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岩石与火焰

2017-03-28华莱士拉希德华莱士

NBA特刊 2017年22期
关键词:华莱士底特律比利

本·华莱士 & 拉希德·华莱士

BEN & RASHEED

文/KEN

在2004年和2005年,底特律活塞成为了联盟中的另类代表。他们先是在2004年的总决赛中击败了刚刚组成“F4”,一心想要重回联盟之巅的洛杉矶湖人,接着又在2005年连续第二个赛季杀进总决赛,可惜最终输给了稳健的马刺队。

在那支活塞阵中,没有一位像科比和邓肯一样的超级球星,但他们实用为主的比赛方式还是让湖人和马刺尝到了苦头。其中,两个华莱士——大本和拉希德——功不可没。可以说,他们的作风是活塞精神的最佳体现。

郁闷的本

在每场比赛之前,本·华莱士都有个雷打不动的习惯,那就是小憩半个小时。赛前,大本安静地躺在更衣室中的小钢架床上,床上垫着深蓝色的床单,映着大本坚如磐石的脸庞。没有人敢在这时候去打搅他,因为他们知道此时的他最需要好好休息。在和马刺队的主场三战中,大本特意把自己的头发全部“炸”开,一团蘑菇云罩在了他的头顶——这也是他最经典的形象。每场比赛前,大本的妻子昌达都会为他打理头发,根据自己的心情,大本变换着自己的发型,但这一次,没有人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总之,他这样的发型,给人的感觉就是震慑。底特律的记者开玩笑说,“或许这样的发型更容易给我们带来胜利。”当然,谁都知道,这只是一句玩笑话。

本·华莱士这两天有点郁郁寡欢,尽管“大本钟”从来都不会放狠话,但底特律当地媒体还是觉得,这位最佳防守球员在总决赛系列赛中感受到了深深的挫败感。在淘汰热火时,活塞上下笃信不用一对一单挑奥尼尔那样的人物,华莱士必将在总决赛中成为一个主导因素。但在总决赛系列赛中,华莱士的表现还是让人颇为失望。举个例子来说吧,在总决赛第二场比赛中,华莱士仅仅为球队贡献了9分8个篮板,已经连续5场季后赛未能取得“两双”。

首先让大本不爽的是马刺中锋穆罕默德。后者几个月前在纽约尼克斯打球时,每次都会被活塞的一帮内线猛男欺凌一番。但这一次,大本似乎有些轻敌,有两个原本可以拿到的防守篮板球竟被后面的穆罕默德摘下,后者本场一共抢到了4个前场篮板,而“大本钟”只有1个。而趁着大本有所放松时,穆罕默德乘机贡献10分,其中包括两记无人防守时的大力扣篮。

更主要的挫败感来自于第一场终场前10分23秒时的那声哨响。当时大本在右侧的高位堵截吉诺比利,阿根廷人第一次突破失败,第二次很明显用了肘部动作,大本顿时后仰倒地,然而裁判哨音的名义却是他阻挡犯规。大本爬起来冲着裁判咆哮,还把红色头箍狠狠地扔到地板上,结果又获得了一个“T”。当时双方比分胶着,但此后风向大变,吉诺比利有恃无恐地屡屡冲向活塞禁区,马刺由此飙出了一波19-4的得分狂潮,一举奠定胜局。

“比赛总会遇到这种情况,你必须学会保持冷静。”大本在赛后也坦然承认自己当时心里确实处于失衡状态,“有的时候你要强迫自己尽快压制自己的情绪,以平和的心态面对赛场上的任何突发事件。”

拉希德的心情也不好

同样郁闷的还有活塞队的另一位“华莱士”,拉希德·华莱士内心的郁闷之情丝毫不亚于大本。

他的表现已经比过去好了很多。他既没有在赛场上遭遇挫折的时候大喊大叫,也没有在极端愤怒的时候失去理智,总而言之,过去经常在赛场上困扰他的“精神故障”的这个问题,如今早已荡然无存。拉希德安静地站在那里,回想着自己在第五场总决赛中那个致命的失误。在那场比赛加时赛的最后关头,华莱士在对马刺队的吉诺比利进行协防的过程中,漏掉了“关键先生”罗伯特·霍里,从而使得后者在无人防守的情况下投入了致命一击。由于这场比赛打了一个加时赛,第五场比赛直到底特律午夜0点30分才结束。随后底特律当地体育电台彻夜对该场比赛进行评论。拉希德·华莱士成了众矢之的,底特律的球迷全部在指责“怒吼天尊”为什么选择了夹击吉诺比利,而不是老老实实看守发完界外球跑进场的霍里。

