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带动效应

2017-03-29吴迪

科学与财富 2016年24期
关键词:经济增长

吴迪

摘要:从经济总量角度考察了河南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关系后,可以发现,自90年代以来,河南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带动效应在逐渐减弱。而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随着一个国家经济总量的增长,经济结构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动,总量与结构之间呈现出相互作用的关系(汤光华,1999),也就是说,从结构的角度可以清晰地看到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带动效应。然而,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下面就以三次产业分类法来探讨产出增长与就业增长。

关键词:经济增长;就业增长;三次产业

一、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

衡量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之间关系的一种常用指标是就业弹性,它是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比率,是指当影响经济增长的其他因素不变时,每一单位经济增长引起就业增长的比率,表明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假定产值增长率为a,就业增长率为b,就业弹性系数为E,那么就业弹性系数可用数学公式表达如下:

E=b/a=就业的增长率/产值增长率

用差分公式表示为:E=(△L/L)/(△Y/Y)

当b>a,则E>1时,经濟体系吸纳劳动力的增长速度超过其产值增长速度,就业弹性系数大于1,劳动生产率下降;当b=a,则E=1时,经济体系吸纳劳动力的增长速度等于其产值增长速度,就业弹性系数等于1,劳动生产率不变;当b

。一般不考虑产值和就业的负增长情况,就业弹性系数始终为正值;同时在现实经济体系中,劳动生产率一般呈上升趋势,因此就业弹性系数小于1。从理论上来说,当实际就业量能够灵敏地反映劳动力需求变化的时候,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两者基本上同步变化,就业弹性系数的变化比较平缓。当E接近1时,就业弹性系数越大,该经济体系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越强;当E越接近O时,就业弹性系数越小,该经济体系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越弱。

河南经济长期、持续的增长为劳动者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尤其在改革开放之初,如1979-1981年问,每一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拉动就业增长0.44个百分点,相当于180万个左右的就业机会。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逐渐减弱,并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图4-1描绘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就业增长和就业弹性的变化趋势。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1990年以前,经济增长率的变动和就业增长率的变动趋势几乎一致,如分别在1983年、1985年、1987年都达到波峰,在1984年、1986年达到波谷,经济增长与就业表现出较强的正相关性。这一期间(1979-1989)就业增长弹性为0.21,平均每年新增就业岗位97万,属于“高增长、高就业”;但进入20世纪后,1990-1993,经济增长率由1991年的6.9%上升到1993年的15.8%,但就业增长率却从1990年的3.63%降为1993年的1.57%,就业弹性仅为0.056,属于“高增长、低就业”,在1994-1999期间,经济增长呈下降趋势,就业增长却呈上升趋势,两者又呈现出负相关性。进入21世纪,经济增长开始缓慢回升,就业增长率也逐渐加快,但其总的增速已经远远低于前一阶段,基本上是在1%左右徘徊,总体就业弹性下降到0.02,表明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带动效应进一步减弱。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差额也在拉大(图4-1)。在经济繁荣期,经济增长越快,拉大的距离越大,如2003-2007年,经济增长率都在10%以上,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相差11个百分点;在经济衰退,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差额反而缩小,如1998-2001年,经济增长率在8%左右,它与就业增长率的差额却为4.5个百分点左右,说明我省经济增长拉动就业增长的关联性较弱,快速的经济增长实际上是低就业的增长。

二、三次产业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

仍然以就业弹性作为主要分析工具,关于就业弹性的计算方法,国内学者们大致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根据弹性概念,运用差分法计算,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灵活简便,既可以按照年度来计算,也可以计算一个较长时期的弹性值;其缺点就是在计算长期弹性时,由于其采取的是平均值,往往会忽略掉一些有用的信息,而用于计算年度弹性值时,又很难避免某些年份的异常波动。另外一种计算弹性的方法是采取回归模型方法,这种方法能够较为精确地求出就业弹性,减小了差分法的误差。为此,本文就以回归模型法来计算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

回归模型采用中国科学院介绍的非线性指数函数形式1:

(1)

中,表示劳动力,表示三次产业的产值。转换为对数形式:

