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把握“五结合”,提高能力好处多

2017-03-23吉林省辉南县抚民镇中学张纪东赵玉芝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17年11期
关键词:厚积好作文事物

吉林省辉南县抚民镇中学 张纪东 赵玉芝

作文把握“五结合”,提高能力好处多

吉林省辉南县抚民镇中学 张纪东 赵玉芝

作文难,对于初学者如此,要写出好文章,即使对有一定写作基础的人来说也不是一件容易事。那么,作文有没有“窍门”呢?回答是否定的。作文虽然没有可直接登堂入室的“梯子”可以搭乘,但却有一定的方法值得遵循借鉴,写作时注意“五个结合”,对于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写作能力,避免在写作时少走弯路不失为一种好策略。

一、“小”与“大”相结合

作文时何谓“小”与“大”呢?所谓“小”就是建议中小学生在作文时一定要选择较“小”的材料。写人要“小”——写小人物(普通人物)抓住人物个性,突出人物特点;写景要“小”——小范围;写物要“小”——着眼于司空见惯平凡的小事物,不要东一耙子西一扫帚,泛泛而谈;写“事”要“小”——写身边的小事,写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所谓“大”——就是通过写平凡的小事物来反映一个大主题。例如,一名农村住宿生周末即将离家返校,一只脚刚刚迈出门槛的当儿,母亲突然发现他的上衣纽扣掉了一个,于是赶紧穿针引线,匆匆帮孩子缝起衣扣来,忙乱中不慎刺破了手指,孩子亲眼目睹母亲滴血的手指不仅内心翻江倒海,百感交集……乍看起来这是一件很平常很不起眼的小事,但却反映了一个很大的主题——母爱——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

二、多写与多改相结合

提高作文能力的最有效方法是多写,正向陆机在《文赋》中说的那样“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要想写好作文勤于练笔是不可或缺的有效途径。只有勤写多练——让写作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才有可能写出好文章来,正应了那句俗语——勤能补拙,熟能生巧。写出满意的文章不仅要勤于练笔还必须多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说到多改我们不能不想起贾岛“推敲”佳话的由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也不会忘记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典故,这些文学先贤修改文章达到了苦心孤诣,失魂落魄,痴迷忘我的程度,由此可见文章写完后修改是多么重要。

三、多读与精读相结合

浩瀚的海洋来自涓涓的细流,广博的学识全凭日积月累。读书不仅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而且能陶冶情操,修身养性,不断提高读者自身的综合素养,还能在口语交际中引经据典、掌握说话的主动权;在书面表达时触发想象的火花,拓展思维,为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在多读的基础上必要时还需精读,中学阶段学习时间紧,课业负担重,因此,读书要有选择性,读短小精悍的诗词歌赋、名家经典、人物传记,与大师对话,汲取智慧。遇到好句好段要像蚕食桑叶那样细嚼慢咽,反复吟诵,剔除糟粕吸取精华——慢慢吮吸自己所需的“养分”。

其实,无论是读书还是作文我们都必须用心,敷衍了事的读书与作文态度是不可能在写作上有所造就的。

四、观察与思考相结合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写作除了多读多写以外还必须学会观察,因为观察是想象的基础。要想写好作文,必须养成作家的品质——处处留心,时时在意,多愁善感,于细微处见精神。观察事物不能走马观花,要善于从司空见惯的平常事物中看出“不平常”来——一滴水能折射太阳的光辉!“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爱伊斯坦语)。深思熟虑——直至揣摩出普通事物所蕴含的“不平凡意义”,这不仅是作家的使命,也是初学写作的人必须恪守的准则。

五、积累与运用相结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要处处留心,努力积累写作素材,不断掌握多种写作方法,逐渐提高写作能力。从字词句段的日积月累到布局谋篇的整体构架,绝非一日之功就能水到渠成。所以,想写好作文必须在平时以绳锯木断之毅力坚持“厚积”,只有这样才能在作文时洋洋洒洒,游刃有余。如果说“厚积”是量的积累,那么“薄发”就是质的飞跃。日常生活中我们无论是学习知识还是掌握技能,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运用,只有运用才能将学到的东西激活,也只有运用才能检验我们学习的效果究竟如何。所以,在作文教学时我们要把学习、积累和灵活运用有机结合起来。

作文创新教学的方法很多,关键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探索,大胆尝试,将学生平时练笔与创新写作教学紧密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在学中练,在练中学,再加上老师适时而有效的点拨指导,那么,作文老大难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五结合” 写作策略

猜你喜欢

厚积好作文事物
根植红色基因 厚积红色能量
美好的事物
好作文从“欣赏”中来
好作文是改出来的
怎样才能让学生写好作文
“厚积”和“薄发”的关系
与美同行——读朱光潜《厚积落叶听雨声》有感
厚积
奇妙事物用心看
TINY TIMES 3: A REAL 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