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型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护理体会

2017-04-02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20期
关键词:外伤负压呼吸机

唐 燕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第三人民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0)

重型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护理体会

唐 燕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第三人民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0)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5年07月~2016年12月本科室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患者11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采取的护理措施,并对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1例患者经过治疗及护理后,有5例恢复良好,占46%;2例致残,占18%;1例植物生存,占9%;3例死亡,占27%。结论 重型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死亡率较高,配合治疗的同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生存率。

颅脑外伤;多发伤;护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车祸、工伤、群体伤日益增多,多发伤的发生率以及严重程度呈上升趋势,其中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head injury,SHI)合并多发伤占10%~21%,死亡率高达77%[1]。如果不及时救治与护理,患者预后极差。本文针对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患者11例,回顾救治方法及护理措施,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07月~2016年12月本科室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患者11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29~67岁,平均年龄36.2岁。合并肝、脾破裂4例,骨盆骨折5例,肋骨骨折11例,四肢骨折9例,锁骨骨折4例,其他类型包括颌面部损伤2例,尿道损伤1例,血气胸8例。

1.2 治疗

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针对性治疗,如开通静脉通道、机械通气、胸腔闭式引流、骨折支架外固定、负压封闭引流等,11例患者均进行颅脑手术。

1.3 护理

1.3.1 意识瞳孔的观察

意识变化与颅脑损伤轻重密切相关。在护理中借助问答情况、呼唤反应、对刺激的反应等了解患者意识障碍和程度,每班进行GCS评分,发现变化及时报告医生。瞳孔变化也是病情变化的可靠体征之一。患侧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说明已形成脑疝,必须给予及时抢救。

1.3.2 生命体征的观察

生命体征变化是颅内继发伤的反应。既往有关研究表明,体温每降低1℃,脑代谢率降低 6 7%,从而改善脑缺血区的氧供及时降低颅内压[2]。严密监护,定时测量生命体征,采用亚低温治疗仪控制体温,头部置冰帽、卧冰毯,每天进行温水擦浴。血压变化可反映颅内压的改变,血压升高常提示颅内压升高,多见于脑水肿和颅内出血[3]。

1.3.3 机械通气护理

机械通气期间固定好气管插管,每4 h测量气囊压力,维持在20~25 mmHg,观察呼吸机运转情况。落实VAP预防措施:每周更换呼吸机管路及过滤器,检查呼吸机管路是否有积水,及时观察处理报警;持续声门下吸引,负压保持在80~120 mmHg;按需吸痰,使用密闭式吸痰管,吸痰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及时气道湿化,根据痰液的性状决定气管内滴药的量和次数,于吸痰前后向气管内滴入生理盐水或蒸馏水,每次2~3 mL[4];每6 h进行口腔护理;每日评估有无脱机指针;严格执行手卫生[5]。

1.3.4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引流期间保持管道密闭和无菌。每日更换引流瓶时,使用血管钳双重交叉夹闭引流管,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流程;保持引流管在位通畅,定时挤压引流管,30~60 min一次,避免堵塞;观察水封甁内水柱是否随呼吸波动;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水柱波动范围。在患者意识好转后鼓励其正确咳嗽咳痰。患者常因害怕疼痛而不敢咳嗽,应指导或协助患者用手轻压引流管出口部位,轻拉引流管,以减轻疼痛。

1.3.5 骨折外固定支架+VSD引流的护理

1.3.5.1 维持外固定支架固定效能。外固定支架在开放性骨折治疗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其技术特点完全符合开放性骨折中骨折固定的治疗原则[6]。保持外固定支架位置妥善;观察支架是否松动,针锁是否紧固,针眼处是否有红肿、渗出物;每日遵医嘱予75%酒精消毒针眼处两次;患肢下垫软枕,促进远端静脉和淋巴回流,减轻肿胀;每班观察并记录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1.3.5.2 保持有效负压封闭引流。正确连接负压引流装置,调整负压在40~60 kpa。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避免管道受压、扭曲、打折、脱落;定时挤压;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经常检查密封性,观察敷料有无隆起,引流管管型是否良好,维持一个稳定负压环境,保证有效引流及局部血液循环。

1.3.5 皮肤护理

定时翻身,使用气垫床及翻身垫。使用泡沫敷料保护骨隆突处。多处骨折患者,为减轻患者疼痛,每小时平托臀部,停留15 s,小角度变换体位,在不影响骨折情况下,解除皮肤压迫,促进血液循环。在左右两侧臀下放置水袋减压。及时清除患者的排泄物,肛周外涂呋辛油保护。

1.3.6 心理护理

患者身体遭受重创伴有剧烈疼痛,术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语言交流障碍,环境陌生,会产生恐惧、急躁、孤独无助的心理。患者会产生巨大心理压力,对治疗康复不利。护士积极主动与患者沟通,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及成功案例,及时把疾病好转的信息反馈给患者。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让家属与患者充分接触,了解其想法,给予关心照顾。通过疼痛评分,了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时采取措施应对,必要时遵医嘱用药。

2 结 果

11例患者经过治疗及护理后,有5例恢复良好,占46%;2例致残,占18%;1例植物生存,占9%;3例死亡,占27%。

3 讨 论

重型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病情急,较复杂,变化快,死亡率高,在救治过程中积极采取措施,同时加强护理干预,可减少该病致残率及病死率,减轻患者及家属的痛苦,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实施个性化护理措施的同时,加强病情观察,维持生命体征的平稳,做好基础护理,减少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1] 黄翠涵,韦颖屏.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早期救治护理现状[J].中国实用医药,2014,9(8):238-239.

[2] 黄翠涵,韦颖屏.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早期救治护理现状[J].中国实用医药,2014,9(8):238-239.

[3] 曾文君.12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21):2670-2673.

[4] 张颜锦.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120例护理体会[J].福建医药杂志,2009,31(5):133-134.

[5] 陈永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呼吸机集束干预策略[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3):197-200.

[6] 穆洪鑫,徐大伟.VSD+外固定支架治疗小腿开放骨折疗效观察[J].江苏医药,2012,38(24):3002-3003.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20.77.02

猜你喜欢

外伤负压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早早孕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探讨
一种手术负压管路脚踏负压控制开关的研制
严重肝外伤27例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