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珠江模式”的文化意义

2017-03-30钱锋

中国广播 2017年3期
关键词:主持人受众

钱锋

【摘要】30年前推出的珠江经济台促进了中国广播的大发展,改变了传统的节目构架、传播方式及传播理念,大板块的主持人节目、热线参与、直播样态成为全国各系列广播频率的样板模式,珠江模式不仅影响着当时的广播界,也影响着整个的媒介生态,它的文化影响,30年后依然可以在很多地方看到它的影子。

【关键词】珠江模式 大板块 主持人 受众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全国改革开放的发展思路,各行各业都迎来了改革创新的发展契机。经历了文革十年的停滞期,广播从业者们在积极地解放思想,探寻新的表达传播思路。1981年元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下简称央广)台播部推出《空中之友》节目,该节目第一次把出现在广播台面中的人物称为“主持人”;同年央广推出的《農民信箱》由虹云主持;这一年四月,广东电台推出的《大众信箱》,被称为中国广播史广播主持人节目代表之一的“北徐南李”的李一萍(后加入李东),成为南派最早的主持人之一。根据资料显示,广播主持人节目发展的前十年,没有成为规模性的传播形态,大多数电台对主持人节目还是摸着石头过河,说不准什么才是主持人节目形态,直到1986年12月15日珠江经济台的推出,他们采用“以新闻信息为骨架,以大板块主持人节目为肌体”的直播形式,为珠三角地区的听众服务,这一节目的构架打破了中国广播多年来播音员只是照稿播音的惯有模式,赋予台面人物更多的主动权,使节目的播出形态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中国各地广播电台的改革就是从珠江经济台后,大踏步地行进着,珠江模式带来的不仅是节目形态和播出方式的变化,还有迈出这一步的心理自信及地域文化带来的竞争。

一、珠江模式对业界的文化影响

(一)敢为人先的理念

广东毗邻香港、澳门,对外来文化接触较多,珠江经济台推出前,广东地区的听众大多以收听香港电台为主。广东台面临的问题是,提升节目的社会效应必须把本地域的听众拉回来,要拉回来,自己的节目必须过硬。于是珠江经济广播广泛收集意见,制作模拟节目,到工厂、街道、农村找群众试听、点评,几个月下来,终于得到试听百姓的认可。”①在这样前期大量的市场调研中,建立了传播自信,完善了新的传播理念,提出用一种老百姓可以接受的方式做传播。“珠江经济台的出现掀起了全国办经济广播的热潮。到1993年底,全国共有63个经济广播频率,其中省级台19个、市级台44个。②1996年,经济广播频率达70余座。”③珠江模式的榜样作用,快速地推动了全国广播业的发展,它的运行样态使广播勃发生机,是新中国成立后,最大规模的一次广播大发展。这种发展,不仅是节目架构的改变,更是从传播样式到传播理念、受众定位、内容构成、播出形态多方面的大突破。

珠江模式在用人机制上的突破,在当时的广播媒体中无有先例。后续全国推出的系列频率,也按此用人模式,面向社会招聘英才。

(二)明确服务定位 培育受众

珠江经济台推出之前,明确了受众对象划分,遵循“适其需要原则”设计节目,“根据广东人口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只占11%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以中低文化层次的听众为主要对象的‘取绳中度的办节目方针”。④“主要传播对象是中低文化层次的听众和广大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节目具有大众型、双向型、谈心式、参与性、贴近性、开放性的特征,深受听众喜爱”。⑤这样的办台思路,不仅明确了经济台的服务定位,同时在明确目标受众的前提下,为有效准备播出内容提供了基本的框架。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这种细化受众的做法是一个大胆的尝试,真正落实了人民广播为人民的具体步骤。从他们的划分中,可以看出根据受众的社会角色进行分类,明确了听众的受教育程度、职业特性、消费水平,判断了他们的物质条件、文化条件及心理条件,迈出了“窄播”化的第一步。

