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昆曲《春江花月夜》中的情

2017-03-28孔德明

戏剧之家 2017年4期
关键词:春江花月夜昆曲刻画

孔德明

【摘 要】新编昆曲《春江花月夜》可以说是一部成功的昆曲新作,通过对艺术形式的创新,让更多的观众能够领悟到传统昆剧的历史情感,同时也传递出我们现代人快节奏生活中所缺失的一种“情”,这无疑是历史昆剧情感走向未来的一个大胆尝试。

【关键词】昆曲;情感;刻画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4-0030-02

当下,优秀的原创昆曲作品并不多,当代昆曲《春江花月夜》是张军继《牡丹亭》实景园林昆曲之后又一部成功的作品。南京首届紫金京昆艺术群英会为我们上演了一幅上至天堂,下接地气的唯美画卷——“红颜不在,江月永存”。该剧的出现,使“非遗”终于从墙上走下人间。本文是笔者站在一个昆曲新观众的角度,来谈这幅画卷背后的情。

一、昆曲《春江花月夜》的情感定位

昆曲《春江花月夜》的情感,主要定位在充分展示古代人与人之间对美好情感的认知上,这是一种笔墨难以描绘、完全脱离生物学之外的情感。不仅是在我们所生活的空间,它还延伸到了对鬼戏(另一个时空)的刻画。当然,与其说是另一个时空,不如将它看做是未来的生活空间。在该剧的情感定位上,罗周、张军以及他的创作团队都做了很多努力。《春江花月夜》剧本是由“80后”编剧罗周在短短的13天时间内创作完成的,是一部原创的昆曲剧本。罗周曾经这样评价自己的剧本——“以唐为时代背景,选择了一个适合胖子的时代。”不得不说,罗周对剧本的描述也充分体现了他对当下时代情感的重视。张军所在的是一个民营团队,他们这个民营团队竟然能把这么多“大牌”作者拉到一起,同时还涉及到两岸的制作团队,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张军也相信,只有一个好的创作团队的共同努力,才能让剧中人物真真切切地走进观众的生活。

起初,张军为这出戏设定了三个主要定位:首先是传统的昆曲精神不能被丢弃;其次是剧本的设置必须符合昆曲的曲牌体;最后是该剧必须与当下人们的思想情感相结合,让昆曲接受现代审美考验。最终,张军的这三个定位在《春江花月夜》的演出中完美体现出来。之所以说《春江花月夜》将“非遗”从墙上移下来,是因为剧中好多地方都有昆曲与某些特色民俗的融合。这些情感表达方式的选择,满足了不同观众的审美情感需求,同时也能让观众感到,他们与昆曲的距离被拉近了,达到了更为引人入胜的效果。

二、昆曲《春江花月夜》——世间最可怕的情不是“过错”而是“错过”

当代昆曲《春江花月夜》是以有“孤篇压全唐”之誉的张若虚名诗《春江花月夜》为灵感创作的,讲述张若虚與辛夷、曹娥与张若虚之间“我喜欢你,但是与你无关”的故事。全剧的情感是从张若虚对辛夷的一片痴情开始的。扬州元宵灯会,明月桥边,才子张若虚对佳人辛夷一见倾心,两日的桥上相遇使他非常渴望能够见到辛夷第三面——男主角初生爱慕之情;小鬼误将张若虚看做张若虎,以为张若虚阳寿已尽,将其带回地府进行审判——小鬼的失误造成张若虚命运的不幸;阎王及众判官、小鬼纷纷亮相,热闹非凡,对误抓之事三番许诺张若虚,但是他油盐不进,只想还阳“看她第三眼”——任何物质上的财富都抵不过张若虚的一片痴心;曹娥对张若虚的经历深表同情,对他的痴心甚是感动,于是倾囊相助,在这其中或许有着引而未发的情感——我喜欢你,却与你无关的单恋情愫;阎王无计可施,只得放张若虚还阳,还阳并不是重生,张若虚在曹娥的带领下,见到已为人妇的辛夷,明明近在咫尺,却阴阳相隔——爱到痴心,却不能说我爱你;曹娥放弃自己成仙的机会,只为寻淮南王的重生之药,让张若虚有生之年能与辛夷再度相遇——明艳、热忱的曹娥,放弃只是为了让所爱之人更幸福;为了一段从未开始的感情,张若虚在地府飘荡许久,无论如何都不肯喝下那碗孟婆汤——执拗近乎偏执的爱恋;辛夷“何处一阵冷风”的演绎,张若虚闻辛夷对自己的感情就似“阮步兵哭兵家女”之情——张若虚无限的伤感与无奈;回到阳世,张若虚发现自己爱之不得,辛夷青春不在,唐朝由盛及衰,曾经一切的热忱变得满目疮痍——迷惘与无助;周围的一切都变得万分陌生,只有随张若虚去地府一游的凤凰琴仍是旧时的模样——爱情坚如磐石的见证;“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心仪之少女早已白发苍苍,唯有春江花月永远留存;曹娥念“阎王殿错拘探花郎,辛夷女月夜祭春江。张伯高乘醉写狂草,张若虚孤篇压全唐。”①——站在剧外人的角度,升华全剧的情感,回归到张若虚的诗。

