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充分发挥专家顾问团的作用,打造高端化、国际化、专业化的文化盛会

2017-03-31李润强

丝绸之路 2016年24期

李润强

[摘要]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的成功举办,既是全省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也凝聚着国内外咨询专家的智慧与心血。专家顾问团的全程、深度参与,既宣传了文博会,也扩大了文博会的影响。持续办好文博会,应充分重视专家顾问团的作用,努力做好专家顾问团工作。

[关键词]敦煌文博会;顾问团工作;智力保障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24-0005-03

首届敦煌文博会于2016年9月20~22日在甘肃敦煌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致信祝贺,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并发表演讲,还有6位外国政要、前政要出席会议并发表演讲。来自85个国家、5个国际组织的95个外国代表团应邀出席,66个国外机构、434位国外宾客参加论坛、年展和演出,国内沿线16个省区市和港澳台地区共有23个代表团1500名嘉賓参会。

本次盛会精心设置了高峰会议、文化年展和5个分论坛、5个专项论坛,推进丝路沿线国家高层次文化交流对话与政府间合作,贡献建设性的智慧和意见;精心策划了文化年展,荟萃了60多个国家8000余件珍贵展品,以独特的视角展示了“一带一路”文明成果。中国文化部等有关部委与多国文化旅游部门开展了双多边合作洽谈,甘肃省与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18项合作协议,与有关地区共签署文化产业项目合作协议89项,签约金额1078亿元。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评价本届文博会是一次“隆重、精彩、成功、难忘的盛会,打出甘肃形象、打出中国特色、打出世界影响。本次会议涉及国家之多、规模之大、层次之高,在国内外同类博览会中都不多见”。①

首届敦煌文博会的成功举办,既是全省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也凝聚着文博会特邀的国内外咨询专家们的智慧,数十名专家学者和文化名人们高度关注、热情支持、倾力参与,确保首届文博会达到了“中国风”和“国际范”的有机融合。

一、首届文博会专家顾问团的特点

(一)高层决策组建、逐步扩展人员

甘肃省从一开始谋划文博会,省上主要领导就特别注重依靠专家学者的智慧,决定组建高规格、大规模的专家顾问团,省委书记王三运、省委副书记欧阳坚等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咨询专家邀请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讨论研究,并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明确要求。此后,根据文博会的需要,专家邀请工作,从第一批24人到第二批近50人,以及不断补充,先后邀请70余位专家,最终组成了60余人的咨询专家顾问团。通过高峰会议和各分论坛、专项论坛,顾问团的专家与中外政要、国内外的其他专家学者们一起,围绕“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及敦煌文化的当代价值等主题,发表了精彩演讲。顾问团专家的演讲,既有学术思想的深度交流碰撞,又有面向世界的真诚的建言献策,经过充分交流讨论,在坚持文化多样平等包容、保护传承各民族历史文化遗产、加强各层次对话与合作、促进文化贸易与产业合作等方面达成了广泛共识。

(二)专家层次高、年龄结构合理

顾问团专家的构成,既有何毅亭、叶小文、丹增、邵琪伟、吴海龙、王树成、杨春贵、励小捷、连辑等省部级领导,又有莫言、于丹、尤里·塔夫罗夫斯基等多名蜚声海外、享誉盛名的著名学者,还有吴季松、常沙娜、范周、吕克俭、俞新天、蒙曼等多名在各自研究领域成就卓著、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专家。这些专家型领导和知名学者,学术造诣高、实践经验丰富、工作经历多样,体现出知识配套和领导经验互补的优势和老中青优化组合的年龄结构梯次配备。

(三)承担任务重、参与程度深

顾问团专家们全程、深度参与了文博会的开幕式、高峰会议、文化年展、各个分论坛和《敦煌宣言》研讨等重大活动。其中,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部学部长、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清华大学教授、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等专家,还分别担任了三个分论坛的主持人;何毅亭、叶小文、杨春贵、丹增、莫言、樊锦诗、吴季松、尤里·塔夫罗夫斯基、常沙娜、蒙曼、励小捷、连辑等12名专家,在分论坛或专项论坛中发表了演讲。这些承担主持和演讲任务的顾问团专家,占到演讲嘉宾总人数的1/3还要多,显而易见,顾问团专家参会程度之深、社会影响之大,对于文博会的成功举办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四)媒体关注度高、社会影响大

由于顾问团专家人员构成的特殊性和影响力,吸引了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甘肃日报》等省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受到了中外媒体和记者的热捧,各大媒体对樊锦诗、叶小文、范周、于丹、常沙娜、蒙曼等专家进行了采访或专访。我们通过各家媒体,充分借助顾问团专家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进一步宣传推介了首届敦煌文博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二、顾问团专家的邀请接待工作

