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引导学生自我管理

2017-03-25张斌

甘肃教育 2017年3期
关键词:家校联合自我管理引导

张斌

【关键词】 班级管理;自我管理;引导;自律;家校联合;监督

机制

【中图分类号】 G6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3—0033—01

小学阶段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发展时期,好的行为习惯可影响一生,反之会成为学生发展的绊脚石。笔者认为,管其行,而不如自省之;约法其令,而不如无令行之。也就是说,如果能让学生从被动接受教育管理而到主动自我管理,那岂不是一种最好的教育效果吗?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做法。

一、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引导是关键

1. 强化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一方面,我们要善于引导,让学生知道生活、学习中哪些是属于自己能独立完成的任务,一定要求独立完成,对学生进行自主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小学生都喜欢得到老师的赞扬,为了激发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我校实行每周两天的学生自我管理“表扬日”制度,遇到自主完成好的事情,及时表扬,使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无形之中进行自我管理意识的强化。

2. 自我管理的引导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自理能力强的人才。从小对学生实行自我管理,有利于学生及早认识自我,做事有主见,遇事沉着冷静,能很好地处理与同学、老师、家长的各种关系,在成长中逐步形成自我管理的能力,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这种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主要受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的影响,而引导小学生自我管理正是其内部因素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途径。

二、建立自我管理委员会,自律是出发点

1. 班级小熔炉,提升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首先,由全班學生根据思想表现、服务大家等情况选出6位同学担任班级自我管理委员会委员,委员会成员在老师的帮助下制订学习、纪律、卫生、服务他人等方面的班级公约,然后在学生中征求意见与建议,在充分取得同学们认可的基础上,将全班学生分为6个小组,每周有一个小组在班会课集体承诺,其他小组的学生在一周内对这个小组的学习、行为表现等进行监督,本小组的学生每天也对小组内的成员表现进行评价,及时纠正不良现象。

2. 积极搭建平台,创设自我管理的氛围。学生的自主养成教育更有利于在学校大环境的影响下发生变化,于是我校积极组建自我管理委员会,与校委会一起制订了《西峰中心小学一日常规歌》,自我管理委员向全校学生发出严格遵守此规定的提议,每周在全校师生总结会上各班上台承诺,严整的班级队伍,响亮的口号,庄严地向全校同学许下诺言,能严格按照《一日常规歌》要求去做,若日后违反,自行取消所获流动红旗,并向全校师生道歉。用学生自己制订的准则要求约束自己,是一种自主行为,这样的约束从学生内心深处乐于接受,是主动意识的显性表现。学生在相互监督自律的情况下,行为习惯大有改观,显示出一派积极向上的进取现象。

三、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家校教育是主渠道

1.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要从多方面入手。首先,要制订活动计划,要求学生人人遵守;其次,充分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分小组、分阶段让学生安排活动的实施步骤,提出各项要求,实行自我约束,教师只是给予一定的指导,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最后,要重视对活动结果的评价,尤其点明活动中自我管理做得好的学生和事,使学生受到耳濡目染的影响。

2. 利用家庭教育实现学生自我管理。首先,培训家长怎样在家中教育孩子,让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有方向、有方法;其次,把学生在家中主要的日常行为分为学习、卫生、礼仪、做事、思想等五个方面,每星期家长根据表现共同对学生在家中的表现进行一次评价,并把评价结果及时反馈到老师这来,老师对学生的家庭表现进行诊断,并把诊断结果记录下来。最后,每周一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内对各自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达到自我反省的目的。

四、自我管理的实施,监督机制是保障

首先,班规的制订要根据学校的要求,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根据民意,从学习、纪律、品德、体育、卫生、日常行为等方面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规范的要求。由于这些班规是学生自己参与制订的,因而在执行中,学生都能较为自觉地遵守。其次,要根据班规建立一整套学生自查自纠、班干部督促检查的自主管理的监督机制,从制度上保证学生自主管理能真正落到实处。班级的管理是长期、复杂的过程,学生的自主管理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此,教师要审时度势,并在工作上给予学生指点和帮助,逐步完成由教师管理向学生自我管理的过渡,真正培养起学生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城郊小学问题学生自我管理方法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为GS[2015]GHB0321)

编辑:郭裕嘉

猜你喜欢

家校联合自我管理引导
关于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家校联合 共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