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文学社会学

2017-04-02丛婷婷

智富时代 2017年3期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市 200000)

【摘 要】19世纪实证主义文学研究盛极一时,社会学的发展势不可挡,文学本身与社会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这使得从社会学的视角来进行文学研究成为一种必然而又必要的趋势。为了更好地进行文学研究,人们不再局限于文学内部,而是将关注的重点转向文学外部,积极探索文学从创作,到传播、流通,直至最终消费的全过程中社会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影响。本文笔者试从文学社会学的诞生背景,其主要流派、研究对象及其发展与演绎对文学社会学进行归纳,并试从文学社会学的研究重点出发,指出其研究方法的缺陷和弊端。

【关键词】文学研究;文学社会学;经验实证主义

关于什么是文学社会学,恐怕连文学社会学家们也无法给出一个完美的定义,而文学与社会又是个大得无边的话题。只能说,文学社会学关注的是文学的批评与研究, 即从社会学的角度或利用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评价文学。i从这一点来看,文学社会学的诞生无疑是为文学研究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

一、文学社会学的诞生背景

谈到文学社会学则不得不提到19世纪兴起的实证主义文学研究方法。19世纪,自然科学蓬勃发展,科学严谨的研究手段和探索方式也在社会科学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实证主义哲学应运而生。文学领域也开拓了新的研究视野,有了新的研究手段。

文学作品是历史的产物,正如布莱希特所说的那样“艺术是独立而不孤立的领域。”一部作品应当是作者所生活的那个大环境的综合产物。要了解作品的内在含义,自然少不了对作品外部环境的探究,如果仅仅是作品内部分析那么对于作品的整体理解便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实证主义文学研究便着眼于从历史的角度来研究文学作品。

赫尔德认为,要了解一部文学作品,就必须了解作品产生的民族、国家、历史、语言以及世界观,唯有如此才有可能真的理解作品。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要了解果实,就必须先认识果实生长的大树。此后,孔德,泰纳,舍雷尔等人又将实证主义文学研究进一步推进,各自提出了自己关于文学研究的看法和观点。其中泰纳在其著作《英国文学史·序言》(1864)中主要阐述了他的“文学发展三要素”学说,即:种族、环境和时代。泰纳认为它们分别代表了文学发展的“内部主源”、“外部压力”和“后天动量”,而作为德国实证主义文学研究集大成者的舍雷尔则更加强调“历史学的标准是一切文学研究工作的基础。”纵观实证主义文学研究的发展可以看出,人们对文学作品的研究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文本本身,而是转向了对文本之外的研究。在实证主义文学研究的基础之上,文学社会学应运而生。

二、文学社会学的研究内容及派别划分

(一)文学社会学的研究内容

文学是一种历史现象,文学作品产生并作用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和历史情景之中。文学社会学则是以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来进行文学研究。与文本内部研究不同,文学社会学将研究的重点放在文学与社会各要素的关系之上,即研究参与整个文学活动的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来说,文学社会学主要研究文学对社会的反映和作用以及社会对文学的需求和规范。

(二)文学社会学的派别划分

两大研究对象直接催生了文学社会学的两大派别。对于文学对社会的反映和作用的研究直接催生了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理论批判的文学社会学,而对于社会对文学的需求和规范的研究则直接催生了以菲根和希尔博曼为代表的经验实证主义的文学社会学。

作为经验实证主义文学社会学的代表人物,汉斯·菲根在其著作《文学社会学的主要方向及其方法》中提出要将文学研究与文学社会学区分开来。他将文学研究分为两大领域,一是文学的外部研究,即文学的生产,传播以及消费;二是文学的内部研究,即对文本自身审美功能的研究。在他看来,文学社会学是特殊的社会学,其研究对象不应是文本自身的审美功能而应转向文学的社会层面,应当研究文学活动中所有参与者(作者、中介、讀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解释和理解作品。