在确定目标受众后,除了精心设计节目,就是用多种手段实现人民广播为人民的理念,让听众看得到广播,参与广播。(1)做看得见的广播,不仅是走出去,做采访做互动,还在闹市地段做透明直播间,让路过群众看到广播的播出就在身边;(2)设立热线电话,为听众提供参与节目、参与传播的平台,鼓励听众发表个人的意见,使广播不再是行政式的传递,多了倾诉表达百姓心愿的窗口;(3)听友联谊会模式。过去听众与媒体联系大多靠写信,听友联谊会则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与选择的听众在特定场合做联谊性质的交流,增进感情,扩大潜在受众面。

珠江经济台走出房门办广播,消除了广播的神秘感,拉近了与受众的心理距离;而热线电话的推出,则为普通百姓发表自己的言论提供了平台,对那些有参与兴趣、参与能力、参与意愿的人来说是无形的鼓励;听友联谊会则让普通听众感受到了被重视被认同的快乐。这样的联谊会组织,既联络了感情,又通过活动内容的音频收录,形成新的节目内容,面对面的近距离交流实现了真实的人际传播,这种传播又衍生了链条式的口碑传播,从而在受众中产生更大的影响力;从另一个层面上看,完成了对忠实受众的牵留、对潜在受众的挖掘。这些做法改变了偶然收听的接受模式,变成了必然收听的追听形态,扩大了广播传播的社会影响力。

对受众的关注和引导也成为全国电台改革模仿的样式之一。“在处理电台与听众的关系上,以前,电台起主导作用,听众很少参与到节目中,珠江模式却想方设法调动听众参与节目的积极性,许多节目是建立在听众参与的基础上的,特别是在珠江模式产生之初更是如此。”⑥对受众的重视,是类型化广播的基础,只有明确受众的心理选择,才能有的放矢地设计节目,传播内容。

(三)给予台面人物更多的主动权

过去出现在传播终端的是播音员,他们只负责把文字符号转换成声音符号,原来央广的播音员只有齐越、夏青老师等少数播音员可以参与一定的文字编辑工作,其他人都是编辑提供的文字,给什么播什么,甚至出现停连的错误都要去进行修改,名曰“改错”。而“珠江模式”给予台面传播终端人物最大的放权,“‘珠江模式推出集采、编、播、控于一身的主持人方式,突破了原来各个环节的机械分工,主持人和大板块节目架构的结合形成了大时段节目的整体性,同时贯穿‘提纲加资料的活泼的播讲方式”。⑦

“珠江模式”的推广,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对主持人的评价标准是:他(她)如果不是采编播控合一,就不能称自己为主持人。对台面人物的放权,是对台面人物业务技能的新考验,也体现了管理者们对台面主持人的充分信任和鼓励。主持人既参与采编,又要在话筒前即兴生成口语,对台面人物的业务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珠江经济台的主持人传播形态出现后)电台的语言风格开始以一种原生态的方式说话,这在中国广播界被看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⑧珠江经济台的主持人模式不仅是采编播控合一,更重要的是,广播中出现的有声语言是以生活中的口语化形态与听众真正交流起来,通过日常生活的话语模式,实现了人际传播的语境情态。“人际传播是指个人之间通过共同的符号系统,试图相互影响的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分子都被允许有同等的机会来产生影响。”⑨人际传播是媒体在多年的大众传播实践后,根据受众的心理需求,通过远距离的媒介传播形式,以低姿态向生活原生态靠近,以求在距离传播中实现人际化交流的特性。

二、珠江模式对媒介生态影响

(一)珠江经济台改变的媒介生态

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媒介生态指在特定传媒时代,媒介系统内部之间、同质异质媒介之间,媒体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要素、结构、功能的相互影响与调控机制”⑩珠江经济台从推出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被认为是中国广播界重新定位、快速发展的十年。这十年,媒介生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发展比较快的省会城市电台或直辖市台,大多开办了自己的经济广播或其他名称的系列广播。如“1990年8月,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成立了第一个专业频率——经济广播,经过两年的实践后,1993和1994年,北京台又先后成立了新闻广播、音乐广播、儿童广播、交通广播、文艺广播和教育广播7个专业广播频率。”每个频率的推出,都会迎来一次新广播面孔的追捧高潮,受众乐此不疲地追听自己喜欢的各类节目。在上海,曾经随着东方台的崛起,一度半导体收音机脱销,上海的各大百货商店甚至贴出公告,营业时间,售货员不准收听东方台广播。一时间,各地推出的系列广播都在创造最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报纸、电视也在关注广播的热潮,并积极寻求自身的突破路径。1990年以后,“报业曾兴起一个扩版高潮,新辟或扩充周末版”,笔者一位当年报业友人说,周末版的推出就是受广播板块节目的影响,在周末推出休闲的、文化的报纸厚读。电视在90年代初期开始逐渐红火,节目形态愈加丰富,《东方时空》的开播,改变了大多数人的收视习惯,而该节目的架构被称为杂志型节目,其实也是来自于广播板块的节目形态。

