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课本素材作论据

2017-03-28李小波伍福常

高中生学习·高三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霍去病霸王徐志摩

李小波++伍福常

广泛阅读,积累厚实的素材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因此,我们会关注于时事素材的积累,但容易忽略课本素材的挖掘、整理、运用。其实,合理、巧妙地运用课本素材,能够让作文锦上添花,更加容易拉进与人的距离,让人更亲切,别具味道。那么,我们怎样使用好课本中丰富的素材呢?以下几点值得同学们学习。

[引词摘句,人物故事入文]

“引词摘句”就是在作文中,为了论证的有力,或者叙述、描写的生动,就直接引入课本中熟悉的诗词、文句,或者人物故事,用来论证观点、丰富语言。如:

用笔倾诉牵绊赠给朝思暮想的爱人。“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又岂能亲口说出。李清照的“云中谁寄锦书来”的期待,书信是她表达内心情感的最佳方式,是心里话的最好归宿。某种意义上说,爱不用说出口,只需要用书信文字和彼此间的默契就能够诠释。此外,相比其他交流工具,“家书”因为以实物的形式存在,更容易保存而成为一种记忆。徐志摩与林徽因交往几十年,书信往来频繁,但多保存在徐志摩好友凌叔华处,徐志摩死后,林徽因多次登门索要无果,还是胡适出面才平息此事。志摩“八宝箱”事件,足见文字作为一种记忆的重要性。

分析 作者采用了直接引用课文诗词和课文人物故事入文,既表达流畅,行云流水,又文采斐然。“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等诗句的应用恰到好处,增强了文章的表現力;引入徐志摩与林徽因的故事,很好地论证了“用笔倾诉牵绊赠给朝思暮想的爱人”的观点。

[虚拟环境,情景还原]

“虚拟环境,情景还原”是写记叙文或者散文的最佳方法。就是我们在作文时,截取课文诗文中的某一句或者某一段,进行想象、扩展,虚拟故事发生时的环境与情景,运用到作文中来,使文章典雅、华丽。一般来说,可以采取两种方法,一是特写镜头,就是如电影镜头一样,对某一个场景进行浓墨重彩地描写,或从远景到近景,或从上到下等;二是详写有感召力的情景。如:

匹夫自有得意日,英雄终有落魄时。

残破的战袍,疲惫的躯体,迟钝的乌骓。乌江岸畔,昔日叱咤风云的英雄项羽,孑然一身。面对冰冷的江水,他神情凝重。

“霸王,小人乃乌江亭长。得知霸王战事不利,特来接应!请霸王快快上船,汉军快要到了!”

“上船?呵呵。”项羽摇了摇头。

“霸王,胜败乃兵家常事。对岸就是江东,以霸王的声望,携数万之众卷土重来,有何难哉?”

“卷土重来?想当年,我率八千江东子弟,推翻暴秦,是何等的豪气!如今,纵使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又有何面目见他们?时不与我,又谈何卷土重来?”

终于,他拒绝了亭长的好意。身后,如蚁汉军蜂拥而至。一阵力战,汉军伏尸数百。

可是,他不想再杀人了。利剑出鞘,颈项处一道裂口明晰可见。一个伟岸的身躯,轰然倒地。

残阳如血,乌骓长嘶。岸边,汉军在疯狂瓜分他的身躯。

分析 这里作者抓住项羽自刎乌江的一个画面,把环境、情景还原,描绘当时项羽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语言优美。英雄落魄,却富有悲壮豪情的气概,塑造了一个叱咤风云的悲壮的英雄形象。

[迁移、粘联观点,融合课文素材]

“迁移、粘联观点,融合课文素材”就是将材料中的观点提炼,整合,贴近课文中素材的观点,然后引用课文素材为论据,支撑起观点。这样巧妙地进行课外观点,课内对接,很好地解决了素材贫乏的问题。如:

你可以没有学富五车的才华,可以没有丰富老到的经验,也可以没有殷实显赫的家境,但绝对不能没有临门一脚的勇气。缺乏勇气之人,哪怕才华再横溢,经验再丰富,家境再显赫,终究会黯淡无光。霍去病,这位少年英雄,从未有过军旅生涯的他,初次跟随舅舅卫青出征匈奴。毫无经验的他率领八百骑兵,脱离了大部队,在大漠里驰骋数百公里,斩杀匈奴士兵数千!一个英雄就这样横空出世。汉武帝大为震惊,封霍去病为“冠军侯”。这一年,霍去病只有十八岁。一个自幼就生活在锦衣玉食中的望族子弟,首次出征就在千军万马中纵横驰骋,除了勇气,没有更合适的解释。而霍去病,也正是凭借这股勇气,愈战愈勇,成了沙漠之神,成了匈奴的梦魇,也为自己的人生抹上了许多传奇色彩!

分析 本题是以谈勇气的一段话为材料的材料作文。作者提炼出“绝对不能没有临门一脚的勇气”的论点。作者巧妙地选用历史课本中的素材,用霍去病的例子证明了“绝对不能没有临门一脚的勇气”这个观点。观点鲜明,论证充分。

总之,使用课本素材的方法有许多,本文归纳总结了几种常见,实用的技巧,相信对大家有很好的指导价值。

猜你喜欢

霍去病霸王徐志摩
完全诗意的向往
霍去病之死
霍去病
森林霸王——老虎
霸王条款等
坐着也很忙
徐志摩自带铺盖陪蒋百里坐牢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霍去病
蚂蚁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