(一)高度重视,顺利完成顾问团专家的邀请工作

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顾问团专家的邀请工作,欧阳坚副书记、梁言顺部长,先后数次亲自带队赴北京与中央有关部门和单位,进行了前期的沟通联系和牵线搭桥,为专家邀请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夏红民副省长要求有关单位每周汇报一次专家邀请工作的进展情况。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督查室、省政府办公厅等单位,亲自督办、大力协助做好顾问团专家的邀请工作。在具体任务的分工上,省上领导要求省委党校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文博会任务,专门负责顾问团专家的邀请、迎送、接待、座谈、参会、演讲服务等一系列工作。省文化厅、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省文博局、省文联和敦煌研究院等多家单位,积极配合做好专家的邀请和信息收集工作。同时,按照省委副书记欧阳坚的指示,省委党校收集顾问团专家的个人照片、工作简历、学术成就、为文博会手写的祝福寄语之后,及时整理、汇编、制作了一本精美的《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咨询专家名册》,获得了顾问团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二)围绕重点,认真组织专家开展专题论证

2016年3月24日,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专家顾问团成立暨第一次专题论证会在省委党校召开,大会正式成立文博会咨询专家顾问团。省委副书记欧阳坚出席会议并讲话,代表省委、省政府为顾问团咨询专家颁发聘书,梁言顺部长主持会议,副省长夏红民介绍文博会有关情况。首次论证会专门研究了首届文博会的重点工作方案,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于丹,全国日本经济学会副会长吕克俭,代表顾问团专家在会上作了发言。参加论证会的19名顾问团专家,分三组就文博会高峰会议方案、文化年展方案和文艺演出方案、礼仪人员形象设计等内容分别进行讨论和审议,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会后,省委书记王三运同志在宁卧庄宾馆亲切会见了专家顾问团一行,并对专家邀请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文博会前的5月份和文博会后的10月份,省委党校又精心组织,分别在北京、上海召开了南片和北片的专家座谈会。多次进行一对一的上門拜访和征求意见建议活动,有效宣传、总结了文博会。

(三)精心筹备,成立文博会专家顾问团服务咨询中心

按照省委书记王三运“要充分发挥专家顾问团的作用,让党校、社科院的专家行动起来参与文博会,一起研究、论证、挖掘丝路文化的内容,一起讨论完善《敦煌宣言》,共同策划中长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的指示精神,根据省委副书记欧阳坚的意见,成立了“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专家顾问团服务咨询中心”,办公室设在省委党校智库工作站,执行秘书为常务副校长范鹏教授。中心成立后,召开了两次文博会专题研讨会,组织专家在《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研究报告》第28期刊登了《什么是文博会、怎样办好文博会》的调研报告,省委副书记欧阳坚亲自批示:“可送文博会执委会相关各组负责人也学习、参考。”同时,省委党校在《甘肃日报》“理论版”《智库建言》2016年第9期、第11期发表专文,先后以《了解文博会,参与文博会,办好文博会》、《回望首届文博会,持续办好文博会》为题,组织开展对敦煌文博会的专题研究,并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进一步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文博会的关注,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好评。

(四)悉心安排,耐心细致做好顾问团专家的服务工作

为确保顾问团专家顺利开展工作,在文博会论坛安排组领导的指导下,具体负责接待的省委党校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服务举措。一是制定邀请工作方案。省委党校专家顾问团服务咨询中心又抽调精兵强将,专门成立了陪同团及其6个咨询专家联络组,每个组由省委党校工作人员、敦煌当地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构成,专门负责专家及其随行人员接送机(站)、食宿安排、材料分发、参会引导等服务保障工作。二是建立联络员制度。每个联络组指定一名省委党校工作人员为专家联络员,实行“一对一对接、一对一联络”,力求做到“责任到人、无缝对接”,并为每位专家量身打造了不同的接待方案,精心制作了个性化接待手册。三是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创建“互联网+专家”服务模式,先后建立“专家信息联络”“文博会信息”和“专家邀请工作组”等微信群,顾问团大部分专家都已受邀加入这些群,极大方便了专家们去了解文博会、参与文博会,同时,也简化了对专家的后续联络沟通、跟进服务、意见建议的归纳整理等工作。四是形成了沟通协作的工作机制。省委党校与省委宣传部、省文博局、省文联、部分高校等相关单位,就专家服务工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沟通协商,形成了互通有无、共享资源、相互协作的良好运行机制。

(五)主动宣传,不断扩大敦煌文博会的知名度

为了扩大敦煌文博会的影响,专家顾问团服务咨询中心借助咨询专家的知名度,主动联络,及时开展了一些宣传活动。一是在征得顾问团专家同意的情况下,经请示文博会执委会,在《甘肃日报》、“每日甘肃”等门户网站刊登了专家的手写寄语。还积极动员专家撰写文博会的文章,及时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刊物发表。其中,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撰写的题为《包容互鉴与人类文明进步》的文章,在《学习时报》发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原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叶小文撰写的题为《中国开放的文化基因和底气》的文章,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中国文联副主席丹增撰写的题为《情怀天下,梦筑丝路》叙事散文,在《人民日报》文艺版发表。二是协调新华社、甘肃卫视、《甘肃日报》等多家省内外媒体,对部分专家以文博会为主题进行了专题采访,有效提升了文博会的影响力。三是依托敦煌文博会会刊《丝绸之路》等刊物,以专辑形式发表了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俞新天、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教授尤里·塔夫罗夫斯基等多位顾问团专家的研究论文,为深化丝路沿线国家不同文明的开展合作和交流互鉴,提供了成果展示的平台。

