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农业节水灌溉效率研究

2017-03-25李秀菊黄喜良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7年2期
关键词:耕地面积播种面积用水量

□鲁 琳 □李秀菊 □黄喜良

(1河南省郑州水文水资源勘测局;2河南省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站)

河南农业节水灌溉效率研究

□鲁 琳1□李秀菊1□黄喜良2

(1河南省郑州水文水资源勘测局;2河南省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站)

文章运用对比的方法,分析2001-2015年河南全省作物播种面积、粮食产量与农业灌溉用水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在农作物播种面积不断扩大、粮食产能逐年增长的情况下,农业灌溉用水量、亩均灌溉用水量、吨粮用水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概括了农业节水灌溉措施的成效,为“十三五”农业节水灌溉规划提供理论支撑。

河南农业;节水灌溉;效率;研究

1 引 言

2003年以来,河南农业连续十三年丰产丰收,粮食产量连续10 a超过千亿斤,在满足河南1亿人口吃饭的同时,每年向外省调出原粮和粮食制成品4×1010t,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显著贡献。农业的丰产丰收,农田水利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十五”以来,河南各级水利部门以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规模化节水增效示范项目、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等为抓手,通过大力推广低压管灌、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农业节水增效成果显著。2015年末,河南省实际利用耕地面积约7.87×106hm2,有效灌溉面积5.06×106hm2,节水灌溉面积1.6×106hm2,占耕地面积的20.34%。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106hm2,占耕地面积的13.12%。全省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由2000年的0.50提高到2015年的0.60。同比灌溉用水量由2000年的2 869 m3/hm2下降到2015年的2 340 m3/hm2,农业灌溉用水量占用水总量的比例由58.62%下降到50.38%(见表1)。

表1 河南省农业节水灌溉发展状况分析表

随着河南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粮食生产的刚性需求与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通过农业灌溉节水增效措施,特别是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效率,构建与粮食生产相适应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实现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十分必要。

2 河南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分析

2.1 分析组的选取

为了检验河南省农业节水效率,结合来水频率、用水总量、农业用水量、农业灌溉用水量、播种面积、粮食产量等基础数据,按照代表年方法,分别选取2001-2005年、2006-2010年、2011-2015年3组数据进行环比分析。2001-2005年分析组,是重视农业节水工程建设,粮食产量开始提升阶段。2006-2010年分析组,是积极推进节水工程措施,粮食产量跃上千亿斤阶段。2011-2015年分析组,是大力推进节水灌溉技术,规模化实施节水灌溉工程,农业持续丰产丰收,粮食产量不断创出新高阶段。

2.2 分析方法

运用环比和对比分析方法,依据《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2001-2015)、《河南省水资源公报》(2001-2015)数据分析,对2001-2005年、2006-2010年和2011-2015年3个分析组进行分析。

2001-2005年全省播种面积8.93×106hm2/a,粮食产量4.15×107t/a;农业灌溉用水量1.21×1010m3/a,占用水总量的52.3%,占农业用水量的92.38%;每公顷平均灌溉用水量2 882 m3。

2006-2010年播种面积9.56×106hm2/a,粮食产量5.3×107t/a;农业灌溉用水量1.21×1010m3/a,占用水总量的53.89%,占农业用水量的91.98%;每公顷平均灌溉用水量2 650 m3。

2011-2015年播种面积1.01×107hm2/a,粮食产量5.75×107t/a;农业灌溉用水量1.15×1010m3/a,占用水总量的50.38%,占农业用水量的92.17%;每公顷平均灌溉用水量2 513 m3。

2001-2005年与2006-2010年与2001-2015年环比分析:播种面积环比增长12.85%,粮食产量增长38.54%,农业灌溉用水量减少5.43%,每公顷平均灌溉用水量减少12.80%。

