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费社会视野下人的审美观研究

2017-03-30张云飞

经济师 2016年12期
关键词:消费

摘 要:消费社会的审美观转型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其中所显现的人性误区及负面效应,已客观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阻力。我们所面临的时代,是一个转型快速但缺乏有效价值引导的时代,需要新的人性结构和新的审美观的建构和塑造。为了适应这种特殊的时代要求,塑造新的文化人格和人性,必须进行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进行新的价值重构。文章阐述了消费与审美的关系与特征,分析了当前社会审美观存在的误区,提出人文价值重建、培养健康的消费心理、构建生态美学策略和对策,以期进行有效的价值引导,为塑造健康的审美人格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消费 消费的文化属性 消费社会审美观 审美观重建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2-033-03

一、消费与文化

1.消费。消费作为人类使用和消耗物品的行为,始终作为人类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而存在着,因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消费行为。“消费”一词在我国汉代就已经出现,解释为“消磨、浪费”的意思,而在唐宋时期则有“开销、耗费”之意。在西方,“消费”在中古英语中写作“consumpcyon”,源于拉丁语“consumption-”的词干,意思也是指“消费、浪费”。{1}消费作为与社会生产、交换、分配相关的经济形式、并反映一种社会关系的概念而存在。“消费”一词语义变化的过程,其实反映了人们对消费行为态度变化的过程,而最根本的则是反映了社会生产得到了发展、人类财富从匮乏到丰富的变化过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消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不仅是人们满足生活需要行为的一部分,而且还是一种生产和生活方式,体现出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文化形态。

2.消费的文化属性。最简单的消费也就是人类生活最基本的消费行为,就是维持和满足人的自身生存需要的消费。这种消费专注于物品的使用功能,即使用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又出现对文化价值的消费,这种消费基本上与人的文化生活有关,这是在满足了基本消费和其他消费以后的更高的消费,即消费进入到精神领域,人们更为注重教育、艺术、消闲、旅游等等的消费。消费行为的变化是和社会生产水平和文明进程相一致的。“消费行为的变化不仅表现在消费内容越来越扩大,范围越来越宽泛,而且消费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社会结构和文化的影响越来越深入。”{2}现代意义上的消费,不仅仅是对于物品的实物消费,而且还包含着符号消费等更多的内容。消费与文化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至消费的方式就是一种文化的体现,或者说消费就是文化。人们消耗物品和服务即购买、拥有、享受、花费的过程之所以成为消费,就是因为体现了某种社会意义和文化记号的过程,因此从消费中也可以窥见一定社会的性质和文化的秘密。

消费不仅是人们满足生存需要的行为,而且还体现出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文化形态。现代消费正日益表现出超越了对物品和服务的消耗行为,具有了更为广泛和深刻的含义,体现出文化的特征。当今消费与文化的关系已密不可分,消费的方式就是一种文化的体现。

二、消费与审美

随着消费的内涵和外延的不断扩容,许多纯粹为满足人们的精神和心灵需要的活動,也被称为了消费,这其中就包含有审美活动,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谓的精神消费、文化消费,以及审美消费。具体来看,消费活动在以下向度上体现出了审美特质。

第一,消费对象的外在形式具有审美属性。审美活动是直观性的、外在的、感性的、即时性的;审美对象的外在形式包括声音、气味、触感等,但最多的则是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的形状和色彩。任何消费对象必然都有其外在形式。“且不说音乐、绘画、摄影、雕塑、影视等精神消费产品纯粹就是展显声音、形状、色彩等形式因素的,就是吃、穿、住、行等以满足人们的生存、生理需要为主要功能的消费活动中的消费对象,也有着形状、色彩、声音、触感等形式因素。”{3}这些形式因素与那些纯精神消费品的形式因素一样,同样能给人带来审美愉悦和审美快感。随着物质财富的不断丰盛,基本生存和生理需要的满足不再成为问题,人们越来越注重消费活动的审美属性,其造就的渠道之一就是通过审美元素的添加使消费对象尽可能获具形式上的美感。