作为经验实证主义文学社会学的另一重要代表人物,希尔博曼认为,文学作品作为一种商品,人们应该研究其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做一些无谓的文学审美阐释,这些文本内部的研究在他看来是没有意义的,在希尔博曼眼中只有文学作品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才具有研究价值,而在理论批判的文学社会学派代表阿多诺看来,经验实证主义派对于文学的研究过于片面,轻文学本身而大谈社会关系的做法在他看来是不可取的。经验实证主义者总是将研究重点放在那些对社会具有重大影响的文学作品之上,而忽视那些受众不广却对历史发展有伟大影响的文学作品。实际上,在理论批判派看来,那些伟大的艺术作品往往是与社会历史现实相违背的。艺术就其本质而言,是对市民社会的内在的精神上的否定,而这种批判理论也是法兰克福学派文学观最典型的特征。因此在这一点上,阿多诺认为希尔博曼及其代表的经验实证主义文学社会学研究领域过于狭窄,不够全面。

三、文学社会学的发展与演绎

无可否认,相较于其他作品来说,艺术作品更能展现创作者的精神财富,同时也彰显了创作者自己与世界,与社会,以及与自身之间的特殊关系。艺术的价值不在于量的多少,它也不会满足任何物质上的需求,而恰恰因为如此,艺术脱离了物质外壳的束缚,达到了更高的层次,蕴含着艺术家的深邃思想。文学作品作为艺术作品中的一种自然也具备这些特质,而在进行文学作品分析之前,对文学作品产生年代的社会历史分析必不可少,否则将无法准确把握作品背后所蕴藏的思想内涵,与此同时文学社会学所倡导的对于文学作品产生,流通以及销售过程中所参与的所有主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关系的研究也就显得十分重要了。ii

(一)列文·许京与文学趣味社会学

1913年列文·许京首次提出“文学趣味社会学”这一概念,将文学趣味与风格同社会变迁联系在一起。试图将“文学趣味”纳入文学社会学这一领域之中。在许京看来,作家的文学创作受制并依赖于受众的审美趣味,而审美趣味作为一项社会因素又是可探究的。许京一直视探究文学趣味的成因为己任,并且希望由此而得到对文学本质最根本的认识。

文学趣味社会学关注的中心问题围绕“趣味”展开。它关心的是不同的受众在不同时期阅读的文学作品是什么,某个特定时期占主导地位的知识阶层的文学趣味是什么,以及趣味对文学作品产生的作用又是什么。iii此外,许京还提出了“趣味承担者”这一概念。群体的代表者身上带有新兴趣味或者逝去趣味的特色。他们将自己的趣味赋予文学,并且将其群体的生活观和生活经验作用于他们对文学的要求。什么条件造成历史上起决定作用的那些“时代趣味”?谁代表一个时代的典型趣味?许京认为回答这些问题都具有核心意义。由个体或群体所决定和体现的“主导”趣味,其典型特征是可以描述的,探讨的重点应当集中于“趣味承担者类型”,而对这个概念的界定能够解释文学的变迁。

(二)罗伯特·埃斯卡皮与文学社会学

埃斯卡皮在其著作《文学社会学》的开头便将作者,作品以及受众描述为一个“具有非常复杂的传输装置的相互关系的整体”,而在这一“相互作用的循环系统”中的任何一点都提供了文学研究的诸多可能。在他看来,文学社会学的主要任务是在广义层面上揭示除文学内部特征,文学作品风格之外与文学作品相关的所有要素,其重点则是对于受众(其社会结构、阅读习惯、阅读期待)的调查与探究。在埃斯卡皮看来,“一本书的价值和它的读者面没有直接联系,但一本书的存在和一批读者的存在却密切相关”。

埃斯卡皮将受众的文化群体分为文人群体和大众群体。属于文人群体的人都“接受过智力培养,有高深的美学造诣,有能力做出文学评判,有足够时间从事阅读,有经济条件购买书籍”,而大众群体则指“读者所受的教育只能使他们具备一种从直觉出发的文学趣味,缺乏阐释性和理性批判”,并且他们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也不利于他们进行阅读,或者没有阅读的习惯。在埃斯卡皮的理论中,最具特色的当数将文学传播作为文学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他认为文学从被作者创作到最终到达消费者——读者手中,必须由传播来进行连接,由此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交流圈,而这个传播的过程也成为文学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三)姚斯与接受美学

