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教学从阅读起步

2017-03-23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光福中心小学戚美娟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7年4期
关键词:句段年段池塘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光福中心小学 戚美娟

作文教学从阅读起步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光福中心小学 戚美娟

一直以来,我们都以为阅读是吸收内化,作文是倾吐表达,习惯性地将语文教学分为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其实,阅读教学中往往隐含着作文的基础训练,学生的作文学习从阅读活动中已经悄悄地起步了。特别是低年级不要求作文教学,但不同形式的阅读已为中、高段的作文教学留下了或深或浅的足迹。

一、故事听记

故事的种类很多,它适合于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阅读者,对于低年龄的孩子来说,他们最喜欢听的莫过于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神话故事等。在这些孩子来上小学以前,有的家长比较重视,经常会在孩子睡觉前阅读各种故事。久而久之,孩子便养成了听故事的习惯,丰富了他们的精神世界。可作为低年段的小学生,仅仅只有听的能力还不够,尽可能的要让他们多积累。留存在个人的语言仓库里,为运用表达作为铺垫。由于低年段的孩子的识字量的限制与学生阅读量的渴求是相矛盾的,阻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针对这一现象,从刚学完汉语拼音后,我就推荐家长去购买一些注音读物,可以练习借助汉语拼音去阅读一些浅显易懂的故事,一段时间下来,效果并不明显,究其原因是家长们都急于求成,购买一些障碍性读物,如少儿版的世界名著等。于是我大胆尝试,在每周的周五最后一节语文课上,我会选择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叙事性的文本,譬如童话《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民间故事《猎人海力布》、神话故事《开天辟地》等。声情并茂地讲述或诵读,满足孩子们的阅读渴望。刚开始对于长篇作品的讲述则截取部分内容,让孩子们听得轻松,欲罢不能。同时我布置一个周末作业,让孩子把今天听到的故事内容讲给家长听,让家长帮助孩子一起记录下来,可以家长写,也可以孩子自己用拼音代替。第一次反馈的情况让我一下子惊呆了,孩子们的记忆与表达能力的差异如此之大。有的孩子长篇大论,有的孩子则两三句话。这是怎么回事?原因是有的家长过分重视,在手机上查到了我讲的故事后,帮着孩子共同完成;于是我及时与家长沟通,肯定了他们这样做出于好意。但对于孩子的事说只有弊处,希望我们和孩子一起慢慢来。几个月下来,一本本记录本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他们各自翻阅着,比较着,很是满足。

在听记故事的过程中,增强了倾听的意识,提高了记忆能力,积累了蕴含丰富思想情感的语言材料,使学生语言学习与积累变得更为容易。

二、内容迁移

低年段的课文大多以清新、优美、短小、精悍的小诗文为主,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味,便于熟读背诵,更是语言积累的好材料。借鉴这些课文中典型片段的写法,写一写生活中的其他内容,在模仿中习得方法、获得能量。如《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文中写到:“我想变雨滴、变小鱼、变蝴蝶、变蝈蝈、变星星、变新月,最后看见小小的荷塘,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这首小诗语言优美、富有童趣、结构典范。我教学后设计了这样的练习:“夏天到了,你还想变点儿什么?”或“冬天到了,你想变点儿什么?”让学生根据内容选择其中的一个练习。其中有学生这样写道:“夏天来了,夏天是位小姐姐。她热情地问我:想变点儿什么?我想变一棵芦苇,摇曳在风中;我想变一朵荷花,在阳光中绽放。我想变一只蜻蜓,落在绿绿的荷叶上;我想变一只青蛙,歌唱我们的生活。我想变宽阔的海洋,我想变清澈的小溪。最后,我看见路边干渴的花草,真想变成清凉的雨水啊!”或许,孩子们迁移模仿的内容大同小异,甚至雷同,但都合乎规范,具体生动。从中更能体会到给别人带去的快乐,自己也会更快乐。其实,这样千篇一律的过程,是学生作文必然要经历的阶段。虽然显得稚嫩,但慢慢地会各显个性,趋于成熟。

三、句群练习

在平时的教学中,如果请学生来描述自己的心情时,他们往往只会用“高兴、快乐、兴奋、开心”,而不会依据情况说出更为丰富而准确的词语。那么之前学生所积累的词语都到哪里去了呢?哦,原来都变成了机械记忆了。由此可见,及时引导学生运用词语,丰富表达方式是阅读教学的应有之义,也是作文训练的开端。

如《秋天》一文中写到:稻田旁边有个池塘。池塘的边上有棵梧桐树。一片一片的黄叶从树上落下来。有的落到水里,小鱼游过去,藏在底下,把它当作伞。有的落在岸边,蚂蚁爬上去,来回跑着,把它当作运动场。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句群,层次分明,是训练学生写好句群的好素材。于是,我设计了一个这样的环节:观察校园里的小池塘,仿写上面的句群进行练习。结果,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最凸显的问题是句子与句子前后之间缺乏联系;前后句子的语序颠倒,如:“春风一吹,小池塘醒来了。池塘边的芦苇长起来了。池塘里的小鱼快活地游来游去。清清的河水倒映着长长的芦苇,真好看。”这几句话都在写小池塘的景色,学生看到什么就写什么,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如第四句话应该紧跟着第二句话,最后再写小鱼的样子。通过句群的反复练习,学生会习得写作的方法,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句段摘录

有了以上对句群的训练,学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那么来到中年级,学生对于句段的学习就没有那么吃力了。2011版的课标中明确指出:中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能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更重要的是能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三年级上册的教材中,选用了大量的优美的文章。如《北大荒的秋天》一文中写到:“原野热闹非凡。成片的大豆摇摆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哗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了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这个句段是值得学生学习和借鉴的,我让学生们背诵并摘录这个句段,在脑海中形成一定的积累,以便在作文中运用。可是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仅仅这样做还不行,太机械,学生不懂得如何运用。于是在摘录的过程中,我尝试着让学生捕捉句段中的关键字词来谈谈自己的困惑或感受。这样一来,变机械抄写为个性阅读,使学生获得别样的体验,更有利于教室的教学指导。

当然,阅读教学中的作文训练形式还有许多,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年段目标和教材特点,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只要我们真正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地整合起来,就能将作文教学中的难题在阅读教学中悄然破解,让阅读为学生的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句段年段池塘
对农村小学高年段读写结合教学的思考
热闹的池塘
农村低年段童话体写话教学探究
把握年段特点 做好班级管理
精彩句段一
精彩句段二
池塘
夏天的池塘
同课异构,探寻不同年段文言知识序列——“语文知识”内在序列探索之“年段知识的衔接”研讨专题