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低音结构手风琴的发明及应用

2017-03-28贺倩

戏剧之家 2017年4期
关键词:新型手风琴

贺倩

【摘 要】新型低音结构手风琴是一项手风琴新结构制造发明,发明人是四川手风琴协会余烈老师,这项发明在2010年5月18日成功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这类新结构手风琴与传统手风琴的区别在于,左手贝司部分的和弦配置不同,新型低音结构的手风琴将原来的和弦改为大二度、小三度、大三度和纯四度和声音程,丰富了手风琴的和声效果和表现手段。各种三和弦、七和弦、九和弦、十一和弦、十三和弦以及各种非三度叠置的和弦皆可方便组合,可以将古典和声、民族和声、现代和声进行组合演奏,成为一个特殊的异于传统和自由低音的新型和声音程系统,拓展了手风琴独奏、伴奏的曲风范围,增强了音乐表现力,给作曲家留下广阔的创作空间。

【关键词】新型;低音结构;手风琴

中图分类号:J62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4-0062-03

一、新型低音结构手风琴的设计理念及专利介绍

(一)新型低音结构手风琴发明人的设计理念。新型低音结构手风琴是由中国音协手风琴学会理事、四川省音乐家协会手风琴专业委员会顾问、成都市群众音乐创作研究会副会长余烈老师设计发明,据余老师描述,此构想是源于对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的自由低音结构手风琴的思考。

自由低音手风琴的左手贝斯部分是打破传统固定和弦的配置,从和弦中完全解脱出来,成为高低四个八度内独立自由的乐音,可以表现单旋律声部、复调多声部,完成任意和声音程组合,分解和弦伴奏。其中音程的伴奏织体给他的创造发明带来很大的启发。自由低音的双音需用两根手指弹奏,三和弦用三根手指弹奏,七和弦用四根手指弹奏,能不能发明一种和弦体系,既能满足二度、三度、四度音程,又能满足音程两两叠加后形成的五度、六度、七度、九度、十一度和弦音的构成,在演奏手指控制上更加简单便捷。自由低音四个音以上的和弦、双震音、双颤音的奏法,用新结构手风琴演奏将大大降低难度。

此外,现代音乐作品和民族音乐作品多使用非三度跌至和弦,此新结构琴贝斯可以进行任意和弦组合配置,达到丰富的和声效果,增添乐曲的色彩,为表达多种音乐风格、提升音乐表现力提供了重要的音程排列基础。

(二)成功改造第一台新型低音结构键盘手风琴。新型低音结构手风琴的制作是一种创新,这种全新的大胆的设计理念,在手风琴乐器制造史上是一个先例,也是重大突破。

第一台新型低音结构手风琴是由西南地区一位有着三十多年手风琴修理经验的陈永忠师傅改造完成的。因为专利的获得必须具备三个要素:第一,提出新的理念,必须被理论证明是可行的、有突破性的,国内外无先例;第二,有制作设计图;第三,有实体琴。三者缺一不可。陈师傅成为了设计思想、设计理念的具体实施者,协助余烈老师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后续工作,并独立完成了图纸的设计,改出实体样琴,为专利的成功申请做出了努力,创造了条件。

新结构手风琴是贝斯机内部组合的改造,它的外观仍然和普通琴无异,只是奏法有所改变,新琴的贝斯结构第一纵列和第二纵列仍然维持原样,分别为辅助低音和基本低音,以第二纵列的基本低音为根音依次排布:第三纵列为大三和弦的第三和第五音;第四纵列为小三和弦的第三和第五音;第五纵列为属七和弦的七音及高八度的根音;第六纵列为高八度的根音及其下方纯四度。从第三纵列到第六纵列都是以音程的排布方式,这样让音程之间的组合排列有了更多可能性,可以通过和弦的配置、和声的组合变化乐曲的风格特点。

