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婺源县大鄣山乡水岚村茶业发展初探

2017-03-26卢新松

蚕桑茶叶通讯 2017年4期
关键词:婺源县水口婺源

卢新松

(婺源县茶业局 333200)

婺源县大鄣山乡水岚村茶业发展初探

卢新松

(婺源县茶业局 333200)

水岚村是婺源县著名的产茶村,因其茶叶品质优异、做工精良和高雅兰香为茶业界所熟知。本文就水岚村茶业发展的生态资源、人文环境、发展历程等因素作简要揭示。

婺源县;水岚村;茶业;初探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茶,这种极具人文气息的神奇植物,在婺源历史发展进程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杯清茶到汉唐。翻开茶香弥漫的婺源历史长卷,婺源的茶,镌刻在陆羽的《茶经》里,流淌于文人雅士的笔墨丹青之上,浸润在明清皇室的唇齿之间。茶叶见证了婺源的社会经济发展,赐予了婺源人民物质与精神,也是溶于每位茶乡人民血液里的精神信仰。

婺源位于江西省东北部,毗邻浙皖两省。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厚重,是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被誉为是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自古就有“书乡”“茶乡”之称,产茶历史已逾千年。婺源北部多为崇山峻岭,在高山密林、水云深处,一座座粉墙黛瓦、依溪而居的徽派村落如珠般散落其间。“绿丛遍山野,户户飘茶香”,这里村村皆有茶叶,大鄣山乡水岚村是婺源县较具代表性的产茶村。

1 诗意栖居

沿着古坦水溯溪而上,便至灵岩洞国家森林公园。在似是山穷水复疑无路之处,有一条狭路顺山谷蜿蜒深入,十余公里便是水岚了。水岚距离县城有65km,为县内僻远乡村之一。水岚西、北两面与景德镇市浮梁县接壤,村落地处海拔520m的山谷中,远近重冈复岭,连峰碧绿。主峰海拔1 400m,为婺水发源地。

潺潺的溪水,由东而西穿村汩流。由于村庄坐落山谷,受地势狭窄的限制,故房屋只得沿溪流两侧依山参差错落构筑。古屋的雕饰较朴素,规模也不及思溪延村的商宅那样宏大,但放眼望去,粉墙黛瓦与层层昂起的马头墙,一样煞为动人,加上房前屋后桃李放霞、梨花披雪的点缀,令人感受到这是处幽雅环境中保存尚好的一处徽派建筑群落。现全村有204户、847人,除百余人外出浙江、福建、广东等地打工外,村民主要从事茶叶和油茶生产。

过去,徽州的每个村落都有水口,“祠堂社屋旧人家,竹树亭台水口遮。世阀门楣重变改,遥遥华胄每相夸。”这首《徽城竹枝词》,勾勒出了徽州村落的常见景观。水岚村的水口,是婺源境内保存甚好的古村落水口之一。水口两侧山上,长满了郁郁苍苍的古树,佳木葱茏,翠林密蔽。古树林中,珍贵树种有红豆杉、香榧等,其香榧胸围最粗的达4.5m。漫步至此,沐浴拂面清风,耳聆啾啾鸟语,不仅能唤起人们对山野情趣的寻觅,且可激发人们对返璞归真的追求,进而体验到“天人合一”的高尚享受。水口中,为关锁水流筑的石堨,完好横卧清溪中。为扼住关口,藉以“藏风聚气”的水南桥,亦安然高架村头。

水口下游有条峡谷,呈东北至西南走向,长约2km。峡谷幽深,悬垂的岩壁陡峭,茂密的竹木扶疏,藤蔓垂挂,野趣盎然。清澈的山泉,顺山势起伏,或急湍,或舒缓,随意漫流。水声尽皆悦耳,绝壑流泉,如丝竹叮咚柔美;空山飞瀑,奏出雄浑的交响乐章。[1]

2 幽谷茶香

好茶由境而生。单从水岚的名字我们就可以联想到这是一处风景绝佳、云腾雾绕之地。水岚村的茶园多分布于怪石嶙峋的山谷两侧,伴有兰花、桂花等植物,或成丛或成行。幽谷营造出的漫射光、昼夜温差、温湿度及独特的小气候,孕育滋养着两侧的茶园。陆羽茶经有载“(茶)上者生烂石”,似乎说的就是水岚。婺源是中国绿茶金三角的核心产区,而水岚则是核心区的高地了。

