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师舞蹈教学中的合作设计

2017-03-25付莉

参花(下) 2017年11期
关键词:排练幼师舞蹈

◎付莉

浅谈幼师舞蹈教学中的合作设计

◎付莉

舞蹈是中华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表达情感的最古老也是最直接的形式,它凝聚着华夏文化的翩翩古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研究表明,为了更好地提高幼师儿童的舞蹈学习效果,增强学科优势,通过在舞蹈教学中引用合作设计学习的方式,将激发儿童强烈的学习热情,增强儿童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责任感,最大效率提升儿童的舞蹈技能和舞蹈水平。

幼师 舞蹈 教学 合作 设计

一、舞蹈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教学原则

舞蹈教学原则是依据舞蹈教学的规律,在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基本要求。这些原则的提出,对于幼师舞蹈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与运用,师生关系的处理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直观与思维相结合原则

在舞蹈教学中,老师要充分运用各种直观手段(以动作示范和电化教学手段为主),并配合讲解,充分调动儿童的视觉、听觉等来感知动作。同时,老师要善于设疑、激疑,激发起儿童思维的积极性,为儿童知识技能的掌握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互相帮助原则

在幼师专业实施舞蹈教学过程中,合作设计能力的培养,实践是关键。为取得更佳效果,可采取两步走的做法。第一步为习题练习,以课上与课下、集体与个人结合的形式,由教师在课堂上确定练习曲目,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练习,并对之进行表演讲评,锻炼儿童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第二步,结合学校每年一次的舞蹈比赛,强加儿童的自编自演实践。在活动中通过儿童的互帮互助完成任务,促进儿童进一步掌握舞蹈技能与能力。

(三)区别对待与因材施教原则

同一年龄、同一性别的儿童有共同点,但又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如跟腱的长短、腰腿的柔韧性及各部位的协调能力等。儿童年龄越小,耐力就越差。因此要取得教学的实效必须注意区别对待,因材施教。首先,教师要了解儿童身体条件和舞蹈基础,并进行分析,然后再确定大多数儿童经过努力所能达到的目标,从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上,由于儿童的年龄特点,适宜进行柔韧性训练、软开训练、由浅入深的步伐训练和小巧灵活的动作。对儿童的训练还要注意不适宜进行用力过大的力量型的训练。由于儿童阶段是智力迅速发展的阶段,在舞蹈教学中,除了进行初浅的基础训练外,还可以结合儿童的心理特点,与姐妹艺术相连接,教一些音乐律动、歌表演和综合游戏。由于儿童学习的进度,适当的时候还可选用一些儿童喜欢的节奏感强的音乐,让儿童随着音乐即兴自由地舞蹈,不仅可以提高学习兴趣,而且也可以培养儿童的音乐节奏感和动作的创造意识。

(四)循序渐进原则

提出这一原则的主要依据是认识事物规律和运动技能形成规律。例如在训练中从原地轴心动作训练开始,逐步增加基本的移位步伐动作(诸如走、跑、跳、滑步、向前、后、斜线和转身),在此基础上再逐步过渡到步伐与手位以及全身的配合,能随着音乐表现出动作的节奏感、协调感和创造意识,儿童的舞蹈训练达到上述要求后,再进一步训练舞蹈的风格、韵律、乐感和舞蹈表现力,逐渐加入简单的技巧,并加强舞蹈动觉意识、动作创造意识和欣赏评价能力的培养。

(五)建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原则

舞蹈作为教育手段,已列入艺术教育之中。舞蹈教学不能仅注重知识技能的训练,还应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到舞蹈教学过程中。这一基本原则至少包含下列三个方面:首先,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方法引导儿童走进舞蹈,在亲身参与舞蹈学习过程中培养舞蹈学习兴趣,掌握舞蹈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养成鉴赏舞蹈的良好习惯,为终身爱好舞蹈奠定基础。其次,让儿童通过自己的肢体表现舞蹈语汇,来表达人类的真、善、美,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再次,通过各种群舞、集体舞、三人舞、双人舞的排练实践活动,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二、舞蹈排练中合作学习的体现