全剧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始终处于青年阶段的张若虚,与少女时期、少妇时期以及老年时期的辛夷三次相逢,从素不相识的爱慕到红颜已成白发的无奈,当代昆曲《春江花月夜》似乎讲了一种“世间最可怕的不是过错而是错过”的“爱情”。或许这称不上爱情,更多的是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是由爱情辐射出来的同情。《春江花月夜》表达了一种古典式的情感,是一种在当下快节奏生活和大多数功利性、物质性追求中消失的情感,这是我们都无法忽视的复杂情绪。

三、昆曲《春江花月夜》——以景造情,给历史一个未来

昆曲《春江花月夜》演出时台上还原了两座写实的古桥(明月桥与奈何桥),一颗干枯了的桃树,一个从人间通往阎王殿的白色管道组成的“界线”,还有昆曲传统的布置“一桌”。除了舞台上固定的装置外,在主场阎王殿和仙界也是有实景展现的。这些场景的制作,都打破了昆曲“一桌二椅”②的传统布景。这些实景的布置在不影响歌舞表演的前提下,也为昆曲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昆曲《春江花月夜》通过以景造情的诗歌表现手法,给观众营造了一个深沉悲凉的背景和氛围。剧中还加入了个别地区的方言,在表达情感上别有一番风味。不少生动幽默的话剧元素也是首次出现在传统戏曲中,打破常规却不失分寸的幽默成分将剧中人的情感表现得更加深厚。在读图时代的今天,观众对于传统昆曲的认识急需更新,《春江花月夜》主创人员正是充分地考虑了现代青年观众的欣赏口味,用作品对新一代观众对话。该剧也引领着一批不看戏、不懂戏的人走进昆曲的世界,让大家充分看到了传统戏曲的美好动人之处。

四、结语

生离死别的坚持到头来却是物是人非一场空,执拗的爱恋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自己。当代昆曲《春江花月夜》构造了一个凄美的故事,往往是最纯粹的感情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因此《春江花月夜》中的情也让不少人为之感动。作为昆曲的“新观众”,我们总是能从其中找到符合自己感情依托的角色。每个人的感情观不同,经历也各不相同,但是总有一种情是无关时代、无谓生死的,是我们可以共同接受的。古老的昆曲已经流传了千百年,未来应该如何发展?类似于《春江花月夜》的当代昆曲的出现,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应对?相信我们这一批新观众定会对《春江花月夜》有新的定义,也相信昆曲从业者们定会对当代昆曲的情感传递有更好的诠释,更希望现代昆曲在创造情感的同时能够给历史一个未来!

注释:

①摘自罗周剧本《春江花月夜》。

②上海戏剧热点.今月曾经照古人——观昆曲春江花月夜[J].2015,(8):8.

参考文献:

[1]俞妙兰.昆曲《春江花月夜》音乐赏析[J].上海戏剧,2015,(8):10.

[2]柯凡.昆曲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A].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4).

猜你喜欢

春江花月夜昆曲刻画
孤篇横绝,竟为大家——张若虚和他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
大江东去浪千叠——百戏之祖“昆曲”
刻画细节,展现关爱
补园和昆曲
文人之进退与百年昆曲之传承
爱在昆曲里,化成一片旧时月色
春江花月夜
ℬ(ℋ)上在某点处左可导映射的刻画
Potent环的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