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卧位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护理效果研究

2017-04-02廖秀琼

关键词:石位肾镜体位

廖秀琼

(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手术室,广西 桂林 541199)

两种卧位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护理效果研究

廖秀琼

(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手术室,广西 桂林 541199)

目的 探讨和研究斜仰截石位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2015年6月~2016年5月之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的患者,在其手术过程中进行相应的护理工作,将60例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根据其手术体位的不同,将其分为斜仰截石位和俯卧位2组,并对每一组的手术体位摆放时间和手术时间等各个方面进行详细记录,依次对依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根据比较结果显示,相对于俯卧位来说,斜仰截石位患者在手术体位摆放时间和手术时间等各个方面都呈现出较少的使用时间(P<0.05),且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斜仰截石位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体位安置过程所耗费的时间以及手术过程中所需要的时间,可尽快降低医务人员的压力和负担,为护理效果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斜仰截石位;俯卧位;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

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和肾结石的常用治疗方法,该手术方法具有痛苦小、结石取尽率高等强大优势和价值,当今社会医疗领域主要采用这种方法对输尿管上段结石和肾结石进行有效治疗。手术体位与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直接关系到手术是否顺利实施以及患者舒适度。本院在进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俯卧位的治疗形式,不过需要二次更换体位,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不利于治疗效果的提高。2015年6月~2016年5月,本院针对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的治疗,则采用了斜仰截石位的方法,现根据俯卧位和斜仰截石位这两种手术体位的使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6月~2016年5月之间,主要针对本院接受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进行治疗的6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有28例,女性患者有32例,患者的年龄均处于24~60岁之间。在这30例进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的患者中,多发性肾结石的患者有27例,单发性肾结石的患者有3例;轻中度肾积水的患者有24例,重度肾积水的患者有6例;60例进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的患者,根据其手术体位分为2组,俯卧位的患者为30例,斜仰截石位的患者有30例,并比较2组的年龄及性别,其差异存在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2组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俯卧位的30例患者主要采用常规手术体位,首先摆放截石位,并且手术医生对患者进行输尿管逆行插管之后,将患者移至手术推车,再安置俯卧位,并对患者进行持续性的生理盐水注射,准备人工肾盂积水,穿刺暴露部位,再进行手术。进行斜仰截石位的30例患者在进行麻醉之后,相关医务人员把患者的臀部位置送至手术床背板下方,患者应当斜侧向上,并将其靠近在手术床侧边位置,腋下备有软垫,肩胛部用体位固定器进行固定,患者的健侧上肢应当使用高低托手架进行支撑和固定,外展不应超过90度,患者下肢略微向外展开,并屈膝、抬高至支腿架上。健侧下肢应当需要略微向外扩展,并屈曲、抬高至支腿架上方,均采用约束带对其进行妥善固定,且两腿应当保持在一高一低的状态,其夹角大约为45~60度之间,待到体位安置完成之后,手术医生就可以对患者输尿管进行逆向插管,并注射生理盐水,为接下来的手术提供基础条件。

1.3 观察指标

实验旨在观察俯卧位患者与斜仰截石位患者的手术过程以及体位安置所需要的时间,另外,还应当注意手术之后皮肤压疮的具体发展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和体位摆放时间

根据观察结果显示,在30例俯卧位患者组和30例斜仰截石位患者组中,俯卧位患者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3.6小时,斜仰截石位患者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3.1个小时,U=6.778,P<0.05;俯卧位患者组的体位摆放时间为13分钟,斜仰截石位患者组的体位摆放时间为9分钟,U=24.001,P<0.05。根据研究分析,斜仰截石位患者组安置时间显著短于俯卧位患者组,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的手术结果

根据观察结果显示,采用斜仰截石位的方法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均顺利完成了手术,且不存在任何一例出现中转体位的情况,也不存在神经损伤、压疮以及肌肉损伤等不良情况。

3 讨 论

3.1 体位对患者所产生的影响

根据相关文献结果显示,不同体位形式都会产生不同的手术效果,平卧位、侧卧位等体位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术中应用并不是十分理想的体位。俯卧位在一定程度上符合X线和B超定位,其穿刺范围较大,经皮肾镜操作空间较为广泛,已经成为现今社会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最为标准化的体位形式。不过,临床实践证明,俯卧位仍旧在治疗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俯卧位自身受到身体重力的影响,导致其产生压迫胸腹而致使膈肌活动受到损害,进而导致患者的肺活量不断下降,促使患者无法负担起手术所使用的漫长时间,最终容易造成下腔静脉和髂静脉受到压迫,回心血量不断减少,在患者手术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循环障碍或者呼吸困难,特别是针对一些身型较为肥胖和肺功能障碍患者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手术的风险。采用斜仰截石位有助于避免因体位变化而引起并发症的发生,斜仰截石位可较大程度地减少患者呼吸困难和循环障碍的问题,有利于方便麻醉医生及时观察病情,与俯卧位相比存在更大的优势和价值。

3.2 手术体位对手术时间所产生的影响

在对手术进行护理配合的过程中,俯卧位还需要通过平卧位、截石位、平卧位以及俯卧位等4次的体位更换操作,其操作较为复杂,且难度较高,所需要的安装时间和手术时间都较长,而斜仰截石位进行手术治疗所需要的时间要比常规性俯卧位所需要的时间短。另外,斜仰截石位经皮肾镜通道会出现轻微向下斜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灌注泵将结石经过冲洗之后排除患者身体之外,进而促使手术时间呈现出明显缩短的趋势。

3.3 体位对手术实际操作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

在采用俯卧位进行实施手术的过程中,治疗患者应当将双臂向前伸展,腹部位置的支持物应当将患者的肾脏向上移动,斜仰截石位则在治疗过程中,不会对患者的肾脏位置进行移动,手术穿刺定位不会受到肾脏移位情况的影响,斜仰截石位进行手术治疗,其所使用的穿刺针可直接进入到患者的肾脏后外侧无血管的区域,之后进入到后排肾盏,从而有助于减少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出血量,穿刺成功几率的提高对手术时间的节省也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4 结 语

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安置斜仰截石位与传统俯卧位相比较,手术体位安置时间和手术时间短,便于术中病情观察,临床不良反应小,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1] 陈国强,卢华荣,罗建斌,曾智辉.斜仰截石位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应用分析(附1258例报告)[J].福建医药杂志,2015,(02):130-133.

[2] 吴国忠,林立国,孙忠凯.斜仰截石位与俯卧位在治疗合并通气功能障碍的上尿路结石患者的疗效比较[J].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2014,(04):282-284.

[3] 徐桂彬.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临床系列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

[4] 汤晓芬,张丽青,郑冬华,武志刚.斜仰卧位联合改良截石位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1,(18):54-56.

[5] 戴旻晖.微创皮肾镜术俯卧位前扩容治疗,抗生素应用对患者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0.

本文编辑:刘帅帅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09.66.02

广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项目编号:KY2015LX277。

项目名称:斜仰截石位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护理效果研究。

猜你喜欢

石位肾镜体位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斜仰卧-截石位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效果及手术护理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
连续筋膜扩张法和球囊扩张法建立经皮肾镜通道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对比研究
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的护理体会
右美托咪定对截石位患者镇静应用的临床观察
优化阴道入路手术截石位安置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