(三)实用新型低音结构手风琴的专利介绍。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名称为“新型低音结构的手风琴”,于2010年5月18日申请,2011年1月26日生效,余烈为专利权人和发明人。这种新型低音结构的手风琴,增加了和弦种类,自由组合伴奏和弦类型,使和声变化丰富,增强乐曲演奏的表现力,尤其是传统手风琴很难表现的民族风格与现代风格的作品,使用非三度叠置的和弦可以呈现出来。

在此基础上,还将提供一种可在上述新型低音结构手风琴与目前传统低音手风琴间的转换,以满足不同演奏、使用习惯的需求,这样一台自由低音琴在重量体积不变的情况下,载入三个不同的贝斯组合系统,一举三得,扩大了不同风格手风琴曲目的演奏范围,降低了演奏难度,增强了手风琴的功能与特色。

下图是采用120贝斯形式的实用新型低音结构手风琴中,部分基本低音各纵列键钮由内到外的排布方式示意图。

二、新型低音结构手风琴的实用功能特征

(一)異于传统低音贝斯手风琴的和声特征

新型低音结构手风琴是在传统低音贝斯手风琴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改造的,获得成功并申请专利,它的创新是在第三纵列和第四纵列传统三和弦的基础上省略了基本低音;第五纵列属七和弦中保留根音(高八度)和七音,省略三音、五音;第六纵列由高八度的根音和下方纯四度构成。

以C为基本低音的横向键钮排列用数字1、2、3、4来标示代替,第三纵列为1纵列,第四纵列为2纵列,第五纵列为3纵列,第六纵列为4纵列。这样以C为基本低音六纵列贝斯音列依次为E,C,C1,C2,C3,C4。

此结构排列以巧妙地省略和弦音,留出空白,给新的和弦组合、和声构成提供了充分的发挥空间,由此可以自由地进行和弦组合,不再局限于传统和弦模式,既保留传统和弦,又增添了现代和弦、流行、爵士和弦等种类,创造性地增添了手风琴作品的风格魅力。

(二)多种常见和弦组合及运用

1.三和弦的构成。大小三和弦的组合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加入基本低音即根音,以C为基本低音,C+C1构成大三和弦,C+C2构成小三和弦。第二种是A2+C1构成C的大三和弦,bA1+C2构成小三和弦。

此两种组合方式中,第一种加入低音贝斯,距离较近按键操作简单;第二种A和C、bA和C的距离较远,纵向上跨四行,运用5指和2指组合。

增三和弦以C为根音举例,A2+#C2构成C的增三和弦,纵向相隔五行,以5指、2指组合。 C的减三和弦由bA1+bC1构成,相隔四行,以5指、2指组合。

2.七和弦的构成。以C就近的横向纵向七和弦组合,C2+G2构成bE的大七和弦;C1+G1构成E的小七和弦,E3+E2也构成E的小七和弦;C1+G2构成E的减小七和弦; C1+C3构成C的属七和弦;bA1+D1构成C的减七和弦。

3.九和弦及十一和弦构成。最简单的九和弦是在七和弦的基础上,加入相对应的基本低音作为根音位置,C+C2+G2,C+C1+G1,C+C1+G2,C+ C2+G1。十一和弦由1、2两纵列上中下三个相邻键钮组合而成,共有8种组合方式,即 C1+G1+D1;C1+G1+D2;C1+G2+D1;C1+G2+D2;C2+G2+D1;C2+G1+D2;C2+G2+D2;C2+G1+D1。由4指、3指、2指组合完成。

4.爵士和声。Cadd2:D3+C4或D3+E2;Csus4:C+G3或F4+C4;斜杠和弦bB/C:C+G2+bB1、D/C:C+B2+D1。

(三)和弦结构的特征及功能

以上对常用和弦结构排列分析后,不难看出和弦的种类明显增多,千变万化,且在演奏上易于操作,游刃有余。通过举例说明,同基本低音一样,所有和弦平行上移或下移一位,上升或下降五度,举一反三。两个键钮同时按键操作就能得到七和弦四个音的音效,三个键就能构成九和弦、十一和弦的音效。手指间的不同组合方式长期训练还能增强手指的灵活性,对键钮的位置把控更准确,同时掌握更多的音乐理论知识。