第二,消费活动中消费主体的心理反应具有审美属性。审美活动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建立联系、发生关系从而于审美主体产生的一种精神心灵反应,审美对象的审美特质得由审美主体来认知、感受与发现,最终落实、体现在审美主体的心理事实上,如愉悦、快感、满足、欢欣、激动、欢娱、喜爱、向往以及失望、低落、颓唐、伤感、忧郁、紧张、惊惧、厌恶等。纯粹的精神消费,如音乐、文学、影视等文化消费,就是凭其审美属性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的消费活动。基本生存的需要、生理的需要得到满足了,精神心灵自然会愉悦、舒畅、欣喜、满足;相反,基本生存的需要、生理的需要没有或没有很好得到满足,精神心灵自然会失望、痛苦、低落、遗憾。这些都是消费活动的审美属性的一种表征。还有就是,人们为实现某类消费而在内心产生竞争的压力感、急迫感和焦灼、担忧等情感、情绪,也可视为这里所说的因消费主体的心理反应而显示出的审美属性。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消费活动中消费对象的形式、消费行为的样态给消费主体造成的心理反应、消费活动中消费主体由生理反应引起的心理反应,是消费活动的审美属性的几种体现方式。

三、消费社会的审美特征

在物质财富大量堆积的经济环境中和价值指向混乱、意义逻辑关联断裂的后现代文化环境中,后工业社会消费主义消费必然地衍生为感性、直接的审美消费:“我们生活的每个地方,都处在对现实的‘审美光环之下。”{4}审美的消费主义消费无所不在,填充了日常生活。在消费社会,消费主义的审美特征主要是从四个方面体现的:

第一,消费时尚化。在消费社会,消费者消费的产品(服务)的样态、消费的方式,与消费者的地位、身份和品位、风格有着明确、固定的对应、契合关系,而且这种对应、契合关系在一定的社会语境中有着明显的共识性。也就是说,作为符码、记号的消费活动的象征价值、指示意义(地位、声誉、品位、能力等等)是具体、确定的。然而,在后现代文化主导的后工业社会或日消费社会,价值、意义被全盘瓦解、否定,本质、真理、法则、中心等“元叙事”遭遇了拆解、摒弃,同时,秩序、同一性、连续性等现代性话语也被粉碎了。随着符号等级的消解和价值失范、意义失序,在后现代消费社会,衡量、评测身份、地位、品位的标准变得无限度地“滑动”、“游移”起来;“就消费活动而言,消费品、消费方式与地位、品位等确定、持久因而能达成共识、趋于一致的因果链断裂了:或者特定消费活动指向的地位、身份、品位是变化、滑移的,或者特定地位、身份、品位匹配的消费活动是变化、滑移的,当然更多的是不确定的消费活动与不确定的地位、身份、品位等失去了任何逻辑关联。”{5}

第二,消费景观化。消费社会的消费主义消费是审美消费,消费活动中的审美体验、感受及审美快感、愉悦成了消费者的主要审美取向。就消费活动而言,消费者的审美满足既可以借助功能性的使用价值以及实用性的“价值”、“意义”的消费而间接地获得,也可以通过非功能性的“形象”、“表征”而直接获得。契合于反价值、反意义和反同一、反秩序的后现代文化现实,消费社会的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收获的,主要是在置身、迎送、面对外在的、表象的消费情境和形象中的直观、感性审美体验和审美愉悦。

“在消费社会,工业与艺术联姻的结果,就是工业产品(商品)艺术化,就是商品审美含量的无限度加大,无论是商品体型还是商品包装,都着上了浓烈的审美色彩。”{6}商品的外在审美成为了吸引、说服消费者的主导成分。商品摆放、展示的艺术化和美观,是消费社会的商家取悦消费者的基本营销策略。大型商场、百货公司、超级市场、购物中心,是消费社会的审美天堂。五光十色、美不胜收的商品让人目不暇接、赏心悦目,喷泉、花环、彩灯等装饰物美轮美奂、多姿多彩,精心设置的音乐、声响悦耳动听、曼妙无比……步入这些美的集合地,消费者的视觉听觉尽情饱享着美的盛宴,无不心旷神怡、无不流连忘返,难免会产生购物冲动。各种电视剧、娱乐电影、电视娱乐节目、娱乐报纸、时尚杂志、流行歌曲等等无不通过符号和意象的制作来宣扬消费和引导消费。比如对都市生活的描述,通常展示都市中繁华的街景,先进的交通工具,幽雅的居室,时尚的摆设,尊贵的用品,流行的服装。这些在占据人们外在视野的同时,也占据着人们的心灵。