舞蹈编好后就可选择演员进入排练阶段,舞蹈排练是具体树立舞蹈形象,使舞蹈作品完整地体现于舞台的重要阶段,而这个阶段主要是创编者与儿童复合创作的过程。从某种角度上讲,舞蹈形象的创造要通过儿童的表演来完成,离开了儿童的表演,观众就没有具体可感的形象。因此,如何给儿童进行舞蹈排练,也是舞蹈教学中合作学习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讲解作品表现的主题和内容

排练开始,首先要向儿童分析舞蹈的主题思想,使大家明确这个舞蹈要表现的主题思想是什么,舞蹈情绪是什么,舞蹈结构是哪种,舞蹈创作有什么特色等。例如排练的舞蹈是情绪舞,首先就要向儿童讲解该作品属于几段体,表现何种情绪,表现的主题内容是什么。如果排练的是民族民间舞蹈作品,有关舞蹈的民族风格、地区特色、民族或民间的风格习惯等,都要一一介绍。这就使儿童的动作学习和表演有充分的内心根据,以便和老师共同完成作品的创作意图。

(二)教学舞蹈动作

舞蹈动作是舞蹈表现的基本手段,是展现作品思想内容、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思想感情、构成舞蹈独特风格的重要因素。所以,只有在教学动作方面严格要求,狠下功夫,才能使儿童准确、熟练地掌握动作的风格要领,使舞蹈作品完整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为此,教学舞蹈动作可以有以下几种做法:

1.舞蹈主题动作的教学

排练教学应从教学舞蹈主题动作开始。从学习舞蹈主题动作切入,有益于儿童对舞蹈作品主题思想、风格特点、动作韵味的理解,也有益于对主题动作变化发展派生出的舞段进行学习,从而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2.舞蹈主题舞段的教学

由于舞蹈是由主题动作变化发展而派生的系列化的舞句组成的,因此,在教学中,依然可采取先分后合的方法,即先教舞句,然后再将一个个舞句连贯起来教学。教学中,要引导儿童从动作运动变化的规律上去领悟,即无论舞句的动作是如何复杂,万变都不离主题动作,一切动作都是由主题动作变化、发展、集中、概括所派生的,这样就可以使儿童在繁多复杂的变化中找出和领悟动作运动的特有规律。此外,由于舞句是由几个动作组成的,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连接转换过程,以使儿童的舞句能跳得顺畅优美,从而使舞段的教学能顺利进行。

3.个别舞段的教学

通常在群舞作品中,为了增强队列画面和情绪对比的效果,除了集体舞蹈之外,一般还会有领舞或三四个演员分别表演的片段。因此,在排练中,要将其和群舞段分开,单独进行排练,待排练好后再与群舞段统一合成。

三、结语

时代在前进,舞蹈这一艺术门类也在不断发展、完善。舞蹈教学是师范院校音乐教学活动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教学的目的各地各校是明确一致的,但教学内容和方法却不尽相同。幼师舞蹈教学要大胆探索、不断创新,运用合作设计的教学方法,使舞蹈艺术在儿童身上展现它的艺术风采,并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幼师舞蹈教学能够走上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道路,力求培养出21世纪所需要的合格的幼儿园舞蹈教师。

[1]田巍巍.浅析舞蹈创编中舞蹈形象的塑造及影响[J].青年文学家,2012(16).

[2]郭江峰.试论舞蹈思维对舞蹈创编的影响[J].戏剧之家, 2014(17).

[3]马莎.论文化底蕴与舞蹈之间的关系[J].群文天地,2013(02).

[4]王克芬,隆荫培,主编.中国近现代当代舞蹈发展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

[5]袁禾.论舞蹈意境[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7(04).

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帮助——接受型学习策略对培养学前教育人才的有效应用研究——以音乐类课程为例”(课题编号:Z J C1214053)的研究成果。

付莉,女,本科,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舞蹈教学)

(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排练幼师舞蹈
舞动未来
A quieter world during the lockdown
男幼师荒
学舞蹈的男孩子
两个大忙人
舞蹈课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一名幼师的高山族舞蹈情怀
合唱排练的方法研究
表演:幼师语文口语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