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主题班会课影响留守学生的思想

2017-03-27邓海萍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感化团队合作留守学生

邓海萍

[摘 要]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中国留守学生比例在逐年上升,而留守学生暴露出来的心理健康、道德行为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主题班会是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在主题班会中利用健康歌曲、竞赛活动、游戏、影视作品、角色表演等形式对留守学生进行教育,可发挥很好的德育效果。

[关键词]主题班会;留守学生;团队合作;沟通交流;感化;德育教育;关爱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3-0097-02

“三字经”中就有言道: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本性都是善良的,都是在犯错误中长大的,都走过弯路,但是每一个得到正确引导和真诚关爱的浪子都会回头。因此对待留守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我们应拿出多倍的关爱与耐心去引导感化他们,让他们拥有纯真、向善、至美的心灵。那如何去感化他们呢?作为一名班主任,笔者主要是通过设计一些有特色的班会,让这些留守学生敞开心扉,让他们知道世界并没有放弃他们,从而达到感化他们的目的。主题班会是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为了让主题班会发挥出更好的教育效果,其形式必须要新颖多样。笔者在主题班会中设计了以下几种形式。

一、充分利用向善、向美、向真的健康歌曲引发学生共鸣

在调查问卷中得知,我校69.3%的学生父母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外出打工了,51.7%的父母半年才回家一次。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陪伴与关爱,留守学生有了一种被遗弃的心理,从而产生对父母的怨恨,他们的心灵多数是脆弱的、孤独的。而面对来自生活与学习的各种不顺或是困难,他们更多的是选择逃避,不愿与人诉说,久而久之就把自己封闭起来。召开班会的目的是给这些封闭的心灵一个释放的窗口,让师生倾听留守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从而唤醒他们的纯真与向善之心。为了释放留守学生压抑在心中的情感,笔者选用了一些能引起学生共鸣的歌曲来渲染氛围。“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谁能看出我的脆弱;我来自何方,我情归何处,谁在下一刻呼唤我……”一首《感恩的心》曾唤出多少人的感恩情怀,曾唤回多少迷途的心灵,所以在上“感恩父母”的主题班会时,笔者就选用了这首歌曲。一曲《感恩的心》能够轻易触碰留守学生的内心,让他们坚硬似冰的心开始变得柔软。再如在开“阳光下共成长”的主题班会时,笔者以一首留守儿童的公益歌曲《想爸妈》作为开头,此曲展现了留守儿童对父母的思念,催人泪下。在班会中为了让学生更能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艰辛,笔者还播放了陈汉演唱的《牵挂》。在视觉和听觉的刺激下,学生心情都很沉重,有些学生在偷偷地抹眼泪,可见歌曲唱出了他们的心声,唱出了他们对父母的思念和牵挂。这些歌曲也释放了他们埋在心中的情感,触动了他们的心弦,打开了他们封闭已久的心灵之门。在班会接近尾声的时候,笔者设计了一个真情告白,让学生说说此刻最想对父母说的话。很多学生都说出了“爸爸妈妈,我爱你们,你们辛苦了”“爸爸妈妈,你们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努力学习的”等肺腑之言。平时最调皮的学生陈某说:“妈妈,我会照顾好外婆,帮外婆做家务的。我以后在学校不惹事了,要好好学习。”平时对父母怨恨最深的学生周某也流着泪说:“爸爸妈妈,我终于理解你们了,你们是为了让我过上好的生活才外出打工的。你们辛苦了,我不恨你们了,你们放心吧,我不再闹了,我会安心地在学校读书的。”《孝经》里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好的歌曲,能启发人的善心善行。在主题班会中适当地选取一些有针对性的歌曲,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唤起他们内心的纯真与善良,比起那枯燥的说教,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适当开展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胆量和团队合作精神

为了让班会课更活泼、生动、有趣,可以利用班会课举办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竞赛活动,大胆放手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通过竞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胆量,而且通过分组比赛,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使学生加强交流,增进友谊。比如2016年的国庆节前,学校要求每个班级都召开一次“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主题班会。笔者在开班会前就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让他们利用周末回家的机会上网查找我国各个民族的生活习俗以及国家的民族政策等,返校后再把个人的资料汇总到组长那里。学生对于这个任务非常感兴趣,积极性很高,所以效果也不错。由于准备充分,在知识竞赛中学生都非常活跃。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融入了集体之中。这节班会课由于采用了知识竞赛的形式,所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去求知,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这样的方式与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相比,学生更愿意接受前者。

