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编外雷锋团是怎么叫响的?

2017-03-28陶克

时代报告 2017年3期
关键词:邓州南阳学雷锋

陶克

2012年5月25日,是邓州编外雷锋团一个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他们收到了中央办公厅一封信。信中写道——

“邓州编外雷锋团”的同志们:

你们写给习近平总书记的信收到了。

在离开雷锋的日子里,你们接过他的旗帜,踏着他的足迹,创建“邓州编外雷锋团”,持之以恒地传承雷锋精神,推动学雷锋活动在中原大地蓬勃开展,你们的所作所为令人感动。相信在你们的影响下,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弘扬雷锋精神的队伍,积极传递真善美,传播正能量。

邓州,古称邓国。这里怎么会出了一个编外雷锋团?让我们把视线投向上个世纪。

雷锋的战友在哪里?

1960年秋天,在辽宁省抚顺市市郊的一片杨树林里,沈阳军区工程兵十团几千名官兵在这里倾听一位小个子战士的报告。只见这位战士指着胳膊的3道伤疤,声泪俱下,泣不成声。在旧社会,他一家6口人被逼死了5口,7岁就成了孤儿,是共产党和毛主席把他从苦海里拯救出来,免费进了学堂,之后又到县委当公务员,到农场当拖拉机手,在鞍钢当工人,最后又来到部队成为一名好战士。他从心里发出了要一个心眼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党的呼声,表达了人活着就是要让别人过得更美好的高尚情怀……

这个小个子战士就是雷锋。他的讲话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官兵。台下响起了充满激情的口号:“向雷锋同志学习!向雷锋同志学习!”呐喊的人群中,就有560位河南邓州籍的新兵。

这560名河南邓州籍新兵是这年8月入伍的,比雷锋晚入伍8个月,但从那时起,他们的心里就深深地印上了雷锋这个名字。若干年之后,他们中的大多数或复员或转业,陆续回到了故乡。这一切都如生活中的常态,在这坐古城里没有引起多少人注意。

时光一晃,1980年代来到了。

时任河南省南阳地区地委书记的李金明明确提出,要让雷锋精神在南阳扎根。《南阳日报》一连发表了6篇社论,表达了政府和人民对雷锋精神的强烈呼唤。他对时任鄧州市委书记崔振亭和时任市长刘新年说:“听说邓州有几个转业回来的同志是雷锋的战友,究竟有多少个,表现怎么样?抓紧时间了解一下,要让他们在全民学雷锋活动中发挥作用。”

雷锋的战友在哪里?当时的邓州领导并不是很清楚。那时候,雷锋的战友们很少被人请去作报告,他们自己又不张扬,确实没多少人知道。

雷锋的战友在哪里?

一个个调查结果迅速反馈到邓州市委领导那里。他们的确是雷锋的战友:县文明办主任宋清梅曾任雷锋团第九任团长,职务低了不要官,职务高了还请降;县土地局党委书记姚德奇曾任雷锋团政治处主任,廉洁奉公“一碗端”,一身正气拒腐蚀……他们所做的这些看来有些傻,甚至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但这不正是雷锋精神的体现吗?他们不愧是雷锋的战友,他们在用自己的行动延续着雷锋的奉献之路。

经过一番调查,邓州市委领导们基本搞清楚了雷锋战友们的分布图。自1960年8月,560个邓州兵到雷锋生前所在的沈阳军区工兵十团服役后,有60多人先后走上了排、连、营、团岗位,1968年开始陆续退伍转业回到家乡。时代变迁,他们军人本色没有变;岁月添痕,他们军人品格依旧。他们之中,当“官”的,个个是公忠体国、廉洁奉公、执政为民的好公仆,没有违法违纪受处分的,他们所领导的单位也大都是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为民的,个个都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不仅自己是发家致富的能手,而且带动了周围数以万计的农家脱贫致富。而那些在农村基层一线担当“村官”的,没有一个村是贫困村,大都进入了奔小康的先进行列。

1989年的一天,邓州第二高中红旗飘扬,在全校师生热烈的掌声中,雷锋的战友宋清梅和姚德奇走上了演讲台。在演讲的前一天,宋清梅把十几个雷锋的战友聚集在一起,大家都很激动,和雷锋在一起的一件件往事浮现在眼前,仿佛就在昨天。宋清梅说:“咱们都是雷锋的战友,当年雷锋激励我们成长,今天我们因为是雷锋的战友而受到人民的尊重,我们要珍惜这个荣誉啊。”

这一场报告轰动了邓州,引起了南阳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1990年3月,宋清梅被评为南阳市“学雷锋标兵”。表彰大会后,南阳行署组织了一场报告会,宋清梅走上了讲台。南阳行署专员张洪华主持报告会,张洪华说:“雷锋的战友在南阳邓州,这里有南阳人民的光荣,我们要让雷锋精神常驻南阳!”

