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竹庄诗话》考疑

2017-03-30唐玲珑

长治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翠微神女茶山

唐玲珑

(安徽大学 文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9)

《竹庄诗话》考疑

唐玲珑

(安徽大学 文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9)

《竹庄诗话》载录诗评、诗作众多,其中不乏尚有疑误之处,如作者疑误、出处征引疑误。作者疑误主要集中在晚唐诗人诗作征引,张冠李戴现象突出;出处疑误主要为笔误或音误,导致征引出现错误。对于古籍,一方面需肯定其基本价值外,也不能忽视其疑误之处,辩证看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是应有的态度。

《竹庄诗话》;李端;《少陵总目》

《竹庄诗话》是一部产生于南宋时期的汇编体诗话著作,由于流传较稀,很少出现在一些古籍著作中,仅在一些目录学著作中散见,如《文渊阁书目》、《菉竹堂书目》等。关于此书作者、卷数、成书年代等基本概况,最早对此有所记载、考证的为元代方回《桐江集》卷七中《竹庄备全诗话考》①《竹庄备全诗话》即《竹庄诗话》,《读书敏求记》、《宋诗话考》等著作中都有明确考证,在此不赘述。。郭绍虞、余嘉锡等学者根据方回考证的资料,认为此书成书于南宋开禧年间(1206年),由何汶所编,二十四卷。现通行的《竹庄诗话》版本为常振国、绛云根据四库珍本②《竹庄诗话》版本只有《四库全书》本和商务印书馆据《四库》本影印的《四库全书》珍本。点校而成,共二十四卷,1986年由中华书局出版。笔者所论述皆根据此本而来。

《竹庄诗话》以人为纲,以时代为序,诗评统率诗作,汇辑了大量的诗评、诗作。因其产生时代较早,所征引的文献皆为古本,有的早已散佚,有的因流传过程中各种因素,已不复当初面貌……所以其文献价值值得肯定,如在宋诗话、笔记小说辑佚等方面,该书可作为参校对象。但是,笔者在研读此书时,亦发现其中诸多尚有疑虑之处,在此试举几例,便于考校。

一、作者疑误

《竹庄诗话》杂编二中征引宋之问《游龙门应制作》、《修贡顾渚茶山》两首诗作。而《修贡顾渚茶山》这首诗作,经笔者查阅古籍,此首诗应为唐代袁高所作。《竹庄诗话》在《修贡顾渚茶山》后征引《苕溪渔隐丛话》云:“此诗古雅,得诗人讽谏之体,诚可尚也。”[1]234笔者查阅阮阅《诗话总龟》(增修《诗话总龟》后集)卷二十九“咏茶门”载录:“唐茶惟湖州紫笋入贡,每岁以清明日贡到,先荐祖庙,然后分赐近臣。紫笋生顾渚,在湖常二境之间。当采茶时,两郡守毕至,最为盛集。此《蔡宽夫诗话》之言也……唐袁高为湖州刺史,因修贡顾渚茶山,作诗云……”。[2]183-184《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十一亦载录此条。《唐诗纪事》卷第三十五“袁高条”载录其《茶山诗》即《修贡顾渚茶山》,其后案:“唐制,潮州造贡茶最多,谓之‘顾渚贡焙’,岁造一万八千四百斤,大历后,始有进奉。建中二年高刺郡,进三千六百串,并诗此一章,刻石在贡焙……”[3]1238贡顾渚茶山在大历年间(766-779)才开始作为贡茶山,而宋之问(656-712)此时早已不在人世。清代钱大昕《十驾养斋新录》卷一九“袁高题名条”云:“顷得高题名于长兴(今浙江长兴县)之小石山,即顾渚支峰,其文云:‘大唐州刺史臣袁高,奉昭修茶贡讫,至西顾山最高堂,赋《茶山诗》。兴元甲子三月十日……”[4]377根据上述文献记载,可得出《修贡顾渚茶山》为袁高所作而非宋之问所为,笔者认为此首诗应是《竹庄诗话》误收之作。