三、在主题班会中融入游戏,寓教于乐,为留守学生架设人际交往的心灵之桥

我们都知道,沟通是一座桥梁,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要与留守学生沟通,就必须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心中困惑和生活经历等。其实教师平常是很难接触到留守学生的内心世界的,而他们也不会主动诉说,所以我们要创造一个让他们诉说自己内心世界的机会。因此在“中学生人际交往”班会中,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游戏,全班学生围成一大圆圈,将班中留守学生穿插其中,然后慢慢缩小圆圈,直到前面一个学生能坐到后一个学生的腿上,最后全体学生一起坐下,倘若人群稳稳地形成一个圆圈不摔散就为成功。我们不要小看这一游戏,它能考验人与人的沟通效果與亲密度,不但能让非留守学生带动留守学生参与到游戏中,而且能通过游戏增强学生间的沟通与互动。教师要在游戏中找到留守学生内心真善美的窗口,不经意间感化留守学生的纯真、向善、至美情怀,指引他们的行为。这个环节的主体是学生,尤其是非留守学生,他们主动与留守学生沟通的行为尤为重要。留守学生孤僻自私的行为多源于缺乏沟通,缺乏他人的倾听与关心,因此这样的活动能够给他们提供互相交流的机会,拉近彼此距离。游戏能让留守学生卸下心防,接受他人对自己的友好关爱,以便教师和非留守学生找到一个途径慢慢接近他们,解开他们的内心枷锁,让他们学会与人为善,不再孤僻自傲。在这一节班会中,学生都玩得很开心,连平时比较内向的学生都能在游戏中开怀大笑。游戏加强了学生间的亲密关系,拉近了距离,为学生间的沟通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四、用有教育意义的影视作品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怀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针对留守学生孤僻、自私、霸道、暴力、不听劝教等心理特点,笔者在班里召开了以“孝”为内容的主题班会。为了把这个班会开得成功,笔者在课前搜集了近几年来“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典礼视频,并把这些人物归为三大类:一是与人为善,帮助他人;二是弘扬了“孝”这一传统美德;三是为社会、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班会中将这些人物的视频分类播放,教师与学生一同观看。之后将学生分成十组,每组成员中非留守学生与留守学生的比例为2∶1。各小组选出一名发言人将本组成员观后感表达给其他小组与教师听,并要求感言必须融合组中成员的感想,然后将班上所有留守学生与非留守学生分开,形成两大组,再综合组员感想形成新的感言,最后教师做出总评。通过此活动,一方面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为留守学生建立起沟通交流平台,让留守学生融入班级这个集体大家庭,发挥合作的团队精神;另一方面又可以向留守学生传递感恩、谦卑、友善的道德情怀,使他们领悟“孝”的真谛,并在实际生活中付诸行动,让他们逐步转变自己的思想,学会沟通,懂得向善,领悟恭敬,最终走向真善美的大道。

五、在主题班会中融入角色表演,让学生感同身受

俗话说“体育不好出废品,智育不好出次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这体现了德育的重要性。在调查中我们发现,90.8%的留守学生父母是通过电话管教孩子的,一周联系一次的占36%,很少联系的占28%。这些数据有力地说明了留守学生主要有祖辈托管、亲戚托管、独自在家三大类,家长只是通过电话遥控,很难尽到监护人的责任。由于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加上社会对青少年的不良诱惑太多,导致很多留守孩子出现迷恋网络、自私冷漠、早恋、依赖性强、好吃懒做、厌学、打架、赌博等问题,青少年的犯罪率越来越高。德育是学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学校不但有教书的任务,还有育人的任务。那如何利用班会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干巴巴的说教班会已经不能引起學生的兴趣,也起不了任何的教育作用,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并亲自体验,才能让他们在参与中有所感悟,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因此在班会中根据班会的内容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小品,让学生去表演,直接参与其中,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针对学生的厌学心理,笔者设计了小品《卖书》,这个小品讲述了一个男孩因为不懂英语和数学在卖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波折。笔者专门挑选几个平时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事先排练好,然后在班会上给全班学生表演,表演结束后组织学生谈谈自己看完小品后的感触。通过小品,学生懂得知识的重要性,加强了对学习的重视。针对迷恋网络的问题,笔者根据一个有关中学生沉迷网络的案例,创作一个叫做《网络游戏,你还我儿子》的小品。这个案例主要讲一名优秀的中学生由于沉迷网络游戏而走向堕落的过程以及他母亲深夜寻儿的艰辛。为了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在演员方面笔者精心选择了三个表演欲强的学生(一个演妈妈,一个演当事人,另外一个演班主任),并联合语文教师根据案例写剧本。为了这个小品,我们足足准备了三个星期。由于准备充分,小品演得很成功,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催人泪下。最后笔者让那些经常去网吧上网的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并以四人小组的形式讨论网络游戏的危害及如何健康上网。通过活生生的事例,引导学生参与讨论,能使学生认识到沉迷网络的危害性,从而学会拒绝网络游戏,达到主题班会课的德育目的。

教师不仅是学生的良师更是益友。对于留守学生,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拿出充分的信心与耐心,不在主观上放弃他们,通过多种形式的班会课鼓励他们去寻找生活的阳光,走进他们的内心,给他们传输感恩、恭敬、谦卑的道德准则,鼓励他们勇敢地与人交流,形成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作为一个特殊群体,这个时代已经亏欠了他们原本能享受到的亲情,他们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关爱,因此我们不能再让他们觉得这个世界遗弃了他们。让我们用爱去包围他们,用道德去感召他们,找回这些学生的“本善”之心。

猜你喜欢

感化团队合作留守学生
如何提升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
赏识教育对单亲家庭学生的感化作用
“企业工作岗位法”在电子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如何与中职学生做朋友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