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热点事件折射的社会问题及控制

2017-03-30刘莹印蔷薇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热点影响

刘莹 印蔷薇

摘 要 近年来网络热点事件呈现出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复杂多变、数量逐年增多等趋势,其中许多事件凸显出大量社会问题,其发生的原因、功能、对人的社会化影响、对社会稳定的影响无不引起公众的极大关注。政府积极有效的引导公众的价值观,使其辩证的看待网络热点事件,是公民社会逐步形成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网络热点事件 社会问题及控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1网络热点事件的关注度逐年提升

2016年8月3日上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为《报告》)。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截至2016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在此基础上,网络热点事件的快速传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起着强烈的冲击作用。

目前对于“网络热点事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学、传播学等学科领域。关于社会学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网络热点事件产生的社会原因、功能,对人们的社会化影响及对社会稳定的影响等方面。关于“社会心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心态的社会情绪、社会信息、社会支持、社会公平感、民众心理健康、生活满意度、民众的自尊和认同感、民众安全感等社会情绪。媒体的舆论引导也涉及了社会价值观念、群体分化、需要满足、阶层认同、社会信任等民众的社会心态,因此需要对媒体的社会责任加以积极正面的引导。引导公众在网络热点的环境下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2网络热点事件的社会学影响

依据人民日报网络中心舆情监测室公布的过去两年网络舆论排行榜,就网络热点事件属性归类为政治事件、法律事件、网络事件、娱乐事件、经济事件。它具有传播范围大、大众熟悉程度高、话题热度高、受影响的人次多、容易产生负面的影响等。

(1)网络热点事件给公众带来的影响要分两面来看。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是:

第一,容易造成大众道德选择的盲目性和跟风选择。如“家乐福事件”的发生就起因于手机短信的传播网络对大众的连接与动员。2008年发生的这起事件,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蔓延到中国的六大城市,“呼吁5月1日不去家乐福购物”的贴子在网上疯传,造成至少17天的经济损失。这对发展中的大国的理智与情感明显受到了影响。

第二,因为网络的匿名性,在网络上随意漫骂容易污染网络环境,甚至引发人肉搜索,威胁隐私权。

第三,负面的网络事件与言论往往会引发公众对社会道德建设丧失信心。从电信诈骗到反思网络募捐。由于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多而分散,事前社会心理预警机制并不能将所有的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有不少问题最终因各种原因造成轰动一时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当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时,处于逃避责任或者一味维稳的地方政府做出各种妥协,但其影响在短时间内难以消除,网民的负面情绪仍在不断的扩散和传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民众中的传播起到了不利的作用。

但网络也是把双刃剑,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分为二的观点来就网络热点事件的影响正反面对照分析,要因势利导向正面发展。

(2)网络热点事件的正面影响是:

第一,有利于促进公众社会主义道德范畴内选择的多样性。有利于公民社会的形成。从东北女孩怒斥票贩子到网络车顶层设计。从明星发微博维权到常州毒地事件,均可反映出大众选择的多元化。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和平、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网络热点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民众社会心态的形成与发展,引发他们的思考,从而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第二,有利于提高公众道德选择的自主性。美国丹希勒指出网络的实质:“互联网决不是一个脱离真实世界从内向外而构建的全新王国。相反,互联网空间与现实世界是不可分割的部分,实质上是政治、经济全球化的最美妙工具。它致力于建设一个更自由、更美化、更民主的所在地”。网络在促进公民表达、公众道德选择的自主性等方面有了更大的自由度。

3健全制度机制,创造开放交流的网络环境

网络舆情的开始阶段,是由网络推手、网络水军共同制造舆论聚焦点,引发轰动效应。而其发展过程则有共性。首先,传播内容更加注重故事层面。其次,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关键词。最后,网络意见领袖起了关键性作用。

涉及网络治理类的热点舆情主要包括治网举措、金融监管和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小额金融服务的推出让金融消费更加大众化,各种P2P平台先后出现,与此相随,校园“裸贷”、非法集资等乱象也日益突出。个人信息泄露也成为一个突出问题,明码标价成为一门生意。但由于涉及法律盲区,或者作案成本过低,成为网络治理的难题。徐玉玉案、校园“裸贷”风波等,更是折射了网络治理的紧迫性。

因此,网络治理依然是社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概而言之,互联网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是推动民间舆论场的壮大,在舆论层面为政府决策提供更为丰富的民情和智力资源支持,对执行环节形成舆论监督,让决策-执行-反馈成为一个完整的闭环系统。

第二是直接促进社会力量的壮大,在抗灾抢险、社会救助、公民道德建设、社会组织培育等方面,网络的社会动员和社会整合能力都有着不俗的表现。随着互联网持续向生活渗透,互联网在社会治理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

网络热点事件频发,考验公权力机关回应能力。面对“常说常新”的旧话题,倾听民意才能积聚改革动力。舆情处置仍需“脱敏”思维,反应过度反而激化舆情。一些是非领域有待公权力机关积极作为以正视听。互联网仍然是一个“新”事物,良性的网络空间秩序有待于持续的建设与维护。

参考文献

[1] 刘晓梅.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群体性事件的法社会学思考[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5(3).

[2]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我国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主要特点、原因及政府对策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2(5).

[3] 陈奇.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特征及预防处置策略[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9).

猜你喜欢

热点影响
热点
热点微评
热点
结合热点做演讲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如何影响他人
APRIL siRNA对SW480裸鼠移植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