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几点探究

2017-03-24周军雄

建材发展导向 2017年1期
关键词:园林城市生态建设发展

周军雄

摘 要: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现代城市的环境逐渐受到污染、生态受到破坏。国内外各政府陆续提出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这一城市建设目标,以期建设出良好的城市环境。文章从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理念出发,论述了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理念和建设途径,希望对今后的城市建设提出有帮助的建议。

关键词:生态建设;园林城市;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态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可持续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国际社会从环境友好型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未来城市建设的目标——生态园林城市。在二十世纪后期,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模型已被相关学者提出,同时将其认定为是二十一世纪的城市建设模式。我们国家现在的城市建设还和生态园林城市有着很大的差距,在2004年我国相关权威人士才对生态园林城市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并发表了《深圳宣言》,提出了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新目标。

1 生态园林城市是一个过渡性阶段

“园林城市”的建设评判指标是一个城市的人均公园绿地、绿地率等一系列的绿化指标,这些指标的针对性强,目标单一,缺乏对整个城市的总体规划的认识,无法杜绝工业、生活中的各种污染。而“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指标是城市生活环境,目的是为了提高绿化质量和社会生态。把整个城市的生态建设放在宏观、总体的位置,具有系统性、强调以人为本、环境优先。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报过了人文和环境等综合性的生态环境建设,目的在于建设和谐社会,其内涵尊重人性,促进人们安居乐业。生态城市是一种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绿化率高的建设模型,但在实际评估的过程中,生态城市这一理念过于理论化,在实践中不容易操作。“生态园林城市”这一概念在“园林城市”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国情而提出的生态建设的阶段性目标,为最终建设“生态城市”做铺垫。

我国城市生态建设的三个阶段的建设目标分别是园林城市、生態园林城市、生态城市是,当前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目标的提出,是根据我国国情而科学安排的。

2 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理念

根据国内外的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实践,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建设,是一项动态的逐渐发展的建设,而不是设置一个蓝图直接奔向这一蓝图的建设。根据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相关特点,文章中提出了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基本理念。

2.1 综合性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建设,在建设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各要素,使城市和谐发展。综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是要强化自然风景的建设,重新认识城市生态系统的作用例如建设城市的山地系统、林地系统等。第二是要综合考虑人工环境的建设,根据人造建筑来增加城市的特色。第三是在建设过程中考虑到城市的人文因素,展现城市自身的特色。第四是要以人为本,建设的环境要适合居民的使用。

2.2 综合性的具体体现。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不单单是被动的将地区绿化率提高,而是对建设区域进行综合考虑,判断一定区域中的哪些地方需要进行优先发展,哪些地方推迟发展时间。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建设工程,目前人们对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认识还在不断发展的阶段。在这一背景之下,要求我们在制定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目标时候注重阶段性,目标选择有限,要首先针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突破,提高规划的可执行性,并在日常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教育公众树立意识、培养相关人才。

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不是一个空头的理论,更是一个建设到实处的理论。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建立一个科学的操作体系进行指导,将建设的理论落实到实践过程中。这就需要建设一个可操作的理论体系。科学的指导体系不是一个僵化的体系,而是一个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发展的动态指导体系。另外,不同城市的生态特征也有区别,要针对不同城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建设科学的生态园林城市体系。

3 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途径

3.1 生态园林城市的环境层面。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中绿地体系是用于城市绿地规划的,解决城市空间中公园、自然绿地的建设问题,同时能指导郊区森林的建设,帮助城市建设成为一个绿化系统,优化城市的整体环境,构筑城乡融合的多功能绿地系统。

节约使用园林建设中的各种资源,建设节约型园林,在园林绿地的建设过程中,优化资源的配置、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使用率,在减少资金和资源投入的前提下创造优美的室外人居环境。建设节约型园林,有助于帮助园林绿地的生态得到整体改善。借助城市园林绿地完善城市的生态系统,使园林成为城市中不可少的基础设施之一。尊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园林建设的过程中要以阐释自然为主题,营造适宜自然的空间,激发人们保护自然的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2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技术操作层面。评价一个地区是否建设好的生态园林城市,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生态技术是否得到良好的运用,如节能减排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等是否得到运用。节能减排技术指的是运用新能源、环保型能源、生态节能建筑等。资源循环技术主要指建筑废物的处理和再利用、城市垃圾的处理和再利用等。

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要将人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人在城市空间生活中是主人翁。在建设城市生态园林的过程中应完善自然灾害避险预警等设施,完善灾害应急系统的建设。同时,要打破城市建设和生态建设相互分割的局面,以城市建设为载体进行生态园林建设,全面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极大改善,机动车数量飞速增长,尾气排放成为了城市的重要污染源,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威胁着人们的健康。这就要求城市生态系统能够及时有效的吸收城市污染物中的有害物质,减轻城市污染。

3.3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辅助层面。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保障体系,为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提供强而有力的政策保障。职能部门制定完善的条文对生态园林建设提供制度性保障,保证建设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还要完善问责机制,明确角色职能,避免豆腐渣工程和面子工程。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要根据城市的自然条件、人文条件来进行设计,循序渐进地设计能符合城市自身发展的生态园林城市。既要建设出符合地方特色的城市,又要使其发挥应有的社会功能。在建设过程中重视对资源的利用,减少城区的垃圾排放,加强资源的回收利用率,使广大市民一同参与到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以人为本,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科学发展观,普及市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制定具体的方案保证生态园林城市能得到群众的支持,普及人们的生态意识,让人们意识到城市就是自己的家,只有积极参与到城市的生态建设中,自己的生活环境才能不断改善。

4 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是根据我们国家城市发展的具体情况制定的阶段性发展战略,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在指导思想层面和技术标准层面,都对城市的生态建设提出了更好的要求。生态园林城市比园林城市高一个层次,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阶段性目标。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污染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对城市的生态建设进一步重视,实现城市园林化,是当今世界各国的城市建设目标,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要积极学习国外的成功经验,建设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城市。

参考文献

[1] 刘颖.关于生态园林城市规划建设的几点思考[J].住宅与房地产, 2016(03):40.

[2] 张洪敏,周垠.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几点思考[J].现代园艺,2013 (21):63+23.

[3] 李报社.对石河子市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几点思考[J].新疆农垦科技,2009(03):74-76.

猜你喜欢

园林城市生态建设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国国家园林城市的分布特征研究
阜阳市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探讨生态堤防的现状与建设思路
克拉玛依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建设思考
地方高校对宿迁生态建设影响之研究
绿满家园花满城——宁县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纪实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