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千金作文”评委点评

2017-03-24

初中生 2017年17期
关键词:白墙千金小鹿

“千金作文”评委点评

冯与蓝(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从事儿童小说创作,已出版《跑啊跑的程千里》《不让一个南瓜掉队》《一只猫的工夫》《奇妙小镇》《地下空间》等十余部作品。《奇妙小镇》入选中宣部2016年“优秀儿童文学出版工程”):这期三篇习作,共性是比较讲究“情”,有相对独立的思考。《白墙的另一面》语言较精致,对方言的使用更显出“土砖墙”的可靠与朴实。人物神情举止笔墨不多,但一盆冒着热气的白菜汤让人感受到那对夫妇的朴素、真诚。结尾处的质疑与感叹,也让整篇作文的结构更完整。作文主题是“呼唤初心”,本身没有问题,但遗憾的是,作者的思考,似乎停留在“物质条件的变化造成了人情疏远”上,这一观点,我认为还不够成熟,因此,我也并不认同文中“我”的观念——朴实的乡村夫妇礼待陌生人是心善,但即使后来在门上挂了锁,也不能说他们有错啊!再说说另一篇习作《外公》。这是一篇典型的写人作文,事例是外公冒雨为“我”买糖,看见女学生以为是“我”以至于摔断了腿,的确令人心酸,所以知道真相后“我”的泪水也符合逻辑。但我认为,写这类作文时,还是应该触摸到亲人之间的情感本质,也就是说,你觉得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是不是只有经受苦难才能称之为爱?同样,流泪也不该只因为负疚。这篇作文的症结依然是观念“不妥”。综上所述,这期习作我推荐《神奇的门》——这篇作文的主题相对模糊一些,但恰恰是这种模糊,使其气息更生动,指向也更为开阔。(选《神奇的门》)

彭剑斌(青年小说家。出版小说集《我去钱德勒威尔参加舞会》):这篇短小的习作里有某种珍贵的品质——作者纯净的内心使它避开了太过张扬的个性,而且看似平淡、稚嫩的描述中,隐隐透露出晶莹剔透的想象力的光芒。

大树林——小鹿——小绒角——小花;小鹿——小狐狸——凤蝶——露水;小溪——小鹿——浪花……作者使用同样的手法,从宏观到微观,将那“神奇大门”之内的世界推送到我们面前,重复而不单调。多次出现的小鹿俨然是那个世界里的主角,让人对它们的身世及经历浮想联翩。然而真正的主角是那扇桦木门——这是一个悲情角色,它日夜守护着那个世界,用满脸的皱纹(裂纹)换来了小鹿们的无忧无虑,但它最终成了一名失败者,因为它没能守护好那个美妙的世界。

内涵丰富而不限于单一的解读,这是很多好作品的共性。所以,与其说这是一篇环保主题的作品,倒不如说,作者将环境污染这一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运用到了这次突出想象力的创作中来,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选《神奇的门》)

责任编辑:江 冬

魏斌(诗人、编辑。发表作品百余万字,出版诗集《我看见雪花的翅膀》。湖南省优秀中青年期刊出版工作者、湖南省双十佳期刊编辑):《外公》的作者勇敢地讲述了一个有些悲伤的故事。小作者用甜蜜的糖果做故事的线索,反衬出结局的苦涩。全文的心理描写真实而细腻,再现了一个任性的小女孩成长过程的内心世界——那个世界充满善良,却有几分软弱。在外公去世后,小作者的悲伤才一点点地释放。最后在知道外公摔倒的真正原因时,她抛掉假装的坚强,让内心的真实情感通过“滚烫的泪水”表达出来。之所以说小作者勇敢,是因为她敢于带着悔恨清晰地讲述出这段心路历程,这正是《外公》比其他两篇表达有些“蒙眬”的习作更加让我喜欢的地方。(选《外公》)

