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拿大高中教学

2017-03-24吴音莹

求知导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高中教学加拿大

吴音莹

摘 要:笔者在加拿大高中课堂连续观摩上百堂课,发现他们的高中教学有其非常显著的特点。文章通过对“项目课堂自由松散——怎么办,逼着学生参与讨论——怎么看,普职融合贯穿始终——怎么解,课程设置灵活多变——怎么读”这四个问题的简要回答,来反思学生主体地位、选择权利在北美高中教学中的贯彻和体现,由此为我国当下的高中教学提供思考借鉴。

关键词:加拿大;高中教学;“四问”;The Westside School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2016年4月,我来到位于加拿大卑诗省(British Columbia)南端的温哥华(Vancouver),在位于市中心BC place旁的The Westside school开始了为期两个多月的学习交流。

The Westside school是一所办学主体多元、办学模式自由的加拿大典型私立学校。学校采取统筹一贯的k-12(从幼儿园到高中12年级)模式,在小学和中学阶段采取“六三三”制办学。

在加拿大当前教育行政分权制的基础教育体系中,不同学校的办学制度、办学形式、学生组成、教育内容和方法有很大的差异性。

就学制而言,最常见的有“四四四”制、“六三三”制、“五三四”制三种。该学校原初高中学部在Beatty校区同区域学习,采取混龄、混级教学的大课程模式。

学校于2016年新设了Nelson校区,并建立了一个带有实验性质的miniversity(微型大学)学习区,专门提供给10到12年级的学生使用。

笔者在微型大学调研两个多月,观摩了数百堂课,发现这个带有实验性质的高中校区在课堂教学上有很多独到之处。

以下四点是笔者在观摩学习过程中针对加拿大高中课堂教学的一些困惑与思索。

在和当地学生家长(尤其是华裔移民)的交流中,发现以下四个方面也是他们心中具有共性的困惑所在。

二、项目课堂自由松散——怎么办

加拿大高中课堂常规课时为50分钟左右,The Westside school的CEO鲍德温(Baldwin)先生在微型大学内推行“项目课堂实验”,学生按照一天六小时的学习时间进行项目学习,每个月集中学习同一个科目,研讨若干个项目,其他时间穿插各类选修和活动,每周第五天为艺术和体育课程时间。

笔者观察到,在每天六小时的学习时间里,除开早上固定的“辅导员时间”(交流每天日记,明确当日活动,预约见面时间)外,老师和学生固定课堂学习的时间不超过两个小时,其他时间均由学生根据各自的任务设定和小组分工自主安排。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进度安排组内的小范围研讨,准备演示工作,做家庭作业的检查总结,或者看老师录制的“课程录像”,学习“大规模网上开放课程”等。在此期间,学生有事可以随时到 “灵感室”去找老师,有时会因为某个“火花问题”的点燃,临时产生课堂形式的集体研讨。学生如果需要休息,可以“由自己决定”去咖啡区喝点东西,或者到附近的耶鲁小镇去买个三明治。

整个“项目课堂”观摩下来,笔者发现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科目相对单一,秩序松散自由,学生可以自由地在“自主学习区”里随意活动,甚至可以外出散步休息,某些华裔家长戏谑这相当于 “花钱送孩子来自学”,但是鲍德温先生对于这种说法不以为然。他认为“科目的减少、项目的设置有助于教师和学生深度集中地探讨一些学科问题,避免思维中断和浅尝辄止。而由学生自己设计制订的阶段性项目给了学生极大的自由,同时也是极大的挑战,老师的功能主要在于规划、引导、点拨,实际上师生之间正在建立一种内在秩序,这样的课堂师生相互激活了彼此积极的生命状态,实质上外松内紧、散而不乱。”

我们可以发现,miniversity的高中课堂实验让学生在一段时间内集中研讨某一科目,把课堂时间交予学生自己安排,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学情来生成,这种无序自由的背后,一种新的师生关系模式观正在悄然诞生。