(2)

d即为就业弹性,因为就业弹性

为了消除价格变动的影响,使数据在时间上更有可比性,将三次产业的产值换算为以1952年为基期的数据,三次产业的就业人数为统计年鉴的数据,根据公式(2)用Eveiws5.0进行回归。

(1)对第一产业进行回归分析

1978-1991年2的回归结果:

1992-2006年的回归结果

分阶段来看,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在1979-1991年为0.35,即第一产业的产值每增加1‰可带动就业人数增加0.35%;但到1992-2006年,第一产业就业弹性快速下降为负数:-0.14,即第一产业的产值增加不仅不能吸纳就业人数,反而不断的向社会释放劳动力。表明自1992年以来,随着就业体制的市场化和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其中隐藏的剩余劳动力开始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因此,尽管第一产业的产值也在增长,但没有带来就业的相应增长,相反,在第一产业就业的比重却在不断下降,这是农业过剩劳动力流出的结果,是符合世界各国就业结构变动规律的正常现象。从1992年以来,产业增加与就业增长的相关系数较小,只有0.32,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不再是简单地随着产值的增加而增长,表现出忽高忽低的特征,两者的关系呈现出非线性(图4-2-A),反映出第一产业的“就业蓄水池”作用。

(2)对第二产业进行回归分析

1978-1991年的回归结果:

1991-2006年的回归结果:

从回归结果中可以看到,第二产业就业弹性呈现稳步下降的趋势并逐渐稳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在第一阶段,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很高,达到0.56,也就是第二产业经济每增长1‰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可增加0.86%,这是由于20世纪80年代以轻纺工业为中心的工业迅速发展,轻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有机构成较低,吸纳大量劳动就业。但是,在第二阶段就业弹性迅速下降到0.10,产值增长所带动的就业人数的增加仅仅是前一阶段的五分之一,两者的相关系数也降低到0.69,更加表明第二产业产值的增长对就业增长的影响力下降。这主要是90年代以后,工业消费品生产能力过剩和资本密集型重工业迅速发展,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再加上国有工业企业普遍实行减员增效,使隐性失业显性化。因此,第二产业就业弹性的这种趋势,一方面表明该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并不表明其没有就业增长的潜力(张车伟,2002)。

(A)第一产业03)第三产业

(3)对第三产业进行回归分析

1978-1991年的回归结果:

1992-2006年的回归结果:

对比回归结果可以看到,第三产业就业弹性的特点最为鲜明,从横向比较来讲,在两个阶段它都是最高的;从时间趋势来讲,虽然有所下降,从0.62下降到0.44,但波动幅度不大,仅下降了0.18个单位,稳定性较强;同时,从相关系数上看,第三产业产值同就业人数之间也保持很高的相关性(图4-2-B),这充分体现出第三产业作为吸纳就业主渠道的特征。一般来说,第三产业中的多数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行业),并且劳动力存量很少,1992年,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仅为19.8%,即使是2005年也才为31.4%,第三产业的发展需要补充大量新增劳动力,因而对劳动力的需求较大。但是,自1992年以来,本来需要作为就业主渠道加以大力发展的第三产业,就业弹性反而呈现出有所下降的趋势,这主要与其内部结构的变化有关。由于相对于劳动密集程度高的传统第三产业(如零售业、餐饮业和生活服务业)来说,资本密集程度高的新兴服务行业(包括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咨询业等)的经济增长相对较快,导致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也呈现下降趋势。

通过上述分析可得:(1)从横向来看,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最小且为负值,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居中,而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最大;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都为正值,这表明发展第二和第三产业對就业增加都具有促进作用。但由于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明显大于第二产业,因此,第三产业对就业增加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2)从纵向来看,三次产业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在90年代后都有所降低,其中,第一产业降幅最大,为0.49个单位,第二产业次之,为0.46个单位,第三产业降幅最小,为0.18个单位。第二、三产业就业弹性的下降,使第一产业随着劳动生产率提高释放的大量剩余劳动力,未能顺利实现就业的产业转移,这是造成我国经济总量就业弹性下降的主要缘由之一。

猜你喜欢

经济增长
山东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关于创新驱动战略的理论思考
提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财政支出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的宏观税负、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反腐与经济增长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
碳排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