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课如何运用多种策略开展观察能力的训练

2017-03-24罗金华

关键词:观察能力科学课策略

罗金华

【摘要】 观察是感知的特殊形式,是认识事物之源。它激励人们提出问题,帮助人们回答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学生的每一项研究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观察的支撑或参与,观察能力 发展不理想的孩子在科学课活动中很难有出色的表现。

【关键词】 科学课 策略 观察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7)02-107-01

为了改善学生的观察活动质量,我在教学中发现这样的事实——学生需要通过自己在学习实践中建构起属于自己的观察的认知结构,它需要在体验的基础上生成,光讲、只听、能记住还是学不会。

小学生在观察活动中遇到困难经常显得手足无措,主要表现在:没有弄明白观察的目的和要求,经常偏题;找不到合适的观察方法;不知道该从哪儿入手;缺少工具;不知道选用什么样的工具开展研究;不知道如何科一学地使用工具;观察不能深人细致,容易满足一点点小发现;不知道如何表达观察结果;分析能力不能适应观察要求;不会抓紧时间;没有耐心;学习情境中干扰因素比较多……这些都是我们在培养孩子观察能力的过程中需要想方设法予以克服的。我们应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克服观察过程中的心理、情感、思维、态度等方面障碍,持之以恒地开展训练,切實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一、创设情境,吸引注意观察中的专注程度直接影响着观察的效果

教师要积极创设让学生感兴趣的观察活动,使他们充满好奇和惊奇,产生强烈的探索愿望和极大的热情。

二、明确目的,指向鲜明

在观察活动开始阶段,孩子通常关心将采用什么形式进行研究,只要能动手或讨论他们就会显示出兴趣,但研究什么、用什么方法合适、怎样开始往往被忽视,结果观察中往往跑题,把握不住观察的重点和中心环节,效率低。教师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学生也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导致观察活动的失败,不能发现其中的乐趣,容易产生挫折感,渐渐失去对观察活动的兴趣。教师应该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引导学生明确观察要求。

三、走向开放,合理选择

观察方法比观察技能在创造性方面的要求更高,相应的在观察教学中要给学生驰骋思维的自由空间.不能约束学生的思维。

四、合作研究,优势互补

新课程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小组合作研究是科学课的基本组织形式,并有一定的组织原则每个学生的认识风格各具特色,在对同一个问题的思考中,在对同一个现象的观察中角度不同,就会有不同的发现。

五、综合运用,细致观察

多种形式的观察可以帮助我们将观察活动深入下去,教师和学生应根据不同的观察目的,选择不同的观察策略。主要有:

1.感官观察——运用人体的感觉器官眼、耳、舌、鼻、手感知事物的外部特点、变化或属性。

2.非视觉观察——不准使用视觉,只能通过其它感官来观察周围的环境。事实表明:有时候我们放弃一种感官,反而能够加强我们其它感官的知觉能力,使观察更加具体、全面。

3.比较观察——出示一组能反映不同属性的对照物,学生在观察中通过比较事物不同,发现事物某此平时不易发现的显著特征。

4.近距离观看——通过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普通或珍稀的日常用品,它能把一个新的视觉世界引进了教室,很快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催生更多的发现。

5.描绘近距离观察情境一——运用绘画的方式,带领学生进入精力高度集中的状态,融合内在心灵想像和外在物体想像,形成近距离观察。教学中既可以画出一个物体某部分的特写,可以使用放大工具画出所观察到的物品,还可以从某个距离或某个角度画一个物体。这种描绘法不在乎画得像不像,只要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就可以了。

6.定量观察—一即测量,借助于一些测量工具进行细致而深人的观察,获得一些精确的数据。学生需要掌握常用的一些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如:长度、质量、体积、面积、大小、多少、温度、时间等。

7.工具观察——借助于一些观察工具来弥补感官的不足,对事物进行更进一步的观察,比如视觉观察工具、听觉观察工具、触觉观察工具等,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

8.观察实验——为了表现出所要观察的事物内部的变化或在特殊条件下的变化采用实验的方法。

9.野外观察随录——记录自己在平时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的细节和所引发的思考、感受与发现。这才是与自然界发生了自主的互动,恰恰是我们所要发展的观察能力。

10.连续观察一一在一段时期内对事物的发展进行连续的观察,或有规律的间断的观察活动,从中发现事物的发展变化。

11.反复观察——连续或间断的对事物进行反反复复的重复观察,意图在于检验现象客观性,发现规律,提高观察质量。

12.自我提问——在观察过程中主动提出问题,使观察更加细致的方法。学生开始观察的时候,不能漫无目的的观察,要主动的提问,“我发现了什么?”“我该如何描述自己的观察?”“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通过观察和有意识提问,不论成人或儿童都可以建构意义,并形成深入探索的问题。

13.命名游戏——让学生自己给生物或非生物取名字。给事物命名是以细致的观察和思考为基础的,它鼓励人们去思考他们所见到的事物,并注意观察细节。

非视觉观察、连续观察、反复观察、感官观察更适用于全面观察;近距离观看、比较观察、测量、工具观察、描绘近距离情境、命名游戏适用于细致观察。除了“野外观察随录”是课后进行的,其余活动适用于课内外观察活动。

六、注重科学态度和精神的发展

科学精神和态度对改善学生的观察能力结构起着催化剂的作用,以前观察活动中经常被忽视。教师要紧紧抓住观察的契机加强培养学生细心的观察品质,尊重事实、寻找证据的态度,克服困难、勇于发现,大胆质疑的精神。

观察能力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个系统的过程。小学阶段是发展孩子观察能力的关键期。教师要在新课程精神的指引下,本着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一最高目标,积极创设开放的、充满激励的、充满童趣的科学课,努力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每一个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

猜你喜欢

观察能力科学课策略
难忘的科学课
为一二年级小学生准备科学课
营造良好美育氛围、提高学生美术素质
例谈美术教学观察能力的培养
这样的科学课,我喜欢!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