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在产科护理管理中效果分析

2017-04-02郑永珍郁元元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20期
关键词:产科医护人员监管

郑永珍,郁元元

(新疆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

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在产科护理管理中效果分析

郑永珍,郁元元

(新疆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监管运用于产科护理监管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月到我院诊治的产科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护理风险监管,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及临床护理风险的发生率等。结果 对比发现,试验组经护理后的满意度及临床护理风险的发生率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风险监管运用于产科护理监管中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与运用。

产科护理管理;护理风险管理;价值;效果

护理风险监管指的就是一个监管程序,具体是指对现存甚或是潜藏的护理风险加以辨别、评测与解决这一过程,其最后的目标就是为了减弱各类护理风险的发生率,降低这样的护理风险给患者带来的损害以及给医院声誉产生的影响,借助最少的投入促使最优的安全保障得以实现,具备极为优良的临床运用价值[1]。文章讨论且分析了护理风险监管运用于产科护理监管期间的成效,并得到如下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月到我院诊治的产科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一致的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各43例。其中,试验组年龄21~31岁,平均年龄(26±2.86)岁;自然分娩26例,剖宫产17例;试验组开展护理风险监管。对照组年龄23~34岁,平均年龄(28±3.99)岁;自然分娩29例,剖宫产1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分娩方法与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含有检测身体状况、测量脉搏及心跳等。试验组于对照组护理的前提下运用护理风险监管,对策如下:

1.2.1 护理期间的风险辨别

医护人员应该对现存甚或是潜藏的护理风险加以辨别及归总,并探究其产生的原因,同时构建护理风险监管团队,对各类风险开展统计及探究,明确风险发生的内容、多发时间段、群体与解决步骤等。

1.2.2 护理风险评测

主要指的就是于辨别风险这一前提下对风险事故的危害性与发生率加以评测,借助“风险危害性=风险严重状况×风险发生频次”明确了产科内部的主要风险原因即:产期观测及记录、消毒杀菌、医护人员交谈及应变能力、新生儿窒息与宫内窘迫等。

1.2.3 护理风险解决

医护人员在开展产科护理监管期间,必须要确保住院区域环境的整洁及安静,增强对各类常用物品进行消毒及杀菌;医护人员要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及对护理知识的把握程度,认真对各类突发状况实施应变及解决,并对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实施特殊的护理;医护人员还应借助诚恳、亲和的态度增强同产妇进行交谈及沟通,每日评测产妇与新生儿的身体状况,引导产妇准确开展母乳喂养的姿势及对乳房进行护理的方式;此外,医护人员还应认真对新生儿的脐部、口鼻与眼部等敏感部位进行护理,避免衣物及分泌物堵塞新生儿的呼吸道,产生风险;以此为前提,还应提升医护人员的整体素养,使其形成以人为本这一护理观念,让其细心实施护理职责及义务,给患者与新出生的婴儿予以更为全方位的护理服务。

1.3 疗效判定标准

记录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满意度与护理不足、护理纠纷、风险事故的发生率。其中,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从护理服务状况、医院设施条件、治疗成效等几个方面开展评测,采用百分制:总分超过86分代表满意;总分处于65~85分间代表基本满意;总数少于65分代表不满意;总满意度即基本满意率与满意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开展了护理以后两组患者的满意度

对照组经护理后满意的患者有24例、基本满意的患者有10例、不满意的患者有9例,总满意度是79.07%;试验组经护理后满意的患者有29例、基本满意的患者有13例、不满意的患者有1例,总满意度是9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比较护理后两组临床护理风险的发生率

对照组经护理后4例护理不足、2例护理纠纷、3例风险事故,临床护理风险的发生率为20.93%;试验组经护理后1例护理不足、2例护理纠纷、1例风险事故,临床护理风险的发生率为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风险监管制度就是于一个明确潜藏有风险的环境内,把风险减小至最低等级的一个监管的过程,而产科是医院内部一个诞生新生命的独特科室,其所潜藏的风险有很多,这样的风险会给母婴本身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带来相应的影响,所以,医护人员就要把风险监管更为全方位地运用到产科护理监管内[2]。

护理风险监管是近几年进步迅速的一种新兴监管学科,其能够于投入极低的情况下取得更多的安全保障[3]。而于产科护理监管期间,使用护理风险监管,能够很好地使医护人员意识到产科护理期间现存甚或是潜藏的风险,对各类风险原因的危险状况加以评测,并予以具备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从而达成减弱各类护理风险事故发生率这一目标,提升了临床护理的高效性及层次,极大地确保了母婴的安全,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护理监管方式[4]。本次研究内,实施护理风险监管的试验组,患者经护理以后的满意度与临床护理风险的发生率同对照组比较均较优(P<0.05),与王丽等[5]研究成果一致。

综上所述,护理风险监管运用于产科护理监管中有明显的成效,能够很好地保障患者的安全性,具备临床运用的价值。

[1] 余燕梅,刘利华,蒋玉芳.等.ICU护理风险管理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3):695-697.

[2] 温曲英,徐月娥,叶新兰.安全隐患自查模式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11):145-149.

[3] 冯晨希,江 恒,袁 敏.等.基于循环质控理念的护理风险管理对骨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23):5497-5499.

[4] 朱 庆.细节问题防范关口前移式管理法在急诊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护理杂志,2016,15(2):66-68.

[5] 王 丽.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疗效观察[J].医疗装备,2016,29(10):188-189.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71

B

ISSN.2096-2479.2017.20.107.02

猜你喜欢

产科医护人员监管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综合监管=兜底的网?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监管和扶持并行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