杂编三(卷十三)征引《郡阁雅谈》:“繁知①据下文众多文献记载,此处应为“繁知一”,人名,笔者认为此处“一”脱误。闻乐天将过巫山,先于神女词粉壁大书曰‘苏州太守真才子,行到巫山必有诗。为报高唐神女道,远排云雨待清词’。一日刘梦得礼白帝,欲留一诗于此,怯而不敢。罢郡经过,悉去诗千余首,只留四篇。”[5]249其后附录沈佺期、王无竞、李端白、失名(不知何人)四首《巫山神女词》。而署名李端白《巫山神女词》根据其内容,笔者查阅资料,乃为大历才子李端所作。《云溪友议》(唐·范摅)“巫咏难”载录:“秭归县繁知一,闻乐天将过巫山,先于神女祠粉壁大署之曰:苏州刺史今才子,行到巫山必有诗。为报高唐神女道,速排云雨候清词。白公见题处怅然,邀知一至,曰:‘历阳刘郎中禹锡三年理白帝,欲作一诗于此,怯而不为。罢郡经过,悉去千余首诗,但留四章而已。此四章者,乃古今之绝唱也,而人造次不合为之。沈佺期云云。王无竞云云。李端诗云云。皇甫冉诗云云……’”[6]3《云溪友议》载中唐后异闻逸事,与他书相比多有独到之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四十子部小说家类一称:“……然六十五条之中,诗话居十之八七,大抵为孟启《本事诗》所未载,逸篇琐事,颇赖以传。又以唐人说唐诗,耳目所接,终较后人为近,故考唐诗者如计有功《纪事》诸书,往往据之以为证焉。”[7]《诗话总龟》前集卷十六“留题门”载录:“繁知一闻乐天将过巫山,先于神女词粉壁大书曰‘忠州太守真才子,行到巫山必有诗。为报高唐神女道,远排云雨待清词’。白公见诗,邀知一曰:‘刘梦得礼白帝,欲留一诗于此,怯而不敢。罢郡经过,悉去诗千余首,只留四篇。’”[8]P183,内容与《云溪友议》相同。《御览诗》中“李端八首”、《才调集》卷九李端一首均载录此诗为李端的《巫山高》。失名者的《巫山神女词》,按照其内容查阅,《御览诗》“皇甫冉十六首条”、《皇甫冉诗集》卷三、《极玄集》卷下“皇甫冉条”、《中兴间气集》卷上皇甫冉条、《唐诗纪事》卷二十七、卷五十二等均载录此诗为皇甫冉所作。对于唐诗的考证,唐人选唐诗无疑是最有效的根据,因为其是以当代人的眼光来关注、研究唐诗,因而与唐诗发展具有同步性。《御览诗》、《才调集》、《中兴间气集》、《极玄集》都是唐人选唐诗的代表作,其中《御览诗》为唐宪宗时翰林学士令狐楚奉昭所编,约成书于元和九年至元和十二年(814-817),是现存唐人选唐诗中唯一一部经帝王钦命所编纂而成的唐诗选本。因此,相对其他选本,此书出现舛误可能性较小,信赖度高。而诗人自己的诗集所录诗作更是流传过程中代代检验,错误也较少,因此笔者认为“白”为衍字,而“失名”的那首,也应为皇甫冉所作。

杂编四中征引的武元衡《山顶翠微寺》、《武陵过候王故第》两首均不为武元衡所作。《山顶翠微寺》据《诗话总龟》卷二十四“感事门”载录:“翠微寺在骊山绝顶,旧离宫也,唐太宗避暑于此,后寺亦废,有游人题云:‘翠微寺本翠微宫,楼阁亭台几十重。天子不来僧又老,樵夫时倒一株松。’”[9]256《吟窗杂录》(宋·陈应行)卷五十载:“杨文公曰:‘翠微寺在骊山,有游者题云……’”、《雍录》(宋·程大昌)卷五“翠微宫”条载:武德八年造,名太和,在终南山。贞观二十一年改翠微宫,寝殿名含风殿……杨文公《谈苑》曰:‘翠微寺在骊山绝顶,旧离宫也。唐太宗尝避暑于此,后寺废,有游者题云……’”。《类编长安志》(元·骆天骧)卷二、《全唐诗》卷七百八十四均载录为游人作。笔者查阅武元衡诗集,如《唐诗二十立家》、《唐五十家诗集》所收录的《武元衡诗集》均不载录这两首诗。《全唐诗补偏》所补录武元衡诗,也无此作。

《武陵过候王故第》应为唐代于武陵所作。《唐才子传校笺》卷八“于武陵”条载录“武陵,名邺,以字行,杜曲人也。”[10]41《2唐百家诗选》卷九载于邺作、《全五代诗》卷九“于邺条”载:“邺武陵人,唐末进士,唐明宗时官工部郎中……”[11]160其后附录诗作数首,其中一首为《过侯王故第》;《文苑英华》卷三百七、《全唐诗》卷五百九十五,均载为于武陵所作,题为《过侯王故第》。《沅湘耆旧集》前编卷三:“于进士邺”条载录“邺唐末进士诗一卷,见《全唐诗》,而无籍贯仕履,《全五代诗》作武陵人,唐明宗时官至工部郎中。”也就是说于武陵是于邺的别称,《过侯王故第》为其所作,而不是武元衡所作。

