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银行绩效评价体系演进及改进措施分析

2017-03-24陈冬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国有银行绩效评价解决措施

陈冬

摘 要:随着全球化的逐步深入,加快国有银行体制改革,特别是绩效评价体系改革,对于适应现代国际化的金融环境以及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从我国国有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的演变历程入手,对目前国有银行绩效评价体系进行梳理,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国有银行;绩效评价;体系;演变历程;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6-0054-02

一、我国企业绩效评价制度演进历程

对绩效管理来讲,其实践主要是源于解决传统企业中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下的委托代理、内部控制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而客观提出的,需要通过相关的绩效评价政策的方式来引导企业管理者加强企业的经营活动。我国自改革开放开始引入绩效管理评价体系,具有典型的政府主导的特征。而对于绩效评价在我国的演进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93年。在这个阶段,我国属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一方面,我国开始加快市场经济改革,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中开始加入市场经济的元素;另一方面,在考核方面开始向财务指标方面倾斜,对利润也开始逐步地关注起来。

第二阶段:1993—2004年。在这个阶段,是以“准”公司制的方式表现出来。随着我国计划经济的转型,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完善。在1993年,我国颁布了《公司法》,从而使得很多企业开始进行公司转型。而在这个时期,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绩效评价改革是由国家财政部主导。如国家财政部与发改委、经济委、人事部等部委发布关于国企绩效评价的考核办法或细则,从而进一步地统一和规范了国有企业考核。在考核规则中,对国企的考核考试借鉴国外的考核方法和指标,以财务经营状况、债务偿还能力、资产营运情况和发展能力四个方面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

第三阶段:2004年至今。在这个期间,我国公司制、股份制等的发展越来越规范,公司治理结构也日趋完善。在2004年,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制定关于《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国资委令第2号)。此时,标志着我国开始对国企绩效评价工作正式步入正规。根据该办法的规定,开始全面对国企负责人在任职期间的经营业绩进行全面考核。而通过2004年的业绩考核办法,使得对国有企业考核全部上升到财务指标方面。此后,2006年,国资委又出台关于非金融类企业的绩效评价,将非金融类的国企绩效纳入考核范围。由此,通过这两个评价办法,也使得对国有企业的绩效评价工作全面地进入到正规。此后,在2011年,国家财政部正是将上述的暂行办法上升为正式的办法,并出台了关于我国《金融企业绩效评价办法》和《金融企业绩效评价指标及结果计分表》,标志着我国金融绩效考核体系开始逐步完善,为客观评价金融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我国国有银行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结合我国财政部颁布的绩效考核办法,笔者对该办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认为当前财政部制定的考核办法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见下页表)。

通过表格中的考核指标我们看出,在对国有银行进行绩效评价中,主要是以提高金融企业盈利能力作为评价导向,以提高企业的经营能力作为主要的目标。同时指标设计,都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我们发现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

第一,在评价指标的是方面过于强调比率性指标,而忽视了绝对值指标。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来讲,其主要分为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同时还包含地方性商业银行。由此,根据银行规模大小,可以分为大型国有银行、中型银行和小型的商业银行。对于比率性的指标来讲,这种指标比较适合规模较小的金融类企业,因为对于小金融类企业俩将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利润的增长方面更大。如果将比率性的指标用于大型的国有银行,那么对于国有大型企业相对缺乏公平性。以一家资产规模为2 000亿元的银行,其每年的利润可达到20亿元,与一家规模在10万亿元、利润在500亿元的银行相比,小银行更加具有优势。而在实际发展和管理中,规模越大,其带来的利润增长难度也就越大。因此,如果一味地注重采用比率性的指标,明显不利于对大型银行的客观评价。

第二,过分注重增长性指标。根据上表的指标可以看出,在上述的评价指标中过分地注重银行增长率指标,而缺乏对一些经营管理类指标。对于一个银行来讲,在发展的初期可以以增长性的指标作为主要的绩效评价方式,以此促进银行的快速发展。但是,在实际的情况下,随着银行规模的不断扩大,转变发展的方式,注重自身发展的质量,对促进银行更好、更稳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三,在加分项目之中,内容过分的僵化。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加分项目主要是以中小企业、涉农和涉农保险方面,以支持企业和三农为主。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经济环境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因此,适当地调整加分或扣分项目,对促进银行对民生的支持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解决绩效评价体系问题的措施

第一,对国有银行绩效进行分类评价。针对目前过分注重比率性指标的问题,笔者认为,要为国有银行提供一个更加公平的环境,必须采用分类评价的方式对国有银行进行评价,这样才能更加客观地评价各个银行的经营发展。如将各个银行按照规模大小,对资产规模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的国有银行采用以绝对值指标评价为主;而对于债券类的银行来讲,主要是以投资为主,没有过多的资本补充渠道,因此在资本充足率方面会存在很大的压力。

第二,动态调整加分或者扣分项目。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外环境的不断变化,我国每年的发展目标不同。如果按照传统的评价方式,可能无法及时跟随国家政策,使得国家的相关政策落实缓慢。因此,在对加分或者扣分项目的设置中,可根据国家宏观调控的方向,设置国家鼓励的方向。如关于三农问题,国家每年都会以一号文件的方式,那么相关的银行可以以涉农、涉农保险作为主要的支持方向;又如近些年来,国家大力提倡创新创业,对此可鼓励国有银行对小微企业,特别是创业项目的支持。由此,通过这种动态的调整方式,更能激发银行的积极性,发挥国有银行的作用。

第三,科学引导银行经营行为。通过上述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在绩效评价体系方面的发展历程是逐步从非财务性指标往财务性指标的转变。而对于国外的商业银行发展历程来讲,其发展是从财务性指标往非财务性指标方向发展。对于这种发展趋势,很多学者认为这是一种发展趋同的现象,即其发展都是从原来的极端性发展方式往综合性的发展方向转变。对此,根据上述的历程经验,笔者认为我国国有银行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丰富的经验,也日趋成熟。因此,在指标体系中,除利润增长率指标以外,还应该在适当时机取消这类指标,而引入一些非财务性的指标,从而随着银行规模的发展,引导银行从不同的方向发展。

四、结语

总之,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我们更多地应该以动态、科学化的思维方式对国有银行的发展进行绩效评价,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我国国有银行发展,发挥国有银行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满媛媛,杨印生,孙巍.商业银行:效率、市场结构与绩效的关系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5,(1):125-141.

[2] 包全永.国有银行绩效评价体系演进及其改进建议[J].金融会计,2015,(1):19-24.

[3] 杜莉,张鑫.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绩效评析[J].经济学家,2014,(2):73-79.

[4] 邵建荣,关长春,贾丽博.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绩效管理的现状、问题与改革[J].金融论坛,2011,(9):65-70.

[責任编辑 陈丹丹]

猜你喜欢

国有银行绩效评价解决措施
基于DRGs的老年医学科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分析
对财政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探讨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践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探索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于问责的困境与出路
中国国有银行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浅谈城市道路设计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谈谈如何杜绝矿井测量事故
我国国有银行资本现状及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