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2017-03-24邓元成

邓元成

【摘要】 新课程改革中强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做到以人为本,应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个性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在抽象的数学探索活动中感受快乐,在充满欢乐的课堂中求知。因此,教师应熟练驾驭教材,精心设计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打造充满趣味、高效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 导入引趣 新课激趣 练习增趣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7)02-111-02

著名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莎士比亚:“学问必须好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利益。”新课程改革中强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做到以人为本,应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个性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在抽象的数学探索活动中感受快乐,在充满欢乐的课堂中求知。小学生天生就好胜心和好奇心强、爱动,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而兴趣则能让学生在探究知识的整个活动中积极化,思维变得更加敏捷,创造力更强,学习效果更佳。因此,教师应熟练驾驭教材,精心设计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打造充满趣味、高效的数学课堂。下面就谈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策略:

1.精心设计导入引趣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因此,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好课堂的导入环节,精彩的课堂导入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当学生对所学知识充满乐趣时,他们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为课堂教学创设了良好的开始,为学生走进数学王国打下扎实的基础。下面就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说说在数学课堂中,常用的两种导入方式:

1.1故事导入

抓住小学生好奇的特点,教师可以在新课导入时根据教学内容编一些有关联的简短故事用以解释所学内容,或直接用故事形式替代所学知识。这样,既让学生高度专注,又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启发他们主动参与思考,从中领悟、掌握知识。

1.2游戏导入

学生都喜欢做游戏,如果将游戏灵活地溶入到课堂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化难为易,有利于融洽师生感情,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数学《比赛场次》时,设计了游戏导入:孩子们,中国是礼仪之邦,见面或告别时通常进行握手,以表示友谊、热情、良好祝愿等。下面有请5个孩子来做一个“握手游戏”,要求每两个人间都要进行握手一次,每人要各握多少次手?学生都十分喜欢参与到游戏中。当游戏结束时,孩子们很快有了答案:“每人各握了4次手”。哪5个人是不是一共握了20次手呢?(学生都在积极地思考着)这正是本课要来研究的内容《比赛场次》。以游戏的形式导入新课,既轻而易举地营造了轻松的学习氛围,又激起了学生探索新知的强烈愿望。

数学课堂导入的形式与方法是多样化的,教师可以灵活地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地设计好每节课的导入环节,以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教学有效进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创设情境新课激趣

教学情境是新课环节的突破口,是学生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的“渗透”与“融合”,能让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处在极佳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从而保证新课教学活动的高效。因此,老师要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认知规律等因素,在新课教学活动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操作情境、生活情境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其探究欲望。

2.1创设操作情境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态度,他们的学习兴趣愈浓学习的效果就愈大。教學中,重视学生动手操作活动,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好办法。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手、眼、脑、口等多种感官的参与符合学生爱动好奇的心理特征,有助于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数学《圆锥的体积》:先让学生事先准备好所需的圆柱形量杯和圆锥形量杯,在推导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时,引导他们动手操作。实验分三次进行,首先拿两个等底等高的圆柱形量杯和圆锥形量杯进行实验,先往圆锥内装满水,然后把圆锥内的水倒入圆柱里,观察倒多少次水刚好把圆柱装满。实验证明:倒三次水刚好把圆柱装满。接着拿两个不等底等高的圆锥形量杯和圆柱形量杯进行同样实验,结果发现与前次试验不一样;这时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两次实验的结果不一样呢?此时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都想再探究。再次做第三次实验,将两个比第一次试验小一些的等底等高的圆柱形量杯与圆锥形量杯再进行同样的实验,得出的结果与第一次实验结果一样。经过实验对比,学生一致认为“圆锥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从而逐步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即:V锥=sh.整个教学过程,学生们怀着浓厚的兴趣,认真操作,仔细观察,思维活跃,积极主动,既明白了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还弄清圆锥与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什么条件下V锥=V柱(或V柱=3V锥),这样教学,学生学得乐,学得活,也记得牢。

实践证明,组织有效的操作活动,能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眼、动脑等过程中,轻松地掌握数学知识,使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堂教学变得富有趣味性。

2.2创设生活情境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新课程改革提出数学课堂要创设“回归生活”、“贴近生活”的学习情景,使数学课堂充分“生活化”。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引导他们把学到的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理解知识的真理。

如教学运用规律进行计算115-98时,可借用平时在商场购物结算的经历来理解:廖亚姨有一张100元钞票和15元零钱,买了一只98元的电吹风,她应如何支付?收银员如何找钱?结果廖亚姨还剩多少元?学生都能回答:廖亚姨把100元给收银员,收银员找回2元,廖亚姨还剩15+2=17元。结合“结算经历”,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规律“减多了要加回”。可以以此类推理解121+103、279+98、279+102等习题。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只有来源于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才能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从而让学生轻松地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

在新课教学活动中,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从而唤起学生对学习数学思考的乐趣、探究知识的热情。

3.运用多样化的练习增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练习是巩固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如果练习设计形式单调,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无法唤起他们的探究欲望。因此,在课堂练习环节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地设计不同形式的习题。多样化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发散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概念知识教学,可设计一些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等习题;计算能力教学,可设计一些改错题、抢答题、更换算式数字等习题;问题解决教学,可设计一些一题多解、补充条件、补充问题等习题;几何图形教学,可设计一些动手操作、亲临实地解决、推理等习题。

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的复习》时,为了让复习不是一个简单的、机械的重复过程,精心地设计了这样一组练习:(1)黄萍乒乓球训练场有60个红乒乓球,黄乒乓球的个数是红乒乓球的。该训练场有黄乒乓球多少个?学生很快就完成了第1道分数乘法应用题,接着把题目里第二个条件中的“黄”和“红”两字的位置进行调换,变成了一道分数除法应用题:(2)黄萍乒乓球训练场有60个红乒乓球,红乒乓球的个数是黄乒乓球的。该训练场有黄乒乓球多少个?学生对类似的第2道题立马产生浓厚的兴趣,很快就确定了解题方法。然后又设计了补条件、补问题的习题:(3)红星农场养有小牛60头,(补充含有分数的条件)。该农场养有大牛多少头?(4)安然煤矿有300吨煤,三月份运走了总重量的,四月份运走了总重量的。先补充问题再列式计算?这样的练习设计,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求异欲望,学生在整节课堂上都表现得非常兴奋、活跃,课堂教学效果良好。因此,教师要认真推敲教材精心设计一些新奇、多变的习题进行练习巩固,为数学课堂增趣。

总之,当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时,才会唤起他们探索真理的愿望,才能从心灵深处激发他们求知的积极性。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潜心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发掘教材的各种有利因素,握好时机,因势利导地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 参 考 文 献 ]

[1]李佩瑗.小学数学教學生活化之探究[J].教育界,2015,(20).

[2]王倩.浅谈小学数学趣味教学[J]..速读(下旬),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