔肿瘤的CT诊断探讨

2017-04-02

关键词:预测值符合率妇科

肖 音

(齐齐哈尔市公安医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妇科盆腔肿瘤的CT诊断探讨

肖 音

(齐齐哈尔市公安医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目的对比超声、CT诊断妇科盆腔肿瘤价值,总结诊断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8月收治的妇科怀疑为妇科盆腔肿瘤表现为肿块形成的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发现肿块160个,超声、CT诊断。结果CT诊断敏感性、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分别为90.83%、92.1%、96.12%、82.46%、91.25%高于超声69.72%、78.4%、87.36%、54.7%、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者BF、BV、PS、增强幅值高于良性,MTT低于良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诊断妇科盆腔肿瘤价值较高。

妇科盆腔肿瘤;CT;B超声;诊断价值

妇科恶性肿瘤发病率约18%,仅以子宫内膜癌为例,其发病率便可达9.9~15/10万例[1]。与其他恶性肿瘤一样,晚期妇科盆腔恶性肿瘤生存时间短,及早诊断非常必要。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妇科盆腔肿瘤的主要方法,超声、CT、MRI、PCT等各有优劣,本次研究试对比超声、CT诊断妇科盆腔肿瘤价值,总结诊断经验。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8月收治的妇科怀疑为妇科盆腔肿瘤表现为肿块形成的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采用手术或病理诊断,定性诊断;②临床资料完整;③知情同意。入选对象134例,年龄15~78岁、平均(45.3±8.2)岁。134例对象,发现肿块160个,最终诊断为恶性肿瘤109个、良性肿瘤51个。恶性肿瘤中,宫颈癌44个、卵巢癌34个、子宫内膜癌20个、盆腔转移瘤11个。良性肿瘤51个,子宫平滑肌瘤21个、卵巢畸胎瘤19个、卵巢囊腺瘤4个、其它7个。

1.2 方法

先行超声检查,妇科门诊检查,月经干净后3~5日来院,采用多功能彩超诊断系统,线阵探头。先行阴道超声,后行腹部超声,截石位,垫高臀部,部分辅助侧卧位。进行二维、彩超检查,定位肿块,纵横切面检查,进行彩色超声血流成像,获得频谱信息,参照《超声诊断学》中推荐的诊断方法诊断[2]。而后行多层螺旋CT检查,16排螺旋CT机,先行平扫,扫描前口服碘海醇充盈小肠、结肠,当日禁食4~6 h,检查前饮水800~1000 mL,待膀胱充盈后检查,仰卧位,扫描从耻骨下联合下缘水平向上作连续扫描至病变上界。平扫后,采用增强灌注扫描,5×4 mL,管电压120 kv,管电流40mA,非离子型对比剂,流速4 ml/s,肘静脉注射,10 s后开始扫描,自动触发模式,共190 s。获得图像传输至工作站,对感兴趣区域进行进行容积成像等处理。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CT诊断敏感性、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分别为90.83%(99/109)、92.16%(47/51)、96.12%(99/103)、82.46%(47/57)、91.25%(146/160)高于超声69.72%(76/109)、78.4%(40/51)、87.36%(76/87)、54.7%(40/73)、72.5%(116/160)。恶性者BF、BV、PS、增强幅值分别为(153.3±43.1)ml/min·100g、(6.3±1.1)mL/100 g)、(17.5±2.6)ml/min·100 g、(30.4±11.2)Hu高于良性(61.4±31.5)ml/min·100g、(4.6±1.0)ml/100g)、(13.7±3.5)ml/min·100g、(26.6±8.2)Hu,MTT(6.4±1.1)s低于良性(7.8±2.0)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从诊断效用来看,CT定性诊断效用明显高于超声,可避免误漏诊,诊断符合率、敏感性、特异性在90%以上,而超声在宫颈癌、子宫平滑肌瘤中诊断相对较好,但对于内瘤病变等癌前病变诊断难度较大,超声现象的质量影响因素较多,这些因素也会影响诊断效用。CT成像质量清晰,可清楚的反应肿块位置、大小与邻近器官的关系,通过灌注成像,血流阻力,可分析肿瘤内部特征,反映是否为实性、囊性,血流动力学特征,血管充盈情况,通过判断增强模式可明显提高诊断效用[3]。研究中,恶性者BF、BV、PS、增强幅值高于良性,MTT低于良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最佳截断值可辅助诊断肿块。需注意的是,肿瘤分为无血管期、血管期,在无血管期其主要通过周围组织获得营养物质,肿块较小,诊断难度较大,本组对象均为因症就诊者,肿块进入血管期,对于无血管期的肿瘤,还有联合MRI等成像质量更高的诊断方法。

CT不仅可用于妇科盆腔恶性肿瘤的定性诊断,还可通过获得灌注参数,反应肿瘤的生长、转移情况,PE、BV、PS等指标可反映组织的特征,反映组织的增殖特性,指导临床治疗,PS可评价微血管表明通透性的高低。

[1]张梦婷,李 超,梁 锌,等.中国癌症流行的国际比较[J].中国肿瘤,2016,25(6):409-411.

[2]邓又斌,谢明星,张青萍.中华影像医学超声诊断学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3]顾美咬,戴钟英,魏丽惠.临床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621.

本文编辑:赵小龙

R730.4

B

ISSN.2095-8803.2017.01.029.01

猜你喜欢

预测值符合率妇科
加拿大农业部下调2021/22年度油菜籽和小麦产量预测值
±800kV直流输电工程合成电场夏季实测值与预测值比对分析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法电再次修订2020年核发电量预测值
CT与MRI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研究
妇科手术后常见问题解答
PBL教学模式在中西医结合妇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