“北建雷锋团,南建雷锋城”

1991年初,解放军画报社编辑部主任陈德通来到邓州,采访雷锋战友们的事迹。一个县里,有560个雷锋的战友,而且返乡后坚持学雷锋,这使他很兴奋。一幅幅拍摄的图片在他手里排来排去,起个什么响亮的名字呢?宋清梅从战士当到雷锋生前所在团的团长,姚德奇当到政治处主任,还有的曾经当过营长、连长、排长、班长,现在他们又在雷锋的旗帜下带领大家学雷锋,就叫做“邓州编外雷锋团”吧。陈德通这个创意一提出,引得同来采访的同志一片叫好。后来这个专题就以“邓州编外雷锋团”为题刊登在《解放军画报》第三期上。从此,一个响亮的名称在邓州叫响。接着,《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纷纷前来采访,从此,“邓州编外雷锋团”从南阳走向全国。

在邓州,“编外雷锋团”的称谓就这样叫开了。但群众口头上的叫法,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组织形式,怎么设法把500多人拢到一起?这是雷锋的战友们多年思考的问题。

“什么活动,要想有成效、能持久,都得有组织保证。活动,活动,不是只讲自己‘活、自己‘动,任其自生自灭,而是需要有组织地进行,才能使一个美好的活动具有持久的生命力。”正当雷锋战友们犯愁的时候,邓州市委、市政府把这几百名雷锋战友学雷锋的事,摆上了市委常委会和市领导办公会。

时任邓州市委常委、邓州市人武部部长的殷明全态度明确,把邓州籍的560名雷锋战友组织起来,把“编外雷锋团”成立起来,把全市人民向“编外雷锋团”学习的活动开展起来,把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学雷锋的道路坚持下去,把“编外雷锋团”的事迹向全国宣传出去。这成为他在人武部工作的追求。

反复研究论证,邓州市委领导层思想高度一致——对本市几百名雷锋战友学雷锋活动,要充分肯定,大力支持,要积极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来推动全市城乡学雷锋活动的有效开展。市里决定成立“邓州市学雷锋指导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的主要成员,由雷锋生前所在团原团长宋清梅、团政治处原主任姚德奇和曾荣获沈阳军区学雷锋标兵的张三明等10多名雷锋生前战友组成。该委员会不仅对560名邓州籍雷锋战友本身学雷锋的活动进行协调,还对全市城乡的日常学雷锋活动进行指导。这是1989年的事。当时,专门成立县级“学雷锋指导委员会”,在全国还是独一份。

之后历经8年实践,邓州市委、市政府和市人武部领导再次坐在一起,经过审慎论证、研究,最后郑重地作出决定:正式成立群众性学雷锋组织——邓州市“编外雷锋团”,并经民政部门审核批准。

1997年,中国唯一的“编外雷锋团”,以邓州市委、市政府和人武部3家的名义正式发布文件宣布成立。宋清梅任团长,姚德奇任政委。邓州市市长、市人武部部长担任名誉团长,市委书记、人武部政委担任名誉政委。“编外雷锋团”下设3个营,分布在16个乡镇。于是,雷锋的战友们成乡成片地组织起来,由个体自发学雷锋变成了有组织地集体行动。

为了让“编外雷锋团”的工作尽快进入正轨,邓州市人武部在殷明全和董建亚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为“编外雷锋团”建起了学习室、会议室、活动室。除了任命宋清梅和姚德奇担任团长和政委外,原“雷锋团”10名营团职转业干部也分别被任命担任了营长、教导员,进一步健全了领导和指挥机构。

有一天,时任邓州人武部部长殷明全突然接到通知,请协调市委领导和宋清梅、姚德奇到南阳去。等他们赶到南阳驻军某部,时任济南军区政委的张文台中将已经站在门外迎接他们了。看到腰板挺直的宋清梅,张文台紧紧地拉着他的手,说:“你这雷锋团团长雄风不减啊!”他又风趣地对一头银发的姚德奇说:“你这个雷锋团政委服役没有年限,雷锋的事业年轻无限啊!”张文台对时任邓州市委崔书记、刘市长说:“我要给你们敬个礼!你们是有远见的父母官,雷锋战友是你们邓州的财富,编外雷锋团是你们建设精神文明的创见之举。”张文台要求武装部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力把“编外雷锋团”建设好,在推动学雷锋活动中走在前列。张文台还了解了“编外雷锋团”的活动场所情况,有远见地提出了要建展馆,学雷锋活动要硬件软件一起抓的构想。时至今日,崔书记回忆这次会见,深有感触地说:“这对编外雷锋团的发展壮大是一次有力的推动。”