以学生的独立活动、小组活动来替代班集体的统一活动,给学生以更多适应个性的学习活动机会,期间“教师所做的任何努力,根本上是为了使学生具有主动、自主学习的能力,掌握自我摄取知识的方法。”教师和学生的生命在貌似无序的课堂交往中相互显现、相互补充、相互丰富,教師的价值显现在鲜活生动的师生关系中,而每一个学生个体,不管他们的自身条件和基础如何,都能够真正地进入学习的状态和情境当中,进入一种“不断涌动对美好事物的欲求、趋向自我完善的生命姿态”。

在“教师中心”的传统师生关系“深入人心”之时,很多老师、家长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为这一传统模式的维护者和守护者,全然忘记了教学双方矛盾在实际中已走向对立和激化,加拿大高中课堂中这一独特的教学生态不得不促使我们对传统的安静课堂、有序课堂作出反思。

三、逼着学生参与讨论——怎么看

在miniversity校区,The Westside school严格控制班额,每班学生人数在15人左右,3至5人一个群组,群组每天都有固定的合作交流时间,力图创建“研讨气息浓郁的人文环境”。学校引进牛津辅导体系,辅导员每天帮助和引导学生规划项目、明确任务和目标,学科教师每天除集体授课和分组群研讨的任务,还有一个被写进“教师手册”的重要任务,就是“促使每一个学生参与讨论和准备个体演示工作”。笔者在一个学生与辅导员相互交流的日记本上发现了这样的话:“I want to be quiet,but the environment push me to be part of it.”

在加拿大的高中课堂里,这种“逼迫”学生打破沉默、参与讨论的情况非常常见,在这个学生的交流日记本里,夹着一张依托其个体兴趣方向制订的研究任务表,主题是“加拿大的自然资源战略与未来城市规划”。按照任务规划,该学生有一个月的时间来准备演示工作,在此期间他和老师、群组同伴共同制订了非常详细的“演示前活动”。例如,与温哥华的NRC( Natural Resources Canada,自然资源部)联系,参与城市博物馆的建筑群组讨论,实地调研斯坦利公园的规划设计等,最后将汇总所有的调研数据,在群组和班上独立演示研究成果。

据学校的老师介绍,讨论在加拿大高中课堂中是一种常见的学习形式,而这个学生日记中的“push”,实际上应理解为“encourage”(鼓励)而不是 “force”(强迫)。

我们不难发现,所有的“逼迫” 都是为了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学生个体的自我发展、自我唤醒为目的来促进教学过程由知识的传授、灌输向知识的发现、运用过渡。老师和学生商讨下的“量身定制”计划,强调过程中符合个性特征的个性学习建构,教师对学生的“逼迫”,“绝不意味着放任学生,更不是迎合学生,而是合理地引导学生内在发展的需要”。

The Westside school的CEO鲍德温先生毕业于剑桥大学,他非常赞赏和认同牛津大学、哈佛大学提出的 “人才培养模式”和美国联邦教育部推广的“新型高中项目”,他认为当今国外课堂教学改革的总趋势是 “学生主体”,他表示这一过程中的所有努力“旨在激励有潜力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发现自己、成全自己”,而学校在这个过程中“有义务和责任为学生提供一种发展环境,给学生以美好事物体验过程中的激励和帮助,而教师更有责任和义务在实践和动手中将学生培养成善于观察、富于想象、思维敏捷的人”。

从miniversity校区“学园”环境的建设来看当下的加拿大高中教育,我们发现在个体探究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成为他们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

他们认为“促使”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真正培育学习者积极性、创造性思维品质的过程,而事实也证明,“北美社会也越来越倾向于出资、出力来赞助这一支持性、研讨性的学习环境创设,社会的集体认知趋同为教学的根本在于培育积极的学习者”。

