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粒”也可不治疗

2017-03-25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

家庭医药 2017年13期
关键词:第三军医大学骨髓移植分子生物学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 高 蕾

“慢粒”也可不治疗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 高 蕾

目前,慢性髓系白血病(简称“慢粒”)治疗首选是药物,而在经过严格临床管理及监测下,也可停止靶向药物,并能继续维持相对健康缓解的状态,被称为“无治疗缓解”。无治疗缓解并不等于擅自停药,而是早期进行规范监测治疗,并满足一定条件的患者才有可能进入无治疗缓解。这已经成为“慢粒”治疗可实现的目标。

“慢粒”是一种获得性造血干细胞起源的恶性克隆性疾病。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0.36/100000,在成人中,占所有白血病的15%~20%。“慢粒”患者出现症状时一般表现为白细胞计数增多、脾脏肿大、疲倦、盗汗、体重减轻、腹部饱胀等,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也给患者家庭造成长期的痛苦和沉重的负担。

近年来,随着人类对白血病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认识的飞速发展,分子靶向药物被认为是未来治疗白血病最具前景的手段。但一旦患病是否需要移植或终生服药的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广大“慢粒”白血病患者。

之前我们常说骨髓移植是唯一有望治愈“慢粒”的方法,但骨髓移植的风险比较大,中晚期患者做骨髓移植较困难,随着以靶点为目标的新型药物研发,也可以做到大部分“慢粒”患者达到分子生物学缓解,但这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分子生物学缓解是我们采用靶向药物治疗可达到的最好目标,据最新的欧洲临床研究显示,针对一部分早期就规范药物治疗并监测持续达到分子生物学缓解目标4年以上的慢粒患者,就有机会进行“无治疗缓解”。

在停药后,患者需要规律的PCR(多聚酶链式反应)监测。一旦发现没有达到相应的指标,就需要重新开始治疗,重启原剂量靶向药物治疗后,几乎所有患者都仍能很快重新获得分子学缓解,也就是可以继续停药进入无治疗就可缓解阶段。

但要提醒的是,期待获得无治疗缓解的“慢粒”患者需要进行严格的疗效监测,无论是换药还是停药都要以此为依据。此时,“慢粒”已从恶性血液病过渡到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变为可管理的慢性病,甚至部分患者停药后病情能长期缓解。但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病程管理。

因此,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应根据相关诊疗指南定期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这样才能知道病情是否得到很好的控制,有无“无治疗缓解”的机会及是否已达到治愈的目标。

分子生物学缓解

血液学完全缓解就是血液、骨髓检查基本正常。需具备以下条件:

(1)临床无白血病浸润所致的症状和体征,生活正常或接近正常;

(2)血常规化验显示血红蛋白≥100g/L (男性)或≥90克/L (女性及儿童),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9/L,血小板≥100×109/L,外周血中未发现白血病细胞;

(3)骨髓中原始细胞≤5%,红细胞及巨核细胞系正常。

当患者同时满足上述3条时,则为完全缓解;若患者骨髓检查符合有关标准,但临床或血常规化验尚未达到相应标准时,则视为部分缓解;否则为未缓解。

分子生物学缓解是近几年提出的判断白血病治疗效果的新的客观指标。它比通常所说的血液学完全缓解更精确、更进一步,达到分子学生物学缓解更接近治愈。

分子生物学缓解的指标为:

(1)白血病特异基因如AML1/ETO基因、CBFβ-MYH11基因、bcr/abl基因、IgH基因重排、TCR基因重排等基因,检测3次以上阴性。

(2)白血病相关基因如WT1基因、Survivin基因、NPM基因等检测3次以上阴性。

猜你喜欢

第三军医大学骨髓移植分子生物学
骨髓捐献会影响健康吗
光明所系 幸福相托
——走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眼科专科医院
本科生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教学改革初探
自体骨髓移植联合外固定治疗骨折不愈合
ABO亚型Bel06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成军:从HCV入手,探索脂类代谢分子生物学新机制
红外期疟疾疫苗的研究进展
红内期疟疾疫苗的研究进展
少突胶质细胞瘤的分子生物学改变及临床意义
第三军医大学完成国内首例镜像反射脊柱微创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