“编外雷锋团”成立以后,先后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领导、机关的特别关爱和大力支持。河南省、南阳市的党政军领导机关,都先后联合发出向邓州“编外雷锋团”先进群体学习的决定,使学习“编外雷锋团”活动,从邓州扩展到整个南阳盆地乃至中原大地。李克强、张思卿、陈奎元、陈炳德等党和国家及军队的领导人,刘冬冬、李栋恒、李良辉等部队领导同志,以及曾任河南省军区司令员的杨迪铣、政委张建中,南阳军分区司令员徐俭、政委刘子焕和时任南阳市委书记马万令、市长何东成,都曾来到邓州,对“编外雷锋团”进行实地考察,听取“编外雷锋团”先进事迹汇报,并给予高度评价和极大鼓励。河南省军区副政委于桂生少将,曾数次赴邓州,对“编外雷锋团”的宣传和不断发展,倾注大量心血。

“编外雷锋团”的事迹感动了邓州,感动了南阳,感动了河南,也感动了许多党政军高级领导干部。张万年、常万全等中央军委领导在听说“编外雷锋团”的感人事迹后,纷纷泼墨题词,抒发内心对邓州籍雷锋战友的由衷景仰之情,称赞他们弘扬雷锋精神,播撒文明之风。

在邓州市,每年3月5日前后,都要掀起一个宣传“编外雷锋团”事迹的热潮。“编外雷锋团”的事迹经过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数十家媒体的广泛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随后,邓州市委专门派副书记孙天朝,带领“编外雷锋团”代表宋清梅、姚德奇等人,千里北上,前往雷锋生前所在团“结亲”,与该团签订了6项共学雷锋协议,提出了“北建雷锋团,南建雷锋城”的军民共建目标。

建设“雷锋城”的目标一提出,也有一些人投来怀疑的目光。

“说了就干,定了就办。要干就干出个名堂来,要办就办出个特色来。这是我们邓州人的作风。我们建的雷锋城,绝不是装模作样,而是要像模像样。就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各级领导干部不住新房子,坐旧车子,也要挤出钱来,建成雷锋城!”时任邓州市委书记崔振亭、市长刘新年响亮地回答。

2002年3月,邓州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征求意见稿》,提出为更好地发挥“编外雷锋团”的作用,准备将新建办公大楼的1000多万元用于“编外雷锋团”展览馆建设。当时市委市政府的办公条件非常简陋,门窗漏风,墙皮脱落,冬天冷、夏天热,大家都盼着早日搬进新大楼。有人议论说:“学雷锋没有错,但花这么多钱,还不如投资搞几个项目!”在全市学雷锋活动动员大会上,市领导坚定地说:雷锋精神就是邓州的基因,“编外雷锋团”就是邓州的名片,我们可以少一点高楼大厦,但不能没有灵魂!我们需要经济的发展,更需要精神的强力支撑!

为此,邓州市领导请建筑专家和中国军事博物馆的专家帮助设计和布展,很快就建成了一座“编外雷锋团”展览馆。2003年2月,展览馆如期竣工。3月5日,在纪念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40周年之际,这个别具特色、宏伟气派,由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题写馆名的展览馆正式开馆。济南军区,河南省军区,南阳军分区,河南省、南阳市以及与邓州相邻的湖北省老河口市、丹江市的领导、代表,以及上万名干部群众出席了开馆仪式。从中央到许多省市军地有关部门,以及海外有关人士,纷纷致电祝贺。时任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国防大学副政委彭小枫中将,在贺电中说:“‘编外雷锋团的事跡,令我对我曾领导过的雷锋生前所在团感到更加自豪!”“愿雷锋精神的旗帜永远飘扬在邓州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

雷锋属于世界。邓州“编外雷锋团”的事迹也震撼了海外人士的心。“编外雷锋团”展览馆开馆那天,美国阿波罗宇航公司总裁、美国高科技OE公司董事长、布什总统科技顾问谷维成,从大洋彼岸发来贺电。穿越万水千山的电波载来了海外人士的心声:“雷锋精神不仅是国内人民追求的崇高目标,也是海外华人的骄傲。一心想着他人,忘我无私的奉献精神,是人类向往的美好境界之一。祝贺邓州‘编外雷锋团展览馆开馆,并借此使雷锋精神更加发扬光大。”