在2004年的总决赛中,大本和拉希德联手对抗湖人队的奥尼尔和马龙,最终他们击败了不可战胜的对手,获得了总冠军。

事实上,从当时的情况来看,NBA中的确没有什么人有资格给华莱士出点子,连比赛结束后,活塞队的主教练拉里·布朗也承认,他在暂停的时候根本没有布置华莱士去夹击吉诺比利,完全是华莱士心血来潮的个人表现。本·华莱士在介绍当时场上的情景时说,“邓肯和吉诺比利在底线打挡拆。拉希德和普林斯在角上夹击吉诺比利,吉诺比利将球传给了霍里,事情就发生了。”经过一个不眠之夜后,老布朗终于站出来为华莱士辩护,“归根结底,这是教练的责任。我认为拉希德的选择是正确的。不过是产生了悲剧性结果罢了。即便霍里投进了那个球,我们仍然有5.8秒的时间实施一次进攻。”拉希德仅仅一次防守漏人,竟被底特律球迷批评得一无是处,连总决赛平均每场得10.2分这样的问题也被揪出来批判。在活塞队登机前往圣安东尼奥之前,布朗再一次为拉希德·华莱士辩解,“我们是整支球队输了,不能某一个人承担责任。这不是田径比赛,网球比赛或者高尔夫比赛。这是篮球比赛。这是集体运动。没有这些小伙子做贡献,我们到不了现在这样的位置。”

两个华莱士的脾气都很火爆,面对对己方不利的判罚时,他们都会和裁判据理力争。

拉希德·华莱士在常规赛结束时就险些酿成一个错误。他没有意识到活塞已经用完了所有暂停之后,还试图叫暂停。幸亏裁判没有理睬,否则1993年NCAA决赛韦伯的毁灭性错误又要重演。输了球,底特律的球迷连华莱士这样没有生效的行为也进行批评,篡改了拉·华莱士的名字为“拉希德·韦伯”。 面对众人的指责,华莱士只能将输球的苦闷埋在心里,“人人都能当事后诸葛亮。你不能和我说,你应当怎么去做,你或许怎么去做,你必须怎么去做。”

硬汉的传承

大本良好的运动天赋注定他要在篮球界好好发展下去。在高中时代,他就曾凭借着其良好的身体素质相继在足球,棒球和篮球领域内入选过州立最佳高中球员第一队。 这种惊人的竞技天分确实是令其他那些一辈子只想在一个运动领域内有所成就的人们为之称羡不已,而在这其中就包括他的两位前辈查尔斯·奥克利和比尔·兰比尔。

在2005年总决赛输给马刺时,有心无力的大本和拉希德只能坐在替补席上懊恼。

在一次篮球训练营中偶然结识奥克利可算得上是大本职业篮球生涯中的一次意外转折点。“奥克利让我们全都坐了下来听他慢慢讲解,他说我们在训练营中的表现还有些偏软,打球还不够卖力。”大本回忆着说,“然后他就起身回到场中央,问我们中的哪一个人愿意同他当众进行一对一单挑,我马上自告奋勇地站了出来。他上下打量了我一下,猛地拿球朝我的胸口掷了过来。还在我没有反应过来究竟是怎么回事儿的时候,他已经冲着我粗声大气地说,‘走,小子,像个男人似的出去跟我较量一下。’我就这样跟他走到场外的空地上,在全训练营学员的面前来了一次当众表演。表演结束之后,我的嘴唇破了一层皮,他的鼻子也被撞得青紫了一大块。”

“噢,本,那最后到底是谁赢了呢?”身边的人仍在锲而不舍地追问着。本回过身来,用仿佛在看着外星人的眼神盯着这个冒昧的发问者,一字一顿地回答道:“当—然—是—我—啦,这还用问吗?”