媒介生态的改变,在内生态上,总台之间的系列频率形成了竞争关系,收听率与广告份额成正比;外生态的同业之间同地域的竞争也不言而喻,不同媒体之间的竞争,初期是媒介形态改变的探索,中期则在创新上下功夫,到了互联网介入总体传播,传播的格局发生了更大的变化。而第一次传播生态的改变确实是由“珠江模式”引发的。广播人的最大改變是传播理念的更新,不再以我播你听的姿态面向受众,也不再被动地作为印刷媒体的有声版。社会的发展,思想的活跃,各个广播频率在学习运用“珠江模式”的时候,加入了自己的办台理念,系列台的建立,使得广播人不再是等着米下锅,变得更主动地接触社会、接触百姓,力求自己推出的每档节目都能契合百姓的心理,说他们想知,谈他们所想,媒介之间的竞争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很长一段时间,因为广播的快捷,听众直通车式的热线参与,使得面对社会问题或自己遇到的难题,听众第一反应是找广播。整个社会文化层面对广播电台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1.身份改变,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受众对信息的态度逐渐由‘被动说教转变为‘主动探究和‘有选择地接受,广播电台的专业化改革,也与这种趋势相合。2.竞争环境的改变,广播系列台的建立,改变了广播所面临的环境。各系列台与报纸、电视争受众群,也与内部之间的系列台(频率)争受众群。3.社会价值观的改变。”那时各广播媒体的半年一改版、一年一改版成为从业者最大的压力,也成为受众最大的期待。

(二)改变了社会对台面人物的认知

珠江经济台的主持人负责制模式,让快速崛起的系列台(频率)出现了大量的主持人节目。这些主持人也是通过电台扩招的形式,走进了这个曾经神秘的传播媒体,随着节目的上天,主持人的拥趸高于了其他岗位的传播者。在广播电视的推波助澜下,“主持人”成了当时最吃香的一个词(有时报纸的专栏编辑也会自称是主持人)。90年代中期有一篇文章戏谑道:“天上掉下一枚树叶,砸到十个人,一个是总经理,九个是主持人。”主持人的比例由此可见一斑。尽管各系列台雨后春笋般地冒出、壮大,主持人也成批成倍地增长,但是忧虑和危机也伴随着那些老的新的传媒工作者。

上世纪90年代是主持人节目发展最轰轰烈烈的时代,也是对百姓思想带来冲击最大的时代,没有哪个媒体从业者能引起其他媒体和百姓这样的关注,一段时间以来,主持人成了媒体的明星。百姓有解决不了的事,首先想到的是节目,是节目的代言人——节目主持人。主持人形象的轰动,除了节目是载体,媒介之间的联手促动也把这一形象塑造得更为完美。报纸杂志刊登介绍当红主持人的文章,广播主持人与听友的联谊会也会在电视节目中播出,节目的印刷品(原版节目的文字内容)、音像制品的出版更为节目及主持人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及部分经济效益。一时间只要认为自己行的人,不管什么口音,也不管什么音色,更不管声音形象的效果,都想出现在广播电视里。曾有一家广播电台招聘主持人,一位70多岁的老者前来应聘,他认为,以他个人的阅历,他绝对会在节目中有出色的表现。主持人热,形成了特有的文化现象。应该说,这个职业的繁荣是主持人自己和受众共同努力的结果。受众的接纳、宽容、认可是主持人成长的一块基石,但是也出现了职业素质严重良莠不齐的现象。广播“口水节目”漫天飞,错别字、口误达到了历史最高点,甚至其他传媒不可能出现的粗话也会脱口而出。粗浅的节目与参与到这个职业的传播者的个人定位、对职业的认知有关,但也与管理者对节目粗放式管理有关。