第三,消费情感化。在消费活动中,消费主体被尊重、被逢迎、被恭维、被夸耀,同时消费主体的情趣、品位、个性、眼光、身体、容貌、财富等等都被有效验证和有力说明,从而使得情感得到了极大满足。其次,消费社会的消费主义消费是消费者排遣和疏导情感的积极通道。作为情感型存在,人的內心总是“储蓄”、“积累”着各种各样的情感。无论是正值向度的还是负值向度的情感,都需要适时排遣、释放和疏导。在消费社会,购物、消费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人们排遣、疏导情感的主要方式。在物质主义、消费社会,“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人与人的关系异化为了物与物的关系,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阻拒、隔离起来,人再也无法从人那里获得情感的满足。”{7}既如此,人们就只有移情于商品、寄情在消费,希求从消费和商品那里获得情感的替代性补偿。在购物行为中、在“拥抱”商品中、在感官享乐中,人们梦幻着亲昵、亲密、亲热、亲近的情感体验和感受,假想着片刻的情感抚慰和滋润。“购物狂”、“恋物癖”在消费社会的大量出现,充分说明了处身消费社会的人们在无奈之下的确是将商品、消费作为情感寄托和情感凭倚的。

第四,消费的趋同化。随着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各种文化思潮、消费观念的大量涌现,社会阶层分化已经较为明显。以商界精英、影视娱乐明星、学术权威等组成的成功人士、新贵阶层,在当今中国的消费王国中扮演着引领者的角色。“他们是典型的消费主义者,通过品牌、时尚、豪华和奢侈、挥霍、浪费等消费主义的消费样态,夸示、炫耀他们的丰盛财富和巨大经济实力,继而展显他们成功人士的个人名望和社会地位,以及个性品位、气质情趣。”{8}由于这些市场“精英”的消费观念投合、顺应着发展经济、增强国力这一时代核心主题的需要,成为了“新意识形态”的主体内容。于是广播影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以及网络、手机等新兴传媒,都在全力灌输上述新贵阶层的消费主义消费观念和实践。其结果便是社会各个阶层的人都被吞没于这种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洪流之中,并尽其所能趋近、认同新贵们的消费主义消费行为。比如在日常吃穿用度中也讲品牌,也要不断更新换代;也要使用最流行的时尚、前沿产品,特别像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也要住高档住房、乘豪华轿车等等;尤其注重消费生活中的攀比、炫耀、显摆,等等。通过趋同于新贵们的消费,其他阶层的人会因为在感觉中也新贵了或者在朝新贵前进而获得满足、愉悦与快感,即便超过他们的经济承受能力,甚至会影响、危及他们的现实功利性需要,他们也会因为“没丢脸”、“保住了脸面”而心安理得、心满意足。

四、消费社会审美观重建

第一,人文精神的重建。在一个实用心理和功利倾向非常突出的时代,如何弘扬人文精神;商品社会如何重构人文精神,如何解决人文信仰与物质崇拜之间的矛盾,在工具理性占主导地位,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的社会,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化和人文精神;在大众文化日益繁荣,文化消费、感官满足和物质享受成为一种合理的人性需求时,我们又如何去重构一种新的人文精神;在许多人文知识分子对自己的角色意义、地位和价值发生怀疑和动摇的状况下,能否产生普遍的人文精神关怀的动机,其价值创造是否还有力量等等。诸种问题都值得深入地分析和思考。

