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傅斯年史学思想与兰克史学之比较研究

2017-03-25李晓旭

北方文学·中旬 2017年2期
关键词:客观主义傅斯年

李晓旭

摘要:傅斯年是中国近代史学大师,主张“史料即史料学”,其创立的史料学派对后世史学产生了甚远影响。其对史料的重视、客观主义、科学主义都与德国的兰克史学有许多共同点。以下主要探究傅斯年的史学思想和兰克史学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傅斯年;兰克史学;客观主义;史料学派

一、傅斯年及其史学思想

傅斯年(1896-1950)史料学派创始人,为中国史学的科学化、现代化做出突出的贡献。傅斯年自小受到祖父严格的教养,1916年夏傅斯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本科国文门。傅斯年自己也曾说过“最初也是崇信章氏的一人”。而章太炎学派继承的是乾嘉考据学派的衣钵的。1919年从北大毕业后先后留学于英国、德国研习史学、哲学、数学等,期间兰克学派的史料观和实证主义都对傅斯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928年傅斯年归国后建立了——史料学派。傅斯年提出“史料就是史料学”的思想,其在《史学方法导论》中将史料分为可互证的八类“直接史料对间接史料、官家的记载对民间的记载、本国的记载对外国的记载、近人的记载对远人的记载、不经意的记载对经意的记载、本事对旁涉、直说与隐喻、口说的史料对著文的史料”。傅斯年在 《史料与史学》的发刊词中说:“本所同人……乃纯就史料以探史实也……此在中国,固为司马光以至钱大昕之治史方法,在西洋,亦为软克、莫母森之著史立点”可见傅斯年对兰克推崇备至,他甚至自称是中国的兰克,创办的历史语言研究所也要建设成“中国的郎克学派”可以看出傅斯年在留学期间深受到兰克学派的的影响。

二、傅斯年与兰克史学思想之比较

兰克是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史学家,兰克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他的客观主义精神和科学的治史方法。首先是兰克主张史家要如事直书。他认为史家的任务就是把历史上发生过的人和事以文字形式叙述下来,要尽量消灭“自我”。其次兰克提出了系统的搜集、校勘史料的方法。在甄选史料的问题上,兰克重视档案、书信、回忆录等第一手史料的价值。现代学者总把傅斯年与兰克联系在一起,下面就把傅斯年和兰克史学思想做一个比较。

(一)对史料的重视

傅斯年和兰克同样都非常重视史料在历史研究中起到的作用。傅斯年搜集一切可以利用的史料,其建立起来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搜集史料、整理故宫档案、开展考古发掘工作等,都极大的扩充了其研究范围,甚至小到私人日记、新闻报纸都是他可以利用的材料。兰克为了搜集史料也是不遗余力。为了搜集到第一手史料“兰克频繁的进入于柏林、维也纳、罗马、威尼斯、佛罗伦萨、巴黎等名都大邑的国家档案馆或私人藏馆”,尤其善于利用档案。在对史料的重视程度上二人是不相上下的。

(二)科学的治史方法

傅斯年运用多种学科手段处理史料。他所做的工作基本集中于如何搜集整理史料上,然后又现代科学的方法对史料进行考辨,如“地质、地理、考古、生物、气象、天文等学,无一不供给研究历史问题者之工具”。

而兰克处理史料的方法主要是内证、外证法。收集同一事件的不同史料中,然后用语言学对史料进行对比,确定史料年代的外证法,在分析作者在史料中所表达的观点立场来辨别史料的内证法。此时的兰克并没有像傅斯年一样运用地理、考古、生物等科学的手段对史料进行分析,这也是科学发展的局限所造成的。

(三)对史观的态度

傅斯年在《史学方法导论》开卷即讲“史学的工作是整理史料,不是作艺术的建设,不是做疏通的事业,不是去扶持或推倒这个运动,或那个主义……”,从这里看出傅斯年认为想要保证史料的客观性需要摒弃哲学及伦理价值的评判。傅斯年不追求史观,历史的客观性在史料中寻找,反对将哲学、主义参杂与历史中。而兰克也追求历史的客观性,可是兰克反对的哲学观是那些忽视上帝在历史上起到作用的历史哲学观点,这与兰克反对哲学和伦理道德在历史中的判断有着本质的区别。

综上所述,兰克史学史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横扫整个世界,傅斯年在当时的历史潮流中不可避免的受到兰克史学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无论是傅斯年对史料的重视,还是客观实证精神都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兰克史学的影响,但是傅斯年的史学思想是在中西方史学的碰撞下形成的,既有兰克史学的影响,也有乾考據学派的影子。

参考文献:

[1]欧阳哲生.傅斯年全集一史学方法导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0:309.

[2]欧阳哲生.傅斯年全集— <史料与史学发>刊词[M].傅斯年,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335.

[3]岳玉玺,李泉,马亮宽.傅斯年:大气磅礴的一代学人[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135.

[4]张广智.兰克史学和它的世界影响[J].历史教学问题,2005(3).

[5]欧阳哲生.傅斯年全集一史学方法导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9:317.

[6]欧阳哲生.傅斯年全集——史学方法导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9:308.

猜你喜欢

客观主义傅斯年
藏在最后一笔稿费里的爱
欧洲商法立法体例历史的启示
元气淋漓的傅斯年
中日新闻术语之比较
社会危害性判断标准问题研究
傅斯年:我们不是读书的人
试论德里达解构方法论(策略)的矛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