珠江经济台的主持人负责制促动了主持人事业大发展,它对主持人的业务要求成为各台选拔主持人的标准之一。随着各系列频率大量推出,新成立的频率大多出现“主持人”荒,语言好的,可能采编基础不行;文字能力强的,可能口语表达欠佳。这时有高校敏锐地捕捉到这一信息,开办主持人专业。最早开办这个专业的时间大概是1993年,后来的20多年里,这个专业成了全国艺考中最火的专业之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开办这一专业的院校达上千所。在人才的培养计划中,采编播的课程是这个专业的必修课,一切都按着“珠江模式”中的主持人标准进行培养。

三、珠江模式的文化反思

文化的概念定义很多,从文化的价值说到文化的区分性,乃至文化的符号性,各个层面都可以解释文化。广义上的文化“是指人类经过劳动创造的一切社会成果的总和,它包括所有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文化在传播和承继过程中,都有其共享性的特征,任何文化都有总结意义、解决问题、沿用模式的特性。“珠江模式”的文化意义是,它打破了沿用90年的节目编排、制作、播出方式,以领头羊的姿态推出了在那个年代不敢想象的大体量节目构成和自由发挥的传播方式,这种示范让尚不开放的内地传媒大开眼界,激发了大家探寻新的传播形态的媒体意识,改变了当地百姓的收听习惯和选择取向,也带动了全国广播受众重新认识广播的思潮。它的出现对整个90年代广播电视的文化发展走向有一个大的影响。

当时推出的珠江模式有其地域文化特征,在分析了广东地区百姓收听香港节目的习惯后,投其所好进行细致的设计、改版,它的定位是面向中低文化层次的听众,所以从内容的构成和主持表达方式上,更强调接地气。但是从大板块、长时段的设计上来说,不利于听众的有效收听。任何人的注意阈限都有其时间值,大时段长时间地播出内容,对正常人的“注意”而言,只有一小部分信息会对他(她)产生作用、引发兴趣,更多的时候处于“无意注意”的游移状态,从心理、生理学上来说有其不科学的一面;再者主持人长时间地处于高度职业播出状态中,长久下来,既无暇充电,亦难得休整,对业务提升和身心健康并无好处,且个人的素质基础不同,本该精制的节目,可能会因自身的认识及能力问题,使节目难以达到应有的高度。现在各大广播媒体还有按珠江模式的主持人從业标准来要求在岗主持人,继续以采编播控合一的模式完成传播终端。很多主持人意识到个人的精力、能力有限,无法长时间地保证节目的播出质量;如果能有过去广播媒体的组合模式,编辑、记者的介入,节目的广度、深度才会有所保障。所以,还是要回归到传播的本意:媒介的责任、目的、意义,受众的划分,在社会生活中该有的媒介地位。

如今,多媒体共存的时代,受众的选择更为主动、多样,人人都可能成为传播主体的自媒体,把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挤得愈发狭小,总体传播格局的变化,传播不应仅以形式吸引耳朵,而要以内容拉回听众。

注释

①李一萍《主持人,人类社会心灵沟通的使者》,《金话筒月报》,第83期。

②《中国广播电视年鉴1994》,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4年,第86页。

③周小普《广播新闻与音响报道》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年1月第1版,第59页。

④⑤《中国改革开放辉煌成就十四年·广播电影电视卷》,中国经济法研究会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3月第1版, 第418页、420页。

⑥戴朝阳《反思珠江模式》,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04年8月26日。

⑦邓炘炘 黄京华《广播频率专业化研究》,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7页。

⑧张宇程《关不掉的收音机》, 《经济观察报》,2006年1月16日。

⑨徐佳士《中国传统中人际传播特征初探》,孙旭培主编《华夏传播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29页。

⑩陈信陵《媒介版图与生态意识》,《南昌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凌昊莹《广播经营战略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9年11月第1版,第7页。

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新华出版社,2004年7月版,第17页。

赵多佳 许秀玲《广播专业化概论》,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8年版,第10 ~11页。

高福进《地球与人类文化编年:文明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第3页。

(本文编辑:林玉明)

猜你喜欢

主持人受众
主持人语
小小主持人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