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理想情境,促进学生感悟与表达

2017-03-25王承娟

教育 2017年8期
关键词:绿洲笔者课文

王承娟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情境教育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师关注的热点。情境教育作为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可以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与引导下,让学生置身于生动的场景中,催发个性化的感悟与言语的表达。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小学语文情境教育实践作如下探究。

付出真诚关爱,引发自主感悟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及语文综合能力,包括学生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心智发展、情感的升華等等。要构建理想的教学情境,教师首先要对学生付出真诚的关爱,能够走进学生心里,感受学生的情感,增强学生内心的自主感悟,激发言语表达的主动性。比如,在教学《普罗米修斯盗火》一课时,笔者首先提问学生:“盗”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说:“盗”就是偷的意思。笔者接着再问:那么,你们对偷东西的人有什么看法?学生们回答说,“偷东西的人是可耻的!是不可原谅的!”笔者接着启发:“盗”在字典里被解释为偷的意思,在这篇课文里,作者将普罗米修斯置于千夫所指,众人痛恨,不可原谅的小人的境地,同学们,你们同意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不同意!笔者接着讲到,“是啊,老师也很支持你们的观点,可是有些人就不大满意大家这样的观点,这样吧,让我们一起来仔细地阅读一遍课文,从课文的语言中,找到自己的理由的根据,然后说出来,让不同意的人心服口服,好吗?”这样的情境下,学生的阅读欲望被激发,积极性调动起来,在充满活力的教学氛围中,学生去自主感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融入生活实际,深化学生体验

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总结可以看出,小学生尤其喜欢与他们生活相关的文章。因此,教师可以把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所见所闻所感等作为学习的资源。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教师要善于设计恰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生活与课文交融,打开学生宝库,深化对生活的体验,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小学语文教材中编入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字里行间都都充溢着作者美好的情愫,读来回味无穷。教师要引领学生解读朴实的文字中所蕴含的丰富内涵,仅仅依靠对课文逐字逐句的分析,很难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也得不到保证。因此,我们要尊重学生内心的感受,跳出课堂束缚,让学生的语文学习与实际生活接轨,找到情境教育的源头活水。比如,在教学《蚂蚁和蝈蝈》一课时,为了加强课文与生活的联系,深化学生的体验,笔者给学生设计了续写故事的作业,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展开想象,编写了各种情节的故事,突出表现了“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的主题。

书面口头并重,注重表达效果

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语言表达的机会。构建理想的情境,应该与学生的有效表达联系起来。学习语文,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同样重视。对于书面表达,教师经常会错误地认为是学生的习作,实质上这也是学生平时口头表达的另一种练习方式。比如,《黄山奇松》一文,该文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对黄山松的赞叹和喜爱,文章采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把黄山松的“奇”和“美”表现的淋漓尽致,是一篇加强学生语言训练的美文。在教学时,笔者利用视频给学生播放了黄山风景,让学生通过欣赏山顶上、陡崖边那些潇洒、挺秀的奇松,来理解黄山奇松之“奇”的描写,如“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的欢迎宾客的到来。”引导学生去思考:迎客松为什么被称好客的主人?启发学生抓重点词语谈理由。接下来,再让学生说出陪客松、送客松的“奇”,学生通过自己的感悟,进一步理解了黄山奇松之“奇”。

创设质疑情境,引导学生提问

小学语文教学中理想的教学情境,要做到激活学生的思维,而创设质疑情境,可以引导学生张开思维的翅膀去想象、猜测、形成疑问,让学生边学习边思考,从而加深感悟,促进言语的表达。比如,在教学《沙漠绿洲》时,笔者首先给学生出示了一张贫瘠的沙漠照片,并提问学生,“同学们,老师要带你们去照片中的地方旅游,想去吗?”有的学生听了摇头说,“不去,那地方一点都不美!”笔者接着说,“同学们知道图片中的地方是哪里吗?对,是阿联酋绿洲,这里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下面我们学习《沙漠绿洲》,面对这个题目,学生又提出了不少问题:沙漠中怎么会有绿洲?绿洲是什么样的?沙漠中的绿洲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学生带着寻找答案的兴趣阅读这篇课文,一定会给课文中所描述的阿联酋的绿洲所吸引。通过质疑情境的创设,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他们在问题的引领下,主动思考,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对作者文中所表达的敬佩和赞美,产生共鸣,由此提升了学习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使小学语文课堂带来了巨大变化,也使得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边实践边反思总结,并选择有效策略开展教学。今后,我们在教学中还要努力构建理想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感悟与言语表达,让小学语文情境教育借课改的东风,催一树花开。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绿洲笔者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绿洲里的老先生
老师,别走……
背课文的小偷
沙漠绿洲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留一片绿洲 此处肾好
心中有块美丽的绿洲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