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幽门螺杆菌感染和非甾体类抗炎药对消化性溃疡出血的影响

2017-03-24蔡红慧祝炳军

健康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非甾体抗炎药消化性

蔡红慧,祝炳军

(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 内科,浙江 绍兴 312000)

临床观察

幽门螺杆菌感染和非甾体类抗炎药对消化性溃疡出血的影响

蔡红慧,祝炳军

(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 内科,浙江 绍兴 312000)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和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与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关系。方法 收集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观察组)和消化性溃疡非出血患者(对照组)各95例的临床资料,对比2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和非甾体类抗炎药服用情况,观察2者对消化性溃疡出血的影响。结果 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和阴性的患者间消化性溃疡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19,P=0.099);服用过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患者出血发生率高达69.2%,显著高于未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患者(χ2=16.256,P=0.001),而偶尔服用、短期服用及长期服用的患者间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6,P=0.977)。结论 单纯的幽门螺杆菌感染不会增加消化性溃疡的出血发生率,用过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患者消化性出血发生率高,但是与服用的时间长短没有关系。

消化性溃疡出血;幽门螺杆菌;感染;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消化性溃疡主要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约10%~15%的人一生中得过此病[1]。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在逐年上升,发生的病因也复杂多样,如吸烟、饮酒、不良的生活习惯、环境、胃酸、胃蛋白酶对于黏膜的侵袭作用等;目前认为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两大主要原因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使用[2]。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包括出血、幽门梗阻、穿孔和癌病等,消化道出血是最常见的并发症[3],本研究主要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和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与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1年1月—2015年12月在本医院治疗的消化性溃疡190例;其中伴出血患者95例(观察组),均经胃镜检查明确诊断为消化溃疡出血,出现呕血、血便等上消化道出血症状,排除恶性病变患者;非出血患者95例(对照组),经胃镜明确诊断为消化性溃疡非出血,排除胃癌、食管病变出血、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者。观察组中男64例,女31例,平均年龄55.26±7.78岁;74例有吸烟史,55例有饮酒史,73例有既往溃疡史。对照组中男68例,女27例,平均年龄57.29±7.89岁;72例有吸烟史,58例有饮酒史;76例有既往溃疡史。2组上述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幽门螺杆菌检测 1)采用快速尿素酶检测幽门螺旋杆菌;2)组织病理学检查:取胃部活组织标本,切片后在染色镜下寻找幽门螺杆菌;3)14C-尿素呼气试验。所有患者均进行了上述3项检测,若有两种及以上阳性即可诊断为幽门螺旋杆菌阳性。

1.3 观察指标 统计幽门螺杆菌阳性例数;调查患者是否有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史,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去痛片、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美洛昔康、吲哚美辛、双氯芬酸钠、肠溶阿司匹林等。根据患者不同的服药时间和周期等,将患者的服药史分为3部分:在一周内间断服药者为偶尔服药者;一个月内持续服药为短期服药者;超过一个月时间的长期服药为长期服药者。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定量资料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定性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则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消化性溃疡出血 本组19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中153例(80.53%)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其中72例(47.06%)发生消化性溃疡出血;37例幽门螺杆菌感染阴性的患者中有23例(62.2%)发生消化道溃疡出血;是否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间的的消化性溃疡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19,P=0.099)。

2.2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与消化性溃疡出血 本组19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中,117例未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73例有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史;2者消化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38.46%(45/117)、68.49%(5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256,P=0.001)。服用过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患者中21例偶尔服用,26例短期服用,26例长期服用;出现消化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66.67%(14/21)、69.23%(18/26)、69.23%(18/26),3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6,P=0.977)。

3 讨 论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多年来一直用于治疗关节炎所引起的头痛、牙痛、神经痛和肌肉关节扭伤等,具有镇痛、解热、抗风湿等作用[4-5]。据文献报道,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患者,均会出现不同轻重的消化道症状,轻者如消化不良,重则出现出血和穿孔等[6-7]。主要原因是,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在酸性的环境中是以脂溶性的非离子形态存在的[8],能快速渗透到上皮细胞进行电离,在电离过程中会产生有害的物质[9]。本研究发现,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患者发生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比例显著高于未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患者(P<0.05)。

目前关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和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在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中的作用仍然存在很大的争议[10-11],本研究中,是否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间的的消化性溃疡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见,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并发出血没有直接的关系。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时间长短与患者是否发生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没有关系。可见,单纯的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能增加消化性溃疡的出血风险,而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明显增加消化性溃疡患者并发出血。

[1]Silverstein FE. Improving the gastrointestinal safety of NSAIDs: the development of misoprostol—from hypothesis to clinical practice. Dig Dis Sci,1998,43:447-458.

[2]Griffin MR. Epidemiology of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associated gastrointestinal injury. Am J Med,1998,104(3A):23S-29S.

[3]张晓军,黎红光,栾双梅,等.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预测[J].中华消化杂志,2006,26(2):135-136.

[4]岳晓粉.NSAIDs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危险因素分析[D].天津:天津医科大学,2013.

[5]王莹.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回顾性分析[D].大连:大连医科大学,2010.

[6]周虹,吕农华.消化性溃疡并出血高危因素的研究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0,18(33):3544-3547.

[7]郭冉.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关系的临床分析[D].济南:山东大学,2012.

[8]任素芳.消化性溃疡发病相关因素分析[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12.

[9]曾钗明.消化性溃疡与血型、幽门螺杆菌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相关性研究[D].镇江:江苏大学,2010.

[10]王莹,王秀英,王敏琴.幽门螺杆菌感染及非甾体抗炎药致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6):3411-3412.

[11]李辉,王毓麟,崔立红,等.幽门螺杆菌阴性消化性溃疡与出血关系的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2):3164-3165,3169.

2016-10-20

蔡红慧(1967-),女,辽宁沈阳人,本科,副主任医师。

10.3969/j.issn.1674-6449.2017.03.025

R573.1

A

1674-6449(2017)03-0317-02

猜你喜欢

非甾体抗炎药消化性
你了解消化性溃疡吗?
研究揭示抗炎药或可治疗老年骨折
药师教您正确使用非甾体消炎镇痛药
非甾体抗炎药不良反应发生的表现及预防措施
浅析术后急性疼痛治疗中非甾体消炎药的应用与不良反应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非甾体抗炎药在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59例
中西医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38例
非甾体抗炎药内镜下不同人群表现及与Hp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