三、文博会专家顾问团重要的意见建议

各位顾问团专家对于首届敦煌文博会给予很高评价,认为实现了预期的目的和效果,成功精彩,盛况空前。但是,如何在首届“开门红”的基础上,再接再厉,持续办好敦煌文博会,各位顾问团专家从国际大战略、文博大视野的角度对丝路精神和敦煌文博会主题进行深刻阐释,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对策建议。②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认为,文博会最主要的目的,是要在充分交流、碰撞的基础上,创新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新的艺术作品。

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著名艺术设计家常沙娜提出,我们要很好地借助文博会这个良好的平台和机遇,大力开展敦煌文化创意产业研究。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强调,甘肃全省和敦煌市应牢牢抓住这一时代契机,发挥地理文化优势,做好“文化认同与民心相通”这篇大文章,更好地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

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认为,作为一个样板间,敦煌文博会应发挥枢纽作用,继续把文化交流最美好的一面展示给全世界,吸引全世界到这里来看文化盛宴。

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林少雄对敦煌文博会提出了一系列的意见、建议,强调除了现有的执委会,还要充分发挥咨询专家的作用,成立专门的文博会专家委员会,制定敦煌文博会的短、中、长期会展发展纲要,负责文博会每年的办会理念、策略、项目以及内容的策划、设计、审核。还就建成独特的“敦煌博物馆市”、筹建知名的“敦煌艺术大学”、创办“敦煌国际艺术节”等主题,提出了很多独到的意见。

此外,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杨春贵,清华大学教授、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李学勤,文化部外联局原党委书记、副局长蒲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循环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吴季松,上海社科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花建,复旦大学教授侯杨方,兰州大学教授丁士仁等专家,也提出了许多对策建议。综合顾问团部分专家的意见建议,列举如下:

(一)加大对丝绸之路大历史、跨文化的介绍

“一带一路”研究是一个宏大的课题,需要从人类的大历史、跨文化的视角,对其进行系统考察,探讨丝绸之路对人类文明进步所发挥的重大历史性作用,以及甘肃在丝绸之路演变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在技术手段上,可以开发互动式地图,以凸显敦煌、玉门关、阳关等甘肃境内著名的人文景观。

(二)强化敦煌文博会的学术内涵

要大力加强“丝绸之路学”“敦煌美术学”、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艺术交流史、文化艺术会展学等的全方位研究,从而为敦煌文博会提供丰厚的学术支持,也为以后文博会的可持续性举办提供充分条件;建议适当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使顾问团各位专家结合各自专长和研究方向,自行组织国内外同行专家学者,适时召开关于“一带一路”方面的小型学术研讨会。

(三)增加与丝绸之路密切相关的文物展示

截至目前,全国出土汉简73600余枚,而甘肃境内出土的就达6万多枚,占全国总数的82%,如玉门花海出土的汉武帝遗诏、居延汉简、敦煌悬泉遗址简牍等,均与丝绸之路密切相关。还有,文化部门应该尽最大努力,将散落在世界各大博物馆保存的敦煌文书借回来或者进行复制,今后组织一次盛大的敦煌文书合璧展。

(四)优化文博会运营与管理模式

首届敦煌博览会主要依靠各级政府的力量来举办,已经取得“开门红”的良好效果,今后如何做到可持续办会,就需要成立常设机构并优化其运行机制,专门负责文博会的运行与管理,将政府力量与市场运营结合起来,构建政府市场结合型的运行模式,既彻底解决办会资金可持续的问题,也避免与其他省份文博会低水平、“同质化”办会的问题,真正将敦煌国际文博会办成一个有特色、有创意、高水平的国际盛会。

(五)打造敦煌文化产业国家自贸区

建议申请国家特批的以文化产品产业为主的国家自贸区,为敦煌文化、丝路文化艺术的展示、交流、交易、传播建构起一个相对固定的高端平台,逐步建立全国最大的、具有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参与的文物古玩展示、收藏、交流、交易的最大集散地。在此基础上,大力促进甘肃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

(六)逐步扩充咨询专家队伍

首届文博会之后,应该跨学科、多领域、广泛吸收聘请诸如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发展、文史研究、文博会经济、文创衍生品研发等方面的知名专家学者,并经多方考察后列入专家名录。制定顾问团专家补充规划,实行动态管理,逐步增加专家人数,使专家队伍不断更新、融入新鲜血液。同时,可将参会的若干单位、机构或国家团体建成理事单位,使其成为交流互动的核心对象并逐步扩大,会展期间可与之進行基本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