该项发明是在传统和弦结构上的新发现,较传统固定和弦配置更具有发散性、延展性,通过丰富多样化的和弦组合处理,让音乐表达更深刻透彻,没有固式和弦的束缚,让音乐自由发挥。

(四)谱例分析

该舞曲由刘铁山、茅沅作曲,余烈老师改编成新型结构低音手风琴曲。此曲在左手贝斯部分广泛采用四度和声音程的伴奏织体,突出中国民族音乐的特点,富有东方色彩和韵味,节奏欢快,第12-16小节乐谱伴奏声部以十六分音符的音程密集连接,意在表达瑶族人民载歌载舞欢庆的场面,此时用新型结构手风琴系统演奏,相当于8个键钮独立排列,演奏上更加快速简便。

该曲描写的是沙皇统治下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迈着沉重步伐劳作的场面。本曲和声部分运用小二度,减三、半减七、减七和弦等极度不和谐的音程和和弦,营造尖锐刺耳的音响效果,左手灵活采用新型低音结构手风琴的音程配置和性能特点,以方便简洁、快速跳跃的贝司组合填充快节奏织体,丰富歌曲的和声效果,刻画出船夫既痛苦挣扎又沉默隐忍的内心情感。

三、新型低音结构手风琴的实用性和开拓性

对目前国内外手风琴现状进行考察,能够将多个贝斯系统融入一台手风琴的只有MIDI电子手风琴技术能做到,但它跟传统古典手风琴在物理发声和演奏控制上比较,有很大的失真性,因此自由低音结构手风琴就成了古典手风琴种类里的王者,具有专业品质效应,成为国内外高等音乐学府专业用琴的首选,它的贝斯部分同时存在古典自由低音和传统固定和弦伴奏两个系统。如果将新型低音结构手风琴技术作为第三系统加入自由低音手风琴中,势必会掀起一股新的手风琴专业用琴的浪潮,国际比赛用琴在选曲范围和室内乐配器上的选择会更加宽泛、更具特色。其重要原因在于新增加的系统在传统低音琴的基础上巧妙地移动了杠杆轴的位置,在不增加琴体自身重量的情況下转换系统,保持原有的簧片装置,在传统琴的固定和弦上作减法,减去乐音的填充增加音程的组合。再则,新型琴的和弦种类丰富,最具特色的是二度、四度、五度音程的排列体现了中国独有的民族和声特点。早年手风琴的发声制作原理来源于中国的笙乐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作为俄罗斯的民族乐器传入中国,新型琴的发明为手风琴作为西方乐器融入中国民间音乐色彩做出了重要贡献,也意味着手风琴的种类和演奏风格更丰富多元化。

新型低音结构手风琴的发明和创造,凝结了中国手风琴教育家余烈老师毕生的心血,创下了手风琴乐器制造史上的新纪录,是手风琴事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标志,手风琴业界人士对此壮举赞叹不已。这一套新理论和乐器的发明是成功的开端,还需要手风琴制造商、作曲者、教育工作者、演奏家和热爱手风琴的同行们共同努力研究开发。新型手风琴从研发、生产、宣传到投入使用,包括乐谱的编辑出版等,还有一段路要走,希望更多的手风琴专业人士及爱好者进一步了解新型低音结构手风琴的先进性和优势,为新时代手风琴乐器的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简介:

贺 倩,手风琴演奏硕士,四川音乐学院手风琴电子键盘系手风琴专业教师,助教。

猜你喜欢

新型手风琴
徐昌俊手风琴独奏《两首前奏曲》和声研究
张之远问鼎第70届手风琴世界锦标赛
手风琴音乐在室内乐实践中的研究
中国手风琴发展的现状分析
新形势下电力市场营销模式与新型电价体系的研究
农民发展致富途径
键盘乐器的起源与发展(之十五)手风琴(下)
键盘乐器的起源与发展(之十四)手风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