为巩固和扩大雷锋城创建成果,邓州市委、市政府又投入1000余万元,相继建成了雷锋广场、雷锋林,设置了雷锋塑像、学雷锋标志牌、学雷锋示范岗、学雷锋服务窗口等200多个,从环境上彰显雷锋城特色,高品位提升“雷锋城”形象。邓州独特的学雷锋形式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吸引了全国各地100多万人前来参观学习。

更为独特的是,在军委总部和济南军区的大力帮助下,邓州市人武部与沈阳军区军务部门达成“协议”,定期选拔一批最优秀的青年输送到雷锋生前所在团当兵。这些兵转业或退伍回到邓州后,将成为“编外雷锋团”的新鲜血液,从组织上保证了雷锋精神在这方热土上代代有传人。

英雄的土地孕育光荣的群体,伟大的精神奏响时代的壮歌。如今,当你走进邓州市区,雷锋大道、雷锋广场、雷锋窗口、雷锋岗亭,随处可见“雷锋”的印记;当你打开电视,拧开收音机,《雷锋战友》《雷锋之歌》节目都在讲述一个个活雷锋的故事。全市先后涌现出“学雷锋先进集体”300多个,“学雷锋先进个人”30000余人,“学雷锋小分队”2600多个,“见义勇为先进分子”4000余人,“编外雷锋团”的建设更是迈上了新的台阶。

不忘初心,前赴后继

2012年,第七届全国农民运动会在南阳召开,围绕重大赛事开展的学雷锋志愿活动,为邓州编外雷锋团发展提供了大好时机。

8月中旬,热浪袭人,河南省委常委、省军区政委周和平,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素萍,南阳市委书记李文慧来到了邓州,共商邓州“编外雷锋团”的发展大计。“编外雷锋团”已经坚持近半个世纪,如今雷锋的战友们都已年过七旬,谁来继承他们的事业,这是十分迫切的问题。再者,“编外雷锋团”的队伍从几百人已经发展到近5000人,人员遍布全市城乡各个行业,怎么进行有效的管理,也是必须应对的新情况、新课题。

李文慧书记语重心长地说:“在一个1200万人的大市当政,做梦都想着多抓些有效的大项目,我看‘编外雷锋团就是一个造福百姓的民生大项目,净化社会风气的道德大项目,也要像抓经济项目那样下大功夫。”

赵素萍部长对李文慧的观点十分赞同,她说:“我们邓州有一个雷锋团队,有一批雷锋式的好人。这里好人多,这里风气好,如果投资人选地方肯定会首选邓州。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值多少钱?我们必须站在全面的、协调的、健康的、可持续的和科学发展的高度来认识‘编外雷锋团的意义。”

省军区政委周和平深情地说:“他们珍惜‘雷锋战友这个光荣称号,坚持50年如一日弘扬雷锋精神,争当雷锋传人,成为中原大地学雷锋的一面旗帜,成为弘扬道德新风、促进和谐稳定的一支主力军,成为广大复转军人的优秀代表,在人民群众心中树起了一座丰碑,这既是特殊的文化现象,又是人民群众道德建设的新创造。”

这次会议,不仅从社会的发展上揭示了邓州“编外雷锋团”的时代意义,而且对“编外雷锋团”的硬件建设,包括场馆、工作经费、宣传车辆等方面拿出了具体办法,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群众团体和社会公益事业的支持。

两个月后,2012年11月3日,河南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授予邓州“编外雷锋团”“学雷锋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命名暨事迹报告会在南阳邓州市举行。河南省委副书记邓凯和省军区政委周和平、省委宣传部部长赵素萍、南阳市委书记李文慧、南阳军分区政委史安平等领导出席。赵素萍宣读了《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军区关于授予邓州编外雷锋团“学雷锋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的决定》,邓凯向邓州“编外雷锋团”颁发荣誉牌匾。2014年5月,中央宣传部授予“邓州编外雷锋团”“时代先锋”称号。

时代变迁,初心不变。一届领导走了,另一届领导又上任了,执政方略各有特色,但“一杆大旗扛到底”始終不变,那就是坚定不移地弘扬雷锋精神,一如既往地扶持编外雷锋团发展。

猜你喜欢

邓州南阳学雷锋
元好问诗歌通释三则(七)
学雷锋
泼墨寄深情 勉励新雷锋
南阳 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豌豆笑传之学雷锋(二)
豌豆笑传之学雷锋(一)
略谈宋代南阳文化
拜祖谒圣品南阳古韵
庞振坤来了
《南阳解放纪念碑》失误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