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草船借箭》为例谈分层教学方法

2017-03-30孟现苓刘召海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7年3期
关键词:草船借箭周瑜段落

孟现苓+刘召海

古典小说里面包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之精粹,其中那厚重的历史意蕴、丰满的人物形象、独具特点的严辞风格,都会使人产生目不暇接之感。现在小学语文教材里面对古典小说也多有涉及,其中《草船借箭》一文歷来都是保留篇目,本文以此篇为例,对小学语文篇章分层教学方法进行了简要说明,以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和活力。当然,这里所说的分层,并非是对学生的分层,而是对教材文本的分层,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教学方法侧重点。

我国古典小说特别是其中的佼佼者四大名著,一直以来都倍受人们的关注与喜爱,这些著作里的经典章节或者直白、或者隐晦、或者张扬、或者内敛,无不散发着语言的魅力、思想的光辉。而如何在小学阶段把这些精彩之处传达给学生,则成为教师教学的一个难点,为了破解这一难点,教师可以采取将文章分层的方法驾驭课堂,从而将文本里面的“情”、“趣”、“思”等完整地展现给学生,使之产生独立的思考。

一、从重点段落开始

依据教学需要,《草船借箭》一文可以被划分为三个层次,实际上,任何一篇文章,都可以按照这种方法进行划分,首先对重点段落进行分析研究。在本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带领学生通读此文,再做逐步深入研究。对重点段落进行分析前,可以先给学生提出问题:在这篇里涉及到了哪些人物?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为什么会喜欢他(让大家从文中找出一个恰当的词语来回答——神机妙算)?并且给出后续问题:文章里面用了什么样的事例来说明诸葛亮具有神机妙算的特点,而这个特点在哪个段落里表现得最为突出。

学生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下,会将目光的关注点慢慢落到第三段上。而教师则可以以本段为重点教学内容,使学生深入思考相关的问题。问题一:课文里写诸葛亮最先想到了什么?问题二:诸葛亮如何借助大雾天气逼到曹军水寨附近的?问题三:曹操是什么反应,诸葛亮猜测到曹操的反应了吗?试着从本段中找出答案。问题四:曹操如何发现自己受骗了?从这些问题推广开去,学生会对本段内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对事情的前因后果产生更大兴趣,有利于其他段落的学习。

二、由次重点段落铺开

由果寻因,开展次重点段落的铺开学习,是一种较好的学习方式。具体可以采取下述两种方法,方法一是朗读课文,朗读时可以是齐读,也可以由教师点名某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方法二依然是由学生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比如,文章里面哪个词可以说明周瑜的品质?周瑜为什么会对诸葛亮产生妒忌心理?表现他妒忌心理的事情在哪个段落体现?诸葛亮为什么敢于立军令状?诸葛亮立军令状之后,周瑜是什么心情?在相关非重点段落的描写中,周瑜的面善心狠、步步逼紧,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诸葛亮的成竹在胸、神机妙算,也有了进一步的展现。而接下来,教师指导学生将这些次重点段落和重点段落结合在一起做分角色朗读,会更加有益于学生体会人物内心情感。最后,教师提出问题: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诸葛亮之所以要草船借箭的原因,那么他造箭的方法是什么呢?用于引出其他非重点段落。

三、在非重点段落引申

针对《草船借箭》一文的文本分层教学,第三个阶段所要面向的目标是非重点段落。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齐读相关段落,并提出问题:诸葛亮是否发现了周瑜的计划?课文哪里可以知道诸葛亮的想法?诸葛亮为何要立军令状?周瑜是否发现了诸葛亮的想法?课文哪里可以知道周瑜在诸葛亮面前的处境?这种对比说明了什么?诸葛亮为什么能够神机妙算?在对非重点段落进行研究时,这最后一个问题相对重要,它直接贯穿了重点和非重点段落,有助于学生文本认知的完整性。当学生在教师问题的带动下,将所有段落全部梳理完成之后,教师还可以同其一道做最后的总结,使之对本文的重难点知识内容加深印象,或采取延伸的办法,让学生接触和《草船借箭》一文有关联的《三国演义》其他的精彩段落,以促成学生拓展思维的形成。

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在平时一点一滴培养,同样,素质教育中创新意识的完善也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教师需要随时关注学生基础知识和能力的锻造,而在此过程中,琢磨出合适的教学方法,以便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更有价值的信息内容,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所讲的分层教学手段,只是众多课文教学方法中的一种,而怎样将其功能更好发挥出来,则依然需要在实践中逐步研究验证。

孟现苓,山东邹城市石墙镇大石二小学教师;刘召海,山东邹城市石墙镇羊绪小学教师。

猜你喜欢

草船借箭周瑜段落
草船借箭
心理小测试
一气周瑜(二)
一气周瑜(一)
草船借箭
弄清段落关系 按图索骥读文
周瑜『折节容下』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