卷二十一征引竇黁条录其诗作:“满院秋光浓欲滴,老僧倚仗青松侧。只怪高声问不应,嗔余踏破苍苔色。”[12]41《2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七(清·乾隆刻本)载:“东坡云:‘余谪黄州,休马于逆旅祁宗祥家,见壁上有幅纸题诗云:‘满院秋光浓欲滴,老僧倚仗青松侧。只怪高声问不应,嗔今踏破苍苔色’”其后题云‘滏水僧寶黁。’宗祥谓余此光黄间狂僧也。年百三十死于熙宁十年,既死人有见之者。《东坡诗集注》(宋·苏轼撰,宋·王十鹏集注)(四部丛刊景宋本)卷四载:“书黁公诗后”过加禄镇南二十五里,大许店,休马于逆旅,祁宗祥家见壁上有幅纸,题云:“满院秋光浓欲滴,老僧倚仗青松侧。只怪高声问不应,嗔余踏破苍苔色。”其后题云‘滏水僧寶黁。’宗祥谓余此光黄间狂僧也。年百三十死于熙宁十年,既死人有见之者。宗祥言其异事甚多,作是诗以识之。黁公本名清戒俗谓之戒和尚云……”《施注苏诗》(宋·苏轼撰,宋·施元之集注)(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十八《苏文忠公全集》(明·成化本)东坡集卷十一。《补注东坡编年诗》(清查慎行补注)卷二十《宋诗纪事》卷九十一《舆地纪胜》卷四十九等无一例外均做宝黁。笔者认为古代繁体字宝(寶)与窦(竇)相似的较高,编者笔误的可能性较大。

二、出处疑误

《竹庄诗话》卷五“杜甫上”征引杜甫《发秦州》诗,征引诗评《少陵纵目》:“纪行诗,《发秦州》至《凤凰台》,《发同谷县》至《成都府》,合二十四首,皆以纪行为先后,无复差舛。昔韩子苍常论此诗笔力变化,当与太史公诸赞方驾,学者宜常讽诵之。”[13]94-95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十一载:“《少陵总目》云:‘八哀诗’在古风中最为大笔,崔德符尝论斯文可以表里雅颂,中古作者莫及也。两纪行诗《发秦州》至至《凤凰台》,《发同谷县》至《成都府》,合二十四首,皆以纪行为先后,无复差舛。昔韩子苍常论此诗笔力变化,当与太史公诸赞方驾,学者宜常讽诵之。’”《诗人玉屑》卷十五亦载录此条,为《少陵诗总目》。《杜集叙录》载:“《少陵总目》条”载:“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曾三引其说,如卷八云:《少陵总目》云:‘天棘梦青丝之问,最疑学者。’卷十一引其说云:‘《八哀诗》为古风中最为大笔,崔德符尝论斯文可以表里雅颂,中古作者莫及也。两纪行诗,《发秦州》至《凤凰台》,《发同谷县》至《成都府》,合二十四首,皆以纪行为先后,无复差舛。昔韩子苍常论此诗笔力变化,当与太史公诸赞方驾,学者宜常讽诵之……观此,该书殆为北宋人所作,已佚,公私书目均未著录。”[14]47笔者认为“纵”与“总”音同而导致编者征引错误。

卷二十三征引《夷田堂小集》云:“钱起考功诗云云,此等句皆当时相传为绝唱。”[15]443《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十七载:“《夷白堂小集》云钱起考功诗,世所藏本皆不同,宋次道旧有五卷……”《直斋书录解题》卷十八载录“《夷白堂小集》二十卷,别集三卷。考功员外郎括苍鲍慎由钦止撰……”《宋诗纪事》、《诗话总龟》、《文献通考》、《宋诗拾遗》均有《夷白堂小集》载录的相关内容。而古籍书录中未有《夷田堂小集》,笔者认为《竹庄诗话》将“白”误写成“田”。

结语

《竹庄诗话》中除了上述笔者所列举出的疑误之处外,尚有其他疑误之处,笔者不在此一一列举。当然除了笔者所能鉴别出疑误之处,鉴于笔者水平有限,笔者没有鉴别出的疑误肯定存在。在此笔者需要说明的是虽说《竹庄诗话》这本古籍存在不少疑误,但并不能完全抹杀其基本的文献价值,因其为古本,产生年代早,对唐宋诗、宋诗话的大量载录、征引,对于那些早已散佚的文献,或流传过程中有所变化的文献,依托《竹庄诗话》的记载进行参校,其价值不可忽视。所以笔者认为对于古籍,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才是应有的态度。

[1][5][12][13][15](宋)何汶撰,常振国、绛云点校.竹庄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8][9](宋)阮阅撰,周本淳点校.诗话总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3](宋)计有功撰,王仲镛校笺.唐诗纪事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2007.

[4](清)钱大昕撰,杨勇军整理.十驾养斋心录[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3.

[6](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5.

[7]《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四十 子部五十小说家类一[M].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10](宋)辛文房撰,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1995.

[11](清)李调元.全五代诗卷九(丛书集成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160.

[14]张忠纲等编著.杜集叙录[M][.济南:齐鲁书社,2008.

(责任编辑 史素芬)

I207

A

1673-2014(2017)04-0046-03

2017—04—19

唐玲珑(1991— )女,安徽池州人,研究生,主要从事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翠微神女茶山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神女游
登翠微峰
快乐茶山行
茶山谣
“翠微”其实是山腰
万亩茶山 十里飘香
洪潮山水画作品
茶山烟云
唐诗接受巫山神女考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