水岚村种茶源于何时现已无从考证,据当地村民说法,从他们祖辈迁居于此就有零星种植,百余年前,有先民采摘鲜叶,制成干茶,沿着青石古驿,挑往浮梁、休宁、屯溪等地换取钱粮。因其品质优异,做工精良,为茶商竞买对象。建国以后,茶叶逐步发展,至20世纪90年代末期,勤劳的村民就建有67hm2的群体种茶园。

新世纪以来,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婺源县出台多项茶业发展政策,对于新植良种茶园,县财政给予400元/667 m2的茶苗补助以及300元/667 m2的管理补助;对于新建、改建有机茶加工示范厂,县财政给予6万元/座的补助。在茶业政策的强力引导下,林生公司、茶博府公司等茶业龙头企业来到水岚投资建厂。2016年,茶园面积拓展至133 hm2,新建、扩建标准化加工厂4座,茶叶加工环境进一步优化,全村年茶叶收入600万元,户均收入3万元,茶业发展进入辉煌时期。

3 匠心若兰

《水岚村纪事》中记述了1949年水岚十四岁山村少年詹庆良的日记,曾经演绎过碧树红花中的人生梦想。在日记中,天真纯洁的詹庆良用稚嫩而有才气的工整小楷,描绘了淳朴的乡村生活和少年的欢欣与迷茫。仲春二月,“当在应暖之时,天气做得温和,谷风从东吹来,好发柴木枝叶,绿草也好萌芽”。“记得立秋乃一天,人喜有雨淋秋,我也喜有雨淋秋。立秋有雨落地,本年植物收成。早谷喜登丰年,迟禾也兆乐岁。迟、早两谷丰稔,农人心喜无忧,我也心喜不愁”。有读者猜测这极富才情的少年也许会成为徽州胡适那样的人物。然而,命运使然,詹庆良没有走出大山,在幽谷深处,成为一名一生与茶为伴的农民。

从日记字里行间,我们依稀能够品读出少年时的詹庆良那份对于家乡朴素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或许就是山坡上的那片茶点化了他,挽留了他,让他的心如茶般清澈而纯粹,直至终老。他的族人们也继承了这“如茶般清澈而纯粹”的基因,以这种从容如兰的心态,匠心独运,创制出了“水岚仙枝”茶,并多次荣获国内外茶叶大奖。“水岚仙枝”以其独具特色的兰花香,堪称婺源绿茶中的“仙子”。水岚村人秉承传统,以茶为业,创立了茶叶品牌“岚之山”,并将“水岚仙枝”茶发扬光大,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村民们成立了岚山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以种茶、制茶、卖茶发家致富,一座座徽派新居在幽谷中拔地而起,茶业成为水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的典范。

4 砥砺创新

婺源曾隶属古徽州,婺源茶商是徽商中的一支劲旅。明清以来,婺源茶商之多,仅县志可考的就有二百余人,茶号二百四十余个。从广州的“十三行”到上海的“十里洋场”,正是这帮“徽骆驼”,创造出了“无徽不成镇”的商界神话,他们的故事依旧生动而鲜活。水岚人经营茶叶有一种与生俱来禀赋,重重的山峦没有成为他们的阻碍,反而砥砺了他们的性格,那一道道行走于山梁之上的古驿道就是一种见证。他们从小就在茶园里嬉戏、奔跑,采茶扑蝶,呼吸着茶香成长,渴了、病了就喝一杯茶汤,茶叶对于他们有一种特殊的情感,一种不忘初心的坚毅。

现在的水岚有机茶业方兴未艾,全村107户加入了有机茶专业合作社,初步实现从传统茶业向现代有机茶业的蜕变。

[1]陈爱中. 一个不该遗忘的古村落——水岚[J]. 徽州社会科学, 2007(1):33~34.

猜你喜欢

婺源县水口婺源
水口水电站7号机组完成增容改造和并网发电
以旅游业为引导的乡村振兴经济策略研究
关于婺源多元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化保护研究
乡愁里的婺源
水口、水口环境与风水(下篇)
千年沧桑话水口
在婺源,邂逅最美春色
光影视界
画中婺源游
明清以来婺源的生态环境与社会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