重建人文精神作为一种新的生存选择和价值创造,需要对人类历史上丰富思想作出新的分析与认同,其中最重要的价值参照是确立人文精神重构的现代依据。人文精神的重要根基是历史与传统的维度,任何抛弃历史、割断民族文化价值血脉的重建,将最终导致人文精神的消解。当然,传统文化结构中的人文精神是按照传统的价值尺度建立起来的,与当代人所处的文化情境形成较大距离。重塑当代人的人文信仰,并非是用传统精神来规范当代人的生存行为,而是要努力寻求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要素。“一种能适合人类发展的生存价值和精神,才能抵制人类情绪的虚幻性和盲目性,有效遏制主体意志和感性欲望的无限膨胀。”{9}具体来说,新的人文精神不仅应当是一种理想的形态和对人类生存的终极关怀精神,它更应当立足现实,思考和解决与现代人生存密切相关的问题;它既为人类设定理想,也充分尊重人的内在发展和要求;既对人有价值规范与要求,也充分尊重人的价值自觉及选择;既高扬人性的崇高和理性,也充分尊重人的感性和多种需求。如果在人的日常生活过程中,能把形而上的、理性化的和理想主义的价值设定,与具体的、富有现实感和生存实践的价值取向结合起来,使人的日常生活更多地体现出生存的主动性和自觉意识,当代文化就能从根本上适应新的人性的生成与发展。

第二,培育健康的消费心理。对当代大众健康、文明的文化消费心理的培育,也是日常生活世界重建的极其重要的方面。消费社会,大众日常消费虽然发生了较大变化,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也非常突出,如灰色消费、黄色消费、愚昧消费、畸形消费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分析和引导,不积极培育健康文明的文化消费心理,任其发展下去,势必造成对文明发展和人的进步的极大影响。所以,培养健康文明的文化消费心理,从根本上矫治消费生活中的消极现象,已成为社会转型期促进文明进步、改善和提高大众日常生活质量的最迫切的任务。

当前大众消费生活的最大失误在于消费观念的盲从性和片面化,如,以高消费补充其他社会价值的失衡,在这种意识的刺激和支配下,刺激了低层次消费生活的过猛和过热;还有攀比心理、虚荣心理、盲目追随心理,都不同程度造成大众日常消费生活质量的下降,影响和制约人性的发展和提升。针对这种社会心态,有必要加强大众日常生活消费的培育和指导。培育健康文明的文化消费心理,还需要创造文化精品,努力改善消费环境,完善消费形态。所谓创造文化精品,不仅是指创造丰富多样的高雅艺术形式,也包括创造文化艺术的健康格调和趣味,这对新的人性塑造和社会整体文明素质的提高关系极大。创造文化精品,还需要解决艺术生产者的价值取向和大众的低层次的欣赏趣味和接受心理问题,逐渐改变那种纯主观的、孤芳自赏的和功利主义的心理倾向。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平庸的、病态的、畸形的、扭曲的和阴暗的等诸种不良文化消费心理,培养一种健康的人格状态,这是保证大众文化消费心理合理发展与进步的根本所在。改善消费环境,从本质上说是指改善不合理的文化消费结构和形态,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文化市场。它一方面需要丰富多样的文化艺术空间,另一方面也需要以法律的手段净化文化市场,限制和取消那些污染环境、毒害大众心灵的“文化垃圾”和“精神鸦片”。现在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大众日常文化消费的感官化和通俗化趋势,形成了一种以消遣娱乐为核心,流行性和享受性较强的消费心理定势。大众的个体选择、理性思考、价值认同机能大大蜕化减弱。面对强大的感性消费心理的冲击,大众只能被动地接受认同、迎合顺应,失去了行为选择上的应有的理性精神和态度,导致日常消费生活的盲目性、被动性和较低的质量,大大增长了日常性生存的随意性和失控状态。当务之急应加强大众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消费心理建设。其主要内容有,培养良好的文化趣味,提高理性认知水平,建立大众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

第三,审美文化形态的重构。不同的审美文化空间、审美文化活动场所、审美教育活动系统的完善与扩大。审美文化活动空间及环境系统,是审美文化结构趋于普遍化与大众化的必要条件与手段,努力地发展和培育这种空间,既能促进社会审美文化系统的完善,也标志着审美文化结构的共时性拓展。是消费社会文化价值与美学重建的重要基础性工程。