四、普职融合贯穿始终——怎么解

在The Westside school微型大学校区的招生手册上,对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有着这样的诠释:“培养善于观察、富有想象、思维敏捷的人;培养不断进取、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人;培养能说会做、乐于实践、身心健康的人;培养实现自我、乐意协作、贡献社会的人;旨在激励有潜力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才能,为学生在大学阶段和未来社会中发挥作用做好准备”。

学校在学生入学后为其提供融合普职教育的综合性发展环境,积极地把社会资源引入学校,和由BC省教育管理会统筹的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以及校外学习机构建立长期联系,选择合适的地方让学生锻炼、学习、工作,在兴趣培养的同时使得学术科目与学生未来需要更为相关。

例如,The Westside school努力帮助10年级的学生熟悉社区和社会,培养优秀公民意识;定期派送11、12年级学生去温哥华当地最好的UBC大学参与研究,定期开展升学指导会、职业体验周和志愿者活动等。学校在普职观念的融合、教育资源的整合上呈现出活动的常态化,不管对将来选择就业还是选择升学的学生来说,都立足于“成人”培养和“公民”教育,淡化学校教育的专门化和学术化。

诚然,普职教育的分离无疑是高中教育史上的一大进步,可是随之也形成了一个严重缺陷——把自身隔离在与社会隔绝的深院高墙之中,或者陷在以知识传授和掌握为重心的教学职能中不得突围。

纵观加拿大高中教学,教育结构和课程内容的综合,知识运用、发现、创造功能的强化和教育培養目标的综合已然成为基本趋势,“学习和工作都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生活”这一观念深入人心。

根据加拿大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数据统计,当前约占高中阶段学校总数五分之四的综合高中已经逐渐或完全淡化普高和职高界限,培养目标的综合更趋向于那些具有良好品质、综合素养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普职融合成为高中教育的基本趋势。在学生的选拔和考核上,也不再仅仅重视大学承认学分的AP课程或者是侧重学生综合知识能力考查的SAT、ACT考试,学生在高中阶段的个体成长档案、课堂参与表现、实践经验累积都成为毕业、升学、就业过程中的重要考量数据。

学校由任教老师、学校管理者、家长、学生共同组成的评价委员会(避免一人打分的偏差)来汇总评价,分数充分考虑学生的参与程度、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确定其是否超过、达到或未达到标准要求,但是仅作为重要的毕业标准,评价委员会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和综合评价方案来对学生打分,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来选择方向、规划人生,对普职融合的理解使得他们明晰学习在于美好欲求的焕发和生命状态的激活,高中阶段的准备是为了未来适应力、竞争力的增强,更是为了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奠定个体人生。

五、课程的设置灵活多变——怎么读

The Westside school的微型大学校区除了提倡学习科目和课时长度的整合,他们还将一学年传统两期制转变为三期制,每期12周左右,每期开学前下发的“课程说明表”都不尽相同,颇具特色。除了英语(基础写作、文学、戏剧等)、数学(代数、几何、三角、微积分、统计、计算机等)、自然科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社会科学(历史、地理、社会学等)、艺术(绘画、音乐等)、体育(运动、游泳等)六大类必修课程,最复杂多变的就是他们的选修课程。

笔者统计了一下,每学年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涉及法律、环境、通信、制造、设计、食品、维修等很多领域,非英语语言选修课程有法文和西班牙文,每种选修课程根据课程深度分为一般和高级两档,所有选修都可供10到12年级中不同程度的学生选择,每个年级规定学分要求,必须修满48个学分才可以获得毕业证书。

大学招生人员从11年级起就会来到miniversity校区辅导有意愿升学的学生申报学校,高中学分和校长推荐可获得大学承认。

该校的老师基本都是“一专多能”,例如教英语的Anne老师,她同时还兼有历史、法语等科目教学的任务,有关科目的开设由她为学生进行选课指导。该校的学生在每期课程结束后都有一个弹性的“时段整修时间”,在这个时间里,学生可以选择和选课导师交流、自己阅读休整、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或是旅游休息,在“时段整修时间”会启动下阶段的全员选课,基本确定下阶段的“课程说明表”。miniversity校区的学生和家长表示,刚刚接触这种课程设置时,基本上会面对众多选择而无所适从,但逐渐他们就会体验和理解到这其中的诸多好处。