还在那名发问者张口结舌地不知如何回答的当口,他身边的同伴早已接过了话头,“他说的一点都没错,奥克利绝对不是我兄弟的对手。”在华莱士打破了他的鼻子,并在一对一的单挑中击败了他之后,性情一向古怪的奥克利非但没有生气,反而从这个莽撞嚣张的小伙子身上欣喜地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他问我目前在哪所学校里就读,我告诉他还没有做好决定呢。”大本说,“他说他在很多大学里都有一些经常走动的朋友,如果我愿意的话他随时可以帮忙。”

随后不久,大本进入科伊霍格高中就读。还在他的高二篮球赛季,他平均每场可以为球队贡献24分,17个篮板和7次盖帽,惊人的战绩引来了众多大学篮球教头关注的目光。最终,大本还是在奥克利的建议之下,选择了维吉尼亚联合大学。在他的大三赛季,他凭借着自己平均每场12.5分,10.5次篮板和3.7次盖帽的优异表现曾率领本队闯入NCAA四强之列。但就是这样一份不错的成绩单还是没能帮助他成功地叩响联盟的大门。在1996年的NBA选秀大会上,大本无功而返。这种尴尬的场面至今仍令华莱士耿耿于怀。

“我知道那时候的我球技还相当幼稚,距离联盟里的竞技水平还有着很大的差距。”大本说,“但我没想到竟然没有一支球队肯给我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这种被别人忽视的感觉真得很不好受。当时我就在想,如果有朝一日我能够进入联盟打球的话,我一定要让那些看扁我的人们为他们当初没有选择我而悔恨万分。”

不想当球星的拉希德

在2004-05赛季的总决赛开始之前,活塞队上下一改以往与对手大打口水仗的老传统,每个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都相当有默契地闭严了嘴巴,只是谈些不痛不痒的与比赛没有什么太大关系的问题。队员们都很聪明,将所有的问题都留给了最后出场的拉里·布朗教练。布朗到底是见过无数次大阵仗的老教练了,在回答记者们异常尖刻的问题时,他总是能够巧妙地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化险为夷。当有记者问到是否担心“怒吼天尊”在这场至关重要的决胜局中突然发飙时,布朗一笑置之。“任何一个对球队无私,喜欢在比赛中竭尽全力,将防守视作自己的最大任务的球员,我不相信联盟中会有哪名教练能够与他产生任何不必要的赛场矛盾。”布朗说,“在过去的两年之中,我一直在努力试图找到一位能够在进攻和防守两方面给予球队很大帮助的全能型球员,现在,我认为拉希德正是我们球队最需要的人选。我感觉我与拉希德之间不存在任何适应的问题,因为我们在赛场上的生存立场是完全相同的。我相信只要假以时间的磨合,我们肯定会在赛场上合作得更加愉快顺畅。”

事实上,联结在老布朗与拉希德之间的还有一条无形的纽带,那就是北卡罗莱纳大学。同样出自这所篮球名门的两人同样从名帅迪恩·史密斯那里了解到比赛的真谛。也正因如此,即使拉希德在之前从未效力于老布朗麾下,但相互间的信任还是促使两人在两年的赛场合作中保持着相当融洽的师徒关系。当然,真正促使这对组合能够合作得如此愉快的,还是拉希德在球场上的角色转变。

在波特兰打球时,拉希德被球队塑造为球队的超级明星。事实上,他只是一个希望自己不受任何限制的篮球天才,他并不希望自己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一个一呼百应的球队领袖。但在底特律,拉希德就不会面对如此尴尬的问题了。在这里,他只是需要拿出自己货真价实的赛场水平就可以了,没有人期望着依靠他一个人的力量来达到拯救整支球队的目的,而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结果。活塞队需要的也只是一个能够在赛场上冲锋陷阵的大将而已,拉希德绝对可以胜任这个赛场角色。

在面对以邓肯为首的“GDP”组合队内线发起的冲击时,大本和拉希德显得颇为狼狈。

一个坚如磐石,一个性烈如火,两个华莱士确实在底特律打出了属于自己的时代。对于一代球迷而言,或许他们的故事才是对传奇的最佳注解,虽然没有那么多荣誉,但那几个赛季的活塞队却为NBA贡献了最不一样的总决赛。

