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医学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04-01余红梅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师德师风建设问题及对策医学院校

余红梅

摘 要 医学院校的师德师风建设,直接影响着医学生职业道德的养成。本文从医学院校师德师风的现状出发,分析了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了改善师德师风现状的对策,强调以校园活动为载体,促进教师师德师风学习,完善师德师风监督,创建和谐校园。

关键词 医学院校 师德师风建设 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识码:A

在社会急剧转型的大背景下,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多元经济结构和多元阶层利益带来的多元价值观冲突不断凸显的新常态下,对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挑战,特别是社会价值观的冲突和失范,对师德师风影响巨大。

1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总体上看,绝大部分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较好,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尽职爱生,钻研知识,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教师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中西方各种思潮和现实的影响,师德师风有滑坡的迹象,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1育人意识不强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育人。在教育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只知教书不知育人,只管教、不管导,课后很少与学生接触,不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少数教师不注意言行举止,讲话随心所欲,言论过于偏激或自由,宣讲消极颓废的思想观点,不顾及青年大学生的心智成熟水平,直接影响学生健康成长,违背了“育人先育德”的原则。

1.2 追逐名利过强

少数教师在名利的驱使下,不认真搞好教学,不踏实做学问,工作不认真,心态浮躁,敬业精神不足,功利思想浓厚,热衷于评优选先,为自己晋职晋级增加筹码,为学而优则仕。搞科研、写文章,热衷于“短、平、快”,甚至背弃科研道德,学术造假,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少数教师进行学术研究时敷衍了事,态度不端正,将学术研究功利化。

1.3为人师表意识不强

少数教师工作态度不端正,备课不充分,上課敷衍了事,迟到、早退等现象时有发生。部分青年教师在利益驱使下,片面追求课时量,教学态度不严谨;有的教师缺乏创新意识,凭经验讲课,不备课,不调研,不注重知识更新,使教育陷入循环封闭的怪圈。部分教师有讥讽、歧视学生行为,甚至出现部分教师向学生索要或接受学生家长财物等以教谋私的行为,严重影响教师形象。

2师德师风建设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2.1认识不到位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片面追求高学历、高职称,一心放在提高硕博比例、提高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比例;片面强调科研、医疗等业务工作,忽视了专业教师的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学术道德教育,从而导致教师队伍综合素养跟不上,教师价值观迷失、身份意识淡薄、急功近利、学术浮躁、弄虚作假、教学敷衍等现象的发生,有悖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称谓,给医学院校的声誉造成极坏的影响。

2.2机制不到位

主要表现在缺乏激励机制,在与教师切身利益有关的各个方面,如职称评定、岗位聘任、出国培养、评奖评优等都有明确的指标和要求,主要的评判标准是教师的学历学位、科研成果、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教学成果、学科建设等,而很少把教师的政治素质、思想品德、工作态度等软的方面列入考核范畴。这无形中导致了教师价值取向的偏差,促使其一味重业务重科研,轻视了师风师德的培养。

2.3措施不到位

在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的教育活动少且内容单调、空洞,形式单一,主要的教育形式就是开会和学习文件,并且这种时间有限的学习更多地带上了思想政治学习的色彩,对提升教师的师风师德收效甚微。

3改善师德师风现状的对策

3.1重视和加强师德师风教育

学校领导应形成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协调一致、齐抓共管的工作新格局,进一步做到制度落实、组织落实、内容落实。学校党政工团要齐抓共管,将师德师风建设与中国传统美德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运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吸引教师参加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引导教师以敬业精神和优良品德感染学生,自觉以法律规范自身行为,做到依法从教、以身立教。

3.2建立师德师风教育长效机制

建立长效机制,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工作常抓不懈。要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培训制度和师德师风培训档案,将师德师风培训制度化、规范化。要制定科学可行的师德师风评价办法,把师德师风考核与教学科研工作考核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以推动师德师风建设。要公正、民主地评选“先进工作者”、“师德师风先进个人”和各等级的“名师”等,并大力宣传,使教师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3.3创建和谐的校园环境

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在长期教育实践中所创造的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方面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它反映学校师生员工共同的情感、意志、愿望及行为趋向。要以校园活动为载体,促进教师师德师风学习,以校园舆论为媒体,加强师德师风引导,以校园网络为平台,完善师德师风监督。通过良好校园环境的构建,促进教师提高道德修养。

参考文献

[1] 杨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下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思考[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4,2:21-23.

[2] 宋庆喜,赵艳玲,王翠翠.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J].衡水学院学报.2016,4(18):84-87.

[3] 解凤先,贾建国,王香平等.浅谈临床医学院文化建设对医学生的影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6:19-21.

[4] 祖智波.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31):117-120.

[5] 郭跃伟.医学教育精英化背景下地方医学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及对策[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2,8(29):648-649.

猜你喜欢

师德师风建设问题及对策医学院校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吹响中职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新号角
对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