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毅不借钱

2017-03-28李兰所

求学·素材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新币张元济问題

李兰所

【热用立意】工作方法/对症下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素材赏鉴】现实生活中,事物总是千差万别的,问题也各不相同。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只有教人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題。

晚清及民国耆宿张元济是中国出版史上的标志性人物。上海解放时,这位商务印书馆的原董事长瘫痪在床,陈毅闻讯前去探望,张元济感动得热泪盈眶。陈毅当上海市市长时才49岁,而张元济已是83岁高龄。以后每逢张元济生日,陈毅必送蛋糕祝贺。不过,两人不是这样的一种“客气”的关系,而是互相能做到尊重和信任。

上海刚刚解放时,商务印书馆几近破产,经济困难,工资也发不出,张元济向陈毅提出向政府贷款20亿元(指旧币,与1955年发行的新币比,新币1元等于旧币1万元),陈毅原本可以划拨贷款了事,但他认为帮忙要帮到点子上,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陈毅与张元济仔细分析造成商务印书馆困难的原因,并研究改善经营之道的办法。陈毅诚恳地说:“如果我说人民银行没有20个亿,借不出来,那是骗您老前辈了。您这么大年纪为了文化事业跑来,理应借给您,但是我想还是不借为好,因为20个亿搞到商务印书馆,一下子就花掉了,却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听说现在商务印书馆那些编辑天天打扑克、唱歌、捅炉子、烧枣子吃,只愿搞学术丛书,不愿搞通俗读物,这样不要说20个亿,就是借200个亿也是没有用的。您老先生到处借钱度日,我很感动,但也很生气。我不能借,借了是害了你们。”

张元济听了之后茅塞顿开,他心悦诚服,回去就与书店的人商量如何搞好经营。后来,商务印书馆挺过难关,继续在出版事业上大发展。

猜你喜欢

新币张元济问題
“重新探索新加坡”消费券期限延长
例谈解答数列求和问题的三种常用方法
换新币
不以资历选人才
慈禧逼出近代杰出出版家
张元济“犯傻”
外币的兑换
二十世纪中国早期函授教育的创始者——张元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