当时的文学批评界存在着这样一种说法,认为文学艺术的唯一存在形式是作品,任何与文学相关的阐释,评论活动都必须以作品为核心,人们在进行文学评论时要将作家和作品放在首位,并且将这种文学研究方法标榜为唯一正确的文学研究方法。可是当时的欧洲社会矛盾加剧,爆发大学生运动,人们逐渐从文学研究中走出来,开始关注社会现状。在此大背景下,姚斯将以往的文学研究理论推翻,并提出了接受美学。接受美学开始关注读者并将受众放在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上。姚斯认为,文艺作品创作本身并不是目的,“作家创作出作品是为了供人阅读欣赏,文艺的对象是接受者,它的存在要通过接受者才能得到证实。离开接受活动,文艺创作便失去了存在的目的、意义和基础。只有在接受活动中,它才能获得艺术生命力,产生影响和作用。”

姚斯强调文学的历史性,他认为“文学史应当是文学作品的消费史,其中,读者应当是一个能动的构成”iv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姚斯理论中对于文学作品受众的重视程度。此外,姚斯还提出了期待视野这一概念,即读者接触作品前已有的潜在的审美期待,是由阅读经验的积累产生的先验心理结构,期待视野产生于读者的阅读积累。由此一来,潜在的读者对于作家的创作也产生了相应的反作用。

随着接受美学的进一步发展,姚斯的理论也受到了许多诟病。批评家们认为他局限在文学研究的小范围之内而没有兼顾社会的大环境。文艺的全过程应当作为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来看待,而不是将其中某一环节单列出来进行分析,无论接受环节有多重要都不应该与创作环节割裂开来,抛开作者创作和作品审美分析的接受分析也就毫无意义了。此外,接受美学对于接受主体主观因素的过分强调也有失偏颇,无论接受主体对于作品的主观能动性有多大,都不应当脱离作品而独立存在。

四、结语

文学社会学从最初的文学研究的社会化趋势,到后来形成完整的文学研究体系,其中不乏诸多文学理论家以及批评家的积极探索与创新。对于文学社会学家来说,他们往往脱离文本本身而将关注的焦点放在广泛的社会环境之中。“他们关心的是‘社会中的文学,而非‘文学中的社会。” v他们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来解读文学作品,并以此达到对文学作品更好的解读。虽然其中也有分歧,例如理论批判的文学社会学和经验实证主义文学社会学之争,但是他们的出发点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关注文学的外部因素,探究文学作品与社会的关系以及文艺全过程的所有参与者之间的相互联系。

但随着文学社会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演绎,其弊端也日渐显露。文学研究关注的重点转向社会层面而离作品本身越来越远,一旦走向极端便会使文学研究如无根之水,毫无根基。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文学外部研究的同时,不能忽视文学本身,只有通过多视角来进行文学研究才能对文学作品有更完整,更清晰的認识。

作者简介:丛婷婷(1991—),女,山东人,上海外国语大学在读研究生,专业:德语语言文学。

注释:

i 该段关于文学社会学的描述参考了:张方.文学社会学的观念和方法.[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43.

ii 此段关于文学思想内涵的描述参考了:Dieter Gutzen,Norbert Oellers,Jürgen H. Petersen.Einführung in die neuere deutsche Literaturwissenschaft.[M].Berlin:Erich Schmidt Verlag,1989.

iii 该段关于文学趣味社会学关注的中心问题参考了:http://www.northedu.com.cn/quanguogaoxiao/show2.jsp informationid=201408081006170931

iv 引自百度百科关于姚斯的介绍http://baike.baidu.com/link url=83aKRV24zvTqNb4dXMpN2G_4zN8BcbudC6klHQTYcEyhUGcUolOgGTkUQG3UAu5VwITM49Q_ue1pGDeh9OWL_K

v 引自:方维规.文学社会学的历史、理论和方法.[J].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92.

【参考文献】

[1] 张方.文学社会学的观念和方法.[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7(05):43.

[2] 方维规.文学社会学的历史、理论和方法.[J].社会科学论坛.2010(13):92.

[3]Dieter Gutzen,Norbert Oellers,Jürgen H. Petersen.Einführung

in die neuere deutsche Literaturwissenschaft.[M].Berlin:Erich Schmidt Verlag,1989.

【网络资源】

[4]http://www.northedu.com.cn/quanguogaoxiao/show2.jspinformationid=201408081006170931

[5]http://baike.baidu.com/linkurl=83aKRV24zvTqNb4dXMpN2G_4zN8BcbudC6klHQTYcEyhUGcUolOgGTkUQG3UAu5VwITM49Q_ue1pGDeh9OWL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