通过对2001-2005年、2006-2010年、2011-2015年3个“五年节水灌溉规划”期间的主要节水指标的对比分析,表现出显著的节水效果(见表2)。

表2 河南省农业灌溉节水指标对比分析表

3 河南农业节水潜力分析

基于上述分析,河南省农业节水灌溉增效潜力空间明显。一是全省节水灌溉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20.34%,占有效灌溉面积的30.56%。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13.12%,其中低压管灌面积占耕地面积的11%,喷灌面积占耕地面积的1.84%,微灌面积占耕地面积的0.28%,发展节水灌溉的空间巨大。二是现有的节水灌溉工程建设,重视工程输水节水,以低压管道输水灌溉为主的节水灌溉技术得到了较好发展,但与农艺节水措施、管理节水措施不衔接的问题突出,蕴含着巨大的节水潜力;三是发展不平衡,丘陵地区由于地形起伏较大,田高水低,工程投资大等因素,节水灌溉发展滞后。但是这些地区适宜种植果蔬经济作物,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特别是喷灌、微灌的需求巨大,开展高效节水灌溉的前景广阔(见表3)。

表3 河南省2015年农业灌溉节水潜力分析表

4 结语

据预测2020年全省总需水量3.07×1010m3,其中农田灌溉用水1.80×1010m3,占总需水量的58.73%。总供水量2.99×1010m3,缺水8.14×108m3,缺水率2.7%。按照《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规划》和《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建设规划》,规划到2020年全省新增粮食生产能力将提高到6.50×1010kg,在全省现有7.87×106hm2耕地中,用5×106hm2作为粮食生产核心区,提高复种指数,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07hm2。通过采取综合措施,稳定面积、提高单产,巩固夏粮、主攻秋粮,优化结构、增加效益,对其中1.67×106hm2吨粮田进一步巩固提高,单产稳定在1.50×104kg/hm2;1.67×106hm2中产田开发成高产稳产田,单产提高到1.35×104kg/hm2;1.67×106hm2低产田改造为旱涝保收田,单产提高到1 200 kg/hm2。到2020年,为实现粮食生产跃上6.50×1011kg的新台阶,必需构建与粮食生产相适应的水资源承载能力。

“十三五”期间,河南省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思路,积极谋划现代水利建设,谱写农业节水灌溉浓墨重彩新篇章,为现代农业发展保驾护航。一是为适应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品质,积极推进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发展,规划在平原井灌区全面普及低压管道灌溉,在豫西、豫北山丘区规模发展喷灌和微灌,构建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模式。二是积极引进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技术、新装备,通过推广喷灌、微喷灌、渗灌等精准灌溉节水技术装备,引领大田农业灌溉技术创新,为现代农业提供科技支撑。三是通过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改革试点县的示范带动,全面推进农村水利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构建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建设和运行管护体系,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现代水利支撑。四是按照《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战略纲要》、《全国农业节水发展纲要》,科学制定农业灌溉用水目标。规划到2020年,全省农业灌溉用水综合利用系数由2015年的0.60提高到0.62,其中井灌区提高到0.75,渠灌区提高到0.60。

“十三五”期间,河南省积极推动《河南省高效节水灌溉总体实施方案(2014-2018)》和《河南省农业水价改革实施方案(2016-2025)》的实施,为节水增粮和节水压采提供工程支撑。以规模化节水示范项目、小型农田水利资金项目为依托,全面普及节水灌溉工程措施,规模化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促进农业节水取得新成效。

[1]杨骞,刘华军.污染排放约束下中国农业水资源效率的区域差异与影响因素[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5(1):114-128.

[2]杨静,陈亮,陈霞.我国粮食安全的水资源支撑问题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9(6):70-76.

[3]徐春晓,李云玲,孙素艳.节水型社会建设与用水效率控制[J].中国水利,2011(23):64-72.

编辑:韦诗佳

S274

:A

:1673-8853(2017)02-0020-02

2016-12-14

猜你喜欢

耕地面积播种面积用水量
土库曼斯坦土豆播种面积创纪录
2021年俄罗斯油籽播种面积或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某师用水水平分析与评价
你的用水量是多少?
你的用水量是多少?
澳大利亚研发出新型农业传感器可预测农作物用水量
美国大事和玉米播种面积将提高
2017年玉米播种面积将减少
家畜养殖生产的环境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