首先,学校必修课从单科的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等变为英语、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体等综合课程,这一整合适应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与全球化,实现了和大学或社会阶段学习的有益对接。

其次,课程更富有弹性,选修课的比例占课程总量的一半左右,内容涉及广泛,有为升入大学做准备的学术课程,更多的是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非学术课程,这一类课程只要有3人以上选择就会开课,授课教师大部分由学校另外聘请,学生基本可以进入自主选择、自我摄取的各得其所阶段。

另外,“个性化”“个别化”教学的积极探索替代或部分替代集中性教学,使学生进入了一种开放的、超越时空限制的个性学习状态。例如,该校刚刚启动了多元多样的网络课程通道,“计算机与网络世界”这一连续多向型课程的开设,适应学生基础、兴趣和学习需求的需要,利用云课堂的形式让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按照自己的学习进度进行网络上的个别学习活动。

目前,加拿大不同类型的高中在课程设置中及时反映跟进社会时代发展原则和文化多元融合原则,尊重学生个体知识、智能、兴趣和个性等方面的客观差异性,都在逐步地探索“个性化”“选择性”与“集体化”“统一性”的补与益,以填补课堂教学单一、呆板的严重缺陷,科学专题增多、重视机会平等、课程综合多元已经成为加拿大高中课程发展的整体趋势。

不过由于这一课程变革仍处在调试变化之中,鲍德温先生也承认自由选择势必带来质量弊端,例如“基础学术教育与生活适应教育、统一要求与灵活多样、提高教育质量与实现教育平等这三对矛盾始终处于反复对抗中”。

六、结语

综上所述,像The Westside school这样的私立学校是加拿大基础教育体系中的一个典型,他们的高中教学可就成了我们认识对方、映见自身的“眼眸”。固然,以上“四问”的产生和解读与其小班化、师生比以及办学自主权有很大关系,但不可否认,这些特点正逐渐在加拿大高中教育改革中得到认可和承传。当然,任何变革都离不开社会、国情、体制的制约,以上的这些教学举措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经济大环境、州政府教育法规调控、校董事会权限下移、学生构成复杂、私立校教师收入偏低、人种和宗教融合问题等因素的影响。

当下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提升了中外教育思潮与改革实踐的融合度,我国的改革也应该“师夷长技”、审时度势。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的高中教育要求,这与以上“四问”的核心追求互为合掌。

我们深切期待国外课堂的观察调研能启发思考,期待广大教育同仁在共同价值追求的明晰和中外教育思潮的融合中继续探索我们自己教学实践的生长态势,使长期受到指令型范式束缚的教学创造力获得新的释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定华.走进美国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56.

[2]张天宝.当今国外课堂教学改革的趋势[J].教学与管理,1995(4):3-4.

[3]刘铁芳.什么是好的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77.

[4]余清臣,徐 苹.当代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内涵:一种反思的视角[J].教育科学研究,2014(1).

[5]刘诗妍.发展性教学对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及实践的影响[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S1).

[6]高 阳.从读者接受美学的角度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4).

[7]来定芳,彭 梅,程红月,等.一次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验[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3).

[8]庞丽群,付云英.国外案例教学法对我国高校教学方法改革的启示[J].生物技术世界,2013(8).

[9]陆一平,查建中.缤纷课堂:源于国外的工程教育实践教学方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6).

[10]马继滨.借鉴国外大型课堂语言 教学模式改革高校大班英语教学 [J].河南职技师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1(4).

[11]曾宪林.加拿大高中数学课程标 准和教学评价的启示[J].数学教育 学报,2011(3).

猜你喜欢

高中教学加拿大
我在加拿大留学的第一年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高中数学概念的教学方法探讨
温暖的瞬间
远离是非之地
去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