审美文化活动空间是指以客观物质形态存在的各种文化场所,如影剧院、音乐厅、美术馆、艺术博物馆以及体育比赛馆等。比如,影剧院利用特殊的艺术表現手段对艺术内容和美的形象的传达;音乐厅广泛运用音响效果以及造型、装饰性艺术手段对特定情感氛围的创造;体育馆以其人体生命技能的表现——动作的优美、节律的完善、拼搏的壮伟、情感的极度紧张以及对运动员的体魄、服饰和和谐的运动设施的展示,来产生特殊的美感效应,使人的存在充满快乐,消除活动主体的压抑情绪,对人的整个心理过程产生积极、优化的影响,从而显示出重要的社会文化功能;审美教育活动系统的核心是建立完整的审美实践活动图式,研究个体在怎样的时空条件及机制的作用下由实用型人格向审美型人格转化。因而,逐步建立由各种形态的美、各种风格的艺术、不同的审美场所(空间和时间)、不同的审美方式综合而成的审美场所,既是实现审美教育目的的关键所在,也是培养审美文化结构有序性的重要手段。实践中可以利用音乐厅、影院、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公园以及各种名胜古迹、增加人们艺术的、审美的、历史的、自然的等各种知识的修养,引导受教育者参加丰富多彩的审美文化活动,促使人们选择优秀的审美文化的创造物作为欣赏对象,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改变与扩大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生活视野。学校教育不仅担负着传授知识的重任,也是实施审美文化教育、展开审美文化活动的重要途径。它通过对活动者进行艺术美、自然美与社会美的教育,引导活动者对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活动内容的接受与了解,培养他们的审美感受力及创造力,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当然,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也加剧了审美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为审美文化结构的扩大与完善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手段,这是一种值得研究的文化现象。

第四,生态美学的构建。“生态美学从尊重、爱护与亲和的立场上去建构人与世界之间的和谐的审美关系,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诸方面关系属性的改变与完善。”{10}审美关系作为一种高于现实关系的理想生存空间,它标志着人类按照审美目的意向,在更高的价值层面中对对象的把握与占有。以往美学对审美关系的思考,只注重这一概念对理解美的本质的方法论意义,而生态美学更注重审美关系的实践内涵与人类普遍的价值论意义,强调审美关系范畴在存在论层面上所发生的深刻变化。作为一种实践范畴,审美关系主要解决和思考人对现实的审美问题,也就是指如何使人类具体的生活活动和生存状态更具有和谐、完整、发展与进步的意义。所谓生态美,就是指人类生态世界中一切事物、对象、形式及存在所表现出的有序与和谐。它既包括事物自身生命形态的和谐、有序,也包括事物与事物内在秩序与结构间的生态协同。与以往的美学理论不同,在思维方式上,生态美学还表现出一种“类关怀”的文化品格,这种“类关怀”就是一种人文思考中的“全球性视野”,它以克服存在与本质、对象化与自我确立、自由与必然、个体和类的冲突与对立,真正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矛盾与分裂为核心。生态美学把自然、社会、文化作为人类生存的生态整体来看待,其关于人类普遍性生态关联的思想,有助于纠正主体性神话的偏颇,它代表了当代美学及文化理论走向整体性、综合性和开放性的方向,有利于恢复美学学科的本真性和完整性,重建美学的生存论根基及诗性的智慧,更符合美学学科的人文属性,更贴近人类审美的实际,有益于美学学科的健康发展。

注释:

{1}杨魁,董雅丽.消费文化——从现代到后现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5页

{2}西莉亚·卢瑞.消费文化.张萍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页

{3}{4}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46页,第21页

{5}齐美尔.时尚的哲学.消费文化读本.罗钢、王中忱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9页

{6}德波.景观社会.王昭风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7}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8}尼古拉·埃尔潘.消费社会学.孙沛东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4页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2页

{10}曾永成.文艺的绿色之思——文艺生态学引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4-115页

(作者单位: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 江苏南通 226000)

[作者简介:张云飞(1972—),男,江苏通州人,南通市委宣传部助理研究员,法学硕士,研究方向为社会学与文化。]

(责编:若佳)

猜你喜欢

消费
绿色消费
国内消费
设计是消费,也不是消费!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消费物价指数
新消费ABC
消费数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