防守之星

在大本失意落魄的时刻,又是奥克利第一个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在奥克利的四处奔走之下,大本终于在1996-97赛季开打之前以自由人的身份与华盛顿奇才队顺利签约。令人遗憾的是,他的菜鸟赛季仍然是以平淡无奇宣告结束。在他上场参加的34场比赛里,平均每场仅有可怜的5.8分钟的上场时间,至于个人统计数据更是无法同大学时代的他相提并论。“他们说以我这样的身高,很难在大前锋和中锋位置上有所作为。尤其是同联盟里同一位置的其他球星相比,更是很难占到一丝一毫的便宜。因此,我总是会被教练和队友遗忘,就好像我在队中根本就不存在一样。”一肚子委屈的大本决定用实力证明给那些小瞧自己的人们看看。很快地,在随后的赛季里,联盟里各个球队里的大个子球星们开始在更衣室内有意无意地提到奇才队的一个不为人所知的,防守却相当厉害的不知名球员。“即使是像霍华德和韦伯这样的大牌球星,也常常会不止一次地评价说这个家伙足以杀死联盟中的每一个人。”比卢普斯这样肯定地证实道。

那个时代的活塞队是我们难以忘却的记忆,两个华莱士更是代表了汽车城的蓝领精神。

在奇才队的好日子还没有过多久,大本就开始了颠沛流离的转会生涯。由于奇才队迫切需要一位重量级大前锋,因此大本连同其他三位奇才队友一齐被充作交易伊塞克·奥斯汀的筹码来到了奥兰多魔术队。一年之后,与达瑞尔·阿姆斯特朗一起将魔术队带入季后赛的他又被球队高层无情地抛弃,与队友阿特金斯一起被交易至活塞队,换来了该队的头号球星格兰特·希尔。在底特律,颠簸多年的华莱士终于找到了回家的感觉。他也终于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了一点:拥有自己的活塞队比格兰特·希尔在的时候走得更远。“在许多球迷的眼中,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蓝领代表,”大本说,“但我要说的是,我就要开启一个全新的蓝领时代,让更多的球迷们意识到我们蓝领阶层的可爱可敬之处。”

犯规大王

与大本强硬的比赛风格类似的是,拉希德·华莱士也是NBA的技术犯规大王,一位退休裁判曾说过:“当你看到一个瞪着眼的大个子向你怒吼着冲过来,好像要掐断你的脖子,那么你不得不给他一个技术犯规。”实际上,这就是拉希德打球的风格,他的脾气确实不小,但他却绝对不是坏人。小奥尼尔是拉希德的好朋友,在东部半决赛期间,两人还曾一起出去吃饭,小奥尼尔说:“我在开拓者的第一年,只有拉希德给我留了电话号码;在训练中,他也是给我帮助最多的。”拉希德喜欢音乐,他在老家费城有自己的音乐工作室。在2004-05赛季的季后赛中,拉希德一共只吃了两个技术犯规,而在臭名昭著的奥本山宫事件中,他也是活塞队中惟一上去拉架的。谈到第二场总决赛,邓肯特意提到了拉希德:“他或许还不能在比赛的48分钟内都集中精力,但在他确实比过去懂得控制自己。”而活塞老帅布朗则表示:“拉希德是我教过的最好的球员,而且,他还是一个好人。”

他只是不太喜欢和陌生人沟通而已。“不要围着我,我要喘不过气来了。”拉希德每次跟新闻媒体打交道时都是这副腔调。他不声不响地穿着衣服,一边眼睛紧紧地盯着电视上正在转播的NCAA的比赛。这是他最喜欢收看的电视节目之一,几乎达到了场场不拉的地步。当另一位不知死活的记者居然大胆地问到了他的臭脾气是否得到收敛的问题时,正在兴头上的拉希德并没有因此而生气。“我的脾气还是以前那个老样子,只不过,我现在比以前快乐了很多,自然就没有什么发脾气的理由啊。”

猜你喜欢

华莱士底特律比利
不存在的杀手
幸运的“比利”(下)
幸运的“比利”(上)
华莱士父子:将提问进行到底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底特律之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