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社区党建实践育人工程 建设协同创新第三课堂

2017-03-24梁展华

求知导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协同创新

梁展华

摘 要:社区党建育人工程与第三课堂的创新可以为学生的成长与成才提供重要的环境和有利条件,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因此,文章作者在研究中主要以社区党建育人工程为重点,探究深化社区党建实践育人工程,建设协同创新第三课堂的有效途径,以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

关键词:社区党建;育人工程;第三课堂;协同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从整体大环境来看,大学生多数时间都在公寓里,他们的活动空间比较小且固定,这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形成了一定的限制。在这样的情况下,韶关学院利用大学生空闲时间进行社区党建育人工程与第三课堂的创新,促进大学生的成才与成长,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其中社区党建实践育人工程是指“以党建进社区”带动“社区安全稳定、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社区文明”的工作,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服务能力。本文将韶关学院公寓定位为社区,进而强调了学院公寓的组织性与协同性。第三课堂主要是指在社区内组织开展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一切活动,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存,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而实现学生的协同创新和自我教育。

1.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旗帜引领作用,确保第三课堂的正确方向

首先,要从社区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入手,不断提高社区辅导员的整体教育水平,强化其引导作用,进而成为第三课堂的带领者,为第三课堂的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要积极发展社区广大青年的思想教育,整合多方资源进行社区党建育人平台的构建,对社区党团干部进行培训教育,设立专题党课与专业思想政治课堂,为社区党建育人工程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要定期举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通过活动中的交流与互动,强化社区党建育人工程的培养成果。例如,“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进社区”系列活动的积极开展,将全会精神贯穿到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切实推进了育人工程的实施与开展。

2.打造以党员为核心的强有力的学生干部组织体系

在实际工作中,要选拔优秀的学生干部进行党员队伍的构建,强化党员队伍对大学生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出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逐渐形成“一苑区有一党总支、一楼宇有一党支部、一楼层有一党小组、一宿舍有一党员联系”的“四个一”社区工作网络。同时,要加强社区管理人员的自我管理和综合素质,选拔优秀的学生进入社区委员会,跟进日常宿舍卫生检查与管理工作,提高社区的服务性和管理性。

3.推进制度建设,为建设协同创新第三课堂提供保障

为了保证第三课堂社区活动的顺利开展,在社区辅导员方面,要根据韶关学院的管理结构与教育方式,制定科学合理的《韶关学院辅导员建设实施办法》,明确社区辅导员的社区权责,并制定社区辅导员考核方案和综合评估计划,对社区辅导员进行目标量化管理,进而促进第三课堂的协同创新。同时,在社区干部管理方面,要进一步完善社区党团干部表彰考核机制,根据社区日常管理工作进行工作目标和工作质量标准的制定,以此为依据进行社区党团干部的量化考核管理,定期举行优秀社区党团干部的评选工作,提高社区党团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社区党团干部积极投身于社区党建工作,实现育人工程的培养目的。

4.丰富第三课堂内涵,实现社区文化育人的目标

为了实现第三课堂内容的多样化,要不断丰富社区文化活动内容,将社区文化节纳入校园文化艺术节体系,进而提高社区文化活动的质量和有效性。同时各个部门要进行协同运作,積极开展具有本校特色的社区活动,激发学生对社区活动的兴趣,达到社区文化育人的目的。为了社区的整体环境和安全性,要以“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创建平安和谐社区”为指导思想,开展以社区安全为主题的社区文化活动,为社区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重要的保障。

5.结语

本文通过对深化社区党建实践育人工程与建设协同第三课堂的分析,让我们知道了社区党建和第三课堂对学生的成才与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强调要从思想政治引导、党建队伍、社区制度以及社区活动等方面入手,不断丰富第三课堂的内涵,进而实现社区党建的育人目的,促进学生的全方位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五冬平.社区第二课堂:管理服务与德育的支撑衔接点[J].韶关学院学报,2016(1).

[2]栾青青,史华楠.高校构建第三课堂育人模式的实践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20).

猜你喜欢

协同创新
基于区域创新环境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高校协同创新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
基于协同创新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发展协同创新研究
高职院校与企业协同专业建设新机制的实践探索
高职院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的保障措施研究
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高校脑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