梦天岚(诗人、编辑。出版长诗《神秘园》、短诗集《羞于说出》《那镇》、散文集《屋檐三境》等。现为《诗品》副主编):本期三篇习作的立意都算不上新颖,但《外公》一文还是打动了我。我在很小的时候也曾被父母送到外公家,据母亲说是为了让我断奶。因那时太小,这段经历在我的记忆中几乎是空白的,但后来母亲经常跟我说起我在外公家的“趣事”。这或许就是我读到《外公》备感亲切的原因。小作者长于伏笔,也懂得先抑后扬——从回忆外公冒着狂风暴雨给我买糖,到外公摔断了腿,再到外公去世,“我”对外公的情感不断发生变化,由原来的“漠然”“担心碰见熟人”到“突然感觉身上有什么东西被抽走了”,再到最后的“放声痛哭”,情感不断升温。小作者没有用过多的笔墨直接描写外公,只是在开头写到“一个小小的人影”和“摊开的手掌”,但随着更多事件的呈现,以及作者情感表达上的真挚,外公的形象慢慢变得清晰起来——当然,这种清晰不是指具体面目上的清晰,而是指内在的精神、情感层面。(选《外公》)

孙智正(浙江嵊州人,现居北京。出版长篇小说《青少年》《南方》《日食》等,拍摄电影作品《杀手》《90分钟》等):《白墙的另一面》的作者对语言有追求,多用短句,还运用了方言,语气也较为独特。就像一个画画的人要对色彩敏感,写作的人则要对语言敏感。本文作者的语言天分和对独特风格的追求都值得鼓励,只是主人刷了墙、挂了锁,未必就意味着比以前冷漠和“拒人于千里之外”了。墙刷白了更好看,体现了审美上的追求,这不能说有什么对错。另外,就像作者自己写的,那层白色的东西下面仍旧是土砖——白墙后面是土砖,白墙的另一面是土砖。(选《白墙的另一面》)奇的门》,明显是主题先行之作,不自然,不真诚,而且语言过于拖沓,甚至有病句,比如“在金子般耀眼的充斥着玫瑰芳香的阳光下驰骋”这句,很明显小作者不明“充斥”一词的含义;《白墙的另一面》,也是主题先行,情节编造痕迹过重,不合乎生活逻辑(比如把门锁当作一个象征);《外公》,还是主题先行,受到一些模式作文的影响,情节编造生硬,破绽很多。三篇文章,都缺乏真正对生活的感受与思考,都是看了开头就可以知道接下来要怎么编,以及结尾会怎么“升华”的模式之作。当然三篇文章也有优点,比如《神奇的门》的构思可谓用心,《外公》的描写十分细腻,《白墙的另一面》则是三篇中最成熟的一篇,小作者颇有写作才华。这次我为什么要重点分析问题呢?因为对于真正热爱写作的孩子来说,最需要的其实不是所谓鼓励,而是指出问题。为文造情,照葫芦画瓢,以套路代替对生活的观察、感受与思考,是会浪费这些孩子的天赋与才华的。让孩子们热爱真正的写作、热爱真实的生活,这也是“千金作文”的标的之一。(选《白墙的另一面》)

史金霞(全国知名教育专家、著名语文教师。出版《不拘一格教语文》《重建师生关系》等教育教学专著):这次三篇文章都没有让我感到眼前一亮,所以我先说说这三篇文章的问题。《神

本期的“千金作文”,由于候选的三篇作文各得两票,根据“千金作文”评选规则,我们《初中生》的主编任理勇为最终投票人。

任理勇:“千金作文”评选中首次出现三篇文章各得两票的情况,说明这三篇文章各有千秋,却也都存在一定的瑕疵。《神奇的门》文字老练,想象力丰富,但稍显单薄;《白墙的另一面》表现时代变迁造成的淳朴丢失,但白墙的意象略显牵强;《外公》文字细腻、感情真挚,但也稍显老套。出于对想象力的倡导,我这一票投给《神奇的门》。祝贺王紫若同学!

猜你喜欢

白墙千金小鹿
虎家“四千金”
哪儿错了
“千金”原来指男儿身
卓阳“白墙”
小鹿跳跳棋
小鹿跳鞍马
春天
擦脚印
白墙
真的不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